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作者:馒头不是馍      更新:2023-06-15 08:13      字数:6948
  奥数,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数学分析,数值分析,数理统计,实变函数分析……白言蹊可以十分自信的说,“你做,或者不做,题目就在那里,难不哭你算我输。”白言蹊在新式算学上做的创新足够惊艳,以至于宋清将刻板上最大的隐患都忽略掉了。等白言蹊将刻板根据提前刻好的页码排好,摞在了她的书案头,这才同宋清道:“走吧,今日做的已经不少了,剩下的活儿明日再做。”宋清点头,脑海中的一根弦突然绷紧,眉头蹙成一个疙瘩,摇头道:“不行,我们今日必须带着这些刻板去找朱老。不然怕来日出了问题就赶不及了……”白言蹊不明白宋清为什么会这样说,目露疑惑。宋清解答,“若是你创新的部分仅是在算学领域,我觉得问题不大,可是你连传统的写字格式都变了,传统的书籍都是自右向左竖框排版,而你这次却是自左向右横框排版,这件事可大可小,还需要找朱老拿个主意。若是大家不在意这点还好,若是有心之人非要揪着这点问题不放,怕是会给你我招来祸事。”白言蹊猛然惊醒,她亲手刻下的刻板,自然要比宋清清楚的多,她在那些题目中习惯地用了前世的排版格式,而且还加入了这个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标点符号。若真是被有心之人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怕是真会捅出个大篓子。“行,那你我就费点力气,将这些题板都搬到朱老的红梅苑中问问,单是放在这里我也不大放心。”白言蹊皱眉同意了宋清的建议。她和宋清来到徽州书院的时间不长,谁知道这里的人究竟怎么样?万一有人趁她们不在就将题板偷了去,造成的损失姑且放在一边不谈,若是朝廷不认可她的这种新式算学和新式写法,认为是有为祖训,到时候说不定等着她的就是杀头大罪。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白言蹊从算学教书先生的那间大屋子里借来一个书箱,将题板全都装进去,二人合力抬着朝朱冼的红梅苑走去。白言蹊心情沉重,都说枪打出头鸟,她会不会就是被打死的那只?她心里没有把握。第34章从小楼出来前往红梅苑的路上, 白言蹊终究还是没能抵得过内心的忐忑, 问宋清,“宋清, 新式算学这一步棋, 你说我走的是不是太快了?”宋清摇头, “不是你走的快,而是之前走的太慢。”“我在新式算学中拉你下水, 为你冠上主编之名,若是日后我因新式算学而获罪, 你也定难逃一劫, 你可会怨我,憎我?”白言蹊想到自己当时未征求宋清的意见便自作主张给宋清扣上了主编的帽子, 心中有些歉疚。宋清扭头直视白言蹊, 笑得意味不明。“白姑娘,你当我宋清是什么人?且不说算学于我,本就如同性命一般重要, 单论这件事的利弊,我如何能够怨得起白姑娘你来?但凡是聪明人都能看出来新式算学的便捷之处。若是朝廷中的人不看好, 那只能说明他们并不擅长算学, 更不清楚算学的重要性。白姑娘你能够在新式算学出现的第一本书卷上就写了宋清的名字,这对于我宋清来说是何等的殊荣?”掂了掂手中沉重的书箱,宋清又道:“宋清于这刻板上本就没有留下任何的心血, 如何能够当得起主编之名?承蒙姑娘厚爱, 宋清愿为姑娘分担压力。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 那宋清这么多年读的书岂不是白读了?若是家中祖母知道宋清只晓得同甘而不知共苦,怕是会将我从宗籍里除名。”“再者,姑娘也不要将这件事情想得太过严重。历史洪流浩浩汤汤,对的东西永远都是对的,就算时人错把珍珠当鱼目,那又如何?时间迟早会为所有的冤屈平反,你我不过是走了一招先人一步的棋罢了!天下热爱算科的人并非只有你我,国子监中的算科博士更是视算科如性命一般,若是新式算学能够被他们见到,与你我同道而行之人又怎会少?”“若是天下间最懂算科的人都说新式算学好,那些不懂之人又怎敢指鹿为马,颠倒黑白?退一万步讲,姑娘今日刻下的这些刻板还未流出,我们先行问过朱老的意见,若是朱老觉得不妥,那你我今日便收手,连夜将这些刻板焚之以火,明日便当作新式算学从未出现过,按部就班地跟着原先的传统算学来授课,那又如何?一年八百石的俸禄可会少你我一分一毫?”不知不觉间,白言蹊和宋清已经抬着沉重的书箱走到红梅苑前。听了宋清的劝慰之后,白言蹊放宽心不少,那颗悬在嗓子眼的心落入腹中。