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作者:朗朗明日      更新:2023-06-15 13:06      字数:8732
  毕竟,依着陈桂枝的偏心,他这屋子是全家相对最大的房间了。本着主人精神,总是要拿最好的来招待客人的。赵言修在牢里待了些日子,身上脏的不能看了。看着干净的床,他自己倒是不好意思的坐上前了。宋添财也想起来了,去厨房打了温水过来,要帮着赵言修梳洗一下。赵言修有些腼腆,宋添财看着赵言修难得的小别扭样,憋着想大笑几声的冲动,压着帮他擦了背,背过身,其他的让他自己洗了。最后,换上了宋添财的里衣,扶他去床上。等让赵言修在床上躺好,宋添财去了陈桂枝的屋子。两老也正等着宋添财来给他们说道说道,宋添财进屋就把门关上了。然后,把赵言修的事情讲了个大概,只是,在他打断赵才兴那些事情上一笔带过。只是含糊的说他年轻气盛,去赵家闹了一场。他避重就轻也是怕宋大山和陈桂枝思想传统,知晓赵言修打断亲叔四肢会心里不舒服。他既然已经接了下赵言修这个半大孩子,就一定要把他带好。宋添财和陈桂枝身上虽然各有缺点,可要是真待人好起来却也是毫不含糊的。宋添财希望赵言修能在宋家过的开心,在养好身子的同时也能养好心里的伤。陈桂枝听完后唏嘘不已,对着赵言修更是善心大发,觉着这恩人的孩子真是太可怜了。她得好好对着那孩子,不然,她就对不住赵大恩人对他们宋家的恩德。而宋大山更是不用说,本就有些菩萨心肠,被宋添财这么声情并茂的一说,对着宋添财直言要好好照顾赵言修,可不能亏待了他。达到了自己的想要的效果,宋添财还是很满意的。之后,他又和宋家老夫妻统一了口径,一致说赵言修是宋添财的恩师之子,因为家里爹娘没了,就被宋添财的恩师托付给宋添财,帮着照顾一二。这样一来,凭着村里人对举人老爷的含糊,对着赵言修可就不敢怠慢了。宋添财可不想让赵言修在宋家住被人说三道四,自然要早早的安排妥当。最后,宋添财说了,等明天家里就开个祠堂,把赵才青和他夫人的牌位敬上,也算给赵言修一个安慰。宋添财觉得,依着赵言修的性子,即使希望能日日参拜自己的爹娘,可也怕在宋家不方便,为了不麻烦宋家而不出声要求的。陈桂枝和宋大山倒没觉得什么,本来陈桂枝还想给赵才青立个长生牌位,赵言修有孝心,这在宋大山夫妻两个看来更满意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有孝心的孩子总是更能让人疼几分的。他们对着赵才青只有感激,平生又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对着摆两个牌位倒是不忌讳。甚至,陈桂枝觉得他们待着赵言修好,赵才青夫妻若是有灵,该是会保佑他们家才是。最后,陈桂枝去熬汤做饭,宋大山却是要给杜掌柜去还银子。赵言修睡在床上,他武功高强,宋家两个屋子就隔了一堵墙。即使宋添财关严了门窗,赵言修还是把宋添财和宋家老夫妻的话听的一清二楚。心中对着宋添财对他的周全和善意感动不已,也下定决心要在宋家好好过日子,不辜负宋添财的一番心意。宋小宝在陈桂枝屋子里睡醒了,一下床就迷迷糊糊的摸着墙往宋添财的屋子里跑。等摸到了宋添财的床,宋小宝吭吭吭的爬了上去,小眼睛一眯,也不看人,就滚进了被窝里去了。赵言修就瞧着一个小不丁迷迷糊糊的开了门,再稀里糊涂的爬进了自己的被窝。看着睡的流口水的宋小宝,赵言修忽然笑了起来。这样没心没肺的孩子,真是憨的惹人疼。他给宋小宝压了压被子,放轻呼吸声,看着宋小宝睡的香甜,他也放下心思,跟着睡了起来。宋添财端着做好的羊奶饼子和红豆汤进屋,就瞧见一大一小头挨头,睡的正香。