分节阅读 42
作者:竹间飞舞      更新:2023-06-17 16:40      字数:4389
  辩论。”“老奴遵旨。”高力士说道。“皇爷爷,娘娘,您们有悄悄话要说,卉儿就先告辞了。”杨贵妃脸一红,笑道:“你这个妮子。净瞎说呢。”走出了长生殿,李澄卉心情格外舒畅,灰蒙蒙的天空,也丝毫遮不住她满脸的喜悦。她快步朝着东宫走去,想赶紧将这个消息报告李亨,然后直奔妙音坊。她心里最迫切的想法是,赶紧到李二宝那里表功,让他看看,不是只有安燕儿才能办成大事。东宫。5月初的气候,冷暖适宜。尽管天色阴沉,仍然令人感到舒适。在花园里,李亨、李豫和高仙芝等人正在凉亭下聊天,他们心中都有些焦虑,等待着李澄卉的消息。“阿爹。”李澄卉一进花园,看到李亨,远远地喊道。看到李澄卉气喘吁吁地过来,脸上却是一幅灿烂的表情,李亨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果然,李澄卉说道:“阿爹,皇爷爷已经同意了,后天早朝,让您和杨相国各自拿出防治瘟疫的方案,进行朝堂辩论。”“好。”李亨点头说道。李豫在一旁拍手叫好,说道:“卉妹真有本事。”“那好,阿爹,你们忙,女儿出去一下。”说完,李澄卉转身就走。李亨还有话要问李澄卉,不等他开口,李澄卉已经快跑到花园门口了。“这孩子。”李亨无奈地摇摇头。正文 第八十二章 锦囊妙计一高仙芝说道:“殿下,要不然我和郡王一起去一下妙音坊。李二宝被封为了二等子爵,我们过去表示一下。”李亨说道:“应该,辅国,准备一些礼物,让仙芝他们带去吧。”“奴才遵旨。”李辅国答道,随即去准备礼物了。李亨说道:“仙芝,豫儿,你们问问二宝,关于朝堂辩论的事情,看看还有什么要准备的。”“知道了,阿爹。”李豫答道。长安街头。“驾,驾。”一名少女带着一队侍卫在街头驰过。巡防营的官兵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在妙音坊一带,几乎天天有人违反禁令,在街头纵马驰骋,而且这些人各个都来头很大。巡防营的长官决定,最近一段时间,停止在这一带巡逻,避免与那些权贵发生冲突。妙音坊。李澄卉来到妙音坊的时候,发现大门洞开,李慧娘正在送一群她不认识的人出来,看装束也好像青楼里面的人。原来,这些人是隔壁青楼里的人,他们那里都出现了病患,打听到妙音坊有治疗瘟疫的药,就过来买了一些。李慧娘看在左邻右舍的份上,准备只收他们成本钱。不料,人家恭喜李慧娘有个好弟弟,竟然成为了爵爷。李慧娘一高兴,半卖半送的,一口气卖出去了80包银翘散成药。等到人家走后,李慧娘这才感到一阵肉疼。她站在门口,望着那些人走远了,暗暗发誓:“他们要是再来买药,就收他们一倍的价钱,把前面亏本的赚回来。”李澄卉看到李慧娘脸色难看,问道:“慧娘姐,这些是什么人,出什么事儿了。”她以为妙音坊又遇到了什么麻烦了呢。李慧娘看到李澄卉,心情顿时好了起来,说道:“没事儿。郡主,你找我家二宝啊,他在楼上呢。”李澄卉兴冲冲地来到了楼上,直接来到李二宝的房间,敲了几下门,没有动静。这时,柳姬出来说道:“郡主,二宝在李学士的房间里呢。”李澄卉到了李白的房间门口,看到门半偃着,就直接推开了门。她一进门,就看到李二宝和安燕儿挨着坐着,两人正谈得火热。她满心的喜悦,顿时就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消散得无影无踪了。“郡主。”李白和颜真卿都站了起来。李二宝一看李澄卉来了,他也站了起来。安燕儿正和李二宝黏糊着,看到李澄卉来了,也超级不爽,懒洋洋地站了起来。李澄卉坐下后,李白问道:“郡主,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李澄卉说道:“皇爷爷已经同意了,后天召开朝会,进行朝堂辩论。”说完,瞥了安燕儿一眼。李二宝赞道:“卉儿真能干。”