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
作者:绿嬑      更新:2023-06-17 12:39      字数:5295
  “说进不来, 外头那边下水道堵了,街上积水!!”“好痛啊!”他推开门, 就站在门外问:“有需要帮忙的吗?我是医生。”张恒福的脸长得不算多出色,不过“表里如一”地也非常老实、憨厚, 因为近视还带着款式最老的银边圆框眼镜, 瞧上去最可靠不过了。加上俞蘅自身[贤者]的灵魂属性, 更多添一分让人信服的气势。上个任务世界中,不是他霸气侧漏天赋异禀,一出口陆均就信任他, 听从他。而是他利用[贤者]的灵魂属性,再在行事说话上展现自己的能耐,这才让曾经是一国总议长的陆均将他视为心腹, 死后也将势力转交给他。一国总议长,特别是遭受过背叛的人,内心的防备程度可想而知。也是那个时候一切计划顺利进展,俞蘅才明白[贤者]的属性多么实用。此时, 他也很快取得这家人的信任, 纷纷喊着:“医生啊快救命!我儿媳妇要生了!”“她肚子痛,快救命啊医生。”俞蘅赶紧过去给孕妇把脉,摸肚子, 胎位不正。本来这不算大问题, 现在医学水平发达, 剖腹产已经很普遍,不过现在外头雨势大还积水,无法及时送医院就比较难受。“我给她正胎位,你们鼓励一下孕妇。”他先帮孕妇扎几针,再有技巧地帮她按肚子,很快孕妇的呼痛声就弱下来,脸上也有了血色。“儿媳妇加油啊,孩子要出来了!”“加油加油,孩子快出来了!”三十分钟后,孩子顺利生下来,哭声震天,一听就很健康。“谢谢!太谢谢您了!”面对这家人的道谢,俞蘅却有些沉重,他将孩子擦干净包起来递给孩子的奶奶,奶奶喜得连连喊:“奶奶的乖孙女哦,你可算出来了奶奶疼你……”一家人围着孕妇和孩子,都满脸喜色。俞蘅走出产房,低声对送出来的孩子父亲和爷爷说:“我得跟你们说一件事,你们看看孩子的手和脚,最好送去医院检查一遍。”听了这话,孩子父亲受惊都问:“孩子怎么了?”“小声点,别惊动产妇。”等俞蘅离开,父子俩对了个眼神,进屋以让孩子妈妈好好休息为由,将孩子抱出来,两人小心地将孩子的襁褓解开,再小心地将孩子紧握的拳头打开。“嘶!”两人齐齐发出惊呼声。只见孩子小小的五指之间有一层肉质的粘膜,脚趾也是如此。俞蘅回到家中时,也在想刚刚接生的那个婴儿,手脚都有明显的异化特征,难道这个任务世界也有同化这回事儿?可孩子刚出生,难道是孕妇吃了什么东西?过了两天,楼下那家人提着东西上来道谢,握着他的手不停地说:“多亏了您了!”他还悄悄地问:“医院怎么说的?”孩子的父亲一脸的难受:“查不出来!我妻子明明各种孕检都做了,都说没问题,实在想不通怎么会这样。医生说安排时间做手术,孩子还小,能够恢复回来。”这位新生爸爸心疼死女儿了,说着还抹眼泪:“才那么小呢,就得动刀子。”俞蘅就安慰着说:“肯定会没事的,你是孩子的父亲呢,要坚强些。”“还得请张大哥帮我们囡囡保密。”“放心吧,我不会跟别人说的。”俞蘅确实连张母都没说,只说:“那晚他老婆难产,我帮了一点忙。”“应该的应该的。”张母以为儿子是帮忙送救护车之类的,有些忐忑地说:“怎么送了这么多礼。”烟酒糖都有,瞅着都不是便宜货。“咱们家送对小银镯和银锁吧,回礼。”“我看行。”他就穿好塑胶连体衣出门了,到商场买了一对银镯和一枚银锁。在路上时他十分小心,就怕天降横祸把自己砸了,走到一处排水口时,见水流打着旋儿流进去,还有一尾鱼在排水口打转,一个小孩眼疾手快一抓一捏,欢喜地大叫:“我抓到鱼啦!”“哇哇哇!”“抓到鱼咯!”孩子们簇拥着欢天喜地往家的方向跑去,像是挖到了最宝贝的宝藏,也许是真的受原身的影响,他觉得孩子活泼伶俐挺可爱的,不由自主又想起张智幼时的模样。随后俞蘅收敛笑意,继续往回走,他能感觉到这具身体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残留意识的。在面对张母时,在想到儿子张智的问题时,他就会感觉到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情绪浮上来。他想,也许张恒福还在想着儿子吧。将银镯等送给楼下邻居后,两家建立起初步的友好关系,在暴雨连天的背景下,张母也终于有了能够串门的地方。也因此,俞蘅时刻关注着那个女婴的情况,“还在医院呢,医生说要保持长期检查记录数据。”所以只有坐月子的妻子和照顾妻子的丈夫在家,爷爷奶奶都在医院看顾着。