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节
作者:姽婳晴雨      更新:2023-06-15 21:22      字数:7914
  樱桃不再理睬她,掀开厚厚的门帘,走了进去。室内因着有火墙,温暖如春。枇杷接过她脱下的头蓬,挂在一进门的架子上。樱桃笑着向她道了谢。现在不是寒暄的时候,她这次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小姐商议呢!“樱桃,快过来暖和暖和。今儿变天了,突然降了温。冻坏了吧?”余小草朝着樱桃招招手,让她过来坐。贺春乖觉地取了个小绣墩,放在小姐软塌的旁边。第四百五十四章 离京剿匪“恭喜小姐,又添一进钱的铺子!”樱桃向小姐见了礼,在绣墩上坐下,笑逐颜开地看着自家主子。有好几个月没见主子了,怪想得慌的。余小草虽说回了唐古待了快一个月,几乎都在唐古郊外的庄子上,盯着人建造大棚,并且亲自带领雇的菜农,在大棚里播种、浇水、施肥……等那边的蔬菜大棚上了轨道后,京城又催着她回来。连去东山村看看自家新盖的房子的空都没有。唉!她还只是个不到十三岁的孩子,在前世她这年岁还背着书包上学呢,为毛她忙得跟狗一样?余小草感慨了一句,笑着对樱桃道:“樱桃大管事,大忙人!怎么有空来京城啊?”樱桃嘴角向上勾起,嗔怪地道:“小姐,就会拿奴婢寻开心!奴婢要是不忙的话,只怕您又该怪奴婢对制药铺子不尽心了!”“知道你是个认真负责的好帮手,我的左膀右臂。说吧,这次进京,不会是因为想我了吧?”手下的几个得力干将,都是知道分寸的,余小草跟她们相处起来,一点架子都没有。不像主仆,倒像是姐妹。樱桃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小姐,听说您准备开个花草茶铺子,里面兼经营护肤的用品。那您是不是在琢磨着选择作坊地址呀?是自己建,还是卖别人的院子?你可别光考虑新作坊,也该替咱们的制药作坊多想想。”余小草挑了挑眉,惊讶地道:“怎么?我们的大管事,要将制药作坊搬到京城来?”“不是把作坊搬过来!而是在京城再建个制药作坊!!”东山村那边制药作坊的选址不错,现在港口也差不多建好了,无论水上交通还是陆上交通,都比较方便。同仁堂在江南新增了不少分铺,这么一来药丸和药水的需求量大增。东山村的制药作坊,重建后的规模虽说比以前扩大了些,可要兼顾江南和北地几十家同仁堂药品的需求,很是吃力!现在,养猪场已经搬到小姐的外家西山村那边了,全权交给小姐的大伯娘。这么一来,小姐的姐姐就空闲了下来。樱桃就想着跟小姐提议,在京城新建个制药作坊,负责北地药品的供应。东山村离码头进,负责南方药品的需求。最近,小莲小姐已经在制药作坊帮忙了,等她熟悉的制药作坊的管理模式,樱桃就想着,要么把东山村的铺子交给小莲小姐管理,她来到京城监督新制药作坊的建造和运营。等京城这边上了轨道后,小莲小姐愿意在东山村或者京城都行。她们都是小姐信得过的人,一人管理一个作坊,也挺轻松的。余小草听了樱桃的建议后,低头沉思了片刻。等樱桃一盏茶喝完之后,她才抬起头来,给有点小紧张和小兴奋的樱桃,一个赞赏的眼神,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樱桃,没想到你成长这么快,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京城的制药作坊,就全权交给你负责!你办事,我放心!”“谢小姐信任!”樱桃脑中开始规划,首先这制药作坊的选址,一定不能离京城太远,最好能够经常见到小姐。小姐是她的主心骨,有小姐在,她无论干什么怎么干,都觉得安心。“樱桃,这京城的制药作坊,我准备跟阳郡王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建在他的庄子上。大不了,到时候分些股份给他就是了!那个庄子,距离皇庄很近,又有皇家卫队在附近巡逻,能震慑住一些宵小之徒。而且,我就在皇庄上办差,偶尔开个小差过去帮你掌掌眼,也方便!”余小草觉得这个选址非常不错,最好花茶的作坊,也顺手建在后面的小山包脚下。阳郡王的庄子后面的小山包上,来年开春撒上各种花草的种子,无论是花草茶,还是她们的护肤品,都用得上。余小草越想越觉得阳郡王的庄子是最佳地点,她自言自语地道:“不知道阳郡王能不能割爱,把那庄子卖给咱们……”樱桃的目光闪了闪,心中道:我的主子,以阳郡王对您的殷勤劲儿,别说卖给你,就是送给你都有可能。