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作者:朗朗明日      更新:2023-06-15 13:06      字数:8711
  一路上,赵言修擦了擦汗问着宋添财道:“大哥,你真厉害,竟然能把这些奶奶们的喜好摸清楚。三言两语就把我和小宝带出来了,我对着她们就被问蒙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看着有些心有余悸的赵言修,宋添财安慰道:“没事,以后啊,你瞧见她们不想说就笑,她们也是看你长得俊,又有家底的样子才打探你的消息,想招你做孙婿呢。言修,本来我可是咱们宋家村的头名俊儿郎,现在你一来就不值钱了。哎,你看看,你长这么俊不是让大哥自卑吗?”说完,还故意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逗赵言修。赵言修看着故意和和他说笑的宋添财也明白宋添财是想告诉他,这些老太太对他没恶意,反而带些善意,让赵言修放松心情,不要在意。赵言修自然是领情的,笑笑就抱着宋小宝大步往前走了。等到了茶摊子,已经过了最忙的时候。陈桂枝再收拾东西,林小满在洗碗筷,擦桌子,做事看着井井有条,比以往宋添财做事的速度快多了。宋小宝手里抱着一碗芝麻糊的碗谁都不让拿,等瞧见陈桂枝就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喊道:“奶奶,糊糊好吃,要。”芝麻糊已经被宋小宝吃的差不多了,刚刚宋添财让宋小宝把碗给宋三伯娘,可这熊孩子就是拿着碗不放。宋添财又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只好和宋三伯娘打了招呼,呆会给她家送过去,没曾想这孩子原来是怕跟他奶娘要这芝麻糊吃说不清楚,拿碗来做范本啊。一点小聪明都用在吃的上面了,这毛病也不像了谁,反正宋添财绝对不会承认是像他的。他可不好吃来着,嗯,绝对不好吃!不过,这芝麻糊确实挺香的,他儿子还挺会吃的。陈桂枝给宋小宝擦擦嘴巴,笑着问宋添财道:“这又是谁家给小宝吃的好吃的,我看看,这是你三伯娘家的碗。还别说,整个村子里就她做芝麻糊最好吃,不过,她可不大方,今日怎么会给小宝送一碗啊。”宋添财瞄了一眼赵言修一眼,心道:宋三伯娘可是还有个孙女在家待嫁呢,他家小宝可是沾了赵言修的光。陈桂枝一看宋添财看向赵言修,就捂着嘴巴笑了起来,道:“原来是沾了言修的光啊,不过,谁让咱家的言修长得这么好,要是我有女儿我也想招他做女婿来着。”陈桂枝的话一出,赵言修就从脸红到了脖子,低头头都不好意思抬起来了。宋小宝却不管这些,只捧着碗围着陈桂枝看,小眼水汪汪的,看得陈桂枝心都要化了。想想,她到厨房找出一块卤肉,又包了几个茶叶蛋和一包糕点,点点宋小宝的小脑袋瓜子道:“走,奶奶这就给你换糊糊去。你在家等着,乖乖听话,知道不。”宋小宝赶紧点头,陈桂枝拿着那已经见底的芝麻糊碗就要往村子里走去。林小满在旁看着活泼又调皮的宋小宝心里羡慕,他和陈大石注定没有自己的孩子,家里又不富裕,让两个人想过继个孩子也不容易。听着陈桂枝要去换芝麻糊,赶紧拦着说道:“婶子,我会做芝麻糊。大石在山上开了荒地,今年收了不少的芝麻。小宝爱吃,明天我给小宝带来做着吃,你就别再跑一趟了。”宋添财眼睛一亮,看着林小满就好像见到了好吃又甜糯的芝麻糊在向他招手。立马笑容满面的对着林小满道:“小满,这里的事我来做就好。家里就有芝麻,大小石磨都有。你看小宝催的急,你现在就帮他去做吧,等做好了,也省的这小祖宗呆会闹腾。对了,要做你就多做些吧,嗯,就做上七八碗,咱们都试试。”被他老爹推出了做理由的宋小宝完全不知道他爹正无耻的借着他的名义为自己讨好吃的,还配合的向着林小满眨着小眼睛,卖萌卖蠢的不忍直视。赵言修嘴角抽了抽,很想说,大哥,最后一句才是你想表达的重点吧。