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作者:朗朗明日      更新:2023-06-15 13:06      字数:8833
  所以,宋添财又去找了些糕点和炒货,每个人都给了两把。想想,又端出去一些,给站着院子中的村子里人送去了。大部分人也都是抓上一把,也有那不自觉的,还往口袋揣,嘴里还嘟囔着宋添财家日子过好了,也不在乎这三瓜两枣了,话里话外无外乎自己家穷,想让宋家搭把手。意思都快到了宋家不给他点救济就是假仁假义,自私自利的狡诈人家。宋大山和陈桂枝富了就忘本,一点都不想着村里人,眼高了,心大了。宋添财对这人很想把端着的盘子扣过去,大吼一声,你穷关我屁事。我家再有钱那也是我辛辛苦苦挣的,凭啥要给你啊。真是脸大的可以,忒看得起自己了。可他告诉自己他是秀才,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读书人,宋家更是积善人家。他可不能为了个拎不清的蠢人毁了他爹娘大半辈子挣出的名声。在乡下,即使宋添财再不想为名声所累,但一个好名声确实实用的很。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宋添财是不准备让宋家名声有损失的。特别还是为了这种眼红之人的闲言碎语。不过,宋添财也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他端出读书人的范,然后,痛心疾首,严正言辞的对着这位拉着他暗示了半天的村里人训斥了一顿,把他做的各种不靠谱不仁义不道德的事情都巴拉了一遍。从他不务正业到不孝父母,林林总总说了一大段。从立身不正到破坏乡风村德,由小到大,言之凿凿,最后表示,他爹娘一辈子良善,做好事都不留名的,名声容不得这人破坏。要是这人再诬陷宋家,诽谤宋家老两口,他这个做儿子的,就只能去里正那儿瓣扯瓣扯了。要是里正那儿瓣扯不出来,那也可以到县太爷那儿好好说说,对于坏他爹娘名声之人,他是绝对不好放过的。很好的扮演了一名嫉恶如仇,大义凛然,名声大于天的秀才公形象。众人瞧着宋添选说得头头是道,痛心疾首,一想,宋添财对着他爹娘一直很孝顺,这人说他爹娘不是,难怪宋添财要着急了。不过,秀才公说话就是有水平,他们以前也觉得这人做事不地道,可具体怎么形容却说不出来,现在被宋添财这么一说,这人不就是像宋添财形容这般,不仅自己不学好,还带坏了宋家村风气,现在还要来说宋家闲话,真是太不应该了。那人被宋添财说的面红耳赤,可辩又辩不过宋添财,就想出手教训宋添财。赵言修在宋添财旁边好似不禁意间的轻飘飘的拗断了一根宽木棍,那人就焉了。只得灰溜溜的跑了,引得周围的人大笑,说着这人的不地道,只会眼红挑事,颠倒黑白,也就宋家人厚道不跟他计较,不然,打上门也是要得的。人家宋家有秀才公在,又有个举人老爷的儿子住着,抬抬手就能治住那些胡搅蛮缠的。再讲宋家还为村子里捐了祭田,待村子里的人又大方和善,大部分人都是有数的,只会交好宋家,不会得罪宋家。那些有心思的人,瞧着那人灰溜溜的走了,也收了收心思。宋家再也不是以前的宋家了,宋添财可比他爹娘厉害多了,想占便宜,怕是行不通了。从头到尾,陈桂枝和宋大山都当没躲在厨房里收拾野猪,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出来打圆场把事情轻轻放下。而宋添财却没有什么得意之情,在哪儿都有这样见不得比自己好的人。他们宋家在宋家村兄弟不多,姻亲又少,很不占优势。若是今天的事情发生在那些兄弟多的亲戚多的人家,早就有人把说闲话的这个人打走了。哪还用得上宋添财出面,不得不说,今天这人怕是说出了一些人的心思。