唐古那八百亩田地,不说送就送了吗?这是不是就叫“千金博得红颜一笑”?不过,她怕主子害羞,没说那么明,只打趣地道:“小姐,只要您开口,阳郡王还不双手把庄子奉上?”“去!讨打是不是?”余小草白了她一眼,道,“哪有随便问人家要东西的?太不矜持了!听说,那个庄子阳郡王是两千两银子买下来的。回头我得看看,咱们账上,有那么多银子吗?”两千两银子,在小草刚穿过来那会儿,绝对是天价,想都不敢想。可现在,光珍馐楼的分红,一年就不止这个数了。唐古的庄子,现在有近千亩田地,无论是春天收获的小麦,还是秋收的玉米,产量都高得吓人。要么被朝廷按种子的价格收购了,要么被余家以高价卖出。春秋两季,收入接近万两。还有菜地、西瓜地、卤菜和酱菜铺子、制药作坊……现在又多了大棚蔬菜和水果的分成,别说两千两现银,就是两万两也拿得出来。不过,建造制药作坊、花草茶作坊,还有护肤品、化妆品的作坊,投入也是巨大的,还是能省则省吧!阳郡王的庄子,如果能够借她盖作坊,就别想着买人家的庄子了。大棚瓜果,可是个生金蛋的金鸡呢!“那……奴婢这就回东山村,跟小莲小姐交接一下,再赶过来张罗建新作坊的事。”樱桃一想到自己亲手打造一个全新的铺子,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劲儿。余小草好笑地看着她,道:“先别着忙!阳郡王领了差事出京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没有经过他这个主人同意,咱们也不好占用他庄子上的土地不是?你好不容易回京一次,回家见见父母兄弟。还有杨柳,你们都快一年没见了,她每次见了我,都念叨你!”樱桃应该算是家生子,她的父母是从夏家陪嫁过来的,管着房夫人嫁妆中的田庄。她上头一个哥哥,是个伶俐人,已经在房夫人的嫁妆铺子里当副管事了。弟弟年岁还小,在外院的书房中当着差。樱桃自从去了东山村,掌管了制药铺子后,忙得很少有机会回京,更不用说回家跟亲人相聚了。杨柳因着铺子就在京中,后厨里的师傅都已经是熟手了,她就清闲了下来。自从余小草来京之后,她就时不时地回府中请安,跟小姐汇报铺子中的事,也会闲聊京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杨柳跟樱桃情同姐妹,当然说话间少不得提到她。樱桃这么久没回来,也确实有点想家了,也想跟府里交好的姐妹联络联络感情,对小姐的好意欣然接受了。“小姐,您说阳郡王离京了?不会又出海了吧?开春前能回来吗?”京城的冬天,天寒地冻的,的确不适合盖房子,看来必须等到来年春天了。不知道那时候阳郡王能不能回来,他要像上次下了西洋,一去就是一两年,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余小草有些担忧地蹙起了眉头,道:“他走的时候,好像说皇上派他去北边剿匪去了!前些日子,他把身边几个好手都派到我身边,离京的时候,如果不是我坚持,他连刘总管都想留下来的。这都走了七八天了,也不知道,剿匪进展怎么样了……”望着小姐黯淡下来的目光,和担忧的神情,樱桃忙安慰道:“小姐,阳郡王据说是京中数一数二的好手,危险面前自保的能力还是有的。再加上,刘总管贴身保护着他,就是再厉害的匪徒,也奈何不了他的。你就放心吧!”“刀剑无眼,谁又敢保证呢?不过,我给他带了上好的金疮药,还有治疗内伤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能保得他的性命!”送他出京的时候,那两瓶治疗内伤外伤的药,是她亲手送上的。还刻意叮嘱他一定要放好,受伤的时候记得用。不知道那家伙,有没有放在心上。樱桃故意用一种轻松的语气,道:“小姐亲手制作的药品,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了,不过是剿匪罢了。一个小小山头的匪徒,别说朝廷的精兵良将了,就是郡王爷手下的那些私兵,三下五除二就能把匪徒搞定了!”上次倭寇进犯,郡王爷千里奔袭,带领府中的私兵大杀四方,那雄姿,那英武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樱桃和东山村乡亲们的心中。看到樱桃姐姐跟小姐谈笑风生,一旁立着的贺春羡慕不已。