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
作者:朗朗明日      更新:2023-06-15 13:07      字数:9190
  一个宋进宝在前,宋添财已经够憋屈了,他可不想要宋小宝也如此。在未遇到赵言修之前,他连再娶媳妇生孩子来和宋小宝分宠都不愿意,更何况是去收养个孩子来分走宋小宝的宠爱和其他。他不想委屈宋小宝,所以,他可以同情狗子给狗子置办份家业,却不能把宋小宝的宠爱和家业分给狗子。那样,对宋小宝不公平,他也舍不得宋小宝有一天会像原身那般,受那样的苦楚和委屈。人心易变,他做不到对狗子像对宋小宝一样,那狗子会不会难受会不会不服气会不会计较,这些都是未知。他不去赌这个未知,因此,狗子,他能照看,却不会收养。这段日子狗子一直住在宋家,陈大石和林小满照看狗子也挺多的。陈桂枝就问了问陈大石的想法,看他们能不能收养狗子。毕竟,他们以后也要有孩子养老送终,狗子无依无靠的,跟了陈大石和林小满做儿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陈大石和林小满其实是想要狗子做儿子的,他们在一起注定是没孩子的,早年因为穷,过继了孩子也养不起就没要。再后来是没有合适的,去年,陈大石和林小满攒钱买了几亩地,陈大石亲爹那边的叔伯倒是想过继个小孙子过去。可惜,他们明摆着是想以后占陈大石和林小满的家产去的,陈大石能答应就怪了。于是,这事情就一直拖了下来,以前,狗子和宋小宝一起在茶摊子玩,林小满就蛮喜欢他的。现在,狗子没了亲人,他们也就动了收养的心思。可他们毕竟不是宋家村人,狗子要过继到他们名下,怕宋家村众人不乐意。这样传出去,怕外人说宋家村众人没有情谊,这才没开这个口。陈桂枝一听,明白了陈大石和林小满的顾虑之后,就告诉了宋添财,在她眼里,万事到她儿子那儿,总能理的顺当。☆、第101章 搬家宋添财听了陈桂枝的话,心里一转弯就明白了,陈大石和林小满过继孩子,自然是要传承香火的。可狗子姓宋,还是宋三雷一脉的独子,要他改姓就太过了。也会引得其他人说话,倒时候说不准连宋家村众人都要被打上一个薄情寡义,不顾族人的标签。陈大石和林小满是个什么样的人,宋添财还是知道的,人品性子样样都好。而他们注定没有孩子,收养了狗子就绝对不会亏待他,两个人会全心全意的待狗子。宋添财一家搬去泉州,剩下的产业让陈大石和林小满管着,其他的不用说,吃喝却是不愁的。陈大石和林小满又都是勤快人,攒银子置产业也就是和几年的事情。再说,他们手里还有藕田和他们自己以前置办的一些产业,把狗子养大成人,娶妻生子的花费是绰绰有余了。若是狗子养在陈大石和林小满身边,宋家村人看着狗子过世的亲人面上,待陈大石和林小满面子上得过得去,这样,也不用担心陈大石和林小满被宋家村村民排外。不过,最为重要的还是搞定姓氏问题。虽然宋添财觉得姓氏问题不是大问题,跟谁姓都一样,可在一般人眼里却是顶天的大事了。姓氏问题不解决好了,陈大石和林小满就不好收养狗子。不然,一个不好就里外不是人。在走之前,宋添财去了一趟里正家。里正自从家里被人放了把火后,在自己家里的地位直线下降。宋添财过去的时候,里正的婆娘正在唠叨里正,听声好似是在说狗子收养的事情。