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7 13:57      字数:4421
  闻寂雪没有再跟对方多说一句话,也没再给一个眼神,离开了监牢。他听到监牢内传出蔡骏驰癫狂的大笑,愤恨、不甘、痛苦、凶戾,各种情绪交织,又掺杂着锁链哗哗的响动,狱卒的喝骂,皮鞭子凌空的呼啸,打在人身上的沉闷。狱卒的压制,没改变蔡骏驰的状况,直至出了监牢,所有声音消失之前,狱卒们还在努力“控制”犯人。原本跟蔡骏驰说出那句话,有些后悔,只因不想揭破身份惹来麻烦。看到蔡骏驰的反应,不算坏事。对于蔡骏驰这样的人,判他死刑,抄灭他一族,都在他承受范围之内,起码是他设想过一旦失败会有的结局。可如今,一个活着的雪霁站在他面前,且能坦然走进天牢听他的审讯,击溃了他所有防护,死也不会安宁。蔡骏驰会死,蔡家一族会被灭,留下遗臭万年的名声。护国公府雪家是没了,但世子雪霁还活着,雪家的冤屈将洗白。蔡骏驰谋算成空,败了。这才是蔡骏驰至死也不能接受的事情。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天际已隐隐发白,天快亮了。街市上铺子虽大多没开,但能听见里头的忙碌声,尤其是早摊店,早早儿就要开始准备。偶尔有行人,打着哈兮无精打采的,多是宿夜未归家,或是从赌坊或是从青楼出来。也有夜香车沿街走动,要赶在天色大亮时出城,毕竟这活儿不好闻。还有走动的水车,城中权贵家吃茶要用好水,自然选城外山里的山泉。闻寂雪从街上走动,绕了很多地方,最后才返回住处。并不是他故意绕行,而是脑中空茫,无意识的乱走。当天色越来越亮,人越来越多,这才收敛了思绪。刚站在小院门前,院门就开了。穆清彦听到了他的脚步声,观察着他的表情,比预想中好些。“做早饭了吗?”闻寂雪一笑,好似卸去了千钧重担。“先去洗洗。”穆清彦一直等着他回来,闲来无事,就做饭打发时间。闻寂雪朝屋里走,高天去弄热水。焦礼出去了一会儿,回来说道:“没人跟着。”穆清彦点点头,他也是相信闻寂雪的本事,但闻寂雪情绪不好,所以才谨慎一些。早饭是白米粥和水煎包,干萝卜条配了辣椒油做小菜,风味特别,又下饭。水煎包不大,闻寂雪吃了二十来个,喝了一碗粥,这才困意上头,回屋补觉。午饭前,闻寂雪醒了,谨慎恢复的很好。两人说了说昨夜的事。闻寂雪道:“颜家的事好说,我估计会跟雪家的事一起办。原本若不是我跟新帝的交易,雪家的事不会翻出来,既然新帝应诺,那么顺势将颜家的事一并料理,更方便省事,总归都是惠妃母子引出来的,可以推说是审问蔡骏驰时,蔡骏驰主动交代的。再者,颜家的事,可能大公主会出力。”大公主只见过穆清彦两回,但这足以表明对方将颜家之事记挂在心上。若长公主真的撑不住了,必会做些后手。新帝算来是长公主晚辈,且以往双方没矛盾,新帝办雪家案子实际就有些打脸先皇,修饰的再好听也掩盖不了,那么肯定要点别的来弥补,长公主是先皇嫡女,新帝嫡姐,新帝给予优待也得个好名声。再者说,新帝虽顺利登基,但梳理朝堂没那么简单。每当皇位更迭,朝中官员便有起伏,这跟派系有关。现今朝堂里,各方人马都有,小鱼小虾可以不在意,但一些身居要位的,皇帝用着不放心不顺手,想换掉,也得有充足的理由。颜家当年乃是文臣之首,若查颜家之事,少不得牵涉某些人。皇帝可以根据情况动一动某些人的位置,那么,被动的事情,反而能从中获利。这跟处理雪家之事是一个道理。新帝在这方面很豁达,会自我调节,既然事情无可避免,那就努力将它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也正如先皇所想的那样,新帝不是攻击性强的那种人,处理手段通常而言是平和宽厚的,但关键时刻也不乏果决,经历的一系列时候,的确是最适合继位的人。