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
作者:张笙笙      更新:2023-06-15 07:36      字数:6268
  打开米黄色的信封,里面是春市大学的通知书,郑重地告诉苏怡莹她被春市大学的服装设计专业给录取了。她又要开始享受一次大学生生活了,想想都很期待呢。第84章高考过后没多久,考生们就陆陆续续收到了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陈一遇考取了在春市的华国医科大学, 在专业中全国排名第一, 两人都在春市念书, 双方家人也都很满意, 虽然学业重要但两人的感情更重要啊。经过了这长达十年的动乱,他们都知道了什么都会变,只有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学业事业以后还可以有, 但错失的感情以后就只能追忆了。因为这一年的高考安排在了冬日, 所以与之相适应的,开学也与惯例不同,是春季就开学, 苏怡莹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学子们, 还没从这个喜讯中回过神,就开始为自己的档案和户籍开始忙活了。下乡插队的知青们, 不管原来的户口档案在哪里, 只要下了乡,都是跟着走的, 不会留到城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知青虽然耐不住这样辛苦的农村生活,还是只能被困在农村的重要原因。没有档案和城市户籍,他们即使自己走回了城市也找不到工作,也没有商品粮分配, 何谈养活自己。等到苏怡莹等学子将自己的档案户籍工作等安排好,他们就纷纷踏上了充满未知但铺满希望之花的大道。走的前几天,苏怡莹已经和宿舍的室友、厂里的同事、要好的江胖子、小许村的知青们话了别,所以在火车站台的时候,只有江燕和他们在一起。江燕是特意和他们一天离开的,虽然不是去往同一个城市,但一起走,就不用面对空荡荡的床铺和看不到的熟悉身影了。苏怡莹看着江燕红了的眼眶,也忍不住眨着湿漉漉的双眸说:“燕子,我舍不得你。”说着她伸手抱住了江燕纤细的身子。江燕用放在苏怡莹后背的手轻轻地拍了两下,带着一丝哽咽说:“我也舍不得你,不过我们以后可以通信啊,而且离得也不是那么远,对吧,以后找机会见面啊。”两人在人来人往的站台相拥着,眼眶里的泪再也忍不住滑落了下来。从1974年下乡插队开始,她们俩相识一起度过了陌生而辛苦的下乡生活,到1976年纺织厂招工,两人一起开始了工厂的生活,到1977年都努力考上了大学,给知青生活换了行驶的轨道,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三年里,两人都生活在一起,成为了知心的好朋友。虽然口里都会说着又不是见不了面,以后机会还多着呢,但如今的通讯和交通都不是那么发达,想要像从前一样一起的生活是再也没有可能了,只能留在回忆里。告别了依依不舍的江燕,苏怡莹和陈一遇也踏上了回春市的火车,这次的火车之旅不像以前那样因为短暂的假期而急切,而是带着不急不缓的舒心,这次的回去就是崭新生活的开始了。两人回到了长大的城市,陈一遇将苏怡莹送到了苏家,如今的春市大学也不像苏怡莹前几次来的时候那样在阳关下沉默了,而是带着蓬勃的朝气,向众人展示着自己的新生。走到校园里,随处可见面带笑容的老师和同学,还有眼里饱含欣慰的家长们,他们一路轻快地走到了家属楼,和以往看到苏怡莹回来的静默不同,如今的邻居们都开始热情地招呼起来。以前还想占据他们房子的邻居也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面带笑容地说:“是苏家的小女儿回来了,听说考到了家门口的学校,可真行。”语气中还微微泛着一丝酸和不甘,像是自己的东西被拿走了一样。苏怡莹对这些长着两副面孔的人没有什么好感,不失礼貌地笑了下就和陈一遇离开了,即使听到身后传来不满的声音,那又怎么样,人不是活在虚假里的,一些不需要维护的关系只要人前礼貌,不失自己的素质就行,再多了就没有了。走到楼道的时候还看到施婆婆,是前年他们回来的时候好心提醒他们的邻居,苏怡莹看到脸上挂着慈祥微笑的婆婆倍感亲切,甜甜地叫了声:“施奶奶。”陈一遇已经伸手将施婆婆手里提的菜篮子接了过来,两人迁就着婆婆的速度慢慢地上楼。施婆婆爱怜地摸了摸苏怡莹挽着她的手,带着丝感慨说:“好在一切都变好了,你爸妈也回来了,你也回来了,都好好的。”她也不提苏怡心,知道这是苏家的禁区,坑害了家人的苏家大女儿,虽然改革后没有看到她上门,有点疑惑,但她不会去戳人家的痛处。又转头看向十分精神的陈一遇,放低声音在苏怡莹耳边问:“上次看着就不对劲,这是你对象?”