里正夫妻两个瞧见宋添财来了,热情了招呼他进了屋子。这次的事情一出,宋添财的在村子里的威信大大提升,里正因为宋三雷夫妻的事情,每次见了宋添财就想到在宋添财家里的养着的狗子,心里不自觉的就矮了三分。宋添财和里正寒暄了几句,就说到狗子的抚养问题。里正低着头,不去看他婆娘给他使的眼神,直接道:“狗子的事情,是我这个做里正的失职,以后,我孙子有的,狗子都会有,他家的两亩地和屋子,我给他留着。等他长大了,再给他分两亩地。你们放心,我定会好好待狗子的。”这话就是他要收养狗子了,宋添财听到这儿,倒是对里正高看一眼。他婆娘气的要死,可有客人在,却不好当做客人的面失礼,只能暗地里使劲拧了里正一把,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宋添财就当没瞧见,开口道:“叔,你的心是好的,不过,我这儿却有个好人选收养狗子。你听听看,你要是觉得合适,咱们再说。”里正抬起头,惊讶的看了宋添财一眼,宋添财接着说道:“叔,我们家马上就要搬迁去泉州了。这一走,每年也就回来一两次看看,家里的地、屋子和茶铺子总是要人看的,我们就租给了陈大石夫夫了。他们的人品如何,是有目共睹的,手脚勤快人又老实。他们两个注定没孩子,要是能收养狗子做儿子,以后,狗子不仅吃穿不愁,也多了两个真心疼爱他的爹爹,不会受半点委屈的。”里正没说话,他婆娘一听高兴了,刚想说话,又憋住了。男人说话,女人实在是不好插嘴。只不过,手底下又拧了一把里正,让他开口。里正眉头皱了下道:“狗子姓宋,又是独子,要是跟了陈大石,这改了姓,不是断了他们家的后吗。不中,不中,这事不能干,不然,以后,我都没脸去见宋大哥和嫂子。”宋添财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开口道:“这我也想过了,狗子的姓不改,但我们得做下字据,以后,他生的第一个儿子就得姓陈,给陈大石和林小满继续香火。第二个孩子就姓宋,给老宋家留根。这样,两边都能顾到,狗子也能过些好日子,不过,我丑话可说在前头。陈大石和林小满收养狗子是要他以后养老送终的,既然把狗子过继给他们,就是他们的儿子了,他们不给狗子改姓是情分,咱们可不能不把人家当做正经父母待,说三道四的。”陈大石和林小满没孩子,收养了狗子,以后指望狗子养老送终,肯定是不会亏待狗子的。瞧了一眼自己那满脸喜色的婆娘,里正把要自己收养狗子的话咽了下去。就是他对狗子好,可他家毕竟是他婆娘操持家务,他婆娘没这心,狗子还真不如在陈大石和林小满那儿过的舒心。罢了,罢了,以后他再多看顾些狗子和陈大石夫夫吧。里正点点头,答应了,只等过几日请了族老,正式的把狗子过继到陈大石名下。也顺道把陈大石和林小满的户籍迁入到宋家村来,这样,以后也能就近照看些狗子。事情办好了,宋添财回去和陈大石一说,陈大石和林小满都没有异议。至于狗子,他对待他一直很好的陈大石和林小满也没有恶感,给他们做儿子,他也是愿意的。选了个黄道吉日,里正和宋添财做了证人,给陈大石和林小满见证过继了狗子做儿子的仪式。宋家还帮着摆了几桌酒,稍稍的热闹了一下,这之后,狗子就正式的在陈大石和林小满这儿住下来,也开始喊陈大石和林小满大爹爹,小爹爹了。