看着宋家开茶铺子,生意红火,怕是眼红了,心里惦记了。整天巴头巴脑的就算着他们宋家有多少家底,心痒痒的,又拿不到,心里能舒服就怪了。这才想试探试探,也是宋添财一开始捐祭田给开的口子。又加上宋大山和陈桂枝一贯的好脾气好性子,才让这些人试着来诉苦求救济。要是今天开了头,怕是以后就断不了了。好在这些日子给宋家老两口洗脑的效果不错,让他们没脑子发热的出来阻止自己,也让众人明白,他们宋家为村里里出钱出力是情分是恩义,而不出才是本分,挑剔不到宋家。他们别想把宋家架着,尽掏好处。而留在宋家院子里的人,宋添财也不小气,让陈桂枝把烧了些野猪肉和猪骨头下水,留他们在宋家吃顿杀猪菜。宋大山趁着这机会,又去村上喊了几家和他要好的的人家过来吃饭,就在扫干净雪的院子里摆了八张桌子,又在每个桌子底下放上一个火盆。中午的阳光还算可以,又没起风,在院子里吃不算太冷。万氏也过来帮忙了,听说了先前发生的事情,跟陈桂枝在灶上说道:“添财娘,也是你们性子软和,让那些眼皮子浅的到家里来撒野。你们累死累活的时候,那些人也没伸个手,现在你们日子刚刚好过一些,就要来打秋风,真是好厚的脸皮。今天我和你大哥去了镇上办年货,不然,一定好好骂骂这些人。也不知一个个按了什么心,全见不得人好。还说你们心大了,忘本了,难道那六亩祭田是摆设。说这话的也不想想自己为村子里做了什么,怎么好意思张开这口的。我家当家这样的亲兄弟都不想麻烦你们,这些屁干系没有的就尽想着来占便宜了。”万氏是个大喉咙,说的话声音也大,许多在院子里吃喝的人都听到了。虽然大伙该吃吃,该喝喝,气氛还算热闹,可宋添财相信,有些人的小算计怕是得歇歇了。送走了村里人,宋添财算了算野猪肉,一只野猪也不过一百斤不到。陈大石自己抓了只小的,这边的野猪是一点没要。摆席面用了有二三十斤肉,剩下的,宋添财打算送两只前腿给杜掌柜,两只后腿给蔡师爷,再添些山货和野鸡,也就是蛮不错的年礼了。所以,下午,宋添财又和赵言修去了一趟镇上,趁着野猪肉新鲜给这两家送去。两人送完年礼又大肆采购了一番,把要过年的年货采办得足足的,之后又去接了宋添金。永乐镇是个小镇,每年到年腊月二十的时候,就会关铺子回去过年,过了初十才会再开张。今日正好是腊月十九,宋添金从明天起就开始放假了。而等他们去接宋添金的时候,杜掌柜也准备好了回礼,鸡鸭鱼肉,还有一些海鲜和布匹,绝对高于宋添财他们送来的年礼。宋添财也不在意,乐呵呵的收了。杜掌柜的身价和他们家确实是存在差别的,回的礼自然要重些。不过,他送年礼也就是拉近一下两家关系,目的到了也就行了,其他的倒是次要。宋添财干了小三个月,赚了二两多银子,还有两只鸡一坛酒一道肉的福利,心里高兴,还很有心的给家里人都带了礼物。连宋大山和陈桂枝的都有,宋小宝的更少不了。就是宋添财这个堂哥和宋添金是同辈,什么也没得到。反而要贴出去个大红包,毕竟,宋添金还没成亲,还是能拿长辈的红包的。等回了家,宋大山和陈桂枝拿着宋添金给送的礼物,脸上乐呵呵的。宋添财心里明白,宋家两老看中的不是那几文钱的东西,而是宋添金待他们的心意。宋添财也给宋大海送了些东西过去,万氏兴高采烈的收了下来,还搬过来一坛子自己家酿的米酒过来。虽然东西肯定不比宋添财送过去的,可宋大山很陈桂枝却十分的满意。而这个时候,宋添财终于记起来,他好像还酿着葡萄酒来着,他把那些酒放哪儿了?☆、第38章 过年宋添财记得处理那些山果的时候好像酿过葡萄酒,他还细心的在酿了一个月后用纱布过滤过。然后,一坛坛的放到了地窖中去。本来想着茶铺子开张了,就拿出来卖,可惜,那些跑商的连茶都没时间喝,哪还会喝酒。所以,宋添财就没去管这些酒水了。现在瞧着万氏自己酿的米酒香味十足,酒味浓厚,明显很得众人的赞赏。宋添财这就想起了自己还酿着葡萄酒呢,虽然可能口味不适合这儿的人,可那也是他的劳动成果好不好。