第二天一早,长公主来人报丧,昨天夜里长公主去了。来报丧的还是上回的张管事,说了点丧礼安排,又说了句长公主走得很平静,这是付景春嘱咐的。松坪府的姚湛和容渡没能到京城,还是晚了。隔了两天,有人登门。来人正是颜家那对叔侄,刚到京城,先跟付景春见过面,知道了穆清彦的住处,找了过来。“小四!”姚湛是第一回 见穆清彦,可正如容渡说了,肯定第一眼就能认出来。当初容渡没见过小爷爷颜芝鹤,但见到穆清彦就觉面熟,姚湛却是在颜芝鹤眼皮底下长大的,几个兄弟都是由颜芝鹤启蒙,怎能不熟悉。“小叔。”容渡虽然还大一岁,称呼上却没什么羞窘,大大方方。穆清彦虽不是原身,但他感知敏锐,感觉得到面前两人心绪的起伏变化。再者,对于颜家,他还是很有好感的,所以见了二人,也觉得有几分亲切。“三哥。”穆清彦笑了笑,请两人进屋。尽管三人是第一回 见面,又是时隔多年的认亲,但因着彼此早有耳闻,又都是男人,没什么泪眼汪汪,顶多是姚湛眼眶泛红,更加感慨罢了。相较而言,颜家出事时,穆清彦和容渡都是不知事的年纪,唯有姚湛十六七岁,突逢巨变,性情也大改。还算好,姚湛身上没什么戾气,已是幸事了。闻寂雪不在,特意避开的,方便他们说话。姚湛本名是颜湛,此回来京城虽未带家眷,却带了管事下人,也是有番打算的。唯一没料到长公主去的这么快,尽管知道长公主身体不好,本以为会再有两年时间的。同样的,京中局势变化也着实是快。颜湛道:“长公主死前,见过皇上,求了一件事,皇上答应了。”“颜家的事?”穆清彦立时猜测。颜湛点头:“长公主请皇上重查当年颜家遭伏一案。”颜家案子跟雪家不一样,颜家遭伏,当年也查了,只是虎头蛇尾,搁置了。如今再重新追查,只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同样的,作为侥幸逃生的颜湛等人,暴露身份也不怕,反而会得到朝廷弥补厚待。穆清彦问出心底疑惑:“惠妃在其中做了什么?”颜湛显然已从付景春那里了解了,长叹道:“惠妃?她不过是在先皇心里播了个种子。”当年雪家事后,先皇身体就不好,有过病危。皇帝哪能不惜命,可惜什么方法都不见效,又碰上天现异象,更是有催命之疑。惠妃买通了钦天监的人,只在皇帝询问时,欲言又止一番,然后道出历史上皇帝们应对异象的法子。这等传闻,皇帝未必不知道,甚至心里可能也想过,可不能说,又不是昏君。当有人提及,皇帝还要斥责,以显示自己心正。但当病情越来越重,好似挺不过去,心里的想法就会动摇,甚至会觉得,皇后已经病了那么多年,若是刚好这时死了,也是好事。到底是原配夫妻,相伴多年,哪能真的没感情。只是当碰上攸关自身性命,到底是自身为重。惠妃还做了一件事,奉承元后,捧杀元后。元后病了很多年,一直断断续续不见好,却也不见更坏,惠妃便暗暗传出元后得皇帝龙气庇护的话。一直以来,“沐浴皇恩”、“承皇帝庇佑”,这些都是奉承的好话,显示皇帝的能耐本事,可这时候再听,却有不同的感受,好似元后吸取了龙气延命,才使得皇帝自身受损。虽说最后下决心的是皇帝,但惠妃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亦是不小。惠妃精准了把握了皇帝的心思。及至后来皇帝得知,到底是懊悔对元后所为,还是愤恨自己被惠妃“操控”呢?这份恼恨,延续到了贤郡王身上,使得皇帝直接斩断了贤郡王继位的资格。母凭子贵,反之亦然。连同惠妃母族都得了厌弃,皇帝临死前亲自下旨,也是因此。至于对颜家伏杀的,的确是温妃。皇帝心里有想法,却不愿自己动手,于是故意给温妃机会。温妃便将颜家办差出事的消息漏给元后,元后为此发病,没扛过去。之所以没扛过去,兴许就有皇帝暗中手笔,不过是温妃背锅罢了。