若是新式算学这条路行不通,那她不走这条路便是,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宋清见白言蹊站在红梅苑门口有些走神,以为白言蹊一时间还是无法从心结中走出,再次出声,“白姑娘莫要忧心了,是成是败,听朱老一言便可知晓。若是朱老也认为新式算学这一步棋走的不够稳妥,那我们不走就是。你我当日参加考核时的题卷已经交由国子监审阅,算来,最迟后日国子监就会派人前来徽州书院,若是你我审核通过,那证明新式算学还在国子监的接受范围之内,你我何须担心?若是你我审核不通过,那也只能扼腕叹息,从头再来了。”白言蹊自认为她不会遇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日,若是新式算学行不通,她大可以换一条路继续走,怎么着都不会活得太差,倒是宋清这么一个痴迷算学的人居然反过来安慰她,着实令她有些想笑。尽力绷着一张脸没有笑出来,白言蹊拍拍宋清的肩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宋清一瞬间眼眶爆红,立在红梅苑前的身影战栗不休,耳边不断重复着白言蹊的这句话。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白姑娘,这就是你的决心吗?原来你心中早已有了决断,是宋清的格局落了小乘。”宋清吸了吸冻得通红的鼻子,将书箱放在地上,弯腰向白言蹊行了一个端正的大礼。“姑娘上善,宋清远不能及。”白言蹊笑笑,新式算学给她带来的那些忧虑和困惑皆在这一声‘姑娘上善’中烟消云散。……“你们二人在我门口磨磨蹭蹭干什么?是不是又盯上了我的红梅?”朱冼手中拎着一个令箭模样的东西走出门来,冲着白言蹊和宋清吼了一嗓子,将磨蹭的二人吼回了神。白言蹊和宋清对视一眼,笑道:“进入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当着白言蹊和宋清的面,朱冼将朱红色的令箭拆开,从里面抽出一张腊封过的小纸条,取来酸水用毛笔蘸着刷在腊封上,腊封渐渐融掉,露出里面的字来。宋清将刻板从书箱中一块一块地往外掏,根据页码将刻板排在朱冼面前,白言蹊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将她在新式算学中做的变革一一将被朱冼听。朱冼一直都盯着手中的令箭,自始至终连头都没有抬,让白言蹊与宋清心中格外地没底。“朱老,关于新式算学的东西,我和宋清已经在刻板上准备了一部分,只是有些东西比较不走寻常路。所以请您来帮忙看看。若是您觉得不妥之处,还请提早就为我们提出来,我们也好及早修改,不然等到国子监的人来,怕是出了问题再修改就来不及了。”白言蹊同朱冼道。朱冼淡淡一笑,随手从宋清排列好的刻板中拿起一块,就着烛光看了几眼便放下。“老夫虽然一生都在治学,对各大分科都有所涉猎,唯有算学,无论如何都学不进去,更枉谈学有所成。不过有一点你们放心,只要你确定你所提出的东西对朝廷有用,就一定不会获罪。”宋清指着白言蹊刻在刻板上的标点符号问朱冼,“朱老,可是白姑娘提出的这些东西实在太过新颖,虽然极有用处,但是却与大流不同,我恐……”“你恐什么?既然你都说了极有用处,你又有什么可恐惧的?我刚刚才收到徽州谍纸楼送来的密信,是朝廷中发来的,密信内容我不方便多说,但是有些东西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时刻都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更不要忘记你们这重身份赋予你们肩上的责任。”朱冼将令箭中的密信当着白言蹊和宋清的面焚毁,又将令箭重新拼接好,放在另外一边。“身份?算科博士?”宋清不明白朱冼话里的意思。白言蹊隐约猜到一点,却不大确定。朱冼点头,转尔又摇头,手指点在桌子上,一字一顿,语重心长道:“你们不只是算科博士,还是朝廷加急选拔的补位人才,你们懂补位二字意味着什么吗?”白言蹊明白了一点,宋清却是半点都没有明白。“你们这次考核的题目偏向于应用,而不是像算学科举考试那样兼有理论与应用题目,这就是此次补位考核的目的。国子监中虽然不缺算科博士,但是那些算科博士有几个能够将算学真正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朝廷赈济灾民需要算科,工部户部吏部兵部都有着一大批无头的事情等着算科博士去解决,可是国子监的算科博士对于那些问题却束手无策,这才是朝廷突然征补算学人才的目的!”白言蹊恍然大悟,宋清也略微明白了一点。