他也没做声,又端着东西退了出去。先前看着赵言修眼睛下的眼袋都快赶得上大熊猫了,让他休息休息才是正经。至于蹭睡的宋小宝,宋添财表示,今天宋小宝睡的太多,所以,就减羊奶一次。等宋小宝睡饱了,睁开眼睛,瞧见一个陌生的大哥哥睡在自己身边,呆呆的没反应过来。幸好宋添财在旁边看着,赶紧抱起宋小宝,对着他嘘了一声,出了房门才说道:“里面的人是赵叔叔,他以后就和小宝一切生活了。他会带着小宝玩,会为小宝做好吃的,还能给小宝讲故事。小宝喜不喜欢啊?”宋小宝听着宋添财说了这么多好处,傻傻的点头道:“喜欢。”宋添财就像诱拐小红帽的大灰狼一样,对着宋小宝继续忽悠道:“那小宝是家里的主人,主人是不是要照顾客人啊。以后小宝能帮着爹照顾赵叔叔吗?”“能!”宋小宝接着点头。宋添财看着宋小宝的呆萌小样,喜的又亲了宋小宝一口。心道:他儿子就是乐于助人,怎么能这么可爱啊,还是基因太好,天生聪明,没法子啊。赵言修其实很浅眠,宋小宝在床上动的时候他就醒了。可他怕宋小宝哭,不会哄,也就装睡了。听着门外宋添财对着宋小宝说的话,赵言修想,带着小宝玩,这活他能干。好像找到了自己的用途,赵言修又睡了过去。等晚饭烧好了,闻着饭香,赵言修才起身。宋添财帮着他拿了自己的外衣,扶着赵言修出去吃饭。他坐的凳子上已经铺上厚厚的铺垫,看着布料应该是陈桂枝下午刚刚做好的。赵言修没说什么,可笑容却更多了。晚饭陈桂枝把家里的卤菜都切了一些摆上,又做了清淡的狮子头,还把家里的一只老母鸡杀了熬了一下午的汤。满满当当的,摆了一桌子。陈桂枝先给赵言修和宋小宝盛了一碗鸡汤,把两个鸡大腿给了赵言修和宋小宝一人一个。之后,再给家里其他人盛汤,给宋添财的就算两个鸡翅膀。而她自己就捞了鸡头鸡脚鸡脖子,把鸡屁股后面那挨着的一大块都捞给了宋大山。宋添财看着陈桂枝把赵言修归于小宝的待遇那一栏时,心中感到好笑,想到这难道就是巨婴?不过,他也只能心中偷乐一下,要是被陈桂枝知晓了,怕是会锤他一顿的。一段饭在陈桂枝和宋大山不断给赵言修夹菜中度过,宋添财看着赵言修盛情难却的模样硬撑着吃下去。怕他吃撑了,只好拦着热情太过的陈桂枝和宋大山,又帮着赵言修在碗里夹出一些分担了才算吃完。吃完饭,陈桂枝和宋大山就忙活起明天的茶摊子了。今天生意实在太好,过了午时就卖完了所有的东西,宋大山和陈桂枝只好关门回来。所以,晚上光做的猪头就有五个,家里的锅实在做不下。宋添财和宋大山想想,挑着去了茶摊子去做,陈桂枝带着铺盖,打算和宋大山去那儿守着。明天也好早些起来,多弄些吃食。其实,一般要有守夜的时候都是宋添财和宋大山去守夜,可今天家里有赵言修,宋添财还是留在了家里。等帮着弄好了猪头和卤肉,宋添财要招人的念头越发强烈起来。这光靠自己家人,明显跟不上茶摊子的需求啊。等回到家,宋小宝正兴奋的向赵言修展示他的玩具。看着床前被拖过去的小木马和泥娃娃,宋添财有些头疼。像他这么低调的不喜欢炫富的人怎么就教出个喜欢显摆的宋小宝,难得是物极必反。好吧,这位忘记他一有钱就暴发户的情形了。宋小宝可不知道他爹心中想啥,一看到他爹,就傻乐,吵着要抱抱。立马把刚刚陪他玩了半天累的不行的赵言修忘记在了一旁。☆、第25章 调皮宋小宝这没心没肺的小样子让宋添财得意之余又略显尴尬,虽然儿子粘自己是好事,可也不能把人赵言修陪完他玩就扔到一旁啊。赵言修倒是没什么,毕竟,孩子喜欢自己爹多过他再正常不过。宋小宝今天睡多了,晚上就人来疯,要让宋添财抱着他坐小木马玩到宋添财快睁不开眼了,才打了个哈气,伸出手来要抱抱。终于不用陪宋小宝疯玩的宋添财立马喜笑颜开,动作无比迅速的把宋小宝抱到宋大山的屋子里去了。宋添财已经决定今天晚上带着宋小宝睡到宋大山他们屋里了,帮着赵言修压了压被子,交代他马桶在哪儿,又把水杯放在他够的到的地方,然后才活动着身子,回去哄宋小宝睡去了。