忙完了这些事情,天气就渐渐冷了,宋添财和赵言修再不敢耽搁,把家的东西收拾好了,雇了一队镖师,又找了罗老大要了五六个脚夫,开始搬家了。在走之前,宋大山和陈桂枝请了家里的亲朋好友过来吃饯别饭,离开住了半辈子的宋家村,宋家二老多少是有些舍不得的。宋添财也能理解,尽量满足宋家二老的心愿。陈桂枝是看着家里的哪样东西都觉得好,都舍不得扔,满满当当的装了七八个箱子还有装不下的趋势。宋添财当机立断,和赵言修又顺了一遍,该扔下的扔下,该精简的精简,才把陈桂枝的东西装进了六个箱子。宋大山就是要带上家里的两头牛,他怕到了泉州,宋添财就让他和陈桂枝在镇上做老太爷老太太,闲在家里。一定要把两头牛带上,以后没事了就去放放牛,种种地。宋添财本就做了两个车厢,想用牛车来拉粮食,也没多费事。有了上次去泉州的经验,这次,宋添财又自己租了两匹马,定做了一个稍稍大些的马车。这马车做得比较精细,是用来给宋家二老和宋小宝坐的。他和赵言修可以在外风餐露宿,总不能让这两老一小也这样吧。有了这马车,两老就能带着宋小宝睡马车里了,这样也不用怕路上受寒生病了。启程的那一天,宋大海一家,刘坤武一家,陈大石夫夫和其他一些亲朋好友,也都过来送送宋家。宋大山和陈桂枝和这些人话别,眼睛都红了,只有宋小宝什么都不懂,可看着爷爷奶奶伤心了,也被感染了,抿着嘴就干嚎了几声。宋小宝一哭,倒是把宋家二老从离别的氛围里拉了出来。赶紧抱起宋小宝哄着,等哄好了宋小宝,宋添财和赵言修就带着众人开路了。宋小宝以前也做过马车,可这次的马车是宋添财专门设计过的。给宋小宝定做了个小座椅,防止他在颠簸的路上被撞到。宋小宝被放上去,立马好奇的去研究了,小身子转来转去,看看这是什么玩意。宋添财怕宋小宝肚子饿,专门在马车里备下了不少吃的。还特意去打了个小炉子装在了马车上,打开封口就可以在上面烧水下面,十分的方便。宋家二老比宋添财想象中的适应的好,走了一路也没出现晕车的迹象。甚至,宋大山和陈桂枝每天都会给宋添财和赵言修两个人热些吃食,每天晚上都要开了炉子烧一锅热水,放了米进去密封好,第二天宋家人还能喝碗热粥。不过,晚上的时候,赵言修和宋添财两个人轮流看守。虽然请了镖师和脚夫,但一贯的警惕心让他们不会把信任全部交托出去。宋大山和陈桂枝就在马车里带着宋小宝睡,里面铺了厚厚的铺盖,马车都是下了马匹的,完全不用担心不安全。白天的时候,宋添财和赵言修轮流在后面的马车上睡觉,养足精神。即使这样,五天的路程走下来,宋添财和赵言修也瘦了一圈。好在宋家二老和宋小宝一路上都十分的省事,这一路比他们预算的时间要短一些,让他们松了口气。到了港口,宋家二老和宋小宝都是第一次瞧见那么多的船只,一个个眼睛都不够看了。宋小宝兴奋的不得了,让赵言修举着,恨不得每只船都摸摸才好。趁着宋添财他们搬货的空挡,赵言修带着宋小宝在港口转了一圈,好好的看了各式各样的船。宋小宝淘气,非得自己下来跑,赵言修拗不过他,只好紧着他屁股后面,防止他走丢了。宋小宝开开心心的跑着,小眼睛只顾着看船了,路都不看。一个跟头就撞到其他人身上。宋小宝是个怕疼的,一跌倒就哇哇大哭起来。本来是他撞了人家,现在他一哭,站在他前面的青年男子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赵言修在后面赶紧抱着宋小宝哄着,嘴里却还是不忘给撞着的人道歉。