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作者:沉筱之      更新:2023-06-16 14:35      字数:3906
  景元帝听了这话,目色凛然扫了朱沢微一眼,对朱南羡道:“此事不该怪你。”一顿,又问,“那照你看,此局就是马少卿一干臣子一手谋划的?”朱南羡一时未答。沈奚道,你父皇精明通达,你这番言辞,虽博取了他的同情,未必能博取他的信任。所以第二步,你要让他完全信任你。朱南羡,你知道你从小到大,为何如此受宠?正是因为你母后。你父皇爱笃你母后,你的性情又是与你母后最像的,赤忱,善良,果决,坦率,最重要的是,她宽容大度,又怜悯之心。数年前,七王的母妃有一回在你母后汤药里下毒,人证俱在,可是待到要审,你母后念及七王年幼,竟说此毒是她不小心放的,你父皇这才饶了岑妃一命。这世上,唯有情感,最能一叶障目。你不必提到你母后,只需让他觉得此事与当年之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就能信你。朱南羡道:“儿臣虽不知马少卿为何要设局害儿臣,但儿臣之所以能保得这一命,”他一顿,看了朱悯达与朱沢微一眼,“若不是七皇兄的东城兵马司为大皇兄的羽林卫开道,儿臣恐怕早就葬身昭合桥头。”景元帝听了这话,冷冷道:“他二人若再迟些,朕要了他们脑袋。”然后又温声对朱南羡道,“南羡,你起来回话。”沈奚说,你既已取得你父皇的同情信任,照理是可以提要求了。但是,你的要求是不娶妻便就藩,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你父皇又是个看中规矩方圆的人,仅凭亏欠与信任,还不足以让他答应你。你母后虽大度,但也果决聪慧,当年她虽保了岑妃一命,可是从今以后,再未允许过她踏入正宫殿门半步。所以你也要一样,你要就藩的目的,是你早猜想到这宫中有人害你,却不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心灰意冷避而远之。朱南羡并不起身,垂眸低声道:“父皇,儿臣这几日已想过了,儿臣在宫中待着毫无建树,还请父皇准儿臣不日就藩。”景元帝肃然道:“你尚未纳妃,且藩地也需仔细择选,此事太过仓促,容后再议。”沈奚道,这藩地也有个讲究,我问你,在哪就藩你父皇一定能同意?朱南羡略一思索道,江西,南昌府?沈奚道,不错,正是南昌。你父皇与你母后正是在南昌相识,为你取字为南羡,南之一字,也源自南昌。你父皇私心里一直想将这块宝地留与你或十七。加之今年南昌府流寇四起,急需治理,眼下还未合适人选,你若能及时就藩,无疑能为他解决心头之患。朱南羡怅然道:“儿臣这几日总想起母后,母后生前,尝与儿臣提起昔日在南昌府与父皇同甘共苦的日子,可惜儿臣出生在应天,未曾有幸回母后故乡亲见亲闻,若父皇恳许,还望父皇恩准儿臣择日就藩南昌。”景元帝道:“也罢,南昌近来流寇四起,你素来擅领兵,由你去也好。”一顿又问:“悯达,南羡的亲事,沈婧操持得怎样了?”朱悯达道:“回父皇,还在选。”景元帝“嗯”了一声:“加紧些。”沈奚负手,望着即将升起的朝阳说,朱十三,其实你心思澄明,很多事,你不是不知,只是不愿多想。今日这番话,我只说一次,你记住了。你若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甚么,你就要清楚他最想要的是甚么。你若想要一击必胜,你就要知道对方最致命的弱点在哪里。你心中其实都明白,你大皇兄与七皇兄想要甚么,马府那些要害你的臣子又想要甚么,乃至于,你父皇想要甚么。沈奚一顿,续道,你甚至明白,我为何要说这些。因为我不知道,我今日助你就藩,是对还是错了。你虽看着无权,但你根基太高,你是嫡皇子,且这些年来,你虽从未经营,但不经意间金吾卫左谦已被你收服,你在西北五年,兢兢业业,就算有一天没了领兵权,你还有那方的军心。倘若你赴藩荡平流寇,有了政绩,有了自己的亲军卫,你励精图治有了财源民心,真正封疆为王,那么——这宫中的格局,就要变了。自然,你大皇兄不会觉得这是坏事。因为他了解你,你们兄弟情甚笃,你不在乎储君位也更不会跟他抢,你起势,只能对他更有利。你七皇兄也不会觉得这事不好。因为各藩王割据,由你分去一部分势力虽表面看起来不利于他,当你从东宫下一枚死棋,变成一枚可以自主的活棋,他会觉得有机可趁。然而时局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今日的选择,表面上只是就藩,但事实上,你是从太子殿下的臂翼下走出来,只身踏入这嗜血的旋涡之中。从今往后,你要独自面对这权权相争的波云诡谲,你将在这条尔虞我诈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你肩负的,将不再只是一方将士的军心,你还需担起疆土与民生,社稷与立场,你的双手,将真正沾上血污。但愿到那时,你依然能初心不改。你想好了吗?朱南羡缓缓沉下一口气,郑重地往殿上磕了个头。若要靠他人的庇护,才能守住初心,连真正想保护的人都保护不了,还要这安稳何用?