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7 13:53      字数:4804
  穆林始料未及,脸上带着几分惊愕,心头也乱糟糟的。穆清彦再次追问:“我不姓穆,不是穆家捡回来的孩子,也不是穆家亲戚的孩子,我姓颜?”刺啦一声,穆林仓惶的站起来,带到了身后的椅子:“你、你怎么知道?”说话间,他又快速扫向闻寂雪,双手不由自主的攥起来。穆清彦又叹口气,笑起来:“大哥还是这么藏不住话。既然我都知道了,大哥就跟我好好说说吧。”穆林有些纠结:“当初爹说了,不告诉你过去的事。”“此一时,彼一时。”若是原主从前那样,身体那么差,能好好儿活着就不容易。穆林其实早有所觉,毕竟以前穆清彦身体不好的时候,整个世界只有小小的穆家,如今穆清彦成长了起来,任何地方都可能留下他的脚步。进入京城是预料之中,哪怕他一再嘱咐,也明白阻得了一时,阻不了一世。圈在小小的村子里,或许能安稳过一辈子,可那只是活着。“二弟的确姓颜,我也不该叫你二弟,该称‘小少爷’才对。”穆林早知这一点,但十来年习惯了,早将穆清彦当做弟弟,几乎都要忘记他们本是主仆。“那都是过去了,现在我们是一家人。”穆清彦很清楚,他要了解真相只是为了防备,并非是要给颜家复兴。相较于听闻中的颜家,他自然对穆家更有感情。穆林笑笑,没去纠结称呼身份的问题,而是说起颜家往事。颜家的事基本和闻寂雪讲的一样,但也有闻寂雪所不知道的。“大老爷怀疑元后的死不正常,很可能不是病故,但是宫里这么说,颜家也不能去质疑。当时因着雪家之事的余波,京城乱成一团,颜家卷在其中,随着元后薨逝,处境越发不妙。后来大老爷和二老爷商议,二老爷就是你亲生父亲,他们决定离开京城,回到原籍休养生息。谁料想,竟有人设伏。当时我娘带着我和小婉在老家,早前京城气氛变化,大老爷就安排了一些老仆先回原籍。遇伏的事是后来听我爹讲的。当时颜家人虽多,可伏击的人准备充分,大老爷就让大家分散突围,活一个算一个。我爹是二老爷的护卫,二老爷是主要目标,二夫人又最早就中了箭……二老爷就让我爹带走小少爷。那时小少爷才两岁,在外面逃了三四个月,觉得连原籍都不安全,后来趁着南边闹灾,我爹就带着一家人伪装成难民来到凤临落户。事后,我爹曾去颜家祖地查看,嫡支的人都没了,就算只剩旁支,也被打压的很厉害。我爹都不敢露面,慢慢打听了很久,这才知道遭袭的后续。大老爷和二老爷以及两位夫人都在伏击中死了,大少爷、二少爷、二小姐也死了,三少爷和长孙少爷失踪,生死不知。”颜寅有两子两女,外嫁的次女也在早年亡故。颜家大老爷子嗣颇丰,三子两女,且都是嫡出,本来都要过继一个给颜芝鹤的。大老爷长子已娶妻,有子,便是颜家长孙,辈分虽小,却比穆清彦还大一岁。另外没提的“大小姐”,在当时已是出嫁女,尽管没在伏击中出事,但后来肯定会受影响。“二弟的本名叫‘颜清’。”果然啊,颜家的事儿一点不逊色雪家的麻烦。第217章 217穆林讲完后,屋内一片安静,穆清彦在心里消化这些事情。穆林却是看着闻寂雪,微微皱眉,欲言又止。在刚才他本不打算当着闻寂雪的面儿说颜家的事,但见穆清彦那么没防备,又想起这两人日常亲近,不知怎么的,心头闪过一抹怪异,不知不觉就忘了避讳。这时再看闻寂雪平静的面色,穆林忍不住问道:“闻公子究竟是什么人?”早前听说闻寂雪是江湖人,但在穆林看来,闻寂雪身上不止有江湖人的神秘,还有世家子的风度,那是言行举止中不知不觉透露出来的,是一种自小的熏陶和教养。闻寂雪嘴角微弯:“我姓雪。”穆林先是疑惑,紧接着反应过来,话音都哆嗦了:“你、你是雪家的人?!”穆清彦轻咳一声,提醒穆林压低声音,又无奈的看闻寂雪:“你何必吓我大哥。”闻寂雪笑道:“我先交个底,免得你大哥不放心。”“你把自己的身份说了,我大哥只会更不放心。”穆林处在震惊混乱里,却见这两人还在轻松玩笑,简直一口气憋在嗓子里:“你们、你们……”尽管不想他们为此惶惶度日,可表现的这么没心没肺,穆林着实有点难接受。