张母心善,就帮着照顾产妇,给她说一些坐月子的注意事项。两家距离近,俞蘅也放心老太太自己出门,他就在家锻炼身体。这样的日子过得挺舒适的,直到五月中旬,他在新闻里看到某处堤坝被洪水冲垮,洪水冲进附近城镇乡村的消息。电视里那些镜头颠簸的视频让人看着就心里发寒,洪水在倾泻过程中卷入泥沙杂物,昏黄浑浊地冲向四面八方,死伤无数。泄洪了!祸不单行,在两天后,今天的第三号台风再次登陆,同样违背了气象局的预测,强悍登场!这次群众长了个心眼儿,收到新闻消息后立刻该关窗的关窗,加固的加固,可还是造成了严重的建筑、财产损伤。风势将平房的屋檐轻易地掀掉!再带起铁门、桌椅单车等东西砸向远方!没有处在正处台风行动轨迹的地方的群众,是无法切身感觉到那种孤立无援、极度的恐惧的!好像天地之间完全没有可是抓住让你立身的东西,灵魂都像浮在空中。俞蘅还看到网上有标题称“三岁女童被风卷上天!”的视频,不过点开的时候已经被删除了。“世界末日要来了!”“这肯定是龙神生气了,赶紧祭神啊!”“我觉得吧,不会游泳的人还是赶紧学游泳吧。”他还真看进其中某句留言,转头问张母:“妈,你要不要学游泳?”张母愣住了:“学游泳?”好端端的学什么游泳啊?俞蘅却越想越觉得可行,先别说适当的游泳对身体好,现在这局势,虽然他准备得比较周全,可还是自己会游泳才最保障。“我看外头总是积水,要是哪天咱们家也被淹了,妈你不会游泳咋办?”张母更愣了:“咱、咱家十三楼呢,你这孩子真是的。”俞蘅就说:“我想学,妈陪我一起学吧,不然的话我一个人学会很无聊。”“那行,妈陪你去。不过现在镇上的游泳馆还开着?”他们镇上前年办了一个游泳馆,游一个小时五块钱,不少孩子都喜欢去,她带孩子去那里玩过,比张恒福还熟悉,“我去问问吧。”张母打电话给在游泳馆的熟人:“还真开业呐?行,谢谢啊。”她惊奇地对俞蘅说:“真的有开业,说一楼淹了,二楼营业,价钱提高一些,一个小时二十块,儿童也没有优惠了。”“行,那咱们下午就去。”镇上的游泳馆不远,开车半个小时就能到,现在开不了车,他就打算划艇去,于是假装从做仓库的客房里翻出充气橡皮艇,带着张母划着船往游泳馆去。“都成了水上城市了,我听说外国有一个地方就是这样的,特别美,出门都是坐船哩。”张母显得有些兴奋,没想到一把年纪还能坐上船呢,还是儿子带的她,那种欣喜简直说不出来。俞蘅说:“是啊,他们的房子都是建在水上的,回家我给你看照片。”张母就笑眯了眼:“好好。”最近这次台风过后,路上的积水又深了,俞蘅前几天出门买银镯,是穿着塑胶连体衣步行的,积水到了他的肚脐,现在却能到他的胸口了。外头玩耍的孩子少了很多,有的话也是年纪大一些的,扑腾着塑料盆、桶或者游泳圈。住一楼的人家比较受罪,有房子的都搬离一楼,没房子的借住或者住宾馆,也有人买新房,据俞蘅所知,他们家隔壁空出来的那间房也交房了,这两天陆续有人在搬东西呢。虽然积水不便,不过就像张母说的,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异于往日的生活方式,看起来其实很新鲜。不过这是对非沿海地区的居民来说,沿海那边听新闻说已经全部被淹了,居民全部内迁。“如果再这样下去,才是真的要乱起来。”俞蘅心里这么想,毕竟是一个成熟的国家,目前还能应对危机,如果降雨的态势不减,积水上升的趋势没变,现在积水一米多没关系,等以后两米呢?三米甚至四米五米呢?土地的全方位浸没切断了食物种植来源,暴风雨对供电设施很不友好,也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新闻已经报道过多次电线脱落导致触电的骇人事故。人们的活动空间被禁锢在高层,而长期浸泡下房屋的寿命也会减少。目前看来今年的台风天气频繁,且威力凶凶。可要是,积水到十几米呢?这在以前的任务世界里又不是没遇过,虽然只是浪头扑咬上十几层,也让人心惊胆战了。在路上划船时,感受到四周人们猎奇的视线以及孩子们羡慕的眼神,俞蘅的心里百转千回,最后还是觉得先珍惜当前吧!好好奉养张母,让她过得开心点。第236章 末世之海05学游泳比俞蘅想象中地难, 张母以前做保姆带孩子来游泳馆, 也只是在儿童区,那水浅浅的, 她坐着都比水高呢。现在真正学游泳,她总是找不到要领, 俞蘅就一遍遍地教她。熟识的中年女人阿贵是这里的管理员之一,熟络地跟张母打招呼:“我还以为会见到你带孩子过来,最近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学游泳呢!”