平日里,小姐对她们已经算是宽容的了,可从来没有像此时眼前的主仆二人那样,没有丝毫的隔膜。相处得那么自然!听说,樱桃姐姐和杨柳姐姐都是在小姐比较艰苦的时候,主动要求去唐古乡下伺候小姐的。现在她们都成了小姐的左膀右臂。贺春深深地感觉到,只要对小姐忠心,全心全意地替小姐做事,小姐一定会都看在眼中,记住她们的情分的!第四百五十五章 盼归阳郡王这一去,一个多月没有音信了。当初临走前跟小草依依惜别的时候,只说是去北方剿匪,却没具体说到哪儿。随着隆冬的来临,小草心中的担忧越来越深。她隐隐察觉到,阳郡王所说的去剿匪,应该只是安抚她不想让她担心的借口。阳郡王出京的时候,带走了禁卫营的大批精兵良将,如果只是剿匪的话,应该早就凯旋而归了。难道,边疆起了战事,让阳郡王去支援去了?唉!要真是边疆危机,只怕这个冬天,阳郡王都难回来了。冬天北地严寒,那些彪悍的游牧民族,如果在严冬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牛羊牲畜,那么肯定会骚扰大明的边境。这时候,边境的守军至关重要!就在京中第一场雪飘飘洒洒落下的时候,余小草以为年关前不会回来的阳郡王,却凯旋而归。得到消息的时候,余小草正在皇庄上,穿着厚厚的毛衣裳,把自己裹成球状,带领一帮菜农,给大棚除雪呢!“雪越下越大了,你们盯着点儿,大棚上积雪太厚的话,容易压垮支架。白天还好,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千万别疏忽了!”余小草从大棚中钻出来,每个大棚都设了火墙,保证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也能温暖如春。她对现在伺候大棚的菜农们的表现,很是满意。每个大棚里,都绿意盎然,鲜嫩的颜色让人看了,心情就无比舒畅。其中一个年约四旬的菜农刘山水,是小草提拔上来的头目,人稳重忠厚,伺候蔬菜很有一手。他跟在小草的身后,陪着她视察了每一个大棚,一边保证道:“余大人,您就放心吧!晚上我们几个人排班值夜,不会让大棚蔬菜遭受一点点损失的!”“行,你办事,我放心!跟菜农们讲,这个冬天大家辛苦点,年底的时候,给你们包个大红包!”余小草对于能干的手下,向来是不吝啬的。刘山水黝黑的脸上,现出由衷的笑意,他嘿嘿一笑,道:“余大人,您每个月给的工钱不少了!这两个月,比我们辛苦一年赚的还多!能跟着您这样的东家,真是我们的福气!”“咱们这大棚,一直持续到明年三四月呢!春天过后,我盘算着,一部分田地继续种蔬菜,一部分种上西瓜。那时候,你们要是还愿意留下的话,就继续跟着干!工钱不会少了你们的!”这四十多个菜农,都算是经验丰富的熟手了,无论皇庄的蔬菜大棚,还是隔壁阳郡王的瓜果大棚,都是他们侍弄的。从目前看,除了个别有小心思的,其他人用着都挺顺手的!刘山水笑意更浓,他连连点头,道:“余大人您为人厚道,待人也亲切,跟余大人干哪怕钱少点儿,干得也舒心。要是明年春天的蔬菜价格下来了,我们少开的工钱,也没关系的。”刘山水本来是附近庄子上的农户,家里那几亩薄田,都被他种上了蔬菜。每天起早贪黑地伺候菜地不说,等到蔬菜成熟的时候更忙得脚不沾地。天不亮,就要起来把蔬菜摘好,用独轮车推到京中出售。京郊像他这样靠卖菜为生的人真不少,每天从早到晚在菜场守着,也未必能够卖得完。一年下来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赚的钱也只堪堪够一家人勉强度日。其他人的情况,不比他好多少,有的甚至连他都不如。后来听说皇庄招有经验的菜农,要在冬天种什么大棚蔬菜。秋末,秋菜收完以后,菜农们整个冬天都没什么事了。闲着也是闲着,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过来应征。刘山水对于冬天种蔬菜,本来是不看好的。无论种庄稼还是种蔬菜,都必须尊重农时,想要在寒冷的冬季,种出鲜嫩的蔬菜,真是痴人说梦。再看到雇他们的,居然是个十几岁的小丫头,他更觉得是胡闹了!如果不是对皇权有着天生的敬畏感,说不定刘山水早就在心里咕哝了:皇上这是昏头了吗?居然任用一个不满十三岁的娇滴滴的小姑娘做农事官,还总管皇庄上的一切事宜。小姑娘家家的,懂啥?认得蒜苗和麦苗的区别吗?他万万没想到,这大冬天的,还真让她把蔬菜给种出来了。许多只有春天和夏天才能生长的蔬菜,无论是霜冻还是落雪时节,都在大棚里绿意盎然地生长着。