穆林恨不得提醒他们事情的重要性危险性,只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些东西谁会不清楚呢,穆林到底是受了冲击,思绪混乱,干脆默默闭嘴冷静。既然知道了颜家的事,为防万一,有些相关消息也得打探。这事儿倒不用穆清彦费心,闻寂雪揽了过去。两日后,一行人坐船北上。闻寂雪对形貌略有修饰,他如今“闻寂雪”这个身份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在神捕司有备案,只是要跟官场中人打交道,他特意将五官气质压一压,再把身上气息收敛几分,脱掉红衣,换上玄色鹤氅,瞧着依旧是个俊美不好惹的角色,却没了那种迫人的气势。原本也不需要完全掩藏自己,既然找了穆清彦,对他身边的事肯定清楚,过分掩饰反倒更惹人猜疑。除此外,又带了高天和焦礼。考虑到此行或许多魑魅魍魉,高春高冬就没带,他一个小人物,人带的太多也不好。至于陈十六可不算是跟着他,陈十六直接找了陈尚书,到时候跟着刑部官员。作为陈尚书家的小公子,总有几分特权。京城的天气更冷,虽没下雪,北风呼啸,人一出门身上的热乎气儿就吹没了。“这都十一月了,就算中旬出发,去了天宁府也到腊月了。”一入腊月等于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备年货,商旅归家,便是衙门都要准备放年假。若是别的案子,可能是先将钦差队伍的名单确定,开了年才正式去查,只不过这回的事儿到底有丽贵妃在其中使劲儿,各方想着谋利,才赶在年前就要启程。这回过来,先去陈家拜访,随后就被陈家留宿。穆清彦没拒绝。这回情况不同,本来陈家就是给他撑腰的,当然不好在住外面。再者也就两三天的功夫就要离京,在陈家住,也方便陈家交代一些事情。官场的事闻寂雪能打听到,但哪有陈家便利。很快,陈十六把随行名单弄来了。钦差是刑部侍郎庞忠,其带了几个属官。此外,又调了一个县令、一个县尉,这二人都是以擅长查案闻名,编外人员就穆清彦一个。当然,这只是主要人员,还有从属,例如穆清彦还带着几个人,其他人自然也要带着各自的帮手。除此外,丽贵妃也要塞个心腹跟着,其他受害者家属,也用各种名义往队伍里塞个人,以通耳目,到最后这个队伍就很可观了。“咳咳!”陈十六故意咳嗽几声:“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钦差卫队!钦差卫队的队长是我表哥。”穆清彦惊诧了:“你表哥?你表哥不是神捕司少主么?”“我才开始听说时也很惊讶,但这是确凿的消息。”陈十六也觉得意外。神捕司只管江湖事和朝廷大案,这次的案子说大案其实算不上,只李子英牵扯到丽贵妃,其他几个出身不同,但受害者本身都是纨绔,派钦差是显示朝廷重视的意思。把神捕司也派出来,还是给个护卫的身份,显得古怪。“或许只是防范。”闻寂雪出声道。“防范?防范什么?”陈十六不解。“防范有人拿这回的事做文章。”闻寂雪冷笑。陈十六还是没懂,毕竟有人会从中做文章这是众人都心知肚明的,但扯上神捕司,总觉得太大张旗鼓的了一些。闻寂雪又道:“你这两年不在京城,你家也不强催你回来,知道原因么?”“呃……京城太乱?”这一点当初他大哥说过,也是因此,得知他在凤临有人照料,家里才放任。穆清彦蓦地猜道:“皇帝的身体不好了?”闻寂雪哼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作为皇帝,他已是难得的长寿。”的确,仔细算一算,皇帝今年六十九,翻年就七十。人到老年病痛就多,哪怕皇帝各种珍贵补品吃着,年纪到了,身体也开始衰弱。且这皇帝身体平常,早年就大病过两回,这些年常常抱恙静养,几位郡王大臣轮流协理朝政。也正是因此,朝中各方势力才着急,毕竟皇储未立,谁不想争一争。立储这个话题每两三年就要提一回,每次都是争执不下而搁置。皇帝似乎一点不急,也有人猜测,皇帝早立了遗照。话题越说越敏感,哪怕是在私下,几人也没继续说。隔了两天,接到消息,去刑部汇合。这次过去主要是相互见一见,另外要把随行人员造册,到时候住宿饮食都要统一安排。