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
作者:凉蝉      更新:2023-06-17 06:50      字数:4682
  “肯定是普通人。”“普通人穿得这么好?”高穹的手在衣上摸个不停, “这么滑。”“当时那一片儿都非常有钱啊,男的女的全都穿丝绸,而且越贵越好。如果你穿得不好,去参加聚会,不止被人笑,可能连位置都没有。不管是多么不入流的人, 肯定也有几件体面又昂贵的衣服,人人都觉得这才是正常的。”章晓脱了外套,打量着直缀打算穿上去,“有些人哪怕家里穷,但面子不能丢,大家都穿好衣服,你也得穿好衣服,甚至家里没钱了也要穷讲究。男的有财到手立刻去买好衣服,女的就立刻去钻研珠钗翠环,要是不好好打扮,是会被人看不起的。”高穹看着他的眼神里有一种热诚的钦佩:“你怎么那么厉害?这么多事情,你怎么记下来的?”“随任务派遣表过来的不是还有几本书吗?”高穹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这样突兀地夸过人了,章晓被他这样一说顿时脸红,“你不看么?”说到看书,又是这种枯燥的历史书,高穹立刻就没兴趣了。”有什么书说万历年间食物的吗?“他问。这次本馆送过来的并没有。章晓抖开直缀,苦口婆心,“你本来基础就差……不是,你根本没有文史基础。想想看啊,你现在在文管委这儿工作,不学点儿这些东西,说不过去。你不能光摸摸文物擦擦架子就完了,文史类的常识是一定要有的。即便你过去不知道,现在不是个学这些的好机会么?”高穹“嗯嗯”地敷衍点头,看他换衣服:“不看,你给我讲。”本馆送来的衣服里有两件直缀,一件沉香色,一件淡玉色,高穹喜欢沉香色那件,打算穿在自己身上。但他不知道这些衣服到底怎么才能上身,于是先盯着章晓。“别看我。”章晓被他瞧得不好意思了,“穿你自己的。”“不懂怎么穿。”高穹神情认真,抖开自己那件沉香色直缀,“就这样围在身上吗?”章晓只好放下了自己那件,转而去帮高穹穿。直缀里头还有裤子,颜色都是一样的。原本不是多么鲜亮的色彩,但偏偏配了一条浅色腰带,顿时将这身衣服的颜色给衬托出来了。章晓帮他穿完,觉得很遗憾:本馆应该再送几块佩玉或两把扇子来的,腰上系着玉,手里拿着扇,何其风流。他现在对高穹有一种相当盲目的崇敬和喜爱。这两件衣服的衣袖都非常宽大,高穹觉得有趣,扑着衣袖画圈圈。章晓正在研究假发套的使用方法,没提防一下被他拽进了怀里,衣袖蒲头盖脸地罩下来,把他的脑袋给掩住了。高穹的手藏在衣袖里,揉了揉章晓的脑袋。“还没玩够吗?!”章晓有些紧张,是因为太害羞了,手忙脚乱地要从高穹的肥衣袖里逃脱,“这里是单位,不是我们家……”他终于摆脱了衣袖,还没喘口气,高穹低头就在他嘴巴上亲了一口。换衣服的地方是没人使用的办公室,高穹亲了一口还不够,色胆包天地要把自己舌头钻进去。章晓想咬他,没咬成,被他灵巧地躲开了。“怎么能咬人?”高穹捏他的脸,“你咬我,我会出血,会疼。”“不要在单位里这样做!”章晓恼羞成怒,凶巴巴地训斥,“你再这样做,别回家了。”但他脸仍红着,训斥的话语显得力度不足,反倒让人觉得很有趣。高穹就是这样想的。“不在单位里就可以?”他兴致勃勃,“那……”章晓连忙强调:“地铁里不行,天桥上也不行,小区花园想都不用想。”“那阳台可以吧?”高穹说,“阳台在家里。我想一边亲你一边看星星。”章晓:“……”这人学坏了,会绕大弯子了!昨晚上高穹在阳台晾衣服,他在一边给那盆杜奇伟留下来的小菊花浇水。小菊花渴了,叶片和花都半死不活地软在花盆里。他正想着是否要加点肥,高穹晒完衣服拉他起身,兴高采烈地就要吻上来。章晓生怕被人看到,急急忙忙把他推回室内,结果高穹今天绕了这么大一个弯,是想实现自己的这个想法。“行不行行不行行不行?”高穹问他,“行的吧?”章晓把假发套塞进他手里:“干完这一票再说!”关于《补彩》,欧庆的笔记里记录不多。