于是,大晚上的,赵言修和宋添财进进出出的在地窖中搬出了十坛子葡萄酒。每个坛子十斤重,用黄泥红布密封的好好的。宋添财拿了抹布把酒坛子擦的干干净净,然后,才用刀子开了封口,一股葡萄酒的淡香就出来了。用勺子掏出酒来,淡淡的紫红色,很是漂亮。陈桂枝还得第一次瞧见这种颜色的酒水,立马怀疑道:“添财,这酒是不是酿坏了,瞧着都变颜色了。”宋添财立马感到淡淡的忧伤,这就是几百年的代沟问题啊。嘴上解释道:“娘,这酒就是这个颜色,它还有个名字就叫红酒,听说女子每日睡前喝上一杯最是养颜了。这酒的度数低,娘你喝正好,不会上头,怕爹喝惯了白酒,就喝不惯这了。”宋添财自己先喝了一口,感觉还不错,酒精度比他预想的还要高一些。陈桂枝一个错眼,宋添财就先喝了,陈桂枝立马担心的看着宋添财,眼睛都不眨,就怕宋添财有什么不是,好立马套牛车去看大夫。等过了一会,宋添财没有半点不是,陈桂枝才确定这酒没问题,还真是这颜色。在宋添财的劝说下喝了一口,发现口味柔和顺滑,余香绵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倒是宋大山确实是喝不惯,觉得像喝果酒似得,太淡了。赵言修也被宋添财同意喝了一小口,发现并不呛口,表示十分的可以接受。一五口人,找到了两口人和自己一样的品味,宋添财觉得还是十分满意的。特别是,宋小宝小朋友不能算在此行列,他的酒获得了绝大部分赞同和喜欢。最后,宋添财分配了这十摊子酒水,留了四坛子给陈桂枝,他和赵言修一人三坛子。同时决定,来年可以再多酿些葡萄酒,反正酒越放味越好,也不怕坏了。赏了美酒,宋添财一晚上睡的都很香。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宋家家门口来了辆马车,出来两个男子穿着衙役服。引得村子里的人都远远的看着,不敢上前,心里嘀咕,宋家怎么引来了衙门里的人。这两名衙役问明白了这是宋家,就开始搬东西,布匹,点心和其他一些吃食,都快有小半马车了。说是蔡师爷给回的年礼,宋添财给两位衙役每人递过去一个半两银子的荷包,热情的留了饭。衙役们有事推了,宋添财又抓了家里的两只鸡和两道野猪肉给了他们。最后,想想,又把家里的葡萄酒搬了两坛子到马车上,让衙役给带回去给蔡师爷尝尝。现在蔡师爷已经是主薄了,正经官身,他又十分的会做人。这才能派动衙役们给他回年礼,算是给足了宋添财面子。宋添财也知晓蔡师爷让衙役回礼在宋家村这么走一趟,可是能打消不少人的鬼心思。所以,对着这两个衙役客气的很,务必也给蔡师爷做脸。衙役们得了好处,捞足了油水,满是喜色的走了。心想:以后这来宋家送回礼的事情可要积极些,这么好的差事可不能让旁人抢了去。宋家村人瞧着衙役们搬了不少东西进宋家,又看他们待宋家恭恭敬敬的,心中都在嘀咕,这宋家交到了什么贵人,竟然能请动衙门当差的做跑腿。这宋添财不声不响的,竟然有了这么硬的靠山,也难怪能让举人老爷托他照顾自己的孩子。不管心里怎么想,村里人也都高看了宋家一眼,本来宋添财是秀才的身份就很让人忌惮了。现在他又和衙门里的人有交情,那些有心算计的,也都老实了起来,再没摸出宋家什么个情况下,是不准备轻举妄动了。宋家并没有因为蔡师爷回礼而有什么不同,陈桂枝看着家里的年货有些犯愁。往年家里绝对不会有这么多吃喝的,就连布匹都积攒了好几匹了。要是以前,她肯定要挑些给自己娘家送过去,给她几个侄子做两身新衣裳穿。可现在却是没这打算了,两个兄弟那样待她,即使她看在自己娘的份上,不和他们一刀两断,可也不会上赶着了。既然一个个拿她不当回事,那她也不拿这些人当回事。就如她儿子说的,谁没了谁还不能活了。她家日子现在蒸蒸日上,可娘家弟弟们可的几个孩子都还没娶亲呢。