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作者:凉蝉      更新:2023-06-17 06:49      字数:4388
  章晓一愣,连忙就着高穹的手指舔了舔。他记得最后在家里做饭的人是杜奇伟。现在糖罐子里头的全是混杂了海盐的白砂糖。“靠,老杜这傻子,糖和盐都分不清楚了。”章晓说着,示意高穹去洗手,“你鼻子很灵啊,好厉害。”高穹没动,仍直愣愣地举着自己的手指,脸上有点儿红。“咋了?”章晓好奇道,“这东西又甜又咸的有啥好吃啊?你去吃糖——你的狼怎么又跑出来了?”高穹低下头,抬脚踢踢自己的狼,把它赶出厨房。“所以你这到底什么狼?”章晓在他身后问,“为什么一次比一次粉?”高穹溜回房间,从自己行李箱里掏出一小盒抑制剂。这是原一苇新做的,他全都抢回来了。他不是傻子,《哨兵通识》看了几遍,已经足够熟悉,就连那些以为不太重要的部分也记得很牢。吃了两个糖丸,高穹等着自己身体的反应一点点退下去。他面红耳赤,又觉得实在太不可思议。迷恋自己的人不是章晓吗?为什么现在无法抑制性反应的却成了他自己。这反应来得太急,他连应对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狼狈逃回自己房间。太可怕了。高穹心想,太可怕了。他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粉狼没跟着自己回来,它留在客厅里了。客厅里除了狼,还有章晓的麂子。麂子趴在落地灯下的地毯上睡觉,他的狼则万分亲昵地用大尾巴圈起麂子,也和它一样趴在地毯上,咧着条舌头,有一搭没一搭地舔麂子的耳朵。拿着两碗方便面经过他身边的章晓解释说:“我练习练习放它出来的感觉。”高穹看着舔麂不停的狼,目瞪口呆。他意识到自己对章晓产生性反应之后,很快就明白这头狼的行为代表着什么了。太露骨了,太他妈露骨了,又露骨又嚣张。高穹愤怒不已,瞪着它让它立刻滚回自己身边。狼根本没理解他眼神的含义,看到高穹之后反而兴奋十足地动起了耳朵。看这里,看它,真可爱——大概是这样的意思。高穹决定暂时放弃它了。章晓在厨房里捣鼓了两碗方便面,打算跟高穹同吃合伙饭。“就这个吗?”高穹很失望,”没有大餐?““你有钱鼓捣大餐吗?”章晓问。“好了,吃吧。”高穹说。晚上章晓要到唐唐家里吃饭,扔下高穹一个人呆着。临走时他敲了敲高穹的门,没听到回应,发现门没关紧。高穹躺在床上已经睡着了,被子没盖好,全罩在脑袋上了。他耳朵里还戴着耳机,是章晓熟悉的型号。这种专门用于播放白噪音的耳机,他也在杜奇伟那边见到过。章晓先嗑了两颗糖丸才慢慢接近高穹。因为哨兵的听视觉十分发达,有些哨兵在需要休息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能屏蔽外界声音、只播放白噪音的听音设备。白噪音一般是大自然的各类声音,章晓知道杜奇伟的白噪音是草叶摩擦的声音,而周沙喜欢的白噪音是火苗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在这种白噪音的保护下,哨兵们在休息或者睡眠的时候,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滋扰,可以更好地在短暂的时间里得到恢复。不同种类的白噪音售价不一样,能播放它们的设备自然价格也不一样。火苗的噼啪声、风声、雨声、海浪声、鸟鸣声等等,这些白噪音因为容易采集和制作,所以成本低廉,售价便宜。而类似于杜奇伟喜爱的草叶摩擦声、雪落声、花开声、食物烹煮的沙沙声等声音,因为采集难度非常大,对设备要求极高,所以价格也异常惊人。在哨兵向导界里,第一个意识到白噪音可以出售以挣钱的商人,是各种经济类教材和非法传、销宣传品上被提及得最多的人。章晓小心地蹲在高穹的床边,不眨眼地看他。