像穆清彦在这样的,若非托庇着陈家,他也不好带三个人。陈十六带了一个护卫,帮他出了一个名额。从外地调来的县令县尉,也是各带两个人。穆清彦一到刑部,立刻受到各方注视。那些人尽管没见过他,可早听说过他,在一群官员之中,就他年岁最轻,又跟着陈十六,身份呼之欲出。有人只是打量,有人借着跟陈尚书打招呼时攀谈。陈十六的父亲陈尚书为人肃正,相貌看上去也显得严厉,但对待小辈态度温和。穆清彦在来时见过陈尚书一面,只觉得陈家父子性子不大像,毕竟早先见过陈家大哥,是个温雅人物。陈尚书有心庇护,因此耐着性子一一跟来人寒暄,顺带介绍穆清彦。那些人见了陈尚书的态度,再看穆清彦时自然不同。到底陈尚书事务繁多,又身居高位,不可能一直耗费在这里。引荐完,又嘱咐几句,便离去了。此刻侍郎庞忠去跟皇帝辞行,刑部这边登录完随行名册,等待钦差和卫队过来,就能出发。穆清彦对外调来的县令县尉很感兴趣,特意关注了几眼。县令姓林,林嘉,三十五六岁,白净的读书人,跟人说话都是温温和和,好似没一点儿菱角,但这人腰板挺直,不谄媚、不畏缩,哪怕有人言语难听,他也只是一笑而过。当然,都在官场上混,言语都是打机锋,没人会傻的直愣愣的说话。县尉叫袁骋,中等个儿,面貌寻常,身形清瘦,面色沉肃,似乎也不喜言谈。他身边跟着个人,但凡有话,都是这人在前招呼。“温少主来了!”有人喊了一声。众人抬头一看,迎面而来的不止温如玉,还有刑部侍郎庞忠。这二人几乎是并肩而行,相互气氛不错。不必多想,这二人肯定是刚面圣回来。温如玉见过,又跟陈十六有关系,进来就跟他们对了一眼。庞忠身着大红色官袍,留着长须,颇有官威,但他面上带着淡淡笑意,又给人一种和气的感觉。“诸位!”庞忠一开口,场面更加安静:“此番我等奉命查案,万望诸位鼎力协助,不负圣恩。”“谨遵大人令,勿敢懈怠。”众人齐齐躬身行礼。当下不再多言,车马已备,各人按照分派,依次登车。陈十六本想找温如玉说话,但温如玉只丢给他一个警告的眼神。一开始行程还算顺利,几天后就遇上雨夹雪,这是最糟糕的天气,严重影响赶路。勉强又走了半天,路况实在不好,只能停下修整。这里是座小县城,当地县令提供了一座私园给他们入住。穆清彦几个自然还是住在一起,但也不止他们,那位林县令和袁县尉都被分了过来,还有各自带的人,住下来也是很勉强了。这倒是给闻寂雪提供了便利,光明正大跟穆清彦住一间屋。前几日的行程里,穆清彦听了不少林嘉和袁骋的事迹,二人都没什么深厚背景,但也不算寒门出生。两人各有脾性,共同点就是擅长查案,解决了不少悬案,颇有声名。如今住在一起,要等天晴,彼此少不得接触一二。第218章 蹊跷之处到底是奉旨查案,身为钦差大臣的庞忠自然不敢轻忽此回的差事,因此尽管尚且耽搁在途中,却在安顿之后,召集众人商讨案情。庞忠端坐上首,温明玉在其右手上位,依次有林嘉、袁骋、陈十六、穆清彦,对面则是刑部几位属官。此番随行不止他们,但其他人并非负责查案的人员,如今又在半途,所以庞忠没请那些人。总归大门开敞,商谈并不避人耳目,那些人想知道不难。穆清彦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如同他的位置,陪坐而已。只要钦差不问,他也不会自作聪明的去表现,正如陈尚书说的:多看、多听、少说。并非不信任他的能力,只是此行混杂了不少势力,尽量避免招惹麻烦罢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基本案情,庞忠就是问问他们的看法,提供多种办案思路。天宁府那边虽没找到人,可至少确定了失踪地点和大致的失踪时间。李子英身为贵妃之弟,之所以被贵妃接去京城,最重要的原因是跟李家有隔阂。如今的李夫人是继母,自身有儿女,早年丽贵妃尚未得宠,李子英虽是嫡子,日子却不好过。现今丽贵妃得宠,李子英自然能在李家横着走,但矛盾早已积下,李子英对李家那些兄弟姊妹同样不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