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第 156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3-31 00:56      字数:3315
  正是抱着冷眼旁观建邺局势的想法, 许盈守孝期间始终规规矩矩、深居简出——虽然这也是当下对孝子的正常要求。

  但守孝终有一个期限,一年半后,加上原本已经守了的一段时间, 许盈的孝期终于接近两周年即将小祥。小祥之后, 离真正的除服还有一个月, 但已经能够搬回家中居住, 各方面生活也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差别。

  这一年半的时间,建邺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各方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人争着上头条。为了各自的利益, 总要搞事情!另一方面, 在建邺建立的南渡小朝廷却是越来越稳定了!

  这也没有超出许盈和裴庆私底下的猜测别看南渡小朝廷刚来的时候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可能分崩离析。事实上, 支持南渡小朝廷的是侨居势族, 汝颍地区的精华都在这里了!就算是原本在北地时, 袁氏、许氏也是一等一的名门世族!

  而协助的则是三吴地区顾陆朱张这样的江东名族!又有义兴周氏这样掌握着军事力量、名实俱全的实力派大族成为盟友。

  这种情况下,外面反对派再叫嚣,也只能是叫嚣而已!

  别看这一年半, 各处所谓的‘起义’此起彼伏,但南渡小朝廷却是稳步拓展着对江南的掌控。如今虽然到处还有不平静的声音,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南渡小朝廷只要不犯什么大错, 就是稳如泰山的!

  这带来的最大影响, 一则,南渡势族原本还望着风口,随时准备寻找下一条退路的, 如今也大都歇了这个心思,更多心思花在了在南方置产兴业上,俨然是要在这里长住的样子——大家原本的老家是汝南、颍川一带,这一带在中原一直以人杰地灵著称,然而最新收到的消息,因为战乱的原因,老家已经被摧残的不成样子了!

  没有南渡的当地势族,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表面上战争摧残之下,最艰难的始终是普通人,很多势族其实日子并不受战乱影响。不管外面乱成什么样,势族该享有特权始终要享有特权,换一个九五之尊,依旧要用这些势族。但事实并非如此,关起门来过日子,不管外界洪水滔天,这也只是听起来可行而已!

  都说庄园是自给自足经济的代表,战乱之中只要能够结寨自保,就能高枕无忧。

  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庄园所谓的自给自足其实就和小农的自给自足一样,是相对的!很多庄园中的产出最终还是要倚靠外界消化。眼下战乱,却是让这件事难办了许多。

  再者说了,刀枪无眼,战乱时即使是势族也是很危险的!如果势族就能轻松度过,北方中原地区就不会流行宗族部曲、庄园客聚居在坞堡了!这本身就是半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可想而知中原势族的生存状态也不轻松。

  战乱之中,各方不敢过分侵扰势族,一方面是因为势族的名望,另一方面也是势族财大势大。在财力、人力的帮助下,势族固守的坞堡、庄园往往会成为当地难以啃下的硬骨头!在盘算了付出收益比之后,很多人觉得不划算,也就放弃了。

  不然一个势族就是一块大肥肉,谁能忍住不去吞?

  事实上,有些势族没有守住,确实也就这样凋零了北方战乱频繁,这也是这两年南下人口很多,其中还有不少势族的原因!

  当时随同南下的势族再回头去看,实际是捏了一把汗的。再看看老家已经是那个样子了,在心痛之余,其实也是有一点儿‘庆幸’的。虽然大家说起来都是要‘稳定局势、尽快北伐’,如此才能‘魂归故乡’。

  可是有理智的人都知道,真要回去,肯定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二则,南渡之人是越来越多了当然,这里面也有许盈的缘故。他当初和利益谈了‘北人南渡’之事,之后踏入建邺守孝。守孝期间他人不能离开没错,可除此之外,遥控指挥外面的种种事务却是不难的。

  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相较于建邺的变化,许盈本人手头情况的变化一点儿也不小!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北人南渡’了,毕竟其他的事再赚钱、再新奇,也不如‘北人南渡’对时局的影响。

  为了做成这件事,许盈动用了自家在北方的人脉——汝南许氏可是扎根中原的势族名门!如今虽然南来,留在北方的人脉却很不少。

  许盈如今已经是嗣子了,想要调用许氏人脉、资源,只要有拿的出手的理由,都是不难的。

  有在北方的人脉牵线搭桥,很快在三四个主要地区建立了流民招募点。只要是有意于南下避乱的老百姓,都可以跟着李益的人渡江,中间花费有许盈垫资。

  所谓的垫资,其实就是让这些南渡之人卖身。有家底的人可以不用垫资,实在拿不出钱来买船票的普通人才会走这条路子,而这才是南渡者中的绝大多数!

