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7 13:53      字数:4943
  “告诉我嫣嫣的事!金氏,别撒谎,当初嫣嫣下葬时到底是不是还活着?你做了什么手脚?”说是质问,实则已经定了罪,卓老爷只是难以置信,想要亲口听她说。金姨娘不可抑制的脸色发白,强撑着笑道:“老爷,您在说什么呀。”“嫣嫣出事,太太病倒了,我状况也不好,由管家帮着料理往来宾客。给嫣嫣打理后事,都是交给你做的,那时家中内事也都是你照管的。别告诉你不知道!”卓老爷猛地又想起一事:“小年夜那晚,孩子本来好好儿的,为什么管家过来的时候突然哭闹起来?在管家来之前,有个丫鬟找过你,是给你通风报信了吧?管家被你打发走了,你告诉我有人冒充嫣嫣拍门戏耍……”当时他听到这话,十分生气,甚至要把人抓起来打一顿。女儿的死是他的痛,竟有人拿死去的女儿做玩闹,怎么不令他愤怒。正因此,金姨娘劝慰他,他没起疑,听了劝,吃了药就歇下了,谁知……而卓太太,自从女儿故去,多半在养病,要么吃斋礼佛。到底是当家太太,小年这日忙碌了一番,早早就歇了。他早先也有话,杂事不要搅扰她,所以晚上有事是不会通知她的。“老爷,我听不懂你的话,我可什么都没做过啊。害小姐,于我有什么好处。”金姨娘不傻,当然不肯认,更何况无凭无据的,咬死不认,哪怕卓老爷厌弃了她,她也还是卓家少爷的生母,往后享福的日子还长呢。“你,你这个毒妇!”卓老爷却是认定了她作恶,也猜到原因。以前只是没计较,但只要想想,就明白金姨娘当初隐瞒了有孕。估计当初金氏只是想等胎更稳些再说,担心卓太太不容她,后来意外出了卓嫣嫣的事,却更符合她的利益。有些人或许想不透,卓嫣嫣是女儿,金氏生的是儿子,家业都是儿子继承。可卓家疼女儿啊,再者,那时金氏尚未生育,谁知男女?恰好卓嫣嫣自己出事,金氏“顺水推舟”,想一劳永逸罢了。吕捕头一直在门外,这时笑了一声:“金姨娘,知情者可不止你一个啊。”金姨娘想起了当初使唤的人,为了可信,她用的可是亲信,如今那亲信还在卓家成了负责采买的管事。迟来的恐惧袭上心头,金姨娘一下子撅了过去。第232章 面圣卓嫣嫣的事情水落石出,待得年后县衙开堂审案,周大志斩立决,金姨娘斩监侯。人们却更关注潘秀的审判,对此,万霞县县令左右权衡,觉得重了不合适,不罚也说不过去,就判了潘秀过失杀人,监一年半,赔付卓家烧埋银五百两。定为过失杀人罪没什么异议,卓嫣嫣虽被潘秀所杀,但潘秀本意并非杀死卓嫣嫣,而是遭受恐惧后激发出来的应对,只是错判情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在这件事上,金姨娘为一己私利十分可恨,周大志先是掘人坟墓,又凌辱囚禁良家女子,罪大恶极。遇上宽容的判官,可能会对潘秀无罪开释,万霞县令这般宣判,也是安抚卓家的意思。官司尘埃落定,没多久,卓家便举家迁走了。女儿已死,金姨娘罪有应得,可卓家名声也受了影响。更重要的是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幼子何辜,却有个罪人生母,将来怎么生活?卓老爷只能搬家,远离此地。这些都是后事了。除夕夜,穆清彦做了一桌子菜,和闻寂雪相对而酌,没克制,喝醉了。次日日上三竿才起来,屋里屋外都挺安静,闻寂雪不在,等着梳洗完毕,高天端了一碗煮饺子,说闻寂雪在前厅待客。原来是林嘉和袁骋来拜年。这两人虽不在一处做官,可早年对彼此都有耳闻,这回一起来万霞县查案,处境相同,又比较投契,正好他们位小职卑离家又远,便相约着一起过年。穆清彦不论在年岁还是身份上,跟这二人都不同,到底不亲密。两人大年初一来拜年,让人有些意外。穆清彦来到前厅,闻寂雪跟两人气氛还不错。“抱歉,昨夜贪杯醉酒,起的迟了。”“除夕夜自然要喝些酒,我跟袁兄也是如此。”林嘉跟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看得出穆清彦和闻寂雪关系匪浅,出于查案的惯性,细节处格外留心,感知也较为敏锐,不过,正是感知敏锐,他觉得闻寂雪此人神秘又危险,掐断了自己那份好奇,只当“同僚”相处。