朱冼端起茶壶为自己满了一杯,挑眉看向白言蹊和宋清,“所以,现在你们俩应该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了吧!之后有没有人给你们找茬我不敢保证,但是现在绝对没人敢给你们找茬。户部吏部工部兵部和算学相关的问题卷宗已经摞了何止千万卷等着处理。若是有人敢将你们弄下去,那谁去帮户部工部吏部兵部解燃眉之急?若是国子监有人嫉贤妒能,我敢肯定,户部吏部工部兵部的那些老家伙会让自家的子孙将国子监给拆了!”白言蹊松一口气,“不会出问题就好,不瞒朱老您说,若是新式算学的这些东西会为我招来祸事,那我绝对会连夜将这些题板全都烧掉,绝对不留下一点点的痕迹。”朱冼被白言蹊这番傻不愣登的话气得吹胡子瞪眼,“你这说的都是些什么话?我朝最是看中人才,只要你有能力就一定会被重用,除非你脑子进水去造反。当日考核你们用的题目就是国子监那些算科博士困惑已久的东西,一群人聚在一起用累举法才能得出结果来。在考核中要求你们在两炷香时间内解决四道题,这已经足以证明你们的算学天资有多么高!”“如若你们解题的速度是因为新式算学的话,你们不仅不会获罪,恰恰相反,你们会受到朝廷的褒奖与嘉赏!算科博士官拜四品,说不定能够更进一步,成为从三品,正三品的三品大员!到时候朝中就更没有人敢随便动你们了。你们背后站的是六部,只需要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可,管那么多做什么?”“退一万步讲,你们做的东西是学问,就算做错了,那也还没有传出去祸害任何人,顶多就是撤去教学资格,留任查看,俸禄照样领,那和吃闲饭有什么区别?领着俸禄不干活的日子想想就过得滋润。老头子在朝中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才得了这样的待遇,你们在学问上做出点儿问题就可以被停职享受到,朝廷对你们这些做学问的人真是太好!”白言蹊心中有一群又一群的羊驼神兽飞奔而过。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仅仅局限在由‘科举’二字引发的联想上,甚至她自动带入了前世封建王朝中的科举制度,是她着相了。“没想到这个世界的朝廷如此重视人才,真是做学问之人的幸运。”白言蹊在内心中感慨一声,弯腰冲朱冼行礼,恭敬道:“言蹊受教。”朱冼脸色的笑意越累越浓,眼眸中带上了些许逗趣,“还有一点本来是不应该说的,但是老夫我今天实在忍不住想说,你就掏干净耳朵听着。”白言蹊将头侧了侧,做洗耳恭听状。朱冼品了一口茶,眯着眼睛慢悠悠道:“你这丫头背后站着顾修禅师,有什么好害怕的?顾修禅师医术通玄,正是朝中权贵所追捧的对象,而且我上次患病时,听顾修禅师对丫头你的医术颇为推举,甚至听说你在我身上施展的针灸术已经失传三分之二,只要这消息传出去,宫里的贵人还不都乐疯了?”“虽说顾修禅师出身自清医寺,但终究他已经还俗,而且男女有别,就是医家也需要避讳。有很多妇人家的病还是多有不便,而你是女子,在诊病的时候自然会方便许多……你这丫头简直全身都挂满了金灿灿的免死金牌,若是我有你这样的本事,我早就将国子监中的那些陈旧习气连根拔起了,你现在有这个机会,遇到了可千万别手软。”白言蹊的心彻底掉进了肚子里,大松一口气的同时,耳畔再度浮现出顾修禅师的那句‘若是你谁让你皱眉,我就灭谁满门’,她的嘴角微微勾起。有个霸道禅师做靠山的感觉就是爽!“既然朱老都这么说,那我和宋清就不再畏手畏脚了,明日上午继续刻印刻板,下午就去墨染斋找傅老,看看能不能先加紧印制出两三本来。”朱冼摆手,“去吧去吧!不要来打扰老头子品茶。”白言蹊嘴角直抽抽,想到前世的一个生活经验,忍不住出声提醒道:“朱老,晚上饮茶对睡眠不太好,您还是少喝一点罢!”清香的红梅茶水在唇齿间流连回荡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依旧,朱冼却再也无法将茶水咽下。难怪他经常在夜里失眠!……白言蹊和宋清的答题卷是最早送入国子监中的。因为这次朝廷突然增设的补位考核题目都来自于国子监博士一致评选出来的‘难题’,还是难度令人发指的那种,故而国子监算科博士对于这些答题卷格外的重视。全国各地参加算科考核的人不少,但是能够满分通过的真没有几个,一个州府能出一个就已经实属不易,像徽州府这样一次性出现两个算科博士的情况更是凤毛麟角,君不见偌大一个京城都没出现算科博士吗?从徽州书院传入国子监的东西刚到,那些闲着的算学博士就炸了锅,纷纷涌了上来,强力要求观摩这两位算科博士的答题卷和命题卷,即前四道题的答案和第五道题的题目。最先拿出来的是宋清的题目,一共四道题目,宋清就有三道题运用了纯粹的方程式的解法,剩下那道最难的题目还是用方程式和传统算学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解出来的。