虽然曾经和周沙争论过文管委里最帅的人是高穹或是原一苇这个问题,并且最后在周沙“你不承认原一苇比高穹帅就是不理性不客观,我放蛇咬你”的平等辩论中服输,但他心里头始终觉得高穹是最好看的。这个人常常会呈现出一种心不在焉的放空状态,也常常会流露出非常明显的憔悴神情。那时候,他的眼皮会惯常下搭,长而粗的睫毛在脸上落下叶脉般细幼的阴影。高穹并不是困,他像是在思考问题,或者是拒绝某种窥探,这半闭的眼皮把他和所有他不乐意接触、交谈的东西隔绝开来。没有人熟睡的样子会好看。但章晓觉得,高穹睡觉的模样很有趣。他似是沉浸在一个跌宕起伏的梦里,梦中一丝丝情绪的起伏都会清晰地被他的眉毛和眼睛细微的动作完整传达出来。好看吗?章晓自问自答:好看的。不是美或者漂亮的那种好看,是因为喜欢,因为觉得有意思,所以愿意长久注视的那种好看。盲目吗?章晓在心里问自己。当然是盲目的啦。他又快乐地回答,喜欢就是盲目的,去他妈的理性思考。他其实不过盯着几秒,但高穹已经察觉到身边有了别人的气息,于是立刻醒了过来。仿佛在睡梦中他身体的本能也清楚知道,靠近自己的是章晓而不是其他任何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所以他平静地睁开眼,没有任何攻击性动作,就这样看着章晓。“你干什么?”高穹问。因为刚醒,他声音有点儿沙哑,章晓的脸一下就红了。他跌坐在地上,又连忙爬起来。“就……想听听你白噪音是什么。”章晓手忙脚乱,一会儿拽拽衣角一会儿挠挠头,“老杜也是这种耳机,他喜欢听草叶摩擦的声音,特别是夏季五六级大风时的那种。”“我这种很便宜的。”高穹坐起身,摘下自己的耳机递给他,“就是有点儿奇怪,不好找。”抑制剂仍旧起着作用,他和章晓距离那么近,但刚刚让他窘迫的生理反应没有出现。只是虽然没有任何生理反应,但高穹仍然感觉呼吸很困难,心跳有些快。章晓接过他的耳机戴上,立刻听到了从里面传来的声音。那是人的脚步声。是人稳步踏过薄薄积水时发出的声响。高穹看到章晓愣了一下,然后抬头看自己,很温和地笑了笑。“怎么了?”高穹问,“太吵了?”“不是,很有趣。”章晓低声说,“非常有趣。”他没有问高穹为什么喜欢听这样的声音,也不打算跟高穹说这种声音的意义。在通识课本里的第九章“保护与自我保护”中,白噪音被归为自我保护这一类。课堂上讲到这一章的时候,老师给班上的向导们播放了一些白噪音。向导不需要白噪音,他们天生拥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隔绝外界的滋扰声音。但哨兵不行。需要白噪音才能入眠的哨兵往往都多疑、不安,曾有过让他们下意识回避的过去。而在所有需要白噪音的哨兵中,酷爱人类活动的白噪音的哨兵则更为特殊。老师最后播放的是一段大街上各种人声的录音文件。提着鸟笼的大爷,叫卖油条的小贩,自行车的铃声,小孩子的笑声,各种各样,却不显得嘈杂混乱。“一般的哨兵使用白噪音是为了追求平静和稳定,但这种哨兵有些不一样,他们往往还有另一种潜意识的想法,那就是渴望与别人沟通,渴望更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也拥有更为强烈的情感需求。”老师说,“这样的哨兵相对来说更容易产生映刻效应,但这个课题需要和临床心理学结合起来,不是我们今天的课堂内容。”“这是在哪儿采集的?”章晓问。“2012年4月的杭州灵隐寺。”高穹说,“后面还有一丝钟声,听到了吗?敲钟之后有和尚走出来,还有一个小孩,小孩穿的鞋子小,声音不一样的……”章晓仔仔细细地听高穹跟自己介绍这些细微的、几乎听不到的声音。他一定听了许多、许多次。章晓心想。两人的同居生活终于拉开了序幕。秦夜时也终于在发现两人一起从地铁站出来之后,得知了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那时候他俩已经同居一周有余了。