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作者:姽婳晴雨      更新:2023-06-15 21:08      字数:5552
  余小莲心领神会地从厨房角落拿了一个破旧的瓦罐,里面装了些水,跟在小妹身后悄悄进了屋。姐妹俩把海带下面藏着的鲍鱼,小心放进瓦罐中。今天是没法拿去卖了,余小草不太放心地往里面加了些灵石水,把罐子塞到炕角一个隐蔽的地方,才拿着海带重新出来。余海跟着进来,看到姐妹俩的小动作。以前家里小莲就是个小刺头,急了连张氏也敢顶,为这没少挨骂挨揍。现在小草的性子也不遑多让,不过鬼点子更多,胆子也大,几两银子的鲍鱼说昧下就昧下。厨房里,柳氏已经把晚饭做得差不多了。余小草进去,麻利地拌了个蒜泥海带丝,又弄了个海白菜汤,晚饭比往日丰富了许多。吃饭的时候,余家男女依然是分开坐的。女的这边,一人一块巴掌大黑乎乎的饼子,只放了些盐的水煮菜,一碗豆羹。男人那边主食则是白面、黍面、薯粉掺在一起做成的三合面大馒头不限量,用荤油炖的菜,喝得倒是跟妇孺那边一样。跟男尊女卑没啥关系,男人干的都是力气活,不吃饱吃好怎么行?余小草亲手烹制的那盘咸鲜微辣的蒜泥海带丝,和一盆原汁原味的海白菜汤,都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老余头,对蒜泥海带丝狠狠地夸了一通。张氏看不得二房有一丝丝的得意,一边大口大口吃着海带丝,一边道:“二丫头是挺能干的,又能跟着赶海,又能帮忙做饭。尤大夫都说她的身子已经好了,我看以后的小灶可以停了。”小草正捧着自己香喷喷的米粥,跟小石头你一口我一口喝得正欢,闻言拉长了脸。以后她也要吃纯粗粮拉嗓子的饼,还有难以下咽的豆羹。唉!痛苦的折磨啊!幸好那几只鲍鱼没有充公!!小草的表情,似乎取悦了张氏,吃起粗粮饼来都显得津津有味。那盘海带丝也被她吃了大半。李氏和她同样肥胖的儿子,只顾着往嘴里扒菜,另一半海带丝和海白菜汤,都进了这娘儿俩的肚子。等盘子见底了,她拉起想往男人桌凑的儿子,偷偷摸摸地回了屋。小草知道,这娘儿俩又吃独食去了。李氏刚嫁过来那会儿,她家里是穷,要不也不会嫁给同样穷得叮当响的余家继子。前些年,她娘家兄弟做小买卖赚了钱,家境就好起来。李氏是幼妹,又是老两口唯一的闺女。所以每次回家,爹娘兄嫂都会贴补些。要不,以余家的伙食,能养出这娘俩的一身肥肉?晚饭后,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西屋余海一家就起炕了。余海跟赵猎户约好上山打猎。余航余小莲兄妹,往日都是这个时辰,到山脚打猪草、捡柴禾。柳氏已经在院子里,拿着扫帚清理鸡圈猪圈了。家里人对于余小草起这么早,都感到奇怪。余海摸摸她的小脑袋,笑着道:“再睡会儿,天还没亮呢!”余小草心中惦记着一件大事,哪里睡得着,她笑眯眯地对老爹道:“小石头都能帮着干活,我这个当姐姐的,怎好偷懒?爹,你赶紧的,别让赵伯伯久等。”余海不再耽搁,接过柳氏递过来包着两个三合面馒头的纸包,把水袋别在腰间,拿着一张自制弓和猎叉出了门。余小草从炕底取出昨天藏的瓦罐,里面的鲍鱼在灵石水的滋养下,更加鲜活。这种品相的鲍鱼,只有拿到大酒楼里,才能卖出好价格。可是她刚穿过来不久,村子都没离开过,哪里知道进城的路?“哥,咱们村离镇子远吗?”余小草抱着瓦罐,趁正屋和东屋的都没起炕,跟在余航兄妹身后出了门。余航诧异地看了她一眼,问道:“挺远的,走路要一个多时辰——你问这干啥?不会是想把这拿到镇上卖吧?”说着,指了指她手中的瓦罐。一个多时辰?那不得至少两个小时啊!余小草低头看看自己的小短腿,叹了口气,道:“那咱村有去镇上的马车牛车啥的没?”