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
作者:慕容鹉      更新:2023-06-17 03:52      字数:4577
  位国君呢兄终弟及算是一个世代的,所以世代数目少于君王。两者相加足足绵延了一千三百多年,四十一世不是计算错误,而是有一世重叠。好吧,作为异界穿越客的公子起是没有那种与有荣焉的感觉的。他只知道徐识后面所说的,和他曾经了解到商王朝建立的历史一模一样殷部落有个叫简狄的女子,她是有娀氏之女,嫁给帝喾姬姓,号高辛氏,是黄帝曾孙,颛顼是他的堂房伯父。当次妃。有一天她和两女出去洗澡,看到天上飞的大黑鸟生下一只鸟蛋,掉在了地上。和其他女人一样爱吃零食的简狄就把鸟蛋捡起来生吃了下去,回去之后就生出一个男娃,取名契。所以说,商和周实际上都是姬姓。契这个男娃长大之后,很有出息。他作为一位通天巫觋辅佐镇山君令--大禹治水有功,就被舜帝分封到了商地为阏音恶,壅塞的意思伯,赐姓子氏。从阏伯这个封号就可以看出,他的分封确实和治水大有关系。自他之后,商君之中绝大部分都是通天巫觋。然后商部落出了一堆名字里面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首领,到了商汤上台的时候,他率领臣服于他的方国就在商丘这里打败了夏桀,这场战争被称为鸣条之战。由于殷商之君全都是通天巫觋,从此就出现了一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的天邑大商。在此之后,商王朝又出了一堆名字里面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国王,在距今八百多年前传到了一位叫做帝乙的国王手中。帝乙的儿子们之中有三个同母兄弟,就是微子启,中衍和受德,受德这个老幺年纪比两位哥哥小了很多。后来帝乙想让微子启当太子。这个时候太史就跳出来说,他们三位的母亲在生微子启和中衍的时候不是帝乙的正妻,她当了正妻之后才生的受德。所以从礼法上来说,受德才是嫡长子,应当立他为太子,不然从此之后大家就都不要讲礼法了。帝乙认为他说得对,于是老幺就成了太子,最后继位成了帝辛这不对啊,根据公子起的记忆微子启那个当上了商王的弟弟不是纣吗帝辛还有受德是哪根葱这也难怪他了,公子起当地球人的时候读的既不是历史系,也没有特别爱好比较冷门的先秦史,古代历史也就一般爱好者的水准而已。对于他关于西周代商时期的历史印象大都来源于封神演义,和从封神演义演绎出来的洪荒流小说。公子起不得不打断了仲博甫,结结巴巴地问道:“帝、帝辛可、可是商纣”他这句话刚一出口,徐识还没有怎样,旁听的徐小史先生勃然色变。原来跪坐着的他马上直起上身来,睁大眼睛,板着脸说道:“公子不可无礼。纣乃逆周污蔑之恶谥。不该宣之于公子之口,大不敬也”旁边坐着的徐寿徐季永神情也是一肃,然后很用力地点头,表示同意徐小史的说法。“这”公子起对这两位的反应也是吃了一惊。好吧,这大概就是宋国还有徐国的“政治正确”了吧。想想也是,商纣,不对,帝辛怎么算也是殷商正宗的国王,他的继位程序完全符合礼法。作为殷商王室的后代,公子起确实不该用篡逆者用的谥号来称呼自己的祖先,哪怕商纣真的是一位昏君加暴君。不过徐小史先生似乎猜出少年的心思,马上对这种说法大加驳斥。徐仲博心中有事,就让自己这位后辈说了下去。在徐子雅口中帝辛不但不是什么昏君和暴君,反而是一位文治杰出,武功显赫,王室团结,诸侯敦睦,后宫和谐,子民爱戴的好君王。可惜就是因为他太过仁爱,才被奸诈无耻卑鄙邪恶的小人所乘。听他这么一说,公子起都起了一种似曾相识错觉,以为徐小史在说悍然歼敌一亿,不忍多造杀伤,这才转进宝岛的千古完人来着。当然“殷粉商丝”子雅甫的理由也十分充足:首先,牧野之战前的商王朝没有一点灭亡的末世气象,反而可称得上是政治清明。帝辛既没有沉溺于醇酒妇人之中,也没有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更没有大杀忠臣苛待下民。