秦夜时很伤心,扔下文件就跑回了危机办。送来的绝密文件是说杜奇伟遇袭事件的后续调查进展的。他们找到了那位被杜奇伟无意拍下的女孩子。几天之后,秦双双在没有预约的情况来到了文管委,原一苇把她带了进来。她带来了一个谁都没预料到的消息。那尚有嫌疑的姑娘死了,死亡的现场只有她和奉命去跟踪她的秦夜时。秦夜时在现场被拘捕,现在正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接受调查。第32章 同居(2)获得许可权限之后, 危机办立刻在特殊人群人口管理数据库里搜索了那个姑娘的面部。资料显示, 她是山东烟台人,今年大三。根据登记的人口数据记录, 她是一个向导。在这个姑娘的管理数据库中, 危机办还发现了一些奇特的报警记录:从她十四岁起, 平均每一年她的父母都会至少报案一次,去寻找他们的女儿。姑娘常常在不告知家人的情况下离家出走, 第一次被找回来的时候她说是去看病的, 后来慢慢就改了口,“寻找自我”“散散心”“失恋了去旅行”, 种种理由, 不一而足。十八岁之后, 她的父母就不再试图寻找离家出走的女儿了。在档案记录里,她除了上学之外,花费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到各地旅行。但是她的收入和父母的经济能力,很明显是无法支撑她这样频繁的旅行的。得到这些相关信息之后, 危机办立刻展开行动。他们把女孩列为具有重大嫌疑的警铃协会成员, 一方面立刻派遣由秦夜时这个强大的战斗型哨兵为首的行动组飞赴山东烟台, 另一方面抓紧时间向上级部门申请搜查令,以及请求当地公安机关和危机办的山东烟台办事处协助。秦夜时抵达烟台之后,立刻和当地办事处的人联系上,发现女孩现在正在烟台的家中过寒假。行动组开始了侦查和跟踪。女孩的行动很有规律,十点左右离家到附近的咖啡馆里喝咖啡,并且玩电脑, 下午两点左右回家,晚上八九点的时候出门扔垃圾,在附近的便利店里买点儿零食。当时秦夜时等人已经跟踪了三天,大家都在等待危机办总部的通知,等待着搜查令。搜查令迟迟下不来,秦双双四处活动,但仍旧没有得到答复。为了避免让那位如今在更高职位上的前任主任不舒服,她专程去拜访他,并且没有强调这姑娘和警铃协会有关系,只是摆出了杜奇伟和那位小哨兵受袭事件的一些联系,“两起袭击事件的联系点应该就是她”。但是这张难度不大的搜查令却一直无法批下来。那天晚上正好是秦夜时负责跟踪。和他搭档的是危机办的一位女性向导,她跟秦夜时伪装成情侣,一直跟着女孩走进了便利店。女孩拿着小篮子在巧克力的专柜前仔细挑选,这时向导突然拉了拉秦夜时的衣角,示意他走到一边。这位女性向导是危机办里非常出色的侦查人员,有着十分敏锐的察觉能力。她告诉秦夜时,这个女孩子有些奇怪:她身上没有向导的气息。秦夜时一时间听不懂。“哨兵容易感觉到哨兵,同样的,向导对同为向导的人也拥有更敏锐的察觉力,我可以从一千个人里面轻易分辨出谁是向导谁不是。但这姑娘太奇怪了,她身上向导的信息素非常混乱,非常微弱,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存在。”这位女向导第一次距离目标这么近,她提醒秦夜时,是为了让他提高警惕:她担心这是一个精神异常的向导,她的精神体可能已经变异。秦夜时让她暂时离队,换另一位哨兵来跟自己共同行动。“事情就发生在向导离队的几分钟里。”秦双双说,“她离开便利店,到附近的埋伏点去替换人员。小夜跟着那个姑娘离开了便利店,等他们赶到的时候,人已经死了。”秦双双脸色很糟糕。“最可疑的是,不知道是谁拨打了报警电话,警察和我们的人员几乎是同一时间抵达现场的。我们根本没办法保护我弟弟,他立刻就被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