“父皇,儿臣已想过了,七日后是母后的祭日,等祭日一过,儿臣就赴藩,儿臣这几年在外漂泊,未能守在父皇母后跟前尽孝道,实属不该。古有名士为其母守孝五年,儿臣思念母后心切,愿效仿之,想在南昌再为母后守孝两年,纳妃的事,两年后再说吧。”景元帝长叹一口气:“既是你的心愿,罢了,朕准了。”深殿寂寂,殿中一时无话。景元帝又看向苏晋,问道:“你说此人是你旧识,何意?”朱南羡抿了抿唇,却并不看苏晋,心中回想起沈奚的话——你若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甚么,你就要清楚他最想要的是甚么。对他的父皇而言,苏晋不过蝼蚁,她究竟是谁,究竟在此事中扮演了甚么角色,并不重要,不如实话实说,从而消除他的疑虑。朱南羡道:“回父皇的话,当年儿臣赴西北前,大皇兄曾命儿臣对一个奇难的对子,儿臣无奈,只得四处请教,苏知事是当年的二甲进士,儿臣正是受了她的指教,才过了大皇兄一关。”他微微一顿,忽又道,“父皇,儿臣既不日要就藩,那金吾卫的领兵权,儿臣明日一早便去兵部交还罢?”景元帝看着他,神色渐渐缓和:“也好,难得你考虑周全。”说着,似是想起甚么,看向柳朝明道,“柳卿,朕记得孟老御史当年几次上书,要力保一个苏姓进士,可是此人?”柳朝明道:“回陛下,正是此人。”景元帝看向苏晋又问:“你是哪一年的进士?”苏晋道:“回陛下,微臣是景元十八年恩科进士。”她这么一说,景元帝便想起来了——姓苏,杞州解元,写得一手锦绣文章更有状元之才,当年看了她的年纪,他还颇震惊,怕此子锋芒太过招来横祸,亲自命礼部将她的名次从第一压到第四。没成想还是难逃一劫。不过,就这么自殿上看下去,倒已是光华自敛,大巧不工了。且当做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景元帝道:“既是二甲进士,在京师衙门任一知事,实是屈才,且朕还听说,此人在仕子闹事当日还立了一功?”他说着,看向柳朝明:“既如此,柳卿,你便遂了你恩师的心愿,收苏晋入都察院,升任巡按御史罢。”第38章 三八章大约深觉亏欠朱南羡, 景元帝道:“沢微,你这次回京办漕运案, 既已结案, 便不必守在朕身边了, 这两日你也回安庆府罢。”朱沢微眸色微黯,应道:“是。”景元帝看向深殿之下, 缓缓道:“传兵部龚荃,礼部罗松堂,左都督戚无咎。”三人早已候在殿外, 被内侍一传, 即刻进殿觐见。“刑部, 礼部,兵部, 都察院, 中军都督府听令。”三部尚书,柳朝明, 戚无咎同时越众而出,撩袍跪拜而下。“光禄寺少卿马志, 设局谋害朕的十三子, 证据确凿,是为作乱犯上, 十恶不赦之罪,着,凌迟处死, 诛九族。”沈拓俯首领命。“吏部,刑部之内,均有要员涉案,令都察院十日内清理此案相关人员,如确有谋害皇嗣之心者,格杀勿论。”柳朝明俯首领命。“五城兵马司在此次闹事中,未能尽忠职守,着,东城兵马指挥使,斩首示众。北城、西城、中城兵马指挥使,革职查办。南城兵马指挥使……也革了,不必查。”龚荃与戚无咎领命。景元帝道:“龚尚书,左都督,兵马司不可久日无人,你二人多操劳些,人员的查办与顶替,限三日内办好。”说着,他又看向沈拓道:“沈卿,前日行刑之后,那些北地仕子可有再闹?”前日被行刑的除了春闱主考裘阁老,詹事府少詹事晏子言,还有春闱同考官与副考官一共八人,翰林院参与复审的学士一共五人,一甲的状元与榜眼,探花许元喆已在数日前咬舌自尽。沈拓道:“回陛下,已没有再闹的了。”景元帝点了点头:“你们平身罢。”五人拜过之后,站起身来。景元帝又看向礼部罗松堂问:“罗尚书,依你看,这一科余下的进士,当如何处置?”罗松堂抬起眼皮往殿上觑了一眼,诺诺道:“启禀陛下,陛下您说怎么办,臣就怎么办。”景元帝看他一副没嘴葫芦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森然道:“照朕看,全杀了,连着你的头一块砍了。”罗松堂吓得一抖,跪倒在地“笃笃”磕起头来。景元帝懒得管他,又看向朱悯达等人,问:“你们四个怎么看?”朱悯达,朱沢微,朱南羡均未答,反是朱觅萧自以为了悟圣心,抢着道:“回父皇,依儿臣看,也是全杀了好。”景元帝面上没甚么表情:“哦,为何要杀?”朱觅萧想了想道:“因为他们舞弊,诓瞒圣听,这回全杀了,日后天下读书人都不敢舞弊。”景元帝“哼”着冷笑了一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注1),你如此浮躁,真该跟着你这三个皇兄好好学学。”朱觅萧脸色一白,轻声说了句“是”,不敢接话了。景元帝的目光落到沈奚身上,悠悠道:“小沈卿素来足智多谋,依你看,此事该如何解决?”沈奚微一思索,合手一拜道:“回陛下,臣以为余下那批进士,杀与不杀都一样,但若是杀了吧,太麻烦,还不如废物利用,着他们写个供状,发誓日后不做诓瞒圣听之事,拿着此供状,发去各部各寺,抑或府道县上试守一到三年(注2),看其表现再作擢贬,也彰显吾皇赏罚有度,宽厚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