通过对比查找同时期的资料,他们查到了最有可能编撰这本书的人。她是一名女子,顾绣传人韩希孟。顾绣也叫“露香园顾绣”,露香园正是顾绣创始人缪氏的家。缪氏是露香园主人顾明世之子顾箕英的妾,从小擅长刺绣,嫁到露香园之后广采众长,最终创作出了亦画亦绣的顾绣。而缪氏之后,顾绣另一位鼎鼎有名的传人便是韩希孟了。她是顾明世孙子的夫人,描龙刺凤,无一不精。“韩希孟的绣品,本馆收藏着一件。”章晓看着自己写下的笔记跟高穹说,“很珍贵,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奇怪了,韩希孟到顾明玉,顾绣的工艺更加精妙,想学习的人也应当更多。这本书既然来之不易,为什么又没有妥善保管呢?非但不妥善保管,还让它丢掉了。太可惜,太可惜……”高穹没回应他的话,只是不停地上下打量着他。章晓穿了那套淡玉色的衣裳,束着不宽不窄的鸦青色腰带,头上戴着儒巾,完全是一副公子哥的派头。这架势高穹只在电视剧上看过。电视剧上的人穿着也就是穿着了,但章晓穿着,给他的感觉便异常的新鲜:好看,特别好看,说不出来如何好看,总之让他生出一种很想扒掉的劲儿。他对自己的容貌没有自觉,就是越看章晓越喜欢,那些怪里怪气的儒巾啊、假发套啊、腰带布鞋啊,穿在章晓身上,那就完全不一样了——简直不是同一种东西。发着光的,他能看到。章晓拿出自己的陈氏仪和高穹的,然后察觉高穹一直不错眼珠地盯着自己。高穹这一身也可以说是倜傥风流了,相比较之下,自己倒像是个跟着富贵人家少爷出门的随从。“高少爷,走了啊。”章晓拎起陈氏仪在他面前晃动,“别看了,老子脸上没长花儿。”高穹接过陈氏仪,嘿嘿一笑,把它戴上了。衣袖宽大,正好能遮住手腕上的仪器,也不显得特别奇怪。露香园位于上海老城厢,就在豫园东边的露香园路上,这儿是露香园的遗址。文管委出外勤的人都很喜欢这种落点明确的任务,这意味着他们落地之后直接可以寻找线索,而不必四处搜寻准确的位置了。两人都没去过上海,这又是一次毫无难度的任务,心情都非常轻松。高穹把章晓抱在怀中,趁着他俩都闭着眼睛的时候深深吸了一口章晓身上的气味。映刻效应说的都对。高穹心想,强烈的依赖,强烈的占有欲。他乐于看到自己成为现在这样子。两人的落点位于露香园附近,此时正值清晨,露水垂坠在叶片上,滴溜一声滚落到高穹的头发里。章晓看着陈氏仪:“时间是两小时,先尽量靠近露香园,如果能找到韩希孟就更好了。”高穹抹去头上的水:“咱俩口音不对。”“北方来的高少爷和他家里的小厮呗,有啥不对的。”章晓说,“你就拿出《盛世王孙》里男主角的派头,能蒙混过去。”这是高穹最近很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他立刻就懂了,马上挺直腰,故作矜持地微笑起来。此时一位身着细褶月华裙的妇人正步出露香园。“那位从北京来的高大人要求可多。”随在她身后的一位姑娘低声说,“这绣样都是夫人的珍藏,怎能随意示于人前?”“若不给他瞧瞧,恐他不信。”另一人低笑道,“只怕是从未瞧过这么好的绣品,见了就脱不了手。”妇人回头瞧了她俩一眼,两人立刻噤声。“非礼勿言。”妇人说,“走罢。”三人上了马车,行进方向恰是高穹与章晓落地那处。——*本故事中与明朝服饰相关内容参考《明代民间服饰的流变及其成因》(作者:王云,《北方论丛》1996年第5期);*本故事中与露香园、顾绣及顾绣传人相关内容参考自《露香园顾绣:濒临消失的上海古典珍宝》(作者:鲁克龄,《海派文化》,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作者有话要说:顾绣是真实存在的,露香园也是,遗址就在上海。韩希孟确有其人,是顾绣最出名的传人,她有一幅绣品现在保存于故宫博物院,但史上并没有《补彩》也没有文里的那种针法。故事是基于真实历史而虚构的,如冒犯先人,请一定告知,我会修改。