而那青年男子在见到赵言修的样貌时就楞了冷,转而面色如常的开口道:“这位公子,刚刚也是在下没注意,恍神之下,撞到了小公子。多多失礼,还往海涵。”赵言修就跟在后面,知道是宋小宝自己撞上去的,眼前的这个人这样说是给他们台阶。他抬起头来,准备和此人道谢,可忽然间却脸色大变。此人的样貌竟然和他有六七分相像,即使人有相似,可赵言修直觉这人和他的身世有关系。这样一来,赵言修倒是没有再和此人攀谈的兴致,抱着宋小宝没再说话就匆匆的走了。而身后的男子却站在原地,面上既激动又高兴,对着身边的小厮说道:“快,跟着去打探,那位公子是何方人士,他和我长得这么像,说不准就是我那失散多年的小外甥。”小厮不敢耽搁,立马朝着赵言修刚刚走过的地方跟去。赵言修抱着宋小宝,脸色如常,心里却是有些乱。怎么就在这儿碰到了这人,瞧着那人的穿着排场,倒是非富即贵,那若是跟他的身世真有关系。当初就不大可能是因为家贫而抛弃他了,那又是为什么?宋小宝虽然小,可也察觉了赵言修的不高兴,连忙把自己的小肥脸贴在赵言修的脸上,奶声奶气的说道:“不气,不气,小宝对你好,小宝帮你打坏人。”赵言修被宋小宝这么一说,心里一软,他现在有大哥有徒弟有一个温暖的家,不管是谁,他都不会让他们来破坏他现在的日子的。宋添财搬完东西老远的就瞧见了自己儿子在行赵言修卖蠢,想着宋小宝这个整天在他和赵言修之间做了一千二百瓦的大灯泡的小胖墩,宋添财就有些心塞。跟自己儿子争宠都争不过,还能不能更心酸了。走上去,把宋小宝从赵言修的怀里拎出来,点点宋小宝的小脑袋说道:“你又缠着你小叔去那儿疯去了,马上咱们要坐大船了,你要乖乖的,不要乱跑,知道吗?”宋小宝用劲的点点头道:“我知道,奶奶说,要是我乱跑,会有大灰狼把我叼走的。那样,我就再也吃不到好吃,玩不到我的那些玩具了。”这心大的傻儿子,难道你被狼抓住了,不得该担心这肥嘟嘟的小身子要变成盘中餐吗?还有心思惦记吃的玩的,真是个胆大心傻的,这么傻,难不成是他这个做爹的太聪明了,物极必反,他儿子就变得这么蠢这么萌了。不行,他得好好的想想,怎么样才能让他儿子别这么蠢萌了,太会拉低他这个做爹的智商了。赵言修已经恢复了心情,看着宋添财逗着宋小宝,微微一笑。宋添财瞧着这个笑容,差点要流哈喇子了,这么好看的笑容,都是他的,他的,谁也不能跟他抢。这个时候的宋添财,和刚刚宋小宝是如出一辙的卖蠢,且还没萌可卖。赵言修瞧着这对活宝父子,心情陡然间好了起来。没什么能比眼前之人更重要的了,他还在担心什么呢。☆、第102章 新家上了船之中,宋大山和陈桂芝抱着宋小宝不准他再乱跑。宋添财花了三十两银子包了后半截的船舱,先铺了宋大山和陈桂枝的睡铺让宋家二老歇歇脚。宋家二老就没坐过这么长的马车,即使强撑着不让宋添财担心,可颠簸了这么久,身子骨也有些受不了了。等床一铺好,两人倒床就先睡了起来。刚刚上船,宋小宝兴奋的很,很不肯老实的躺在在他奶奶怀里睡觉,闹着要出去看大河。宋添财瞧着陈桂枝和宋大山的脸上已经有了疲色,十分的困盹,就自告奋勇抱过宋小宝说要亲自照看这个小淘气。为了让宋家二老安静的休息,宋添财带着宋小宝去了甲板上,看着浩浩荡荡的河水,宋小宝伸长脖子,伸出来半天,也没看到尽头。宋添财故意逗他,把宋小宝唬得一愣一愣的。