李澄卉听到李二宝夸奖,小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得意地又瞥了安燕儿一眼。安燕儿更加不爽了,她也瞥了李澄卉一眼,说道:“我就是管闲事,这件事和我没有一文钱关系,我可是白帮忙了,别人也不知道说个谢字。”这件事,她还真是帮了李亨的忙了。李澄卉是该谢谢安燕儿,可是她看到安燕儿牛哄哄的劲儿,就满心不情愿。她毕竟是大家闺秀,忍了忍说道:“安妹妹,谢谢了。”安燕儿不干了,说道:“叫姐姐。”李澄卉说道:“你比我小,就是妹妹。”安燕儿说道:“谁比你小,我比你大。”李二宝一看,这两位小姑奶奶又杠上了,笑道:“你们说说你们的生辰,比比看。”李澄卉说道:“我是开元29载3月22日出生的。”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29载改称天宝纪年,今年是天宝十四载。安燕儿眨巴眨巴眼,很好奇地说道:“这么巧我也是开元29载3月22日出生的。”李澄卉说道:“你是什么时辰出生的,我可是子时出生的。”这妮子是凌晨1点出生的,她就不信安燕儿的出生时辰能够大过她。安燕儿直接说道:“我也是子时出生的。”也不知是真是假。李二宝一看,这样争下去会吵架的,于是说道:“我知道了,你们两个一般大,互相叫对方姐姐吧。”安燕儿抢着说道:“澄卉妹妹。”李澄卉自然不吃亏,说道:“燕儿妹妹。”颜真卿不愿意看她们争执了,他说道:“太子殿下要好好准备了,就一天时间,很紧张啊。”李澄卉刚要说话,就听见李慧娘在外面说道:“郡王殿下、高将军,你们来就来吧,还带了这么多礼物,真是太谢谢啦。”李豫说道:“二宝兄弟荣升子爵,理当前来祝贺。”李二宝等人赶紧出去迎接。众人寒暄后坐下,李豫说道:“二宝兄弟的计划果然厉害,事情一步步的发展,确如你所料。我父亲让我代表他感谢你和安县主,也替大唐百姓感谢你们。”听了李豫的话,安燕儿高兴起来,又瞥了李澄卉一眼,意思是,你哥哥就比你懂事。颜真卿说道:“有太子殿下主持防治瘟疫的大局,百姓们就有救了。我这里还有一些资料,请你们带回去交给太子殿下。”这两天,颜真卿也很辛苦,李二宝动嘴,颜真卿执笔,将后世的一些防治瘟疫的先进经验抄录了下来。高仙芝说道:“二宝,你再仔细想想,看看整个计划,还有什么漏洞没有”他是个谨慎的人,做事一板一眼,思虑周祥。李二宝拿出两个锦囊,说道:“高将军,这两个锦囊请您收好。遇到难题,首先拆开蓝色的锦囊。以后再遇到困难再拆开第二个锦囊。”李二宝这几天反复考虑了防治瘟疫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进行了不下十次的推演,找到了其中的两个关键点。原本李二宝是可以直接告诉李亨的,可是他少年心性,想起了诸葛亮,忍不住也玩了一把神秘感。安燕儿和李澄卉难忍心中的好奇,瞪大眼睛,手心痒痒的,恨不能立刻抓过来,拆开看看。高仙芝动作很快,一把抓过锦囊,直接揣进了怀里。正文 第八十三章 锦囊妙计二正东大街。长安城里,主要的权贵大部分都住在朱雀大街的两侧。正东大街这几年冒出了一个新的贵族圈子,那就是宰相杨国忠和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代表的朝廷新贵。长安城除了皇宫以外,最豪华的府宅就数宰相府和杨贵妃的三位姐姐的府宅了。无论是占地面积,装饰的豪华,都要比一般的亲王还要气派。在这些豪宅的周围,是一些普通官吏和平民百姓的蜗居,看上去差距极大。此时的唐朝,已经从开元年间的极盛,转入了衰败。整个大唐的经济环境也开始恶化,百姓生活已经陷入了困窘的地步。这一切的形成,和杨氏家族的腐败有着极大的关系。朝野之间,对于杨氏兄妹恨之入骨。李隆基因为宠爱杨贵妃,刻意讨好她的三个姐姐,经常整车地给她们赏赐,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0天。