第56章 《补彩》(2)高穹和章晓一路紧走慢走, 被一辆马车拦住了去路。这路上本来没人, 但斜刺里跑出来一群孩子,一下便挡住了马车。高穹和章晓正要绕过马车前行, 那个在后头追赶孩子的妇人突然上前敲了敲马车, 大声问:“车里可是顾夫人?”韩希孟正看着手中的绣品, 闻言连忙掀开了车帘子:“是我,牛嫂。”妇人见了韩希孟, 十分高兴, 趴着车窗子和她说话:“顾夫人,你甚时候再开班教课?许多女子等着学哩。”“不开了, 以后都不开了。”韩希孟抱歉地笑道, “顾绣不外传, 当时开堂设班,是我鲁莽了。”高穹和章晓已走过了车尾,听到这句话立刻又折了回来。那妇人十分遗憾,小声道:“多好的绣法呀, 若是我们能学上一二, 便不愁吃穿了。夫人虽只教了我们两回, 但着实有用,是我们这些粗人想也想不到的妙法。”韩希孟只能跟她再三解释,自己确实无法继续再教。章晓走到了车边,不知为什么,突然开了口:“这位可是顾绣传人顾夫人?”韩希孟与那妇人都是一愣。妇人见开口询问的是个油光水滑的俊俏公子,便笑着应了:“正是。”韩希孟倒是微微皱眉。她脸庞圆润, 细眉长目,神情温和,双眼不住地在高穹与章晓身上打转。这个年轻人说的是北方官话,韩希孟虽然没去过北方,但见过一些北方的官爷,留着很深的印象。在章晓开口的时候高穹就知道不好了。他连忙拉了拉章晓的腰带,章晓心里全是“完了又违规了可是既然都违规了那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的想法。他正要开口赞扬韩希孟几句,韩希孟先问道:“二位公子从北方来?”为免章晓再继续乱讲,高穹把他扯到自己身后。已经和韩希孟说上话了,只能继续顶着:“从北京来。”韩希孟点了点头:“两位公子这样的人品,我们这儿也是少见的。”她的声音很软,高穹一下没听清楚,也不理解韩希孟这话是夸自己还是骂自己,硬邦邦应了句:“你什么意思?”“高穹!”章晓哭笑不得,小声说,“夸你呢!”韩希孟一听,立刻直起身子:“你是从北京来的高大人?”高穹稀里糊涂就应了:“是。”章晓:“……”两人不愿失去这个机会,反正已经说上话了,再撤也来不及,干脆厚脸皮跟着韩希孟,冒充那位“从北京来的高大人”,聊上了。从北京来的这位大人是专程来找韩希孟看绣样的。顾绣的名气已经传到北京,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高大人听闻韩希孟手中还有不少珍奇绣样,特意前来,在品鉴之外估计还得谈大生意。高穹假冒“高大人”,把《盛世王孙》里男主角的派头学得十足十相似,很能唬人。韩希孟请他在茶楼里坐下了,见他举止不大流畅,心里不免生出些怀疑。时间已经过了不少,章晓连忙开口:“顾夫人手里头,可是有一本《补彩》?”韩希孟顿时吃了一惊:“这位公子如何得知?”《补彩》确实是她写的,但此时刚刚书成,还未修缮,知道的人寥寥无几。韩希孟想到北京的大人来头果真不小,连这种事情也知道,心中疑窦消了大半。这茶楼的茶水质量上乘,点心也精致美味。高穹说话前先抿了一口茶,吃了一个梅花糕,在桌下拽章晓的衣袖催促他赶快尝尝。章晓无心品尝,也不敢品尝,只认真听高穹吹牛。他现在发现,高穹其实是个很会吹牛的人,那些谎言一套接着一套,故事一个接着一个,还没有特别明显的漏洞。他说自己带着身边这位小厮从北京过来,现在在驿馆里住着,正想上门拜访韩希孟的丈夫,谁料就在街上遇到了韩希孟。韩希孟问他:“但我夫君已与高大人约定于驿馆见面?”高穹面不改色:“驿馆气味不好,我与小厮出来走走,正要回去,便遇见了夫人。”韩希孟想到那路确实就在出城往驿馆的方向上,又见这两个人提起了《补彩》,便没有再怀疑了。“高大人原来是为《补彩》而来?”高穹继续厚着脸皮点头:“是的。”韩希孟犹豫再三,命婢女到车上取来了一个小木盒子。开启木盒之后,里面便放着一本薄薄的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