赵言修在旁边看不过去了,从宋添财怀里抱过宋小宝,带着他在船上钓起鱼来。宋小宝手小,鱼竿握不稳,赵言修就抱着他坐在怀里,握着他的小手一起钓鱼。河里的鱼一如既往的多,没一会,赵言修就钓了一条大鱼上来。宋小宝兴奋的直拍手,小身子直歪歪的扒着头在木桶里看,肥嘟嘟的小手时不时的伸进盆里撩拨木桶里的大鱼。每次大鱼被宋小宝折腾的不耐烦的甩尾巴甩的水花四时,宋小宝这个小坏蛋就会被吓一跳,发上一会呆,接着立马迈着小短腿,笃笃笃的跑到赵言修身后躲着。等过一会,瞧着木桶里没了动静,再伸出小脑袋瓜子瞄瞄,露出些得意的小笑容,接着,又意犹未尽再跑过去撩拨木桶里的大鱼了。宋添财看着宋小宝自己玩的开心,慢慢的坐到赵言修身边,偷偷的握住了赵言修的左手。赵言修耳根子立马红了,不过,却没抽出手,而是更加用力的反握住了宋添财的手。宋添财感觉到手上的温度,嘴巴都要咧到后脑勺了。鱼竿一沉,赵言修立马提了上来,又是一条大鱼。宋添财这才念念不舍的放开了赵言修的手,把大鱼装到了木桶里。吸取了上次坐船吃饭的教训,宋添财和赵言修这回带足了做饭的家伙。还打了个小炉子和五十斤炭带着,就打算自己在船上做的吃的。不然,依着他们两个以前一顿饭要吃上半两银子,宋家五口人,一两银子都打不住。十天下来,就是十几两银子,吃的还没多好,宋家二老怕是得心疼死了。这会带了米面,宋添财掌勺,知道赵言修喜欢吃鲜鱼鲜虾,就带了鱼竿和渔网过来。这样,在船上钓钓鱼,做做饭,一想就觉得美。只有一个炉子,宋添财打算先把鱼烧好了,再煮饭。去鳞去肚,清蒸,油炸,红烧,炖汤,一时间宋添财忙的热火朝天。赵言修带着宋小宝看在旁边,一道菜做好了,一大一小的总是要偷吃两口。两条大鱼,做了四道大菜,再把早先带来的咸鸭蛋切开摆盘,泡酸豆加辣椒炒了一盘子,再猪几个鸡蛋,晚饭就搞定了。船上的桌子小,五个人坐不下,宋添财和赵言修就搬了四个大箱子拼成了个桌子,又在上面铺了块油布,就吃起了晚饭。宋小宝第一次在这样的桌子上吃饭,他小身子不用做儿童椅只要坐平常的小凳子就能够着菜,顿时就喜欢上了这样的吃饭方式。也不用陈桂枝喂,自己拿了把木勺子大口的往嘴里塞饭。宋添财和赵言修把宋小宝搁在他们两个中间,一个剥蛋壳,一个去鱼刺,喂给宋小宝吃。宋添财还时不时的趁着空挡,给赵言修塞几口鱼肉,夹一块咸鸭黄,就没歇的时候。宋大山和陈桂枝看着他们三个人,相视一笑,眼里有股说不出安心和高兴。船上的第一天,宋添财和赵言修这回是先睡了上半夜,两人一道守了下半夜。这也是宋大山夫妻再三要求的,眼瞧着宋添财和赵言修这一路守夜都熬瘦了,宋家二老就心疼了。在陆地上,风餐露宿的,宋家二老也不敢说换他们轮守。现在到了船上,宋大山和陈桂枝就和宋添财他们商量,晚饭吃早些,让赵言修和宋添财先休息一会。宋家二老先守着,等过了戌时,再换宋添财和赵言修守夜。船上的十天日子过的很快,等到了泉州,宋大山夫妻被港口的繁华和热闹看花了眼。他们老家就是泉州的,七八岁的时候跟着去长辈去了永乐镇安家落户。那个时候,泉州不过是几个小渔村,大部分男子连婆娘都娶不起。可现在,满眼望去,琳琅满目的商铺,不绝于耳的叫卖声和穿着富贵的行人,都超出了宋家二老原先的想象。即使知道泉州繁华,可也没想到繁华到了这样的地步。