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作者:雅寐      更新:2023-06-15 07:38      字数:4513
  “确有此可能。”郑太后意有所指,“阿樾性子未定,等他及冠再决定亦不迟。”“等阿樾及冠,阿曜已经十九了……”甘泉宫肯让齐明曜等这么久?“若阿曜有意凤求凰,自是等得。这事儿,哀家会顺着他的意。”郑太后道。齐敏颔首。郑妃能在后宫屹立不倒这么多年,靠的可不是她自己的本事,而是郑太后的支持。既然郑太后开口了,估计郑妃及郑家也只有听从的份儿。“母后,皇兄他……”可知道这事儿?齐敏有种感觉,如果明帝没有点头,一切绝不可能会顺顺利利。尽管滕辉月嫁给齐明曜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明帝未必会高兴。“……他知道。”郑太后淡下声音。“皇兄反对?”见郑太后这副神色,齐敏露出不太意外的表情。将军娘子美娇郎郑太后顿了顿,保养得宜的脸上依然挡不住岁月的痕迹。因为面无表情,她的法令纹显得更深些,让她有一瞬间显得苍老又锋利。“他……没有反对。”她慢慢道。“亦没有赞成吧……”齐敏接下一句,摇摇头,“皇兄对阿曜他们要求太高了。”每次涉及滕辉月的事,明帝就开始对他的儿子们各种挑剔。有明帝做后盾,齐敏简直觉得自己吃了定心丸一样。“是呢……”郑太后蹙起眉,沉默不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若阿曜能坚持下来,阿樾又动了心,无论是谁,终是会成全他们的。”齐敏安慰郑太后,但没有把话说死。无论她有何种意愿,都会以滕辉月自己的意思为重。而且她有另一层忧虑,以滕辉月的性子,必然是不愿与人共侍一夫的,若嫁人皇室,这一点则无法保证。若滕辉月不愿意,齐敏绝对不会勉强他。是以齐敏说话更为谨慎一些。郑太后道:“但愿如此。我们应该给他选择的机会。”齐敏笑道:“母后这么疼爱阿樾,是他的福气。”郑太后扯扯唇角,只是沉默不语。“母后?”齐敏奇怪问。郑太后道:“……阿樾亦是皇室的福气……”这语气含着一丝怪异。齐敏看出郑太后似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便话锋一转,说到一些不着边际的事儿上。郑太后果然顺着她的话题接下去,没有再提及滕辉月的婚事。母女俩又聊了一刻钟左右,齐敏见时辰不早了,遂站起来告退。郑太后没有留她,只嘱咐她好好照顾两个儿子。齐敏一一应了。看着齐敏雍容华贵的背影离开永安宫,郑太后低声道:“出来吧。”她话音刚落,一名卓然修长的少年从屏风后走出来,脸上带着些许说不出的失望。正是大皇子齐明曜。“你皇姑姑的话,听到了?”郑太后问。“回皇祖母,阿曜听到了。”齐明曜拱手行礼道。郑太后看着齐明曜——目前所有皇子中最出色的一个,道:“阿樾必须到及冠才定下婚事,是不是意属你尚且不肯定。若你等不及……”崩原乱“皇祖母!”齐明曜立刻跪下,坚定道:“我愿意等!”郑太后望着他殷切的神色。这个素来温文稳重的大孙子,也只有提及滕辉月时,才会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她静默良久,沉沉道:“你该知道,很多人对你期望甚高……”而不是为了某一个神魂颠倒,用情至深。“皇祖母,孙儿一直把阿樾当成唯一可以相伴终生的人!”齐明曜说得掷地有声!他从未想过让滕辉月成为别人的妻子。他会一辈子宠爱痛惜滕辉月!郑太后道:“阿樾是文子。”“我不在意。”齐明曜恳求道,“皇祖母亦是极疼阿樾的。我发誓会待他好,求皇祖母成全!”郑太后看着他写满坚持的眼睛,意味深长道:“若你能得阿樾点头答应,哀家便成全你。”齐明曜大喜,下拜道:“谢皇祖母!”郑太后笑着缓缓颔首,眼里带着复杂的感情。