以后有的是用银子的地方,陈桂枝是打算一个子都不会借的。也让她弟弟们尝尝她当初的滋味,知晓做姐姐的也会寒心也是有脾气的。至于自己妹子那儿,陈桂枝也不打算救济了。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她老是惦记着自己妹子吃苦吃亏,想待她好些,给她贴补些,可她妹子心里眼里怕是都没她这个姐姐。陈桂枝细细想了这么多年陈桂月的行事,发现她很多年来没为宋家花过一分钱了。陈桂枝往常都会以妹子家穷为她开脱不计较,可细细想来,都是把自己这个姐姐不放在心上罢了。这样的情况下,陈桂枝觉得自己要再送东西过去,那就是自己要打自己耳巴子了。这不是上赶着让人不吃劲吗,她是不会吃力不讨好的去干这种吃饱了撑得脑抽的事情的。最后,陈桂枝挑了颜色最老的两匹布,给她亲娘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做了两身新衣裳和新鞋子。款式都是老人款,改都改不了。防的就是她那两个弟媳占她娘的便宜,就像以前她回家送布料都是被几个侄子讨去了做衣裳。陈桂枝心疼自己母亲,可东西送回去了,怎么用她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每年把自己比较的衣裳送几件过去给她娘穿,图个省心。不过,现在陈桂枝却打算出了正月就把她娘接过来住。不然,今年没送东西过去,两个弟媳妇怕是要说闲话了。虽然不敢待她娘如何,可阴阳怪气也是有的,她娘那性子,怕是会受不了这个气。她以前待弟弟弟媳们好也是想着他们能待自己娘好一些,现在却是不打算惯着他们了。他们要是敢不孝敬娘,她就让娘一直住在宋家,扒一扒两个弟弟弟媳的脸面。要是敢对她娘一点不好,她就接老太太过来住,这就是她儿子给她的底气。另一边万氏又来和陈桂枝说了个好消息,宋添金终于要定亲了。定的还是个镇上姑娘,就是镇上杜掌柜酒楼里做大厨的那户人家。那大厨姓胡,名叫胡一勺,娶妻周氏,生有两子一女。这是最小的女儿,名叫胡小玉,今年十七岁,模样好,做事勤快,万氏对她是事事满意。陈桂枝心里有疑问,但没好问,毕竟,十七岁才谈婚论嫁,这也太迟了吧。万氏倒是没瞒着,和陈桂枝掏了底。这胡小玉什么都好,就是先前定过一门亲,可惜那未婚夫是个没福气的,得病去了。那户人家想要胡小玉抱着牌位嫁进去守活寡,胡家人不同意。胡家又不是什么,讲究这个。要他们把女儿嫁进去守活寡,胡家人怎么舍得。两家就闹僵了,最后,那户人家竟然放出风声说胡小玉命太硬克夫,一下子就耽误了这姑娘。而胡一勺在酒楼做大厨,宋添金做伙计,一来二去的就熟悉了。瞧着宋添金模样周正,手脚有勤快,人也踏实。胡一勺就动了招女婿的心思,再一问宋大海和宋大山两家名声都不错,就和宋添金说了。宋添金是个实诚的,直接把自己克妻的话说了。好吧,一个克妻,一个克夫,胡一勺拉着宋添金去找算命先生算了两人的生辰八字,结果大吉大利。于是,立马让宋添金回家和父母商量。万氏昨个已经去相看过了,当天就请媒人定下了亲事。打算等过完年,开春就办。陈桂枝听了也为宋添金高兴,这真是好事多磨。能娶个镇上姑娘,难怪她家大嫂乐成这样。万氏的心思陈桂枝明白,因为先前是自己娘家侄女耽误了自己儿子,万氏比谁都心疼儿子,觉得亏待了儿子。加上村子里的闲言碎语,自然让万氏憋了劲的要给宋添金娶个好媳妇让众人瞧瞧,好好出出心中的恶气。现在儿媳妇各方面条件都高出一截,万氏当然得偷着乐了。侄子娶了个好侄媳妇,他们做叔叔婶婶的脸山也有光不是。两个女人立马商量起了宋添金婚礼需要的东西,彩礼要给多少,首饰要打几件,酒席要摆几桌等等,好像明天宋添金就要成亲了似得。直到宋添金找来,喊他娘回去吃饭,又引得陈桂枝打趣,被他说的从耳根子红到脖子。