张母就说:“之前辞掉啦, 不做保姆了。”阿贵笑着说:“你享儿子的福啦,还做什么保姆!好好学老姐姐, 现在外头都是水, 人专家教授都说以后可能要建水上都市哩!到时候不会游泳, 咋出门?就是不小心掉下船, 至少自己也能扑腾几下救命呢!”张母听着也觉得有道理,想想骑单车也有车链子坏掉的时候,要是船破了翻了,自己不会游泳可麻烦了。于是敦促儿子:“咱们都要好好学, 你刚刚说的那个再给我说一遍, 我再琢磨琢磨。”俞蘅见她有心思学, 肯定好好教, 他已经在张母面前塑造起有游泳天分的形象,现在教她也方便。回家的途中, 张母还兴致勃勃:“你就像你爸!你爸呀学啥都快, 你看看你跟你爸一模一样, 一下午就学会游泳啦,真聪明。”他嘿嘿笑着接下张母的赞美:“所以妈作为爸的老婆,更加要努力才行。”“你看着吧,我一定好好学,我记得小时候啊,你爸就带我去池塘玩儿,摘荷叶让我遮太阳,然后下水捞鱼烤给我吃,游泳游得可利索了……”在学游泳过程中,张母的精神状态越来也好,身体也强健很多,加上食补药补,越显年轻。除了某些天风雨太大,他们没有出门之外,俞蘅几乎每天都划船带她去游泳馆,张母还学会了划船,有时候还有顺路带上别人,新的邻里关系也逐渐融洽起来。根据他的观察,积水水位确实在稳步上升,如此过了半个月,一楼已经被完全淹没,新闻里也开始出现建造水上城市的通稿,不是捕风捉影,是真正从某会议上传出来的。各地也开始实施住房检测计划,危房、无法承受积水侵蚀的房子都被列入不能居住范畴,其中的居民都被统一迁走。俞蘅他们小区也被检修了一遍,目前质量还杠杆的,能住。很快,剩余的房子都被卖了出去,虽然外头雨势不停,搬家的人络绎不绝,小船划艇穿梭在街道上,还真有水中城市的味道。生产水上工具的厂家以及销售方,在经济萎靡的现在,难得找到突破口,大力地占据起市场来。现在俞蘅带着张母出门一点儿都不突兀了,因为几乎每个人出门都划着船,至于汽车——算了,别想了,一想起被淹在水里的车,心都是痛的!大家都习惯了雨天,衣服晒不干的话就买烘干机,出门必穿雨衣撑伞,小贩划着船沿街叫卖蔬菜瓜果肉等等,人类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有些街道上还在晴天的时候搭建遮雨板,让行人更好走一些。不过平顺的日子还是短暂的,六月末的时候,今年的第六号台风又来了,这一次的路径与俞蘅他们的家乡相距甚远,他们受影响不大,不过别的地方遭灾就重多了。台风之后,更多的人流入本地,不过停留下来的只是少部分,更多的是继续往北边走。就连本地的居民,也有离乡北上的,张恒福公司里的老同事、也是他多年的老朋友曾平年及其一家就要到北边去了,临走前还到张家的新房子来告别。“你小子闷声不响买了这么好的房子!”来人叫做曾平年,一拳头打在俞蘅的肩膀上,又笑着对张母问好:“阿姨好,我看阿姨年轻好多哇。”张母笑呵呵地:“怎么就你来了?小赵和孩子们呢?”小赵是曾平年的妻子,名叫赵芸,两人还有一男一女俩孩子,张母很喜欢他们。“小芸在家收拾东西呢!小雨还在中京上班,小雯也在上学,说要毕业了,在赶论文呢,等手头空下来再去西岳找我们。”“西岳?”曾平年就说:“去投奔我老丈人,老丈人在西岳担心死,怕我们家晚上睡沉一不留神就被水淹死了,天天催我们去呢,说房子也准备好了。”“挺好,打算怎么去?”俞蘅问。“那还不简单,现在码头天天发船,我定好船票了,后天就走,再耽搁下去,又是大雨天就不方便了。”时间这么赶还来家里道别,这份情俞蘅得承,笑着反锤了他一下:“那行,路上注意安全,到了给我电话。”留他下来吃饭,曾平年犹豫了一下点头,给家里去了个电话。曾平年留下来吃饭,张母可高兴:“我去做饭!家里啥都有,我都给你做!”曾平年和张恒福是初中同学,相交多年了,关系一直都很好,后来张父去世,张恒福和张母受了很大的打击,丧礼也是曾平年跑前跑后帮忙操持,自那之后,张母就更喜欢曾平年了,十分感激他。等张母去厨房,曾平年瞅了一眼才示意俞蘅到阳台上,打开烟盒摸了一支烟叨上。“你最近不对劲啊,说辞职就辞职,咋了?张智又跟你吵架了?”心情不好是不?俞蘅摇摇头:“哪能呢,他自打正月初八回学校,就没联系过家里,我上哪儿跟他吵去。”曾平年一听就皱眉,又问:“难道是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