至于什么酒池肉林,炮烙虺盆,剖腹判子,断骨验髓什么的更是胡说八道,纯粹是造谣污蔑。嗯,少年心里暗道,这个调调倒是和“黄金十年”有点像来着。帝辛不但是位明君,还是位强大的通天巫觋,而他皇后妲己,和少年的母亲一样,也是八洞明尊中的乐风万师,这位皇后人品贵重,端庄贤淑,根本就半点狐媚子的影子。好吧,“端庄贤淑苏妲己”正好对上“空军之母宋达令”。其次,那个奸诈无耻卑鄙邪恶的小人,嗯,其实就是周武王发他当然不叫姬发和他的狗头军师吕尚姜子牙氏吕姓姜,是采用不名誉的偷袭。事实上,在牧野之战发生之前,帝辛正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战斗在和东夷、淮夷和虎夷的第一线上。到了正月,殷商最为隆重的祭祀就在这个时候举行。所以,帝辛孤身回王都主持祭祀,并没有带着大军。面对着周军的突然袭击,仓促之间他也只能征发奴隶。要知道,这些奴隶大部分都是他刚通过战争方式掳掠来的夷人,哪里会为商王朝卖命。也就是说,号称七十万的商朝“大军”只是表面上数量多,其实根本不是精锐,当然打不过周军的五万精锐。果然,公子起知道这又是淮海战役这样“八十万打六十万”的翻版。最后,最让人不可容忍的是,周武王发竟然违反了“不列不战”的战场规则。没等帝辛仓促组织起来的奴隶大军列阵完毕就率军掩杀,通过一场混战生擒了这位仁君。商周之交的时代的战争还带着仪式性战争的特点,有很多具有“骑士精神”的战场规则,比如什么不列不战,半渡不击,晦日不战,丧期不伐,不杀黄口,不获二毛等等等等。公子起半躺在榻上,心里暗暗猜测,莫非我还有个叫做宋襄公的祖宗他还是真猜对了。只听得徐小史话锋一转道,不过最可恶的不是他,而是周武王发的老子周文王昌他当然也不叫姬昌。那个阴险的老家伙早就露出反意,自然就被英明的帝辛发现。可是有着仁爱之心的帝辛希望周昌能迷途知返,所以并没有杀他,只是把他囚禁在羑音优里让其深刻反省。可是这个大逆不道的反贼贼心不死,竟然坐牢的时候还在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第十七章 文王八卦话说周昌在坐牢的时候闲着没事干,就去推演伏羲八卦当做消闲。他这一推演就推翻了六百年之殷商,推出了八百年的姬周。按照徐小史所说,周发就是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他明明也是典型的高富帅,不但继承了一个大方国,本人还是八洞明尊中的司雷宗率。只是他生性轻佻,当了天生的司雷宗率仍然不满足,还要去学带兵打仗的御地戎将,学了几天之后又用唱歌跳舞的乐风万师来陶冶情操这还不过瘾,又把研究方术的知水方式,崇尚肉搏的尚火游侠,镇守山川的镇山君令和管理草泽的佥泽虞官都学了一遍。也亏得他是西方大方国的主人,不然真还找不到那么多肯教导他的八洞明尊。其实,徐子雅这位“有良心的年轻历史学家”如此说就带着成见了。实际上,周昌确实是一位千年一出的奇才,在他之前根本没人能感应到那么多的八卦元素,确切地说是没人像他这么去尝试着感应那么多自然元素,就算真的有人尝试过了,他们也选择一门最容易沟通的元素去修炼八洞明尊了。如果用凡人流里面的灵根设定来解释,那么文王就是一个五灵根的“废柴”,但是这种废柴再废也要比凡人好得多,而且极为稀有,同时往往还是凡人流小说里面的主角。不过这么贪多的结果自然是啥都嚼不烂,这位预备“主角”成了一只三脚猫。当然这也让他对除了通天巫觋之外的八洞明尊都了解那么一点。在他之前也有两种从伏羲八卦推导出来的卦象体系,那就是夏朝的连山易。故名思议,因为夏朝开创者大禹是镇山君令,所以连山易以艮卦为首。还有一种就是殷商的归藏易。“神人共治”的殷人确实以上天为至尊,但是他们认为天心不可测,所以他们反其道而为之,以“包藏世间万物”的坤卦为首,于是就有了归藏易。而周昌用乾卦为首推演出了周易,然后他偶然间发现这以天为首的八八六十四卦暗合八洞明尊的要义换个说法,文王八卦就是八洞明尊的升级指南。