袁骋这人看着嘴拙,却非愚笨,加上是武职出身,面对闻寂雪时感受更清晰。林嘉二人过来,谈起卓嫣嫣的案子,问了不少细节。谈起案子,三人倒是很有话聊。待得林嘉袁骋告辞离去,穆清彦才道:“总觉得他们话没说完。”“没恶意就行,只当寻常朋友来往。”闻寂雪仔细观察过,觉得林嘉两个没什么威胁,人品行事也不错。到了初三,有派差的衙役回来,因为去的地方近,所以才回来的快。之后,陆陆续续又回来两三批,但带回的消息并不好。钦差尚未返回,只是留下的主事在登记,穆清彦和林嘉袁骋几个自然也听了全程。因着李子英等失踪被定为报复作案,曾经官道上的受害者家属,是嫌疑人。这回就是走访这些受害家人,但要么说毫不知情,且有确凿人证和案子无干,要么是全家消失。待到十五过完,钦差队伍重新聚齐,回馈的消息也越多。已知有三家消失的,根据消失的时间推算,很可能和案情有关。这三家有个特点,人口简单,在官道遇害的,要么是家里的独子独孙,要么是顶梁柱的男人,他们出了事,家里老人先撑不住病倒离世,也有一家亡妻改嫁,总之一个家散了,还因各种原因欠下巨债。又一个月,所有派出去的人都回来了。穆清彦整日闲着,毕竟他是编外人员,倒是林嘉袁骋两个跟着刑部主事,负责汇总整理各家失踪后可能投奔的对象。这事儿牵扯到朱漪,朱漪这人要是插手其中,有些事就不那么容易查,但来自上头的压力,该做的还得做。另一个,某天早晨醒来,钦差卫队少了几个人,这几人本是神捕司的。不必问也知道,定是顶替温明玉的人来了。早先朱漪冒个头,神捕司不再跟随钦差队伍,而是自主行动。二月中旬,庞忠突然下令收整行装,要回京复旨。闻寂雪私下说道:“庞忠是不敢这么回京的,必然是得了暗示。”实际上,这次万霞县的案子在年前就能告一段落,想找弄死李子英等人的凶犯,那些人有朱漪出主意善后,能那么容易找么?这年头,户籍管的虽严,但要铁了心抛弃根基远走他乡,总有办法改头换面。这也是庞忠日日在行馆“悠闲”的原因,有劲儿也没处使,就是得花大力气大时间,就算丽贵妃死盯着也没用。就算如此,凶犯未曾归案,也算不得圆满完成,庞忠轻易不敢这么回京交旨,宁愿先拖着。如今下令回京,跟闻寂雪说得差不多,心里有底,这才不愿再消磨下去。穆清彦只能跟着去一样京城。抵达京城,一行人进宫面圣。当然,皇帝不是那么容易见,穆清彦跟着林嘉等人跪在外殿,唯有钦差庞忠被传召御书房。此番穆清彦没来,一应随侍都不可能进来,便是穆清彦一介平民,还是借着钦差队伍编外人员的身份才能踏进宫门,更多的就没有了。这个殊荣穆清彦真不喜欢,来这个世界这么久,还是头一回下跪,一跪就是大半个时辰,还不敢动。在这皇宫里,步步规矩,这会儿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一旦稍有不对,就是个失仪的罪名。穆清彦只盼着庞忠那边快点结束,也好早点出宫。另则,这回来了京城也不急着回去,雪家的事,颜家的事,都得仔细想想。已经搅进这摊子浑水里,颜家的事自然不能视若无睹,在力所能及之下,他当然愿意给颜家找个公道。一个文魁,一个武首,他觉得这两家不敢有丁点儿私交。便是在闻寂雪的记忆力,两家也是没来往的。可是,雪家案子的余波很大,颜家便是首当其冲,这一回,皇帝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对雪家,皇帝是顺水推舟,对颜家呢?颜家和雪家相比,除了“党羽”众多,又出帝师,又是后族,自古来这样的家族几个落了好?但皇后没儿子啊,按理来说是最安全的。世上的事,最怕的就是违反常理,这往往说明暗藏其下的波涛更加汹涌。“皇上有旨,宣:凤临县穆清彦御书房觐见。”安静的皇宫大殿,突然响起内监的声音,可话中内容令众人一惊。穆清彦同样心头一沉,但还是很快收敛情绪,跟随内监前往御书房。领路的内监是个小太监,十五六的样子,圆脸微胖,笑眯眯的看着挺和善。但这宫里的人,最不能看表象。穆清彦微微垂着眼,目不斜视,倒是那小太监打量了他几眼。穿过层层宫门,这才到了御书房。“海公公,穆清彦到了。”小太监朝着殿门外站着的总管太监回禀。