杨贵妃的心理很奇怪,明明她受尽了三位姐姐的欺辱,却一再地维护着她们。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杨贵妃自小失去亲人,心灵上极其孤单。她的三位表姐尽管和她矛盾极深,可是她们毕竟是杨贵妃的亲戚。有她们存在,杨贵妃觉得在这世上,她还不是那么举目无亲。对于杨国忠的关照,杨贵妃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杨国忠和杨贵妃的三位姐姐,抓住杨贵妃注重亲情的弱点,利用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肆无忌惮地拉帮结派,贪污腐化,把一个百年基业的大唐弄得乌烟瘴气,病入膏肓了。宰相府。杨国忠没有料到,李隆基竟然让自己和李亨竞争。他可是已经给手下很多人许诺了,这次要利用防治瘟疫,给他们升官,这万一防治瘟疫的大权被李亨夺去,这人可就丢大了。杨国忠也急眼了,对于防治瘟疫,他脑子里完全没数。他只好召集太医署和自己的亲信,商议如何弄出一个方案,来对付李亨。太医署的人也没有经验,只能查阅典籍,勉强凑出了几条意见。杨国忠也十分无奈,就让他们整理了一下,聊胜于无。太医署的人离开后,管家杨木子说道:“相爷,这样肯定不行。太子殿下肯定是有备而来,他们一定已经准备充分了,您就靠着太医署这个简单的方案肯定不行。”杨国忠说道:“我知道不行,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杨木子说道:“相爷,奴才有两条建议,一是您去找贵妃娘娘说说,让她劝说陛下取消这次论证会。”杨国忠说道:“这个很难,贵妃娘娘很少干政,我也只能去试试。你说其他的吧。”杨木子说道:“咱们在东宫安插的卧底,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起作用,现在就是关键时刻,该是她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好吧,你通知她,务必把李亨的方案弄到手。”杨国忠说道。“是,相爷。奴才这就去办,”杨木子说道。东宫。天晴了。皓月当空,长安城尽管被瘟疫弄得乌烟瘴气,皇宫一带却依旧安宁。在东宫的花园里,两只夜莺互相唱和,鸣奏着悦耳的小夜曲。“呼,哈。”太子李亨心情畅快,在宠妾秋红的身上杀伐了半个小时,沉沉地睡去。秋红披衣起身,从李亨的衣服上取下了钥匙,摸索着来到了书房,借着皎洁的月光,找到了藏在墙画后面的保险箱。打开了保险箱,秋红没有去拿里面那些昂贵的珠宝,取出了颜真卿誊写的“防治瘟疫实施方案”,放在一张椅子下面。她拿出随身带来的一块厚厚的黑布,蒙在椅子上,然后,在椅子下点燃了一根小蜡烛,拿出纸笔誊写起来。二十分钟后,秋红誊写完毕,吹熄了蜡烛,将“防治瘟疫实施方案”放回了保险箱,收拾了黑布,返回了寝室。李亨依旧沉睡,秋红完全不担心他会突然醒来,临睡前,她已经在李亨的茶水中放了少量的迷药,足可令李亨沉睡到天亮。第二天,长生殿。杨国忠求见杨贵妃。他很会选择时间,此时是下午2点钟,杨贵妃已经起床活动了,李隆基还在睡午觉。他可以从容地和杨贵妃谈话。“娘娘,陛下让我和太子殿下竞争防治瘟疫的事情,我理解陛下的心情,知道他是为了朝廷更好地开展防治瘟疫的工作。我想”杨国忠说道。“表兄,我以前就跟你说过,朝廷的事情,我不便插嘴,你们的事情,自己去解决吧。”杨贵妃打断了杨国忠的话。杨国忠说道:“是,娘娘。请您听我把话说完。朝廷防治瘟疫,谁来办都一样。可是陛下已经将此事交给了我,太子殿下却横插一杠子,弄得我很没面子。这件事看起来很平常,却有损我在朝中的威信,也有损咱们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