赵言修一个人在屋子里,脑子里闪现出很多,有欢乐的有悲伤的,最后定格在宋添财那张看着精明实则傻气的脸上,心中一笑。心道:爹,娘,我会好好的,你们安心吧。第二天寅时一过,宋添财就爬了起来,看着睡的香甜的宋小宝,就把宋小宝抱着送到了赵言修的被窝里。赵言修也醒了,宋添财笑着对他说道:“言修,你帮我看着小宝睡,呆会我回来给你们两个带好吃的。然后,再带你们两个去茶摊子那儿坐坐。”这语气这神态这动作,完全和陈桂枝一样,都把赵言修和宋小宝归一类了。赵言修有些哭笑不得,他好歹十五岁了,跟个两岁孩子一个待遇,感觉怪不好意思的。宋添财到了茶摊子,宋大山和陈桂枝已经忙的热火朝天了。秋高气爽,又眼看着没几个月就要到年底了,官道上的行商来来往往,大部分路过宋记都会进来坐坐。他们手里都有些银子,就是那些卖苦力的脚夫,雇主也会为了他们买上几个馒头和一碗荤汤喝,让他们吃饱喝足了路上好使劲。至于那些押镖的汉子们,总是大块肉没够,宋添财又时常的送些糕点花生什么的,让他们花钱更为的豪爽。现今,宋添财他们每天要做五个大猪头,可还是不够卖。不过,宋添财也不算做多了,反正这一天下来,光是猪头肉他都快赚到小一两了。还有其他卤肉和茶点,算下来一天二两银子是稳稳当当的。宋添财可不是盲目扩张生意的人,他觉得现在茶摊子的生意也就达到饱和了,要想再增加收入还得改变一些经营策略。比如,茶水明显卖的很冷,除了那些行商头头能花上几十文要杯茶和些点心,其他人还真没几个舍得的。宋添财就觉得他可以把茶水生意改为快餐生意,到了冬天可以做粉丝汤,小火锅,怎么看怎么都觉得钱途可观。他把身上留着做本钱的五十两花了,一时间倒是对挣钱上了十二分心思。原本还想着就这么维持着小茶摊现状就行了,可为了赚更多的银子,宋添财还是决定要再改变改变茶摊子的经营内容。对于一个暴发户来说,没钱的人生可谓惨绝人寰,不忍直视。现在早上,村子里的人也有不少老头子老太太来这儿花上两文钱买上一个糖三角给自己家孙子吃。几乎家境殷实的人家对于自己家的孙辈都能舍得花钱给他们买个零嘴的,再说,陈桂枝被宋添财再三关照,看着村子里的人来了,都会送上一把炒货,一碗红豆汤,绝对能让这些老太太们心满意足。而那些老头子们则会有些不好意思,有时也会花上几文钱买些卤菜回去佐酒或是给孙子留着吃一天。因为今日有赵言修这个客人在,陈桂枝特意烙了鸡蛋饼,又在灶膛下炖了一份鸽子汤。这鸽子前天陈桂枝在路边遇到她娘家的一个族里小辈给的,说是给宋小宝吃的。总共两只,陈桂枝今天一早就炖了一只,除了姜片,什么都没放。先在锅里炖了半个时辰,又用罐子装好闷在灶膛下。又炒了酸豆角,拿了一碗肉酱,等宋添财吃完早饭,就让他送回去给赵言修和宋小宝吃。等宋添财一走,坐在茶摊子上的那些老太太们就拉着陈桂枝说昨天到宋家来的赵言修了。虽然有棉被挡着,没怎么看清。但村里人知晓,宋添财肯定是带了个人回来了。要不是因为宋添财是个秀才公,这些八卦的妇人们恨不得昨天晚上就去看个热闹。陈桂枝把早先已经想好的说辞讲了出来,众人一听,原是是宋添财先生家的公子哥。因为父母不在了,庶出叔叔不容,这才被被托付给宋添财照顾一二。这么一说,赵言修那可怜的小白菜的小公子模样就深入人心了。这些妇人也就是好奇,也没什么坏心眼,再说,大户人家的公子就是落难了,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她们可以背后议论的。于是,这一天,赵言修算是正是在宋家村人面前过了明路,人人都知晓了有个举人先生的儿子住到了宋家。大伙都在猜测,这宋家走了什么运道,还不知道那先生给了宋添财多少好处呢。