☆、第29章 要账做芝麻糊原料就要两种,芝麻粉和糯米粉,调料则可以放白糖和蜂蜜。茶摊子里面天都有糯米糕卖,糯米粉是现成的,所以,只要做芝麻粉就好了。宋家院子里本来就有石磨,开了茶摊子,每天做的糕点多了,宋添财又在茶摊子这儿打了两个石磨,大小都有。见儿子和孙子眼巴巴的在等着吃芝麻糊,陈桂枝立马飞快的回家拿了今年刚收上了的芝麻过来,交到了林小满手里。林小满也没推辞,笑着进去磨芝麻粉了,宋添财找了抹布开始擦桌子板凳。赵言修闲着无事,把茶摊子里里外外看了个遍。他出生算是富贵,这半年又跟着师傅去外游学,也算见过些世面。把茶摊子里里外外看了几遍,赵言修就再想了想。最后,对着宋添财道:“大哥,天气越来越冷了。我先前在外瞧见过有的铺子会卖那种瓦罐汤水,一罐汤都得四五十文。到了冬天,客人进门喝碗热汤,吃些热的,茶摊子生意应该会好些。再说瓦罐保温,也不怕气温低,冷的快。”赵言修这真不把自己当做外人了,瞧着宋添财为他花了不少的银子,就想出出主意,让宋家多赚些。他也就是提提意见,若是可以最好,若是不可以也没事。不然,心里明明有想法能帮到宋添财却不说,赵言修是做不来的。宋添财一想就想到了瓦罐汤,前世有人都把这做成了连锁,现在他一心扑在了粉丝汤上面倒是忘记这茬了。说到做粉丝,宋添财更郁闷了。先时因为家里太忙抽不出时间做粉丝就给搁下了,后来杜掌柜那儿又被断了鸭子,鸭杂泡汤了,更是没了指望,他也提不起兴致来做粉丝了。最后打算等冬天到了,就做个小火锅,给众人吃烫的,刷些土豆白菜猪肉羊肉就行了。可赵言修的话却给他另开了思路,对啊,他可以做瓦罐汤啊。一只鸡能做四五罐子鸡汤,一份鸡汤清炖或是加木耳山药等混炖都行。卖上二三十文简直就是手到擒来,完全不费事。还有排骨鸭子羊肉牛肉,都可以做汤做红烧啊。再来,他还可以做红烧肉的升级版东坡肉,就用瓦罐子炖,一罐子一斤肉,卖上二三十文,两个大老爷们一罐子肉再加上些小菜素炒正好。一顿饭下来一人不过二十文,却能吃的体面又实在,相信不少押镖的汉子乐意花这钱。粉丝他也可以带着做,若是点瓦罐的客人喜欢,他可以送上一两做添头,要多了就再加银钱。还可以用这瓦罐原汤做小火锅的底料,口味清淡的正合适,这样可以省不少事情。宋添财这么一发散思维之后,就感觉那白花花的银子在向他招手了。回头就拍上赵言修的肩部道:“言修,这点子不错。等到时候大哥依着你的点子赚了钱,一定给你包个大红包。”赵言修听着宋添财的话很高兴,终于能帮上忙了。说道:“能帮上大哥就行了,红包就不用了。”厨房里传来了阵阵芝麻糊的香味,宋添财拍了赵言修一把,笑着说道:“走,咱们先去尝尝小满哥的手艺,闻着味就香,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要是做的好,咱们也可以做出来摆上柜台卖的。”好吧,暴发户就这样庸俗,最喜欢的就是把什么都和钱扯上关系,忒忒俗了,重点是他自己还很得意。林小满做的芝麻糊俘获了尝过芝麻糊的所有人,宋小宝是直接举着舔了很干净的碗表示再来一碗,而宋添财则是乐呵呵的表示,以后林小满可以多做几次,连赵言修也含蓄的在陈桂枝给他加一勺子的时候没有推辞。吃完了芝麻糊,宋小宝心满意足的同时,立马甩了赵言修这个形影不离的好玩伴,跟在了林小满身后成了小尾巴。林小满很喜欢宋小宝,也乐意陪他玩哄着他,答应了明天给他带自己做的炒面和花生糊,才在宋小宝依依不舍的眼神下跟在前来接他的陈大石走了。等晚上宋大山回来之后,脸色不仅没变好反而更难看了。陈桂枝心里嘀咕,却也没说什么,早早的用了饭,做好了明日要用的卤菜就打发了宋添财去睡了。等着宋大山和她说什么事情,宋大山就这点好,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瞒着陈桂枝。果然,瞧着没孩子在面前,宋大山就倒豆子似得把话倒了出来。原来,今天宋大山碰到了一个老相识,这人住在冯金花隔壁。