海公公头发半白,精神瞧着很健朗,这也是皇帝身边的老人儿。海公公点点头,扫了穆清彦一眼,抬脚进内禀报。不过,海公公皱了皱眉,觉得那个穆清彦长得挺面善,但也没多想,只是感慨,乡野之间寒门之内,竟也养出这般俊秀人物。皮相好没什么,难得的是精气神儿,还有那从容淡然的神态。这里可是皇宫大内,且是要面圣的。别说是乡间少年,便是朝臣们见皇帝也是要小心谨慎。穆清彦难道不紧张吗?他当然紧张,毕竟要见的是皇帝,掌管天下人生杀大权。不过,他到底不是土生土长的本朝人,并不能从心底深处感受到那份畏惧,加上他的习惯,哪怕见大人物也要管理好自身情绪表情,所以才显出这副淡然。只是,穆清彦此刻意识到不妥。“宣,凤临穆清彦觐见!”穆清彦将头放低,也适当露出点紧张。进门后,不敢直视天颜,最多看到皇帝肩膀的位置,便按照规矩叩拜。余光可以看到御书房内还有其他人,不止庞忠。“你就是凤临县的穆清彦?穆小神断的大名,朕在深宫之中也有所耳闻。”皇帝年纪大了,今年也多病,但声音听上去还算洪亮,语气中略有赞赏。“乡野微名,蒙皇上不弃。”“你家中都有哪些人?”皇帝问。“有长兄长姐,两个弟弟,一个小妹。”“你今年可有十八?”“回皇上,草民今年整十七。”“才十七岁啊,果然是英雄出少年。”皇上点点头。话题到此为止,紧接着穆清彦便跟随庞忠退了出来。别看见皇帝就说了几句没什么营养的话,可要传出去,不知惊掉多少人的下巴。面圣是难得的殊荣,不知多少京官一辈子都见不着皇帝的面,更别提跟皇帝对话。穆清彦不过是乡野小民,那点名声算什么?如今见了皇帝,对了话,在外人看来,就是在皇帝跟前挂了号,知道这么一号人了。庞忠出了御书房,也没跟穆清彦说什么话,只沉默的往外走。穆清彦也在琢磨皇帝的用意。他不信皇帝是心血来潮,即便是,也一定是有人故意引导,否则皇帝朝政都忙不过来,哪里看得到他这样的小民?更甚者,皇帝的态度也挺耐人寻味。按理说,穆清彦外形不错,年岁又轻,作为皇帝,难道不该问问读书的事儿么?可皇帝根本不问。不过,皇帝没问也是好事,少了好多麻烦。第233章 拒绝从皇宫出来,闻寂雪在外面等着。“这是……”闻寂雪看到他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一个抱着两匹贡缎,一个捧着一尺见长的盒子。“皇帝赏赐。”受赏的只他一个,两匹贡缎,一方端砚。之所以唯有他受赏,是因为见了皇帝,皇帝总要有所表示,毕竟他不是当朝官员,而是平民百姓。参与查案的人很多,例如林嘉等人,那是身为朝廷官员的职责所在,但穆清彦身份不一样,朝廷自然要有所表示。闻寂雪让高天把东西接了,分别给两个小太监一两银子。又与林嘉等人辞别,坐马车前往住处。住处依旧是陈十六安排的,以前住过的小院儿。在马车上,他讲面圣的事儿说了。闻寂雪又询问了一些细节,道:“肯定是有人在皇帝跟前提过你,不过,跟你的身世没什么关系,否则,皇帝一定会试探你。”穆清彦也是这么想,他出自颜家,这事儿是个隐秘,颜家出事他才三岁,消失十几年,谁知是死是活?即便真的暴露,也是从穆家暴露,但穆家最容易暴露的穆父穆母都已死了,别说是他,就算是穆林站到那些人面前,也没人认识。他觉得,自己惹人注目还是因为擅长查案,这回被扯入李子英等人的案子。从钦差回京交差,朝中少不了一番明争暗斗,他不过是遭池鱼之殃。“对了,庞忠回京交旨,并没有说李子英几个死亡,依旧定为失踪。那四具特别的尸骨,庞忠特地命人带了回来,着重汇报,却不肯自己给出定论。如今还不知皇帝如何反应,总归丽贵妃那边肯定不满。”这也是出宫时听林嘉说的。“庞忠是个老狐狸。”闻寂雪自然明白其中关窍。凡事参与过查案的人,都认为四具特别尸骨属于李子英四人,但没有切实的证据,只剩白骨了,如何证实?最要紧的是,证实了属于李子英四人,完全没好处。作为丽贵妃弟弟,不仅被杀,还死的那么惨,丽贵妃能罢休?更何况,李子英四个在万霞县做的是什么勾当?还私下弄个“黑龙寨”,什么用心?一个不好,丽贵妃荣郡王都得栽,各方涌动,庞忠作为钦差也落不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