而被众人说走了狗屎运的宋添财正吭哧吭哧的领着个大篮子往宋家赶,他娘太热情了,一个早餐汤汤水水不说,连小菜也分了三四份。也不知赵言修喜欢吃什么口味,除了烙饼外,茶摊上的点心都放了一个进来。所以,送餐的宋添财一路就走的比较幸苦。终于到了家,原本该在床上休息的赵言修竟然已经起身在院子里打枣子。不用想,一定是宋小宝撺掇的,自从家里的枣子熟了,宋小宝一天都要来巴望两遍,要不是他实在小胳膊小腿,都想自己举着竹竿子把枣子打下来了。偏偏他年纪小,肠胃又不能吃太多生枣,宋家人每天也就摘两个哄哄他,并不去打枣子。没想到宋小宝这小不点贼聪明,还知晓曲线救国,拉着不明就里的赵言修来打枣子了。宋小宝看着宋添财回来了,一反常态的没有扑过来,而是把抓满枣子的小手往胸前一放,噔噔蹬的跑到了赵言修的身子后面躲着,好像这样宋添财就瞧不见他似得。赵言修瞧着宋小宝这心虚的小样,心中也明白了,他这是闯祸了。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然后,一般正经的对着宋添财道:“宋秀才,我瞧着这枣子红亮,一时嘴馋就打了两颗吃,对不住了,没经过你同意,是我冒失了。”好吧,宋添财得承认还有个比宋小宝还笨的人急着帮宋小宝背黑锅。比起两岁就知道要找靠山做坏事的宋小宝,赵言修这样的傻大个真是顶缸背黑锅的不二人选,太老实了。看着老老实实低着头认错的赵言修,陡然让宋添财有种欺负老实人的罪恶感。宋添财笑笑道:“我大名宋添财,言修啊,你也别秀才秀才的叫我。咱们可算是师兄弟,我年岁比你长些,就拿个大。以后,你叫我一声大哥就行了。不然,整天秀才秀才的,真是要羞煞我也。”赵言修张张口,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最后,憋了半天,才开口道:“大哥。”|宋添财听了眼睛里闪过笑意,蹲下身子捡起地上的枣子道:“这玩意好吃是好吃,可生吃多了就要闹肚子了。我待会给你们放点糖煮着吃。言修,你和小宝洗个手去吃早饭吧。这儿我来捡就行了,待会等吃完了,你还要喝剂药才行。”赵言修听着宋添财这么说脸更红了,一脸做错事的不好意思。宋小宝却是没心没肺,半点没有被抓包的觉悟。还不知死活的跑到宋添财面前卖乖,拿着一个沾满口水的小枣子递到宋添财嘴巴边上。嘴里说道:“爹,吃枣枣。”小眼睛睁得大大的,特别真诚。宋添财先前在脑子里想着把宋小宝抓到给打屁股的打算在这张卖蠢卖萌无下限的小脸下败下阵来。最后,摸摸宋小宝的头道:“爹不吃,小宝自己吃吧。”然后,宋添财就瞧着宋小宝十分不知道谦虚的把枣子又放回了自己的口里,一点孝心都没有,宋添财累觉被欺骗了。这小坏蛋根本就没想过把枣子给他这个爹吃,重点他还中计了。刚刚就该拼着吃口水,也得让宋小宝知道知道他这个做父亲的威严。赵言修看着宋添财和宋小宝两个之间的耍宝氛围,感到温情脉脉。脑子里想起了自己的爹娘,小时候,他也是这么调皮吧,娘亲说,他还揪过爹爹的胡子,然后躲在娘亲的怀里就是不下来。那个时候,爹爹也像宋添财这般脸上气呼呼的眼睛里却全是宠爱吧。鸽子汤炖的入口即化,十分的好喝,赵言修连喝了两碗,又就着酸豆角吃了三张鸡蛋饼。宋添财盯着赵言修修长的身材,吃的也不少啊,可怎么身材还这么飘飘欲仙呢?宋小宝是个喜欢吃肉的,饼子上抹上肉酱,再给他撕些鸽子肉卷起来,他也吃了小半张饼,还喝了半碗汤。这小子瞧着赵言修吃的欢,就怕自己吃亏了,吃不下了,手里拿着那卷了鸽子肉的半张鸡蛋饼也不放。宋添财去拿,他还说道:“爹,放着,呆会吃。”好吧,这么个精明劲,又让宋添财得意了一下。帮着把这饼子放到宋小宝的小碗里,然后让他自己端着,饿了就吃。