宋大山和陈桂枝下船的时候,还特意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裳,可在路上一看,也不过是一般,并不多出彩。宋添财喊了脚夫和马车,直接带着宋家人回了平遥镇。他们赶了一个时辰的路才到了新家,宋大山和陈桂枝站在宋添财上次置办的大宅子面前,吓了一跳。再也没想到宋添财那轻描淡写说得置办的宅子这么大,即使没进去,宋家二老也都能明白这宅子肯定是不便宜的。宅子里物件当初宋添财和赵言修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等脚夫把东西搬进来,宋添财领着宋家二老认了下屋子就把事情交个他们去收拾了。他和赵言修则是去屋子外面看酿的醋怎么样了。还有地窖里的糯米,刚刚宋添财在泉州港口问了一下,现今的粮价的早已不比当初他们买的那个价了,这些存着的糯米倒卖出去就能挣上三四倍的价钱。宋添财当然不会去卖了,当初他准备把制醋事业当做本职行业来做,本就要考虑很多。原料自然必不可少,偏偏现在因为年景不好,米价上涨得多。成本一涨,他赚的就少了,第一批醋如何,就决定了宋添财会不会再做下去。六月份酿好的,现在十一月了,差不多快半年了。宋添财和赵言修两个开了一缸的醋,一股酸味就冒了出去。闻着味道,宋添财点点头,脸上闪过高兴,又用手沾了些醋汁尝了尝味道,发现这醋味道相当不错,酿制的可谓十分成功。赵言修看着宋添财的脸色就知道这醋酿的不错,笑着说道:“大哥,这醋酿好了,咱们是自己卖还是卖给其他铺子?”来泉州光光种地是不行的,可要不要经商,宋添财还没拿好主意。即使现在商人的地位大幅度的提升了,可税赋还是交的最高。他买铺子拿铺子租金就能保证宋家的开销,做醋弄个小作坊也没什么大不了。可要是正儿八经的在泉州开铺子,就要入了商籍,这秀才的好处就享受不到了。以后,不仅不能免了二十亩地的税,还得交重税,见了官也不像过去那样能站着说话了,得跪着。对于宋添财来说,秀才身份还是蛮好用的。为了卖醋就舍弃,他着实有些舍不得。可要是让罗家兄弟代卖,这醋的利润又要分出去一部分,他心里也肉疼。赵言修还算是了解他,一问就问到了点子上。宋添财为难了,开口道:“言修,你觉得呢。开铺子挣钱是肯定的,但要交重税不说,我这秀才功名算是保不住了。以后,在泉州,去衙门也少了底气,这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赵言修看着宋添财装作老气横秋的样子,开口道:“大哥,其实这也不难,你看,家里有你的秀才功名能免了税还有其他些好处,这个不动是最好的。而我却没有这些顾虑,当初在赵家闹了那么一出,即使我交了银子赎了罪,可毕竟有了案底。要读书科举算是无望了,不如,这铺子就开在我名下,由我入商籍,这样,咱们就什么都兼顾到了。”宋添财想都没想就摇了摇头,赵言修的才华武艺都十分出众,若是没有赵家那么一堆破事,绝对不可能只跟着他种地。现在要是赵言修入了商籍,以后,就是能想到法子,赵言修也别想干其他的了。宋添财虽然不认为种田行商有什么不好,可却希望赵言修能选一条更好的路走。即使这条路现在看起来不通,宋添财希望赵言修等着,静观其变,而不是为了帮他选择入商籍。赵言修瞧着宋添财摇头,想和宋添财再说说,宋添财却是道:“言修,你习武寒冬酷暑也不曾停歇,为的是什么,不外乎建功立业,保家卫国。