只是齐明曜低下了头,没有发现。*****************************************齐明曜心满意足走出永安宫,郑太后幽幽叹了口气。不知何时,明帝已经坐到她身边的榻上,脸色高深莫测。“阿曜和阿樾年岁相当,门当户对,极为般配。”郑太后审视明帝的神情,缓缓道。她久居上位,沉下脸后气势凌厉,一字一句重若千钧。可惜她的儿子是天下至尊,气势比她只强不弱,丝毫不受影响。“母后,阿樾只能是朕的。”明帝毫无回旋的余地。郑太后脸色一变,气得胸口大力起伏了一下,深吸几口气才勉强平复下来。她不禁想起得知真相的那个时候,简直气得脑袋发懵。明帝对后宫一直疏淡得紧,尤其在她不再拘着他以后。但每月起码还是会去上几趟。后宫中的得宠之人,先有徐美人,后有张妃,接着又换回邓妃,她的侄女郑妃也算是屹立不倒。可是近几个月,明帝完全不踏入后宫半步,在张妃死了之后,更是仿佛对后宫完全失了兴趣。张妃张素素是宁敏公主的独女,同为明帝表妹,身份血统却比郑妃还要高一截,连郑太后对她亦是颇为爱怜。郑妃每次看到她柔柔弱弱的模样都忍不住牙酸,偏她甚为得宠,份位又与她平起平坐,共同管理后宫。后来张妃失宠,郑妃暗中幸灾乐祸。可是等到张妃一死,郑妃差点拍手称快后,却很快发现明帝的不对劲。最后她没有扛住,忍不住把事情告诉了郑太后。嫡妃狂后郑妃担忧明帝是因为张妃之死伤心过度,才会没了兴致宠幸后宫。毕竟有前车之鉴,明帝的皇后李氏正是因为早逝,才被明帝记了这么久,以致于她再如何努力,明帝依然看不到她。更为清楚明帝淡漠性子的郑太后则不是这么想。明帝对后宫妃嫔侍君的宠从来都是有目的或者流于形式。即使郑太后是明帝的生母,也经常看不懂这个儿子。她无法想象明帝会真心宠爱他的后宫。张妃那个矫揉造作的不可能会令明帝如此上心。所以郑太后派人去查了。当拿到敬事房的记录后,郑太后惊呆了!原来不单是这几个月,而是近五年的时间,后宫妃嫔侍君的侍寝记录,居然是空白一片!所谓受宠的张妃邓妃,根本没有侍寝过一晚!尤其是张妃,至死都竟然还是处子之身!这是何等荒谬!后宫三妃鼎立,竟然没有一个站出来告诉她这件事!郑妃喊冤:“敬事房记录向来不在臣妾手上。”而且,她怎么好意思告诉郑太后,明帝根本已经不碰她很多年?这也是她对子嗣死心的最重要原因。张妃的受宠只是虚有其表,以她骄傲的心性,怎么会向别人坦言此事?被人知道还不羞愤欲死。而邓妃则是个老实低调,沉默寡言的。明帝怎么行事,她绝对不会多言半句。故此,才有了如今的恩宠。其他妃嫔侍君早习惯了明帝的漠视,平时难得见明帝一面,完全不敢抗议明帝没有雨露均沾。于是,明帝就这样堂而皇之地瞒过了郑太后的眼。如此处心积虑,郑太后都不禁感到心惊。她直觉明帝有了不一般的图谋。这时她们能顺利察觉到明帝的不对,进而查清,恐怕都在明帝的计算之内。这表明,明帝一直隐藏着的意图,要浮出水面。他不打算再继续掩人耳目了。等召来明帝问明白,郑太后差点没背过气去。因为明帝很直截了当:“母后,到阿樾及冠,朕将迎他为后。”作者有话要说:感谢yucyfu大扔了一个地雷!!!ps:五体投地求原谅~~~昨晚写着写着,都不知什么时候睡着的~~一觉到天亮,唉~~~☆、58“荒唐,”郑太后一掌拍在案几上,“阿樾是你外甥,你怎会对他动这种心思,”滕辉月天真烂漫,极为讨人喜欢,郑太后瞪着心思深沉的儿子,第一反应是明帝看中滕辉月,动了强占的心思,而没有想到滕辉月勾引明帝这方面去。毕竟相比于滕辉月对明帝纯然的依赖崇拜,明帝一直无条件地宠爱滕辉月更令人感到疑惑。明帝神色淡然,“自他七岁起,朕就动了这种心思。”在郑太后面前,他对自己恋-童的行为直言不讳。郑太后闻之色变。作为帝皇,握有的权柄大,承担的压力亦重。在风月光霁的背后,谁没有一些见不到的小秘密?后宫更是藏污纳垢的所在。即使是郑太后,手上也不止一两条人命。