上次也就是他送宋大宝过来的,今天遇见宋大山就和他闲聊了几句,说起了冯金花一家。说是自从上次冯金根媳妇流产了之后,冯金花和娘家就闹翻了。十多天前,冯金花不知道从那儿发了财了冯家村,穿金戴银的。引得刘氏奉承她,她却是咬紧了娘家欠她的十两银子,说不给就去告官。最后,冯家就只好给了两亩旱田了事。为这事,已经分家的冯金根又被刘氏却闹了一顿,硬是要他们出来一亩地。冯金根放话,他出这亩地就是给刘氏和冯大成养老了,以后就别想找他们要银子了。更表明,冯金花这样的没良心的姐姐,他以后也不会走动了。这下冯金花出名了,出了门的姑娘回来逼弟弟们的家产田地,这事就算有前因可也够让人说嘴的。冯金花在冯家村边上起了个屋子,又买了一亩水田,看样子是准备在那儿落户了。她天天在外面道宋家无情无义,欺负宋进宝是养子,不给田不给地,要逼死他们。这话虽然大伙都知道怎么回事,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宋大山还是被气的要死。陈桂枝听着却心平气和很,她现在儿子出息孙子可爱,又没了碍眼的在眼皮子底下。冯金花已经坏了名声,她的话又有几个人信,就算退一万步说,有人跟着她说三道四,那又能怎么样。自己还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每天银子赚着,孙子带着,儿子还是几个村唯一的秀才,现在她家一天挣得就得是宋进宝小半年挣的了。瞧着宋大山这么气愤,陈桂枝想开口刺他几句,最后也没舍得。想想也能明白,自己当家算是待宋进宝一家掏心掏肺了,最后还要被这样说,确实挺伤他心的。她和宋大山的感情一直很好,虽然看着她在家里占强,但大事上她都依着宋大山,也心疼他。所以,对着冯金花一家又恨上了。上次陈桂枝帮着宋进宝一家立户用了五百文原本想去要的,可后来又给忘了。现在,她却是决定好好和陈桂枝说道说道,要要这笔银钱了。林小满第二天果然带来了花生糊和炒面,吃的宋小宝都想跟着林小满回家做儿子去得了。引得宋添财醋的不行,强烈谴责小叛徒宋小宝太没节气,无节操,没收了宋小宝的炒面一罐花生糊一碗。引得宋小宝泪眼汪汪,巴拉着陈桂枝说爹爹坏。而等着陈大石来接林小满的时候,陈桂枝和他商量了一下,打算明天和陈大石一道去趟冯家村,找冯金花要银子去。宋添财在旁听着,并没有阻拦,虽然他不会和个妇道人家斤斤计较。可若是这人老是想来占他便宜,他那也不介意做做周扒皮的。宋添财前世砸钱砸的多了去了,可他有就有一个宗旨,绝对不会给对自己有敌意的人花一个子。神奇的是,宋大山竟然也沉默不语,这在宋添财来看完全是要顿悟的节奏啊。难道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让他爹这种好心肠逆天的人要黑化了。宋添财有些心虚了,他是不是做过了?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陈桂枝得胜归来,有陈大石保驾护航,陈桂枝不仅要回了银钱还好好的在冯金花的大门口骂了一个时辰。把冯金花那点丑事抖得干干净净,没留一点底。冯金花虽然也极力的辩白,架不住陈桂枝自顾自的说话,根本不理她。等骂完了,舒坦了,带着陈大石扬长而去,一个眼神都没留给冯金花。宋添财知道后只能叹一句他老娘威武不凡,霸气侧漏啊。赵言修在宋家养了半个月的伤几乎就养好了身子骨,宋添财把带他去镇上还情提上了日程。还有杜掌柜那儿,宋添金没有回来,宋添财也不知道那菜谱有没有用,不管怎么样,镇上是去定了。陈大石每天都来接林小满回去,宋添财早就和他定了些野味,价钱和市场价一样,准备送些给蔡师爷。还准备了些山货菌菇,打算在去镇上买些礼物,毕竟,蔡师爷那五十两花的是实打实的。陈大石现在并不怎么去深山里打猎,都是在附近山头转转。所以,他打的野味都是些常见的兔子野鸡什么的,最好的也不过是两只袍子。