我常瞧着你翻看兵法谋略,你心里怕是有些期待的。入了商籍,虽然一时得利,可未尝不会给你留下遗憾。我想过了,这醋还是给罗老大和黄老板他们卖,虽然要分给他们些利,可也落得个省事轻松,不去劳心劳力。咱们刚刚来泉州安家落户,就当结个善缘好了。”这话题到此就打住了,宋添财准备就在这两天就去拜访一下黄老板,他还有干股在黄老板的作坊里呢。现在来了泉州安家,于情于理也要请这些人上门吃一顿乔迁席面。陈桂枝在屋子里指挥着宋大山烧水,她卷起了袖子开始拆拆洗洗,又把屋子里的被子铺盖通通拿出来晒。宋小宝拿着个小扫把跟着陈桂枝后面转,没事就扫两下,灰竟落在他的新衣裳上了,唬得陈桂枝又一阵小祖宗的叫唤上了。赵言修和宋添财也跟着上去帮忙整理,陈桂枝看着他们两个笨手笨脚帮倒忙的样子就直叹气。嫌弃他们碍事,把他们连同宋小宝都赶到了已经打扫过的正堂去喝水吃点心去了。宋添财看着宋家二老忙的起劲,抓住再想捣乱淘气的宋小宝,也不在屋子里吃灰尘了,拉着赵言修就出了家门,到平遥镇逛街去了。平遥镇离着泉州也没多远,这儿的物价细算下来竟然要比泉州贵上几分。想着赵言修喜欢吃海鲜,宋添财就去镇上的菜市口看看。平遥镇的海鲜一大半都是从泉州运过来的,剩下的就是靠海人家自己打上来的。下午,菜市口的人不多,宋添财和赵言修带着宋小宝进去,就瞧见不少摊主都已经开始收摊子了。宋添财自认为是个开明的老爹,于是,很慷慨大方的让宋小宝点菜。宋小宝开口就道:“我要吃肉,这么一大块肉。”船上虽然有鱼吃,可却是没肉吃的,鱼再好吃,连吃十来天的宋小宝也已经吃腻了,于是,一向无肉不欢的宋小宝早就馋肉了。逮住机会就向宋家众人表示想吃肉的意愿,宋家二老在港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了两只鸡,打算炖汤红烧,让宋小宝吃个够。现在怕是已经被陈桂枝放在锅里炖上了。所以,宋小宝的意见被驳回。宋小宝不干了,小胖腿就停在卖猪肉的地方不动了。这儿的猪是小黑猪,猪皮都是黑色的。宋小宝就盯着一个大猪头流哈喇子,他奶奶以前卤猪头的时候,总是留一块最软的猪头肉给他吃。自从茶摊子关了之后,宋小宝已经很久没吃到了,现在一瞧见大猪头,在他眼里就是好吃的猪头肉,再不肯动动他肥嘟嘟的小身子了。瞧着儿子这么没出息的小馋样,宋添财真想以袖掩面了,这小二货小吃货绝对和他没关系,嗯,他得走远些,别让人认出他们是父子来。宋小宝可不知道他那无良老爹在想法子和他拉开距离呢,瞧着宋添财老是在原地不动,憋了口气,张口大喊:“爹,买猪头,咱们今天吃肉肉。”那声音直冲冲的对着宋添财,这些好了,整个菜市口的人都扫了下宋添财。天地良心啊,宋添财他觉得自己从没少了宋小宝吃喝,更没虐待他,不然,宋小宝哪能长得这么圆润白嫩双下巴啊。可刚刚宋小宝那一喊,众人看着他的眼神里就差写着“这爹当的真是的,连买个猪头给儿子吃都舍不得”字样了。撑着笑容,宋添财略略僵硬的在众人的笑意下领着个大大的猪头跟着宋小宝后面追着跑。心里决定,等抓住宋小宝,一定要揍他小屁屁。有这么个坑爹的娃在,要说他这个做爹的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