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
作者:打字机N号      更新:2023-06-17 13:37      字数:3877
  想到这儿,荣信就松快了不少,额头深刻的纹路,也显得舒缓了。福宝出嫁,单家准备的酒宴必然是最好的,恐怕以往很少能吃到的单家珍藏的宝贝,这一趟通通都能吃到嘴里了。这些日子压力太大,荣信往日最郑重的三餐都只是草草应付了事,他早就怀念起了单家拿手的好菜,这会儿饥肠辘辘的,就等着去了单家后大饱口福。“老爷,您还想带那小姑娘进京呢?”在外的时候,大太监都是管皇帝叫老爷的,这会儿他亦步亦趋跟着那个如同青松一般挺直的老人,然后谨慎地朝宗庆帝问道。“难得遇到那么合心意的饭菜,那么有趣的丫头,在离开清州之前,总得再来一趟。”这个时候,宗庆帝已经意识到福宝是不可能愿意跟他走的,但或许就是太合他眼缘了吧,明明有一百种方式能够带她离开,却还是想要她心甘情愿了才好,甚至她要是不肯,也不想强求。这一趟过来,宗庆帝只是想要再逗逗那个小姑娘,然后吃上几道他没尝过的菜肴,了却他的执念。“老爷,饭庄关门了。”走在最前头的侍卫急奔而来,恭敬地回答道。“关门了?”宗庆帝皱了皱眉,这非年非节的,生意红火的饭庄,怎么会关门呢。“几位老爷是来饭庄吃饭的吧?不巧,今天东家有喜,歇业三天,饭庄的厨子统统都去操办东家的喜宴去了。”宗庆帝这一行人格外显眼,路过单家饭庄的村人立马猜到了他们的来意,笑着回答道。“不过你们要是实在想要吃单家厨子的手艺,也能用红纸包上一个红封去单家随礼添喜,为了送女儿出嫁,单家打算操办三天三夜的流水席,来者皆是客,一样也能吃上席面。”说罢,那个给他们解惑的村人就赶紧往家里赶了,他也是要去吃酒的人,只是刚从地里回来,衣服上还沾着泥巴呢,总得换一身干净的衣裳,才显得体面。“东家嫁女,老爷,你说这新娘,是不是那个伶牙俐齿的小姑娘啊。”大太监忍不住猜测道。宗庆帝同样也有这个猜测,难道那丫头就那么怕他把她逮进宫,以至于迫不及待就把自己嫁出去了?老皇帝摸了摸自己下巴的长须,难道他看上去像是那种霸道不讲理的昏君吗?“来都来了,就过去瞧瞧吧。”老皇帝也没见过乡下普通人家的嫁娶,今天正好就碰上了,对方还大摆流水席宴请所有愿意过来的宾客,多他一个,也无妨啊。“皇——老爷。”情急之下,太监和侍卫差点喊出了那个称呼,好在及时改口,边上也没有生人,应该没人听见。“乡间喜宴鱼龙混杂,老爷身体尊贵,恐怕不——”“无碍。”侍卫总管说了很多,可是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制止住了。他微服出访,小小的村落里难道还有第二个知晓他身份的人吗,更何况,就算有忤逆反贼,也不可能提前预知到他会来参加喜宴,从而埋伏在此。老皇帝觉得他们的担心太没必要了,只是去参观一下乡间百姓的婚礼罢了,这也算是他难得的经历了。做臣子的,只能规劝,也没办法强逼着皇帝改变他的主意,侍卫们只能加倍警惕,随时应对可能突如其来的袭击。“你说单家的祖坟是不是风水特别好,怎么从单老三这辈起就开始发达了呢?”“谁说不是呢,得了皇帝钦赐的牌匾,又赚了那么多银子,名声和钱都有了,这辈子还有啥好不顺心的。”宗庆帝来的晚,单家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一群自愿过来帮忙的妇人端着洗好的碗碟或是洗净的蔬菜,来来往往的,极是热闹。宗庆帝听着几个村人闲聊,一句钦赐的牌匾让他想起了当初雪灾之时,他听从广陵侯府后辈玄孙上递的计谋,为了激励手有余粮的商户捐粮,赐给当时一个捐了一千多斤粮食的普通农户的牌匾。他要是没记错的话,牌匾上他亲笔书写的四个字,应该是积善之家。“哈哈哈——”宗庆帝忍不住开怀大笑,他没想到,自己和那小丫头,居然早早就有了这样的缘分。这么一来,当初福宝为什么会猜到他的身份,也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宗庆帝睨了身边的大太监一眼,当初他可是让对方来传的圣旨,虽然现在他乔装打扮了一番,可被人认出来,还是有可能的。“去,帮我随个礼。”宗庆帝笑着解下了自己腰间的玉佩,放到了一个素缎香囊中,然后递到了一旁大太监的手上。“陛、老爷,这块玉佩可是——”大太监震惊地看着手里那个香囊,不敢置信。“去吧。”宗庆帝看着张灯结彩的农家小院,干脆地冲着自个儿的太监总管摆了摆手,然后双手背在身后,走向了那些聊得正欢的村民,加入了他们的讨论之中。“也不知道那丫头走了什么样的狗屎运,居然能得陛下这样看重。”大太监在心中腹诽,要知道这个玉佩虽然不算价值连城,可却是陛下生母所赠,当初陛下最宠爱的九皇子讨要,陛下都没给呢。要是让皇城内的那些皇子知晓皇上将这块玉佩给了一个普通的乡野村姑,也不知道那些皇子会是何等的心情。大太监有些嫉妒福宝那个深得龙心的姑娘,心不甘情不愿的拿着那个香囊,去了签名随礼的台子边上。“荣大人来了!”还没等排上队,外头就一阵喧闹,大太监听着熟悉的名儿,扭头往后一看,正巧荣信带着随从,朝他所在的位置走来。