但明帝从皇子到皇帝,一直严谨自律,英明勤勉,高深莫测,是一位难得的明君,德行上几乎没有丝毫瑕疵。不曾想,明帝让郑太后放心了三十多年,却突然扔下个晴天霹雳,暗示自己恋-童,恋的还是嫡亲外甥!舅甥乱-伦!“为什么是阿樾?”郑太后揉揉额角,头疼道,“既然你喜欢年纪小的,供你赏玩的玩意儿不是多着吗?为什么偏偏挑中阿樾?你如何向皇妹交代?”若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癖好,以明帝的身份,未尝不可如意。但为什么偏偏看中身份高贵的滕辉月?明帝的亲外甥?让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母后,您想左了。”明帝拿起茶杯,掀起杯盖轻轻拨弄着,“儿臣只要阿樾。无论他是何种身份,朕都会把他据为己有。”明帝说得平和尔雅,但语气里浓浓的占有欲不经意泄露出来,令人觉得心头剧震!郑太后沉着脸:“若母后不许呢?”明帝轻轻一哂,低沉道:“母后,朕是皇帝。”他可是大权在握的九五至尊,即使是郑太后的命令,他亦不一定会听从。以往不逆郑太后的意,只是因为事情没有触及他的底线,不代表郑太后可以影响他的决断。听出明帝不驯的言外之意,郑太后沉默不语。知子莫若母,看明帝的架势,他是铁了心要立滕辉月为后的。可是这件事一旦成了,整个元徵朝,会怎样看待明帝和滕辉月这一对舅甥?郑太后的态度一软:“皇儿,阿樾是你外甥,比你足足少二十岁,还只是个天真不知愁的娃儿。你和他在一起,平白承担了乱-伦之名。你素来宠爱他,怎么忍心把这么沉重的名声压在他身上?”明帝道:“齐氏有外族血统。先不论元徵立国前齐家曾有过子纳父妻、弟纳兄妻的习俗,单论立国后,皇祖父与诚策王妃,父皇与宁敏姑姑……”龙之逆鳞郑太后喝止:“齐略!”怒得直接叫明帝的名字了。明帝所提及的都是皇室辛秘。他的祖父高帝壮年时看上继室嫡子的正妃,也就是后来册封的诚策亲王妃,如今的诚策郡王齐华的生母凌氏。当时的凌氏正值孀居,守着唯一的儿子齐华低调过活,却被高帝秘密召见数次,成了高帝的禁脔。齐华当时也成了高帝最喜爱的孙子,甚至曾令高帝动过立为皇太孙的念头。只是碍于兴帝羽翼已丰,无法实现而已。高帝死后,凌氏遁入佛堂,轻易不见人。而到兴帝这一代,他对一母同胞的妹妹宁敏公主齐沁的喜爱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兴帝为了能经常见到齐沁,竟有意令张家举家迁至建康。若不是齐沁早逝,兴帝很可能会做出更为出格的事儿。从后来兴帝对齐沁一儿一女的恩宠中可见一斑。这些都是郑太后和明帝心喧不已的事情,等闲绝不会说出口。与此两件真正乱了常纲的辛秘相比,明帝与滕辉月之间的舅甥相恋,实在算不得什么。明帝提及这一茬,郑太后就知道他之意已决,根本油盐不进。“阿樾是朕的皇后。朕自会护他周全。谁敢对此事说三道四,朕绝不会善罢甘休。”明帝又道,声音肃杀。从前明帝宠爱滕辉月,也是宠爱到极致。可旁人只当他们亲如父子,感情深厚,不作他想。如今郑太后回想起来,都禁不住苦笑。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明明稍一细想会察觉到不对劲的……“你问过阿樾的意思了吗?”郑太后问。明帝道:“他已答应。”说罢,他的唇角勾起,脸上闪过一丝满意与愉悦。滕辉月从小到大对明帝一向言听计从。明帝开口,他哪有不应的道理?但这令郑太后更加担忧。滕辉月还不到十三岁,对情之一事懵懵懂懂。他分得清自己对明帝的真实感情吗?而素来冷心冷情的明帝,真的分得清宠爱与钟情吗?为此,郑太后依然没有松口。她先后召来齐明曜与齐敏,让明帝隐于其后听听两人对滕辉月的婚事的打算。草包重生:市長从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