不过,那东西宋添财买下来并不准备送人,而是留着自己家吃和茶摊子上卖。因此,宋大山也只让陈大石帮着做些熏兔熏鸡,只打算当个特产。和陈大石熟悉起来,发现陈大石确实是个不错的人,他和林小满的感情很好。只是说话,就能瞧出他们眉宇间的默契和情谊,让宋添财很是羡慕。心底隐隐觉得,若是能得一份如陈大石和林小满这样真诚深厚的感情,是男是女,其实也并不是问题。等赵言修大好之后,宋添财就驾着他家的牛车向镇上出发了。宋添财和赵言修先去的是杜掌柜的酒楼,一到南福街,就瞧着杜掌柜酒楼门前人来人往,光瞧着这人流量就知道酒楼客似云来,生意兴隆。宋添财放了心,心道:果然,美食在哪个朝代都是通用的。宋添金先瞧见宋添财的,忙笑着小跑到宋添财身边问道:“哥,你们怎么来了。你上次给我的菜谱我给了杜掌柜之后,他让大厨做了出来,吃过的都道好。现在那些菜都成了我们酒楼的招牌菜了,哥,你可真厉害,啥都知道。”宋添金因为宋添财的几个菜谱在杜掌柜那儿地位直线上升,现在大有领班的架势。他明白这些都是宋添财那些菜谱的功劳,所以,从心里十分佩服宋添财。杜掌柜从酒楼里笑容满满的走了出来,对着宋添财道:“宋贤侄,你爹这段日子怎么没过来找坐坐。我好些日子没见他,还想找他喝酒也喝不成啦。”宋添财和杜掌柜寒暄了一会,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赵言修,就跟着进了酒楼。杜掌柜让宋添金给宋添财上了好茶和一些高价点心,扯了半天的话,最后,从柜台里拿出一张银票,摆在宋添财的面子,道:“贤侄,多亏了你给老叔我送的菜谱,才让我这酒楼没因为断了鸭子而损失惨重。这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贤侄可不要推辞。”说着,又把银票往宋添财这儿推了推。宋添财笑着推辞道:“杜叔,你这是哪里的话。也是我们宋家识人不清,损了你的生意。我给杜叔菜谱是为了给杜叔赔礼,哪还能要你的银钱。要是被我爹知晓了,肯定是要骂我的。不行的,不行的,杜叔赶紧把这银票收起来吧。”说着,连忙罢手。杜掌柜还想再套宋添财几个菜谱呢,这银子是一定要给的,不然,没一点甜头,怎么能钓到大鱼呢。杜掌柜是商人,宋添财拿出的菜谱的价值他很清楚。宋添财送他的,和他付钱买的,这可就是两种性质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宋添财就可以把这菜谱再送一次给旁人。不花钱的东西杜掌柜当然喜欢,可不花钱没有约束力的东西,最后吃亏的还是想占便宜的人。所以,这银子他是一定要让宋添财收了才能安心。最后,自然是宋添财“拗不过”杜掌柜,才勉为其难的收下了银票。赵言修在旁边看着,真心发现,他家大哥真是个奸商的料子,坑起人来都能这么得名正言顺啊。☆、第30章 还情宋添财在杜掌柜儿打了半天太极,收了一张银票,还领着赵言修混了一顿好吃的,这才施施然的带着赵言修继续进镇的第二项活动,去蔡师爷那儿拜访。和赵言修一从杜掌柜那儿出来,宋添财就憋不住了,赶紧把杜掌柜给的那张银票瞄了一眼,看看是给了多少银子来着。一看,是张一百两的银票,宋添财想想这古代的消费水平,也就释然了。也断了他想卖菜谱挣大钱的想法,要知道,他给杜掌柜的那几个菜谱算是他知道的一小半精华了,才一百两,那就是把他脑子里的那些菜谱都卖了也卖不出五百两银子。想想自己的用钱速度,宋添财果断的决定,还是做他的老本行,老老实实的去行商吧。不然,如他这般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家糊口的汉子,又读书不行,种田无力,就等着饿不死吃不饱吧。因为有了这一百两的额外收入,宋添财的荷包一下子就鼓了很多。他开茶摊子这两个月净赚了八十两银子,给了陈桂枝三十两,剩下的五十两他都攒着。宋添财其实还有些担心的,种田是靠天吃饭,一个天灾人祸就能让农户们家破人亡。