本来打算带着赵言修去茶摊子的,可喝完药后,赵言修明显的有些犯困。宋添财干脆就让赵言修帮着带宋小宝,给他们在锅里留了饭菜,就自己去茶摊子帮忙了。茶摊子生意一如既往的好,刚到申时,店里的东西都卖的出不多了。客人也渐渐少了,宋添财看着早上那鸽子汤赵言修和宋小宝喝的不错,又记得以前听谁说过“一鸽顶九鸡”,最是滋补。于是,就向陈桂枝问道:“娘,今天那鸽子不错,你是从哪儿买的。我想再去买两只回来,言修有伤,小宝又小,你们也跟着累了这些天。我打算每天炖上一只鸽子,咱们一家也进补一下。”说到鸽子,陈桂枝就有些得意的向着宋大山看了一眼道:“你还记得你大石不?这鸽子就是他给的,说是给他这个做伯伯的给小宝吃的。哎,要说大石也是命苦,摊上那么个爹,娘又不管他,这些年吃多少苦,现在成家了,也算苦尽甘来了。”陈大石是陈桂枝娘家的一个远房侄子,他爹是个混不吝的,和陈家村中的一个已婚妇人私奔了。爷爷奶奶深恨这儿子丢人现眼,对着陈大石也是不闻不问。等那妇人的丈夫打上门来,陈大石的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卷了包袱跟着这汉子过日子去了。剩下陈大石一个人,爷爷奶奶和他娘各自瓜分了家里的几亩地,都甩手走人了。没人管他吃饱穿暖,他就东一家西一家吃百家饭长大的。不过,他也是个极有良心的,这些给他饭吃的人家,等他大一点,春天下地,夏天挑菜,秋天打柴,都要送一些过去,表示谢意。哪家有事来找,也从不推脱。这样的性子让陈家村的一个老猎人瞧上了,那老猎人只有一个女儿早早的没了,剩下一个外孙被那女婿卖到大户人家做小厮。老猎人一个人过日子,看着陈大石可怜又有良心就收养了这孩子,还正式过了户。教了陈大石一身的打猎本事,这才把日子过了起来。宋添财记忆中,陈大石长的五大三粗的,可却十分的豪爽,不过,也没听说过他娶亲啊。陈桂枝瞧着宋添财那有些疑惑的眼神,笑了出来。道:“我的傻儿子啊,感情上次你大舅母和娘说的话你一句也没听进去啊。这孩子,大石不是跟小满结了契兄弟,都摆过酒了,你咋这么没记性啊。”林小满,宋添财脑子一愣,那不是男的吗?☆、第26章 招人宋添财是认识林小满的,这林小满就是那老猎人的外孙孙。还是五年前,陈大石攒够了银子去给林小满交了放身银子回来的。那老猎人在自己有生之年还能让亲外孙陪伴对着陈大石就更好了。而这件事情一出,陈家村的人也对陈大石赞不绝口,夸他有情有义。加上他有打猎的手艺,人又长得结实,不少有女儿的人家都露出要嫁女儿给他的意思。不过,他倒是没这意思,都回绝了。后来,老猎人去世了,他守了三年孝,宋添财又在外读书,倒是没再听说过他。陈桂枝刚刚轻描淡写的说陈大石和个男子一道正儿八经的过日子的那种理所当然,让宋添财实在是太过吃惊。陈桂枝和宋大山可是地地道道的古人啊,就是在现代这种事情都有很多老人接受不了,怎么他们却好像无所谓?宋添财再仔细想想,这才发现是他漏了重要的一点,被陈桂枝这么一说,他倒是记起来了。宋陈冯万四个村子都是前朝末年从泉州逃难过来落户的,而在泉州,结契兄弟之事最正常不过。那时的泉州可不是现在这样繁华的城镇,只是几个河的小渔村,人多地少,青壮年大多捕鱼为生。最为奇葩的是那时泉州的人还特别的重男轻女,因为打鱼种地,男子天生比女子要占优势,也能在那种艰苦的环境里为各自的家庭做出更多的贡献。但女人一少也就精贵了,有女儿的人家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这些和自己家一样的穷苦人家。往往是往村子外嫁,这样一来,打光棍的男子就更多了。最后,有些兄弟多的人家的男子就和另一个男子一道过日子。