不光蔬菜,就连西瓜和香瓜,居然也能在这大冬天的结果子。他活了四十多年,还是头一次见,真是新鲜。你说这小余大人,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能够捣腾出这神奇的大棚,保暖效果杠杠滴,而且还在棚子的背面砌上暖墙。别看外面大雪纷飞的,进了里面,穿一层单衣都丝毫感觉不到冷。晚上值夜,其实也没多大事,就在大棚的角落里,弄个简易的床铺,空出一个人盯着,其他人轮流休息。在大棚里睡觉,无论温度还是湿度,都比家里睡炕舒服得多!这小余大人说了,伺候得精心,等过年的时候,还有大红包!那帮臭小子们要是知道了,还不跟打了鸡血似的,劲头十足啊!就是不给红包,为了在小余大人面前卖好,留个好印象,他们也会卖力工作的。这么赚钱的买卖,即使一年只四五个月,赚的也比自己种菜多得多!听小余大人这意思,春夏季节,这庄子上也会种蔬菜瓜果,人手就从他们之中挑。刘山水心中有了盘算,决定私底下给关系不错的提个醒,让他们不要学个别人偷奸耍滑。免得因小失大,在大人面前失了信用。余小草刚视察完皇庄的大棚,又冒着风雪来到隔壁的庄子上。那儿庄子上的佃户,正忙着把大棚上的积雪扫下来呢。看到余小草过来,庄子上的管事江有顺忙过来问安,之后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边听吩咐。这江有顺原本是靖王妃陪嫁庄子上的管事,因着颇有几分才干,被靖王妃转赠给小儿子,帮忙打理新买的庄子上的田地和大棚。看到佃户们有序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余小草很满意,把江有顺夸了一通。正说着,一匹快马冒着风雪朝这边而来。等马近了,余小草才辨认出那是刘福生总管的爱骑,上面坐着的身影精瘦干练,花白的头发跟飘舞的雪花融为一体。“刘总管!你们回来了?阳郡王还好吗?此行还顺利吗?”余小草迎上前几步,对着从马上跳下来的刘总管,颇为焦急地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刘福生总管口中哈出的气,形成白色的雾。见余小草很关心自家主子,他一张老脸笑成了一朵花。自家主子的付出,并非没有回报的,至少余姑娘心中还是在惦记着他的。刘福生用略显尖细的声音,缓声道:“回余姑娘,我们主子今日刚刚抵达京城,大军随后就到。主子回京要先进宫见皇上,怕您惦记,特地让老奴前来跟余姑娘您说一声。老奴先是去了房将军的府上,从门房那儿打听到您来了皇庄,便一路飞马而来!”“刘总管辛苦了,走,到庄子上喝杯热茶,暖和暖和!”听到朱俊阳平安归来的消息,余小草顿时觉得这漫天飞舞的雪花,也变得可爱起来。心中那块沉重的大石头,瞬间落地了。刘福生总管道了谢,落后一步走在余小草的身后。在别人的眼中,他刘福生不过是个心狠手辣的阉人,即便主子对自己不错,可从来没有人,像余姑娘这样,毫无芥蒂地待他。尤其是余姑娘看他的眼神,清澈平和,没有鄙夷,也没有巴结。仿佛在余姑娘的眼中,他跟其他人都是一样的。跟余姑娘对话,让他感觉到他是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有人说,自家主子看上一个小农女,真是没有眼光。而他却认为,恰恰相反,主子的眼光有独到之处。或许,正是余姑娘的特别之处,让主子产生一种安心、静心的感觉,才会渐渐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往好的方向发展……“刘总管,此行可曾遇到危险?”余小草见他脸色有些灰暗,仿佛重伤刚愈的样子,便顺口问了一句。刘总管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感到一股暖流直沁肺腑,就连初愈的内伤,似乎也缓解了许多。他轻轻叹了口气,道:“此行虽说还算顺利,可也颇有些曲折。老奴还要谢谢余姑娘您呢!要不是您给主子的伤药,老奴这条命说不定就折在北地了!”“怎么?那匪徒竟如此凶悍,就连刘总管也不是对手?那……阳郡王呢?他有没有事?”余小草心中一惊,放下的心,又重新提了起来。刘总管想了想,屏退了屋内的其他人,低声道:“对外说是剿匪,其实是被前朝余孽煽动的叛乱。东北这几年可谓是多灾多难,先是百年难遇的大旱灾,然后又是雪灾,前年的蝗灾,东北也受到了波及。