两人四目相对,一下子全都愣住了。对方怎么会出现在这儿呢?第134章 新婚(三)“皇——”看到皇帝身边形影不离的太监总管,荣信的脑袋一片空白,想也不想,就要高呼皇上,还是那大太监反应快,赶在荣信开口之前,堵住了他的话。“荣大人今个儿也过来了,我们家黄老爷今天途径贵宝地,看见村口饭庄的东家有喜,大摆流水席,心中颇感兴趣,想着蹭蹭东家的喜气,这不,让我来添份随礼。”大太监亲热地上前,好像俩人是多久没见的朋友似的。“黄老爷?”荣信的意识渐渐回笼,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说破皇上的身份,未必是件好事,只能心惊肉跳的沉默了下来。“你家主人还是荣大人的至交好友,那可不能怠慢了,湘儿,你去吩咐一下李婆他们,在主桌留出一个席位,今个儿这位黄老爷,就是咱们的座上宾。”单峻海察言观色的本事很是厉害,他旁观了荣信神色的变化,笃定那个黄老爷是比荣信更大的官员。现在皇帝御驾清州,身边跟随了不少朝廷重臣,连荣信这个出生侯府的知州都要忌惮几分,想来起码得是两品以上的官员。这样的大臣,就算不能讨好攀上关系,但最起码也不能得罪,今天这出喜宴,必然要让他宾至如归。荣信不知道该怎么提点自己这个好友,只能木着一张脸,怀疑人生般的苦恼着和皇帝同桌进食时的拘谨感受。另一边,正和乡亲们闲聊的宗庆帝,也从侍卫的口中得知了荣信过来的消息。宗庆帝的第一反应,就是荣信派人跟踪他了,可是随即一想,如果荣信派人跟着他,他的护卫不可能没有发现,更何况荣信并不是愚笨之人,如果真的派人私窥帝踪,这个时候,就不该出现在他面前,暴露自己。思索的功夫,宗庆帝已经悠闲踱步到了荣信的面前。“荣大人。”宗庆帝笑的和善,这个时候,他本该守在府衙之中吧,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玩忽职守。“皇老爷。”荣信笑的尴尬,这算不算是翘班的皇帝和翘班的大臣互相抓包的一天。只可惜,翘班的皇帝没人管,可是翘班的大臣,却归皇帝管。“今日是我那视若亲女的侄女出嫁的日子,我已经将手中的公务全都处理妥当,忙里偷闲,来参加这场喜宴。”不管有没有用,先解释了再说吧,总不能让皇帝以为他是个玩忽职守的庸臣吧。“荣大人不必紧张,今天能在这儿相聚,或许也是缘分。”宗庆帝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荣信是一个贤臣,他不至于为了这样一件小事冷落于他。更何况宗庆帝也喜欢今天婚礼上的主角新娘,听说那是荣信当做亲生女儿疼爱的姑娘,只觉得荣信这个臣子不仅能干,眼光也好,更加高看他几分,有意提拔他回京。荣信可不知道这一遭,看到皇帝神态温和不似作假,稍稍松了口气。“新郎来了!”吉时到了,新郎自然也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出现。“山生今天打扮的可真俊。”苏湘透过门窗往外张望,看着那个坐着高头大马迎面赶来的女婿,越看越是欢喜。福宝也想看,只是头上盖着厚实的红头盖,只能看得到自己微微露出裙摆的鞋尖,以及自己无处安放的双手。“三弟妹你把心放肚子里吧,福宝嫁到严家,一定会过的好好的。”吕秀菊想啊,那丫头有魔力,只要她眉眼弯弯朝人一笑,神仙都被晕迷糊了,谁还敢对她不好呢。所以吕秀菊就没有为这丫头担心过,她只是同情娶了福宝的严山生,被这小妖精日夜迷惑着,还有没有振奋男人威严的那一天,别是成了绕指柔,从此以后就甘当福宝的应声虫喽。“借大嫂的吉言。”苏湘冲着大嫂感激地笑了笑,这会儿没有什么比大嫂这句话更顺耳的了。王春花倒是想说一点应景的话,比如告诫福宝以后要谨守妇道,要以夫为天,只是早就摸透了她的性子的符秀莲可没给她这个说“好话”的机会,早她一步岔开了话题。“吉时到了,咱们也快准备起来吧。”说着,她递给福宝一个清洗干净的苹果,让她捧在手上,苏湘等人也赶紧打量闺女全身上下,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王春花的思路被打乱了,自然也就没有开口的意思。符秀莲松了口气,她还真怕今天这样大好的日子,她这个脑子有点拎不清的婆婆说了什么她自认为好,实际上很不中听的话,触了福宝的霉头,冲淡了大好之日的喜气。“我的福宝,将来一定好好的。”这是福宝被亲哥单福德背到背上,离开自己的闺房时,苏湘拉着她的手,依依不舍说着的最后一句话。“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日夜相随,真是一门好亲事。”宗庆帝看着那个下了马,激动的有些手足无措的新郎,很快就记起了对方就是那天出现在饭庄,给福宝丫头带了麦芽糖的少年。人老了,就容易回忆往事,看着这对青梅竹马,宗庆帝不由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原配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