至于温妃对颜家下手的原因,在于斩草除根,在于利益。温妃不知皇帝在暗中的动作,误以为是自己的话刺激了元后,导致元后的死。到底是元后,颜家又底蕴深厚,万一卷土重来,她自是首当其冲。因此,温妃下令对颜家下手,既铲除后患,也能使得自己一系的所得利益更稳固。殊不知,温妃之后有皇帝,皇帝之后有惠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外如是。当得知所有真相,颜家所感受到的,只有无奈和悲凉。“我打算将酒楼开到京城来。”颜湛之前虽是改名换姓,到底做了商人,不适宜再去做官。倒是容渡合适,虽是侄儿,但一分家,科举就没什么妨碍,加上朝廷会给予补偿,会有个好位置。不过,容渡拒绝了。“我不喜欢做官,没意思。再者说,颜家之事查清,是皇帝之命,到底触动很多人的利益,真去做官肯定不自在。倒不如冷一冷,等下一辈再科举入仕。颜家不是等不起,祖地还有旁支呢。”这些话,颜湛早就知道,不再表示什么,只看向穆清彦:“小四如何打算?”第335章 旧的结束,新的开始穆清彦对以后的打算?自然是有的,但跟颜家叔侄的设想、亦或者是穆家人的期待,绝对不一样。别的不提,颜家之事解决,未来道路安排好,首当其冲的便是成家。穆清彦不可能去成家,若是直接坦白他和闻寂雪的事,也得讲究个方法。颜家叔侄倒罢了,血缘虽近,却没相处过。穆家那边,他不想让他们太担心,所以不打算用太直白的方式,委婉一点吧。“京城水太深,我在凤临待惯了,在那边就好。”颜湛倒也不意外,对此也是赞同的:“凤临也不错。”颜湛考虑的是安全问题。京城权贵太多,穆清彦是给人查案的,若在京城待着,有人上门委托难道次次都推掉么?可若不推,指不定就掺和进家宅阴私或势力争斗,背景再厚也有栽倒的时候,毕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凤临那边离京城远些,又是熟地头,再者还有陈尚书家的小公子在那边。颜湛又道:“等这边事情完了,一起回乡祭祖,然后去一趟凤临。你能平安长大,全赖穆家照管,他们家也不容易。”穆父虽有武艺,但凡事不敢冒头,毕竟才开始几年查得紧,唯恐泄露行踪。穆家孩子又多,得跟别的村民一样生活,还得费心费力给“穆清彦”治病养身,着实艰难。祭祖上坟是应当的,对此,穆清彦没什么意见。尽管有皇帝监督下令,但要处理完雪家颜家之事,不是一两日的功夫。颜湛去筹备新酒楼的事,容渡被抓去帮忙,颜湛觉得他太懒散了。穆清彦给穆林写了信,将京中的事简单提了提,也好让穆林有个准备。一夜大雪,天气更冷了。谁知一大清早,陈十六顶风冒雪的来了。陈十六怕冷,裹着大毛锦裘揣着暖炉小跑着进屋,带进一股冷风。门上挂着毡帘,挡风雪保暖,也挡光线,只有窗户上透进的白光,屋子里不是那么亮堂。穆清彦正和闻寂雪说着颜家祭祖的事,已商定,待尘埃落定,先忙完颜家那边,然后再去月梁州。“什么事大雪天跑过来?”穆清彦奇怪。陈十六不说话,将他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一遍,反问道:“穆兄姓‘颜’?颜家人?”穆清彦挑挑眉,想到那边案子是陈尚书审理,知道颜家人事不足为奇,倒是意外,这么快就告诉陈十六了。陈尚书可不是胡乱开口的那种人,既然说了,必然是可以说,那么……穆清彦点头:“我本名颜清,颜芝鹤是我父亲。”陈十六哪怕来之前已经知道,这时依旧难掩惊讶:“真的啊!”这个消息的确太令人惊讶了,可想到当初见穆清彦的时候,感慨对方不似农家少年,如今真相,也理所应当了。颜家之事也是令人唏嘘,还以为没人了呢,到底有人避过一劫,着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