为家里攒更多的银子,给家里兄弟娶个媳妇,留下后代。等这些男子老了之后,因为对家族贡献颇大,他们的娶了亲的兄弟会把自己的儿子过继一个过去,为这些叔伯养老送终。而契兄弟在泉州可谓盛行,众人倒是不会对其什么看不起,甚至因为他们一生为了家里人操劳,只要不是品行不端,自私自利之人,在晚年与家族的话语权很高,很受人尊重。宋家村这附近的几个村落都是从泉州那边过来的,这种习俗倒是保留了下来。如陈桂枝和宋大山这样的年岁,在他们小的时候,村子里有好多契兄弟生活在一起,过的也很不错。加上长辈要求他们待这些人要有礼貌有尊敬,在他们的观念这些并无什么对错。而等他们大了,天下早就安定下来,日子也越过越好。大部分人没了经济压力,都会选择娶妻生子,慢慢的结契兄弟的就少了。不过,还是会有极少数人选择结契兄弟,都是家里穷或是兄弟多,不受父母宠的。因此,结契兄弟在村子里倒不稀奇,就是会让人有些同情,如陈桂枝和宋大山就没有反感。而宋大山当初会认养子也是契兄弟保留下来的一种习惯,见多了养子和他们的养父们过的很好,不少人对认养子并不反对。当然,一般有亲生儿子的,也都不会再认养子了,大都是没孩子的人家。宋添财被脑子里闪过的记忆囧到了,这儿的风俗习惯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陈桂枝虽然嘴里嗔怪宋添财没记忆,可还是为宋添财解释道:“大石和小满去年就摆过酒结了契兄弟了,他们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小满的姥爷又对大石有大恩,不怕大石对小满不好。小满是个老实的,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大石更是能干,两个人这两年听讲还攒钱买下了两亩地。我听你舅母说,他们还打算等日子过好了,过继个孩子,以后给他们养老送终就行了。这日子啊,都是人过的,听你舅母说,小满做菜那味啊,不比镇上的大厨差。他们两个男的在一起过,日子也不比一般人家差。大石打了猎,都是他做了熟了去镇上卖,听说挣了不少。”宋大山也点头道:“我上次去镇上,还碰到大石给杜掌柜送野味。他这孩子老客气了,还硬是要给我留个鸭兔子。他们没田没地的,就靠这些野味卖钱了,我哪能要啊,赶紧推掉,提前跑了回来。”这话一说完,陈桂枝脸色就不好看了。人家陈大石也送了东西给陈桂枝,可陈桂枝却没想那么多,宋大山无意间给陈桂枝的脸面上补了一刀,宋添财听着就为自己老爹的智商着急,得罪了他娘,好吧,宋添财觉得他也只能为他爹点个蜡了。不过,被宋大山和陈桂枝这么一说,这林小满有手艺,人也情况。陈大石做事也本分重恩情,这样的人还和他们家沾亲带故,宋家两老对他们的印象都不错。那要是招他们来茶摊子干活,不就把他目前的难题都解决了吗?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可行,于是,宋添财对着陈桂枝和宋大山道:“爹,娘,你们看,我们要是把这林小满招来做伙计怎么样啊?他会做饭,人又老实,最主要的是知根知底。看样子又是个知道感恩的,咱们也不怕招了个白眼狼来。再说,他家只两个男人,没一大家子要伺候,待在咱们铺子的时辰肯定多。”陈桂枝想想这林小满好歹是她娘家那么的亲戚,儿子这还是偏向她啊,反正招谁不是招呢,刚刚这倔老头那话她还生气呢。不就是两只鸽子,搞得她好像多喜欢占便宜似得,现在就让这倔老头看看,她可不是那种光想着占便宜捞好处的人,这谁对她好,她有了好事自然先想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