宋添财可从不是被动的人,所以,他想多多攒钱,最好能去泉州买地买房,做个后路。他打听过了,宋家村这边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风调雨顺的,可也有闹灾的时候。但泉州不一样,那儿四通发达,又有港口,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就是闹灾了,那儿也不会太受影响。种田哪儿都能买地种,但也只有有土地在手,有粮食在手,才能让宋添财在古代真正的安心。宋添财这人最喜欢就是狡兔三窝,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对现在的生活还比较满意,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宋小宝瞧着就是个聪明的,可走科举却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宋添财像所有父母一样,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一切。泉州那儿书院颇为有名,从五岁的启蒙班到十二三岁的少年班,读的好的直接就可以去明正书院读书。那是官学,若是能让宋小宝进去读书,起点就会高上许多。即使以后不走科举,也能凭着那些同窗很好的混商界。宋添财虽然觉得种田的日子很安定,可却如宋大山一样,不希望宋小宝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却只能图个温饱。所以,宋添财打算在宋小宝八岁之前最好能挣上五千两银子,能在泉州城郊买下田地房屋,置份家业过去,若是再能在泉州买上两个铺子,光收铺子租金就能负担宋家日常的开销还能略有盈余。且陈桂枝和宋大山的老家也在泉州那儿,宋家村的风俗习惯都和泉州的相似,要说动他们搬过去也不是什么难事。到时候在泉州住到泉州城郊去,雇些人种种地,宋大山和陈桂枝去养养老,以后就是身子有什么不舒服了,也能就近医治,省事不少。当然,那也只是以防万一。若是宋家村一直风调雨顺,宋家在这儿生活的不错,到时候他可以先把宋小宝送到永乐镇去读书,等宋小宝再大些,再送他去泉州,跟着陪读几年也无事。方方面面宋添财都在心里过了一遍,但现在他面临最大的问题却是没钱。虽然茶摊子生意尚可,一年几百两银子已经是顶天了。所以,宋添财还要再想生财之道,多挣些银子,才能安下宋添财那颗暴发户的心。不过,在那之前,宋添财却是打定主意先要和衙门里的人搞好关系。以后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用到,所以,这次帮着赵言修去还情,宋添财很是重视,带着赵言修在镇上转了半天,花了十两银子备下礼物。赵言修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他现在吃喝住都在宋家,宋家什么家底他还是清楚的,现在还花这么多银钱给他还情,赵言修心中感动又深了些。两人一起去了衙门,报了蔡师爷的名很快就被领了进去。蔡师爷瞧着红光满面,看着赵言修和宋添财脸上就堆满了笑。等着宋添财和赵言修给他送上礼物,又说了许多感激的话,蔡师爷赶紧推辞,坚决不肯接受。赵言修虽然年纪不大,可也算长了人情世故。他父亲教过那么多学生,可却只有一个宋添财来搭救他,有那么的同窗好友,可也只有蔡师爷会为他周旋一二。这份情,赵言修心中是领的。所以,对着蔡师爷说话就带上了十二分的真诚,引得蔡师爷对着赵言修回忆了赵才青以往种种。蔡师爷是在衙门里什么没瞧见过,眼睛又是何等毒辣,也瞧出了赵言修的精神面貌大好,现在对着宋添财更为的满意。他帮着赵言修周旋,最后出了五十两银子,本是看在赵才青和他相识一场,人品又十分的不错的份上才出手的。