在他之前,八洞明尊的修炼也不是完全没有体系,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世袭贵族了。不过这些贵族也不过了解八洞其中一种的修炼方法,而且大家都把自己的修炼方法视作家族立命之所,敝帚自珍还来不及,哪会到处传播。不过单单只是升级指南还不算什么。周易的最伟大之处就是把八卦自然元素给形而上地哲学化了。在周易出现之前,八洞明尊只是直接使用自然元素的力量,当然也有个别天才能领会到这些力量背后的原理,从而让自己的力量更为强大。而在周易出现之后,只要看过这本经书的人就都能知道力量和原理之间的关系。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周昌还很贴心地用宗法礼制和祭祀礼仪来形象地阐明八洞明尊的这套体系。通天巫觋便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主人,他也是祭礼的主角;御地将戎则是管理内事的女主人,在祭礼中她是最重要的助手。此二者当尊以王、公之位。长男司雷宗率乃是主持祭祀之人,而长女乐风万师负责的是重要的祭乐。此二者可为诸侯之职。次男知水方士、次女尚火游侠也算是祭礼中的重要角色,此二者乃是辅佐王、公、诸侯的卿和大夫。最后三男镇山君令和三女佥泽虞官只好在祭礼中打打下手,此二者也是贵族中最低等的士人。在伏羲创制八洞明尊之后,周文王昌是第一个把八洞明尊全部系统化、哲学化和伦理化的伟大人物。这便是,文王拘而演周易。接下来就是历史的车轮的事情了因为周发在羑里监牢里面表现得非常老实整天在脑子里推演,表现能不老实吗,就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改判了七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的他回到周国之后自然把周易推广到了姬姓子弟之中。周发本来儿子就多,再加上用收养义子的手段,最后膝下竟然有了一百个高阶八洞明尊的“儿子”。而“文王百子”就成了牧野之战中的胜负手。这场大战的指挥官,就是周昌的嫡子周发组织了一支以高阶八洞明尊为主的精锐队伍,乘着对方列阵的时候,直冲位于军阵中央的帝辛,最后用围攻的手段生擒了这位强大的通天巫觋周王朝建立之后采取的分封制度,让姬姓王族和异姓功臣成为了各地诸侯。所谓的“分封”其实就是武装殖民。这些贵族和功臣来到封地就能让当地土民乖乖听话,交出自己的产出当做赋税,交出自己的子女当做仆佣,甚至交出自己来为诸侯服役这种好事那自然是不可能发生的,要成为真正的封国之主,可以说除了暴力手段,别无他法。比如说,姬周灭商的大功臣吕尚被封为齐公之后,“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也就是说这位太公望连夜赶路,黎明的时候到了自己的封地营丘,正碰上来攻打的东夷族中的莱人。幸好,这些被分封出去的诸侯几乎都是强大的八洞明尊,还有着低级明尊的部曲和臣下,对付一些蛮夷之徒还不算特别困难。诸姬封国组成的大周不但扩展了自己的版图,也让自己的文化成为了主流,由此底定了华夏的基本盘。当然在此期间,周易也流传了开来,各个方国的贵族也开始照这个体系修炼了起来。就连殷宋、嬴徐、熊楚这样非姬姓的诸侯国,还有四方蛮夷也不得不跟上了这个潮流。很好很强大公子起终于知道自己这次穿越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看来这就是一个魔改版的先秦古中国。只是不知道自己穿越到了哪一年,总不见得直接开口问眼前这几位现在是公元前多少年。好吧,就算知道是公元前多少年对少年来说也没有什么卵用,他又没有自带智脑这类东东,随便一查就能知道某年某月某日何地何人何事。幸好的是,公子起勉强能算是一位历史爱好者,他总算还知道姬周王朝有八百年国祚确切的说是七百九十八年,于是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