还是万氏心疼儿子,赶紧拽着儿子回家了,陈桂枝和万氏说好了,明天让万氏一家过来聚聚。宋添财这几天很闲,茶摊子在腊月十五就关门修业了。宋添财给林小满开了工钱还包了大红包,当然,过年福利也没忘记。林小满和陈大石十分感激,送了不少风干的野味过来。再听说宋添金定亲了,宋大山这个做叔叔的十分高兴,当天晚上楞是喝的有些微醉才去睡觉。赵言修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是有些沉默,几次做事都有些神不守舍。宋添财自然发现了,他心道:难道赵言修看上哪个姑娘了不成?这是思春了,想要娶妻生子了?虽然要守孝三年,但他们可以先定下来,这也无妨,自觉是知心大哥哥的宋添财立马去和赵言修谈心了。赵言修被宋添财问得目瞪口呆,连忙摇头道:“大哥,你怎么会这样想,我从没什么心仪的女子,也不想成亲生子。看着我爹娘恩爱一生,我早就打算若是今生找不到一个倾心以待的,绝不成亲。更何况,爹娘孝在身,我哪有心思想这些。我就是想着大哥是不是也要……”赵言修的话没说全,可意思却表达的清清楚楚了。毕竟,宋添财年纪在这,有地有房有存款,就是成过亲,有个儿子,可想要嫁给宋添财的怕是也有不少。按理,宋家也该为宋添财张罗婚事了。一想到宋添财要成婚了,赵言修就觉得有些别扭。现在他在宋家的日子很好,可想着有一天宋添财这个傻大哥会被未来的妻子分出去许多关爱和眼光,赵言修就觉得有些不安和郁闷。可他又不是小孩子,难道要为了自己的小心思,拦着宋添财成婚,那样做也太不知事了。宋添财看着赵言修,哈哈的笑了出来,半响,才道:“你大哥我儿子都有了,还说什么成不成婚,这辈子把小宝带大了就心满意足了。言修,跟你说句实话,你瞧瞧村子里那些有了后娘的孩子,一个个过的什么日子。虽然我即使成亲了也不会亏了小宝,可旁人我却不敢保证,那不如就这样过着。我好好孝顺爹娘,带大小宝,要是真遇上一个特别动心人品好待小宝好的,再成家也不迟。”虽然很不厚道,但听完宋添财这么一段掏心掏肺的话,赵言修神奇的不再烦躁了。他心道:大哥这么傻气,小宝又那么的呆萌,还是让他替大哥把把关吧。再怎么,也不能让人把他大哥给骗走了,不然,那么可爱的小宝被欺负了可怎么办。年底过的很快,大年三十的晚上,宋添财一家祭祖之后,围在一起吃火锅。除了宋小宝和宋大山吃着清汤锅底,其他三个人的筷子频频往那红的不见底的辣汤中夹。听着屋外的爆竹声,再看看身边团团圆圆的家人,宋添财心里一暖,转眼间,他从一个数钱能数抽筋的暴发户穿到这来成了个半死不活的酸秀才。原以为是个亏本买卖,没曾想收获了他一直渴望的家。☆、第39章 拜年吃过年夜饭,换上新衣裳,就该是给红包的时候了。宋小宝,赵言修,宋添财都被宋大山和陈桂枝塞了红包。当然,收获最多的还是宋小宝,拿了四个红包,宋添财帮他数了一下,足有八两银子。早先宋添财为了帮宋小宝树立正确的银子观,给他做了个十分可爱漂亮的木头储蓄盒。教着宋小宝把平时得来的银钱都放进去,没事的时候,就用铜钱教他数数,告诉他一个铜钱能买什么好吃的,一两银子能给他买多少好玩的。把抽象的银钱量化,让宋小宝懂得金钱的概念。做到珍惜所拥有的,不浪费不挥霍。宋添财还给赵言修包了个二两的红包,给赵言修的时候,赵言修还不想要。是真不想要,好像和宋小宝一样从宋添财手里拿红包是件很掉份的事情,还试图以他也是宋小宝的长辈,不该还和宋小宝一个待遇来据理力争。却被宋添财给镇压了,好不容易宋添财才找到一个光明正大在家里表明自己地位的时刻,怎么能让赵言修给搅合了。虽然,宋添财的红包只能给两个人,可这并不妨碍宋添财以过来人和长辈范的姿态在宋小宝和赵言修两人面前拿乔端架,表明自己大家长的地位。告诉两人,以后一切要听自己指挥。年夜饭后,村子里有许多人会窜门。