第十一章 店大欺客“马车?那可是金贵玩意儿,除了镇上有钱的老爷谁能买得起?咱们村耕地少,也没有养牛的。不过,隔壁村马大伯家有架驴车,忙时帮人拉货,闲时往镇上拉人。”余小莲叽叽喳喳说了一通。余航似乎明白了她要做什么,想了想道:“家里柴火还够烧一顿的,要不我陪你到镇上走一趟?”余小草当然乐意了,她忙不迭地点点头。她是想自己去呢,可不知道路呀。余小莲见哥哥要陪妹妹去镇上,心里也是想去的。不过,她知道如果自己也跟着的话,家里所有的活计都会落在娘亲的身上。看了看小妹苍白的小脸,小莲放下手中的镰刀,悄声道:“你们等我一会。”说着,跑进了院子。不一会儿,在兄妹俩迷惑不解的目光中了,小莲重新飞奔而出,神秘兮兮地取出一个小布包,从布包的缝隙中抠出几个铜板,笑着道:“小妹还是第一次去镇上呢,还是坐驴车去吧!”“你怎么会有铜板儿?”余航很是诧异。家里的所有收入,必须上交,由奶奶统一保管。以奶奶死抠的性子,神仙也别想从她手中抠下一个铜子儿。小莲故作神秘地笑笑,左右看了看,小声道:“尤大夫不是教咱们辨过草药吗?我打猪草的时候,看到草药就挖起来攒着,卖到药铺里,也能得几个铜板。本来是打算买些糖,留给小妹喝药后改改味道的。”余小草手中捧着六个铜板,心中很是感动。她也不磨叽,收起来道:“这几个铜板算我借你的,以后有了银子,一定加倍还你。”“自家人,说什么借不借的!天不早了,再不出发赶不上邻村的驴车了。你们早些回来,要不奶奶又要骂难听的了!”小莲爽利的性子不知道随了谁。不过,余小草挺喜欢她这样的。余航接过妹妹手中的瓦罐,两人快步朝邻村走去。不到两刻钟,就看到马大福赶着他的驴车,出了村口。虽说坐车一人只两个铜板,这年头愿意出钱坐车的还真不多。驴车上,只两个带了鸡蛋或青菜赶早市的妇女。箩筐、篮子倒是摆了不少。“马大伯,我和妹妹要去镇上,带我们一程呗!”余航跟爹爹去镇上卖了几次猎物,曾经坐过马大福的驴车。有生意上门,马大福自然不会把人往外推,他笑着道:“是大海兄弟家的小沙啊!这是你妹妹小莲吧?快上来!”车上的妇人,不好意思地把箩筐挪一挪,腾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余航托着妹妹的腋下,把她抱上车。自己坐在马大福旁边的车辕上。余小草嘴角抽了抽,被一个十岁的孩子抱起来的感觉,真是说不出的滋味!小毛驴“得得得”地往前跑着,本来一个多时辰的路程,缩短了近一半。兄妹俩在辰正时分(上午8点左右),终于到了镇上。这个不大的镇子唐古镇,是一个普通的海滨小镇。从镇东走到镇西,要不了半个时辰。因着是海港到津卫府的必经之地,镇子虽然小,却很繁华。小镇入口赶早市的人们川流如织,小草兄妹谢过马大伯,付了四个铜板车费。马大福很热心地告诉他们回去的时刻,依然在城门处汇合。告别了马大伯,兄妹俩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街道挺宽,可以容两辆马车并行。不时可以看到从码头装满货物的马车,在街道上匆匆而过。这里也是海运去京城的必经之道,难怪如此热闹。街道两旁的店铺一个接着一个,看得兄妹俩目不暇接。余小草急着把手中的鲍鱼卖出去,扭头问余航:“哥!你知道镇上最大的酒楼在哪吗?我们直接去那!”“镇上的大酒楼有两家,一处叫‘福临门’,一处是‘珍馐楼’。爹爹打到的猎物也先紧着这两家送的。福临门离这边近些,要不我们先去那儿问问?”余航毕竟来过几次,对镇上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福临门是一座两层的大酒楼,看着已经有些年头,给人一种古朴厚重之感。