可事实上,蔡师爷觉得好人还是有好报的,一时的善念,让他在旁人那儿落了个仗义疏财,重情重义的好名声。而县太爷夫人因为他帮着劝诫县太爷远离赵氏,等赵氏被送走后,这位夫人投桃报李,帮着他和县太爷说情,县太爷给他写个推荐,让他去做正九品的主薄。而因为有先前出手助赵言修的事情在,他的推荐书很快就通过了,再过几日,他也就是正式的官身了。蔡师爷四十多岁了,可却一直以做幕僚为生,原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混上正式的官职,这下身份地位一下子就是上去了。家里的儿女婚嫁也能上个档次,对着赵言修,蔡师爷却是感慨万分。原先蔡师爷以为是他帮了赵言修脱了困境,可万万没想到最后却是赵言修成全了自己。蔡师爷也是放走赵言修的第二天才得知,镇上有几个和赵才青交好的人家已经谈妥,准备联合起来向县太爷求情,一起替赵言修出银子赎罪。虽然顾虑多,但这几人身后都还算有些势力,若是联合在一起说话,县太爷也不敢轻易得罪。知晓这事后,县太爷深恨赵氏误他,连带着把赵才兴都给恨上了,放言赵才兴乃是妾室娘家,算不得正经亲戚。听到这个消息后,蔡师爷想到许多事情就算掺杂了其他,可心底的公道却还是在的。赵才青真心待人一生,也不是完全失败的,与人为善,确实是于己为善。至少,赵才青和夫人现在堂堂正正的在赵家祠堂受着供奉,赵家族人没半个敢跳出来说句不是。蔡师爷想了想,最后,还是把那几户人家之后所做告知了赵言修。不管之前这些人有什么顾虑没有出手,做的不算周全和地道。可最后他们还是有了表示,虽然晚了一步,但也不能完全抹杀了他们的相助之意。赵言修听完并没有说什么,或许是因为最为难受的日子过去了,或许是因为宋添财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善意,父亲的真心没有被辜负到底,更或许是他现在过得不错,没了那些怨天尤人的兴致。赵言修对这些人并没有什么恨意和怨怪。只是不想再和他们有什么牵连了,毕竟,他和这些人并没有深交。自己的父亲一走,这些人脑子里想得又深,自己又坏了名声背负着不孝之名,他们也怕是也不愿意和他有什么联系。宋添财在旁边听着,想想还是仔细的问了问这几个人的大名,不管如何,宋添财还是打算给这些人送上四礼,算是全了礼数。其他的,却是不准备去多做了。赵言修在牢里待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个人来看望一下,不然,也不能让他屁股的肉都烂了。虽然宋添财不想恶意猜测,但却不得不怀疑,这些人最后一起出面求情,碍于的也怕是旁人对他们的说三道四,而又不愿意一家出面得罪县太爷想出一起求情的法子。或许有几分真心,但却牵扯太多,宋添财可不乐意和这样的人家来往,什么时候被卖了也还不知情呢。不然,为何非到最后一天,这还不是希望在赵言修最走投无路之时,高调出面。既能收获赵言修最深的感激,又能在全镇人面前表达他们的高风亮节,重情重义,最后,也能给县太爷留些面子。一举数得,众人皆能满意。这些手段,宋添财前世在商场混的哪有不明白的。却是不喜欢,赵言修不是标榜情谊和道德的物品,这样做是理智却缺少了情谊。赵言修最后还是没忍住,问了问现在赵家如何了。他虽然报复了一场,可却还是没能完全放下心中的仇恨。蔡师爷也没劝什么,杀父之仇,能忘干净的人不是大度那是凉薄。蔡师爷在镇上衙门消息还算灵通,细细的说了他所知道的赵家现状。赵氏在赵言修被放的当天晚上就被县太爷送到了庄子上,赵家得知消息后,又送来重礼被县太爷拒绝了。第二天更是放出话来,赵家和县太爷没任何关系,都是赵家在狐假虎威罢了。而这些年赵家的商铺生意早就一落千丈,要不是近年来有个给县太爷做宠妾的女儿在,镇上的那些大户人家给赵家几分薄面,他们早就落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