宋大山也不是那么喜欢凑热闹的人。只和陈桂枝去了宋大海家唠嗑了一会,就回来了。比起和外人谈天说地,他们还是比较想逗逗孙子,守在家里。年三十晚上有吃饺子的习俗,传闻因为饺子外形似元宝,夜里吃饺子也是预示着来年财源滚滚,富贵天成。而宋家喜欢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等包完了直接下着吃。宋添财包饺子包馄饨都是个中好手,前世一个人在外打拼,出租屋子的冰箱里放得最多的就是饺子和馄饨。都是他自己动手包的,那些外面买的速冻饺子一盒的价钱买馅买料自己包的话,都能包四五盒的量了。精打细算的宋添财每次都会自己包,韭菜猪肉馅的,鸡蛋韭菜馅的,芹菜猪肉馅的,香菇虾仁馅的……各式各样的,他都包过。不是他特别爱吃饺子,只因为一顿饺子的成本便宜,很特别省事,烧个水开了丢下去,一顿一碗饺子,连菜钱都省了。他吃饺子的最高纪录是连着吃了一个月,因为吃伤了,等宋添财有钱之后,再也没碰过饺子。多好吃都没胃口,所以来这儿几个月了,宋添财从没有提过包饺子来吃。但年三十这顿是少不了的,所以,宋添财就成了宋家包饺子的主力军。除了一开始手生包得两个不是太好看,其他的饺子又饱满又漂亮,速度都能顶得上陈桂枝和宋大山两个人的手速了。宋小宝看着包饺子好玩,也闹着要包,可惜皮子在他手上被捏来捏去,都快成坨了,还是没看着宋小宝放馅。陈桂枝见不得浪费粮食,好言好语的把宋小宝手上的饺子皮哄了下来,又重新包好。转眼一看,赵言修那儿更是惨目忍睹。好歹宋小宝还能捏个馒头和面饼呢。赵言修那儿的饺子却不能叫饺子了,不是皮破了露出馅,就是用力过猛把皮子捏成一团,他包了三四个饺子歪歪扭扭的排在一排,模样丑的宋添财都要忧伤了。为此,宋添财不得不停下炫自己包饺子的高超技艺来慢慢的教赵言修包饺子。告诉他怎么拿皮子,放多少馅就够了,捏皮子要用什么劲道。好在赵言修悟性不错,宋添财教了他两三遍也能勉勉强强的包起来了。饺子下锅,陈桂枝每人给盛了二十颗,宋小宝和她吃一碗。宋添财看着满满一碗饺子发愁,他是真的一点都不想吃。赵言修端着碗吃的不错,第一次吃自己包的饺子感觉自然不一样。不过,赵言修的眼力一直不错,宋添财为难的看着饺子他就明白了。他大哥是不想吃,但又不好浪费。再说,这饺子的寓意好,习俗如此,要是他大哥真不吃的话,要惹宋家老夫妻担心了。赵言修想想趁着陈桂枝喂宋小宝没注意这,勺子麻利的从宋添财碗里挖出一半。然后对宋添财眨眨眼,瞧着少了一半的饺子,宋添财立马向着赵言修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心道:还是我家小弟上道,嗯,以后家里的饺子就可以让他都承包了。最后,宋添财苦大仇深的把饺子咽了下去。赵言修摸了摸撑着的肚子,苦笑的想到以后再也不逞能了。吃饺子吃到撑得走不动路,这件事情他是打算怎么也不会对旁人说的。大年初一,是个特别喜气的日子,这一天一大早陈桂枝和宋大山就起床了。初一这儿早上要吃鸡汤面,具体什么寓意,陈桂枝他们也说不上来,就是一辈辈的传了下来,成了习俗。在宋家村,再穷的人家在初一也会做顿鸡汤面吃。陈桂枝和宋大山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他们起的还不算最早,有好几家的鞭炮声都响了起来。然后,就是杀鸡熬汤,和面擀面。鞭炮声一响,宋添财也就醒了。想想自己家没什么要在初一拜年的,初二他娘要回娘家,而宋添财也要去舅舅家拜年。虽然先前发生的事情让宋添财心里不舒服,可他都已经成家立业,若是不给舅舅拜年,外人讲究起来,还是会说宋家没礼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