兄妹俩在酒楼前站了片刻,还不到开门揽客的时间,只有个年轻的伙计,拿着扫帚一边懒洋洋地打着哈欠,一边散漫地扫着地。看到兄妹俩身上带补丁的衣服,伙计不耐烦地把灰往两人这边扫,带着鄙夷的表情咋呼道:“去,去,去!这里是你们来的地方吗?要饭也要找对时候!赶紧走,赶紧走!!”被人当叫花子撵的遭遇,余小草还是第一次遇到。一股怒火从心底升起,她忍了又忍,秉着和气生财的原则,挤出一丝笑容:“这位小哥儿,你们家掌柜呢?我这有些新鲜的海货,不知道你们收不收?”那伙计抬起眼皮扫了她手中的破瓦罐,一副看不起的模样:“我们福临门的海货,都是有固定渔家送的。就你这穷酸样,能有什么好货?滚吧!我们掌柜哪有工夫见你这小瘪三?”“你怎么骂人哪!”余航竖起眉头,上前一步要跟他理论。伙计把手中的扫帚一扔,叉腰嚷道:“骂你怎么了!臭要饭的,想骗钱怎么滴?还见我们掌柜,你多大一张脸?”“吵什么!一大早的?”余小草正要发飙,一个四旬左右掌柜模样的中年人,从大门中出来,喝道。伙计马上换了一副嘴脸,一脸巴结地笑着:“刘掌柜!小的打发要饭花子呢!”“你才要饭花子呢!刘掌柜,我这有几只新鲜的大鲍鱼,不知道你们店收不收?”余小草狠狠地剜了他一眼,不再跟他纠缠,冲刘掌柜道。刘掌柜打量了兄妹俩一眼,并未放在心上:“鲍鱼嘛!如果货好,我们还是收的。”余小草抱着瓦罐上前,道:“我这可是上等的鲍鱼,每个都有超过五寸。要不,您看看?”街道上,一位锦衣华服骑着神骏马驹的少年,闻言勒住了缰绳。超过五寸的鲍鱼?如果属实的话,绝对是鲍鱼中的极品。今天中午,吴县令在珍馐楼做寿,不就缺一样镇得住的大菜吗?第十二章 珍馐楼三少爷那边,刘掌柜已经验了货,对鲍鱼的成色暗暗惊奇,心中早有成算,却对兄妹俩道:“就这么几只鲍鱼,还劳驾我这个掌柜的?算了,看你们也不容易,八百钱我破例收下了!”“八百钱?”余小草跟余航对视了一眼,撇撇嘴,从刘掌柜手上抢回装着鲍鱼的瓦罐,“刘掌柜,你真打发叫花子呢?”“这话怎么说的?”刘掌柜老奸巨猾地捻了捻下颌的胡须,冷笑一声道,“这样的鲍鱼,给你们八百已经不少了。别的地方,能卖六百算你们会卖!”余小草见他一副笃定的模样,心中也没底。她也不知道鲍鱼的行情啊!她不由把目光移向了余航。余航丝毫不被刘掌柜影响,对妹妹安抚地一笑,道:“买卖嘛,图个你情我愿。既然刘掌柜的价格,不能让我们兄妹满意,那就打扰了!”刘掌柜本来觉得两个小孩子还不好糊弄,准备连哄带吓,用最低的价格把鲍鱼拿下。可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一句多余的话没有,转身就走。心中有些急了,忙出声拦住兄妹俩,道:“你们可想好了!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儿了!!我们福临门不收的东西,还有谁敢收你们的?”“呵!”一个略带稚气的笑声传来,“刘掌柜好大的口气,莫不是你们福临门成了街头一霸不成?”刘掌柜猛一抬头,眯了眯眼睛,皮笑肉不笑地道:“我说是谁呢!原来珍馐楼的三少爷啊!怎么?珍馐楼还管到我们福临门头上喽?”“管到你们头上?本少可没那闲工夫!还是留给你们主子伤脑筋吧!”珍馐楼周三少周子旭淡淡一笑,道,“本少就是看不得有人打着童叟无欺的名义,却廉价强收别人的珍品海货!”“你——”看着越围越多的人群,刘掌柜知道不能再口舌下去了,他对余小草兄妹道,“你们俩先进来,本掌柜自会给你们一个合适的价格!”“恐怕是你认为合适的价格吧!”周三少俊美中略带稚嫩的脸上,现出一抹淡然的笑,“唐古镇临海,海货的品相和价格,只要是本地人,几乎没有不懂行的。