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第 224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3-31 01:00      字数:3199
  “既然留在建邺容易被人利用,离了建邺也就不妨碍了。”这话羊琮说的很轻松,而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松,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许盈的了解。

  一般的势族子弟,在如今的局面下是很难离开建邺的。很多人家族侨居在此,不在此处又能去何处?再者说了,不提家族,只说每个人的私心,怕是也很难离开——如今建邺就是南方的中心,一切政治机会都在这里,权力的纠缠也在这里,离开建邺就等于南方的绝大多数机会与自己无缘了!

  而许盈呢,他的根基并不全在建邺,他不呆建邺了,难道不能去豫章?

  至于说看重建邺的机会,这又要分开来说了。其一,许盈虽然也有心经营名望,自认为是个名利中人,但羊琮和裴庆看着,却觉得有些好笑!

  他们才是真正见过无数人在名利场上打滚的,在这些事上很有发言权。如果许盈那些也算是‘名利中人’作为,那未免将‘名利场’看的太简单了!在羊琮和裴庆的认知里,许盈可能是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太高了,稍微扬些才名就觉得自己是世间俗人、名利场上的风尘客。

  真要这么说,那满朝公卿都可以被归类为国贼禄蠹之流了(虽然满朝公卿确实很大比例是国贼禄蠹)。

  考虑到许盈经常会在别人无法理解的地方纠结,将不是自己责任的看作是自己的责任,有这样的心理似乎也不难理解——在普通人,这确实是一种不可理喻,但如果是要为‘君’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为君者,拥有一切权力,没有任何真正有效的节制力量可以阻止!能控制一位真正君主的,只有君主自己!那么拥有更强的责任感、超出普通人的道德标准,这才是应当的。

  当然,做到极强的责任感,与极高的道德标准,意味着人君将背负非常沉重的东西。众所周知,责任感与道德很多时候会将人导向相反的方向!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负有责任感,很大程度上就要对另一些人破坏道德。

  甚至,这个‘另一些人’根本就是治下百姓的一部分为了大局,牺牲小家这种事总是在发生,所谓‘千万家哭不如一家哭’,不外如是。这‘一家’如果真的有错,那还可以理直气壮地做这件事,但多数时候‘一家’也是无辜的。

  他们只是运气不好,没有和大多数站在一起而已。

  一些人或许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更好’的选择,一点儿犹豫没有,事后只觉得自己做了最好的事。但有些人不行,至少以羊琮和裴庆对许盈的了解,许盈是不行的——他只能一边痛苦,一边做出更有利的选择。

  看起来一切都没有分别,做出的选择是一样的,只有做决定的那个人白白纠结痛苦了一番然而事情不是那样的,能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心理障碍做出‘更好’选择的,他们在另一些时候必然会做出不那么好的选择。

  不能要求一个人有的时候没有同理心,另一些时候又有。

  许盈这种情况对所有人都好,唯独需要磨损他自己的资质!

  许盈根本算不上名利场上的人,这个时候让他避开麻烦回豫章——如果他真的觉得建邺有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麻烦,他是不会犹豫,会立刻离开的!

  再者说了,其他人离开建邺或许就悄无声息了,但许盈不会。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即使许盈回了豫章,他也能时不时弄出一些东西吸引人目光。当初《战国论》就做到了,如今许盈名望正盛,就更容易了。

  其二,也不是只有建邺才有机会若真是如此,那些在外做官的人难道每一个都是被‘流放’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应该说,有些职位其实很不错,即使不在建邺,势族子弟也是愿意去的。

  许盈反正已经定品了,找个有里子又有面子的职位,联系一下能在这件事上说上话的人,就这样出仕也是可以的——以许盈的条件,在新人初履职范围内,他还真是想去哪里去哪里,具体官职随他挑的!