那些个国子监博士刚开始看到宋清的解法时,均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宋清言之何物,但是以他们的算学水平,从宋清写的第一步一路推导到最后一步,根本找不出一丝破绽来,而且结果也与他们累举出来的方法一致无二,这便足以证明了宋清所用方法的正确性。宋清的答题卷当下就轰动了整个国子监,那张答题卷直接被国子监算学博士的领头羊祖兴保存好,请来上好的工匠把那张答题卷装裱起来,挂在了国子监的算科堂中。其次打开的是白言蹊的答题卷。相比于宋清那张答题卷给国子监那些博士带来的震惊,白言蹊的这张答题卷给国子监算学博士带来的震惊更加猛烈!娟秀的字体,精致的排版格式,清晰的答题思路……这样的答题卷看一眼都是享受。国子监的算科博士虽然没有见识过方程式这种新式算学,但是算学基础都不差,看着宋清在答题卷上给出的答案稍微琢磨了一会儿便明白了个大概,在看白言蹊的试卷时,他们已经有了方程式的基础。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白言蹊在答题时用到的方法更加简单,相比于宋清那种一半传统算学一半新式算学的答题方式,白言蹊破题解题的方法变得更加刁钻古怪,频频出现破题的奇招和妙招,看似寻常无奇的一个推导步骤,却能在后面破题时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祖兴已经被白言蹊的这张答题卷震惊傻了,陪他同傻的还有一众国子监算科博士。“啧啧啧,这道题目我当时解过,用累举法整整累举了六日才得出结果,我本以为除了累举之外再无他法,没想到这位考生只是经过几步逻辑推导就将题目简化了一大半,之后再用他们二人同时用到的这种破题新思路解题,真是妙哉!”一位算科博士拍案叫绝。另外一位算科博士手中已经拿了一个装订好的本子,蘸饱浓墨的毛笔在纸页上龙飞凤舞,他正忙着抄写白言蹊答题卷上的过程呢,单单饱一次眼福如何能够,必须得抄下来好好琢磨啊!与这位算科博士有相同想法的人还有很多……祖兴很高兴,等这些算科博士都将答案抄写下来之后,他又组织国子监年龄最大、最有权威的那几位算科老博士将白言蹊的答题卷重新审阅了一次,这才让工匠把答题卷装裱好。祖兴当下就拍板决定,他此次要亲自去徽州书院授予这两位天赋异禀的算学博士腰牌,并且将这两位算学博士的答题卷采用最精致的装裱方法,日后这两份答题卷将长期挂在国子监算科堂的墙壁上,供所有算科学子瞻仰学习。“祖老,快将那第五道题也拆开来看看吧,让我们见识见识这两位算科博士亲自出的题目有多么难!”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不住地催促祖兴。祖兴性格还算随和,当下就乐呵呵地拿出一块题板来拆开,正是白言蹊的‘强盗分金’问题。祖兴对着题目念道:“五名强盗共抢到了一百两黄金,他们按照排名的顺序依次提出分配方案:首先由老大提出分配方案,然后五人表决,超过半数同意后方案才会通过,否则老大将被丢入万丈悬崖,绝无生还可能。以此类推,假设每一个强盗都绝顶聪明、足够理智,而且他们都希望自己得到的黄金最多,那么请问老大该如何分配黄金才能满足需求?”一位满脸麻子的算科博士想当然道:“五名强盗分一百两黄金,最合适的方法自然是每人二十两,按照这种方法分配最合适不过了。”祖兴脸色一沉,瞪着眼睛训斥道:“一派胡言!连题目都没有听明白就作答,真是猖狂至极!这题目中明明说了,每一个强盗都希望自己得到的黄金最多,首先便排除了平均分配的可能,马博士,你这算学头脑莫非连个强盗都不如?”被当着众多同僚的面如此毫不客气的训斥,那马博士的脸当下就臊得通红,恨不得从地上扒出一条地缝来钻进去,真是丢脸丢到国子监了。另外一名算科博士的眉头拧成一个‘川’字,道:“强盗老大想要利益最大化,那自然不能平均分配,可如果他给自己分配的黄金多了,又一定会引起其他强盗的不满,那样他就会被丢入悬崖,此处存在矛盾点,这道题从此处入手不可破。”祖兴点头赞同,语气有些感慨。“朱冼当年就是从徽州书院走出来的,我本以为和那老家伙的交情不错,没想到他居然同我都不说实话!当初我问过他徽州书院的算学水平如何?好他个朱冼,居然同我说徽州书院的算学水平一般,能够出现这般思维伶俐的算学博士,可想而知徽州书院的算学水平有多么强!起码比国子监中要强上不少,有谁要同我一起去徽州书院看一看?听说朱冼那老东西现在就住在徽州书院里,我倒要看看他当年糊弄我之事该怎么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