小妹妹,麻烦你把手中的鲍鱼,给大家伙儿品鉴一番,看看我们童叟无欺的福临门,给的是不是‘公道’的价?”围观者好些不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经周三少这么一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福临门的掌柜欺负人家小兄妹俩人小式微,仗势欺人想要以低廉的价格拿下人家的珍品海货。今日唐古镇大集,街上走动的当然不缺附近渔村的渔民。渔民们最恨的,就是那些恶意压价的奸商,纷纷应和着,要给小兄妹俩当鉴客。余航虽性子沉默,心中却是有成算的。以往跟随爹爹来送野物的时候,就听说珍馐楼这个新兴的酒楼,跟老牌酒楼福临门,一直在打对台。这周三少明面上打着为他们好的名义,未必不存着打击福临门的意思。两强相争,何必要殃及池鱼呢?余航拦住了小妹的跃跃欲试,有礼地道:“买卖讲究两厢情愿。卖家开价,买家坐地还价,这是天经地义的。买卖不成仁义在,刘掌柜看不上我们的海货,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打扰了!”说着,拱手屈身一礼,拉着余小草挤出了人群。本来被周三少挤兑得一脸猪肝色的刘掌柜,也不好再惦记那些珍品鲍鱼了,借着这个台阶,冷哼一声甩袖进了酒楼大门。心中却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要知道,珍馐楼虽说只是开了不到一年的新酒楼,背后却有全国四大商家的周家做后盾。周家的祖宅又恰恰在唐古镇,这样一来福临门更不占什么优势了。福临门毕竟是老牌酒楼,还是有几个名声不错的招牌菜的,也有一批忠实的老主顾。可近两个月,周家排行老三的小少爷回祖宅,不知从哪捣腾出几个新鲜菜式,很是对了县令老爷的胃口,也拉走了不少福临门的客户。因为这,主家对他已经很是不满了。若是今天再坐实了仗势欺人的名头,他这个福临门的掌柜也做到头了。刘掌柜暗自警醒,虽惋惜那几个鲍鱼珍品,却也不敢再动其他歪脑筋了。“哥!为啥不趁势给那个狗眼看人低的刘掌柜一个教训呢?”余小草对这件事依然愤愤不平,挥了下小拳头,不高兴地问道。余航见小妹鼓着小脸,神情很是生动,忍不住捏捏她的小脸,笑道:“福临门背后有衙门的人撑腰,民不与官斗。咱们如果把那刘掌柜得罪死了,以后这镇上就不好呆了。”余小草愣了一下,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世纪公民,第一次接受“人有贵贱之分”的再教育,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余航见小妹停下脚步,表情怔忡,以为她吓到了,忙安慰道:“小妹别怕,只要我们行得正,那些有钱人、当官儿的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爹说皇上圣明,治下的官员,还是比较公正廉明的。别的不说,咱唐古镇的县太爷,那可是有名的赵青天呢!”余小草定了定神。小说中、电视里,视贫民如草芥的有钱人、当官的,在古代比比皆是。便暗自提醒自己今后行事要低调些。“哥,咱们的皇帝真这么厉害?能把那些大官都治得服服帖帖的?”余小草穿来这么久,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朝代呢。“嘘——”余航差点捂住她的嘴。什么叫治得服服帖帖,幸好他们是在唐古这个海滨小镇,若是在四品官满街走的京城,早就被有心人治个不敬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