  “为官不为官的无所谓。”说这话时羊琮挺轻松的:“关键是,到时可以让若冲避一避。”

  “也行。”裴庆脑子里转了几圈,很快就点了点头。他知道,虽然羊琮给了回豫章和出仕地方两条路,但他是希望许盈走第二条的。

  别看许盈一直以来想走名士路线,计划中可以为官一两任,但那是顺应如今势族子弟的人生轨迹,多了解一下如今世道的方方面面,并没有真的攫取权力的想法裴庆和羊琮暂且不为许盈的状态焦虑,因为许盈年纪本来就小,真的开始权力斗争了,也没有太多可做的。

  至于说许盈的心态,那也是会变的。

  在裴庆这个老师看来,许盈迟早都会与纯粹的‘名士路线’分道扬镳——他的责任心太强了,只做一个老师就能满足他?总有一天他会知道,有些事非得自己去做才好!也只有他来做才能真正改变一切!

  但他们也不能看着,就让许盈自行完成这种变化。而且大家都很清楚,事事都是存在多种可能性的要是任其自由生长,中间不小心受某个因素的影响跑偏了,那怎么办?这是他们一点一点栽培起来的树苗,可不能功亏一篑!

  这种时候,让许盈回豫章,那就是纯粹名士路线了!要是隐居几年,真磨掉了一些隐藏在许盈内心的进取心,那才真是闹笑话了!而去出仕地方就不同了,那必然会参与到一些政事当中。

  到时候不管做什么,总能进一步引导许盈的。

  裴庆和羊琮并没有直说这些,一方面是不必说的太明白,另一方面则是不愿说的太明白——人真的是一种再奇怪不过的生灵了,有的时候心思百转,想尽办法也要得到一个真相的时候,怎么也瞒不过去。而有的时候,又擅长装聋作哑,即使心知肚明了,也能让一切停留在捅破窗户纸前。

  只要不说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让自己不去想。

  如果直说,他们打算‘引导’许盈的人生,直接或间接地让他走上某条路。这其实是很难承认的,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截然不同。即使就算没有他们在,许盈走上改变世界的路也在情理之中。

  这既是因为他们对许盈的定位在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上,让他们很多时候不敢轻举妄动。也是因为,看着许盈长大,内心之中有一道槛始终过不去——只有亲生父母才能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引导(古人不会觉得这有问题),其他人是没有这个立场的!

  更何况,裴庆和羊琮很清楚他们为许盈选的路并不是什么好路。

  如果能够成功,对天下许多人来说确实是好事,但这绝不会让许盈本人获得幸福!

  如果是某个对权力十分热衷的人,大概会很高兴,即使没有幸福也不要紧。但是许盈偏偏不能算对权力十分热衷!真的能走上这条路,在裴庆和羊琮的计划中,也需要借助许盈那超出普通人太多的责任感与良善。

  在这件事上,裴庆和羊琮考虑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觉得许盈就是他们遇到的那个最优解但唯独,许盈是这场盛大祭祀的‘牺牲’。

  决定了这件事之后,裴庆从羊琮府上回许宅,心里像是轻松了一些,又像是更沉重了。做出决定之后只要继续去做就好了,但只是继续去做这件事本身就够裴庆受的了——他和羊琮觉得许盈在某些地方有着异于常人的责任与道德标准,他们又何尝不是呢?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为天下忧心至此,非要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了。

  裴庆第二日就打算去找许盈说这件事,而他去说时,许盈正在给蔡弘毅、卫琥、乐叔乔三个学生‘授课’。说是授课,其实就是四人围坐在一起,由许盈抛出一个议题做评论,然后四人一起讨论而已。

  许盈虽然是师范学校的高材生,但他早早就因为生病的关系休学了。再者说了,早先学的东西也更多是历史系本专业的内容,就算他有心将来进学校当老师,也还没来得及了解多少相关东西所以这个时候教学生也实在没有太多经验。

  他无奈之下选择这种‘头脑风暴’的形式引导思考、讨论,后来因为效果不错,这才保留了下来。

  “有一难题,假若官道路口有几个小儿玩耍,其中一小儿因有父母叮咛,只说道上常有马车来往,不许在此逗留,以免冲撞,于是去到一旁一废弃小道玩耍。结果不多时果然有数辆马车飞驰而来,临近路口。”

  “这时再悬崖勒马已来不及,只能令马车稍转其向至原本废弃的小道此时该如何选呢?”许盈提出了困扰了无数人的‘电车难题’,说实话,这个问题直到许盈上辈子时,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