再加上北方的辽人,时不时地来抢掠。老百姓的日子,实在不好过。那前朝余孽,便趁机煽动百姓造.反……”第四百五十六章 平定本来,只以为是一场小小的叛乱而已,没想到叛党之间居然隐藏着前朝大内高手,还是刘福生认识的人。说来,刘总管也是前朝留下的,当时在暗卫营也算是个小小的统领。在太上皇带领义军冲破皇宫的时候,前朝皇帝把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子,托付给当时暗卫营的教头。那教头原本是桀骜不驯的江湖之人,一次被仇人追杀的途中,遇上了微服私访的前朝皇帝。前朝皇帝让人救下了奄奄一息的他,并且帮他把仇给报了。江湖人大多讲江湖义气,这位教头更甚。他认为自己的命是前朝皇上救的,便立下毒誓相追随,替前朝皇上卖命。暗卫营就是这位教头一手建立的,里面的暗卫也都是他训练出来的,无论哪个挑出来,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前朝皇帝临危托孤,希望自己唯一的血脉,能够延续下去,并伺机复国。当时,暗卫营的教头,带走了大半忠心耿耿的手下,剩下的让他们潜伏在京中,等待时机和命令。这暗卫营的教头带着小主子,蛰伏了近三十年。留在京中的暗卫,从心存希望,到慢慢绝望。以这时候的医疗条件,孩童成活的比例不是很高,刚刚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孩子,由一帮粗心的大男人带着,四处躲藏,难免会发生意外。留在京中的一批暗卫,有忠心耿耿的,一直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并且瞅准机会把他们送进皇宫,苏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有随着时间流逝,心思摇摆不定的。这些人,有的离开京城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有的却动了心思,想要用暗卫的秘密,换取荣华富贵。最终,暗卫中出了叛徒,许多暗藏在京中跟他有联系的前朝暗卫,被一一挖了出来。一直潜伏在偏僻宫殿中的刘福生,就是被叛徒出卖的一个。当时还是皇帝的太上皇,戎马一生,快意疆场,对于自己卧榻旁竟然有这么多前朝的余孽,大为震怒。在京中兴起了一场血雨腥风的追捕屠杀活动。前朝暗卫损失惨重,十不存一。幸存的暗卫,见在京中待不下去了,便悄悄离开京城,按照教头留下的暗号,跟教头和小主子他们会合。京中前朝暗卫营的人,几乎被连根拔起!刘福生大总管,当时即便被处以严酷的刑罚,浑身鲜血淋漓不成人形,依然咬牙没有供出自己的同党。可被捕的那些人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那么硬气。当时,前朝已经灭亡近二十年了。这些暗卫潜藏在各行各业,有些人安稳日子过久了,就失去了血性和忠诚。有了这些人的交代,加速了京中暗藏的余党的灭亡。而那些以为能够“坦白从宽”的叛徒们,也被秘密处决了。反倒像刘福生这样坚贞不屈的人,得到了太上皇的欣赏,留存了下来。太上皇对这些忠心为主,有信仰有坚持的人,心存几分善意和敬意。他知道,一旦收获这些人的忠心,就能获得誓死相随的助力。经过数年的善意相待,就是石头也该焐热了。刘福生当初净身进宫,本不是自己本意,他为了前朝皇帝去了做男人的权利,又替前朝皇帝排除了不少异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当时还是不惑之年的刘福生,在已经归顺的同伴的极力说服下,也慢慢地软化。当时的太上皇丝毫不以他们是前朝余党而架空他们,反而把他安置在身边,管着宫中的大小事宜。可以说,宦官中出了太上皇贴身的老总管外,也就数得上他了。毕竟,他前朝余党的身份,让堂上许多文武大臣忌惮,进谏的折子中,屡有罢黜他监禁他的提议。不过太上皇都顶住了压力,给了他足够的信任。这成为让刘福生总管彻底死心塌地跟随的原因之一。不过,他为了避免教头和以前的同伴归来后,利用他的身份作妖,一直在寻找机会,远离皇宫,远离皇上。后来,靖王殿下的小儿子出了问题,需要一位高手随身“保护”,他便自告奋勇,跟了现在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