  其实对于许盈来说,组织北人南渡这件事虽然开销很大,却不至于不能负担。毕竟最近一两年豫章那边的收益越来越好,只要许盈想,哪里不能挣到钱!根本没必要对这些流民苦苦相逼!

  之所以非要让这些没钱买‘船票’的流民卖身,与其说是为了赚钱维持‘北人南渡’的生意,还不如说是为了‘权力’。毕竟,若不是借此掌控了这许多人的‘人身’,很多事都是没法做,甚至是没立场做的!

  比如,如果许盈没有拥有这些百姓的人身权,送这些人过江之后他就没有立场去管了!到时候这些百姓就会留在过江以后的第一站,再不然就是往建邺之类富庶地方跑。短期来看,这对南方不仅无益,反而可能造成很多麻烦!

  相比起必须握在手里的一些权力,赚钱反而不是目的——当然,赚钱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来北人南渡可以基本收支平衡,不说赚钱,至少不会占用许盈在别处的资金,这总是一件好事。二来,为了做成北人南渡这件事,南北都有人从这件事里分润好处,其中就包括钱财,若是这桩买卖本身不赚钱了,就算许盈能够支持,其他人心里也会打鼓,担心做不下去的吧。

  三来,旁人并不知道北人南渡多赚钱,只当多少有些赚头,也不会觉得组织北人南渡是什么惊世骇俗之事。

  大家按照常理推断,总觉得耗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总不能一无所求。若真的自己倒贴钱去做这件事,恐怕就要怀疑许盈的居心了——大家会去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是有什么图谋吗?市恩于南渡北人,建立自己的基本盘,又或者为了别的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会尽力把人往好处想,事实上,人们更多时候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猜忌别人的。特别是眼下这个乱世,就更是如此了!

  索性许盈在其中赚了钱,别人还能当他和大家一样,所求者乃是司空见惯的财货就算有些猜测,也不成气候。

  许氏在北方的人脉,再加上拉拢住了几个关键位置的大人物,交了不算少的保护费,南渡北人送到渡江口并不算难——很多人以为小朝廷与北方是以长江为线,各自划定了势力范围,其实并不是这样。

  真要说是以哪条江划定南北,那也该是淮河才是。

  长江以北的大片区域,其实是属于南方的!等到南渡小朝廷稍微站稳了脚跟,就以南方为倚靠,建立起了对抗北方的缓冲区。这片区域就算不能说完全为南方掌控,也能说是‘自家疆域’。

  真要是直接隔长江对峙,在建邺建都就成了‘天子守国门’了!听起来很厉害,其实非常危险。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代,更是容易造成很多问题。

  所以只要通过真正的对峙线,进入到缓冲区内,需要面对的就只是被朝廷半拉拢的流民帅而已,相较而言他们又是比较好说话的(至少用钱佷容易解决)。而南北的对峙线,在现在北方还在四处打仗的情况,如此漫长的对峙线,只要打点好几个关键的大人物,就足以建立起几条相对安全稳定的通道了!

  真正困难之处,就像许盈之前和李益说的那样,在江南!

  为了北人南渡,许盈弄了不少船,一边运人,没人的空闲阶段也兼渡货物南北相隔,很多货物江南江北完全是两个价,这种情况下跑封锁线、跨长江就非常有利可图了。眼下北边不太平归不太平,但老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

  人弄到南边之后,真正的考验才开始呢!

  也幸亏许盈拉上了义兴周氏一起做这件事,不然中间不知要多出多少波折——许盈一开始也算是扯虎皮做大旗,毕竟北人南渡这件事他除了有个创意,提前做了一些布置,其他的,他做的别人也能做。若不是义兴周氏的名头好用,能震慑住心思浮动之辈,怕是一开始就要被人给生吞活剥了!

  北人南渡的买卖被人拿去做了,许盈并不会生气,有人来做这件事他也心里轻松。

  问题是,别人做事的思路和他就不同了!同样是将人从北弄到南,不同的思路是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