婆婆还是很有八卦精神的,还微微挑了下眉看向苏怡莹。苏怡莹脸颊微红,轻轻地点了下头,施婆婆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不大的眼睛里可以看出她的赞同,这个小伙子好啊,前几年苏家还被定为坏分子的时候,就没有离开一直在,那个十年里,有多少因为成分而发生的悲剧啊,所以这样的行为才更加可贵。其实施婆婆这样的邻居也很可贵,她自己也没有因为成分而远离苏家,反而时不时关心他们的情况,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来我往才是王道,所以苏家现在和邻居施婆婆,在一众邻居中最要好也是无可厚非的。回到苏家,一开门就可以看出苏家的大不同,因为女主人的归来,摆设上精致了很多,小小的摆件,独具心思的小点缀,都让不大的房子变得温馨而舒适。苏父苏母的面色也好了很多,现在他们已经回到了原来的工作上去,生活充实,也不用再做重体力的活,而且因为长期服用陈一遇特制的养生丸,反而更显年轻了。苏楠还没有到家,他还要过几天才开始放年假,所以家里就只有苏父苏母俩个人,他们知道今天苏怡莹要回家,特意等着他们回来。到家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万县到春市的火车一天只有一辆,从早上到晚上9点左右,所以苏母准备了面条,估摸他们到家的时间给做好了。吃上热乎乎的面头,旅途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苏父苏母眼里含着满足看着两个小的吃着面条,还不时问合不合口味,够吃吗,要不要再加点,话语中充满了被隔断了几年的关爱。陈一遇因为是送苏怡莹回来,等下还要回自己家里,所以等他吃好,差不多就要走了,苏父苏母想把陈一遇送到楼下,被他制止,他恭敬地说:“伯父伯母,不用送我,怡莹回来了,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说,我自己走就行。”苏父苏母看陈一遇真是哪哪都好,又高,长相又端正,父母还是自己知根知底的好朋友,重要的是人有担当又真心爱着自己的女儿。苏父沉声说:“一遇啊,真的很感谢你帮我们照顾怡莹,还把她照顾的这么好。”以前在家的时候,苏怡莹虽然也懂事,但还是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娇娇包,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她,可最出乎意料的也是小女儿,不仅自己过得好,还有能力照顾家人。他们知道,这不止是苏怡莹自己努力,陈一遇也在里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看到如今的苏怡莹,十分感谢他。陈一遇如墨的眼里含着真诚,带着一丝郑重说:“是我要谢谢伯父伯母,将怡莹养得这么好,我珍惜还来不及呢。”双方都能看出对方的诚意,陈一遇对自己和苏怡莹的事更安心了,苏父苏母则更满意陈一遇了。1978的春节里,苏怡莹和陈一遇在两家人的见证下定了亲,初春带着花香的清风里,他们也开始了各自的大学生涯,找到了喜爱而用心浇灌的事业,大二那年,在苏怡莹年满20岁的那年,苏怡莹和陈一遇结婚了。当天,婚宴是在春市如今名声最响、口味最好的酒店举行的,这还是王乾名下的酒店,他被平反后,部分资产得到了归还,他靠着自己的口碑和能力,重新缔造了一个美食帝国。而他们身上穿的是苏怡莹自己手工做的婚服,是中国风的喜服,上面绣满了苏怡莹带着甜蜜和期待的一针一线,精致而华贵。他们相携着面对亲朋好友,面如春花,心似淌蜜,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在众人的见证下成为了一对美满白头的夫妻。当天晚上,是苏怡莹和陈一遇的新婚之夜,因为这个时代更为严格的男女关系,他们还是第一次在晚上共处一室,而且还是他们的新房。房里的喜被也是苏怡莹自己手工做的,红艳艳地犹如两人发烫的脸,陈一遇在带着光晕的灯光下,看着自己的小妻子娇美的脸蛋,心里都是热烘烘的。他微微向苏怡莹倾过身子,高大的身影将苏怡莹遮盖到了身下,吻上了她有点不知所措微微颤动的唇。背光中苏怡莹只看到陈一遇带着柔情和爱意的眼神,犹如自己最爱的星辰大海,在夜空中熠熠生辉,在一丝疼痛中,耳边传来陈一遇郑重而怜惜的声音:“怡莹,我的爱。”苏怡莹没有说话,只是放开了咬住的唇,抬起了纤细的脖颈,吻上了陈一遇滑动的喉结。来到这个时代,她收获的不仅是神奇的经历,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个相知相爱的人,是多大的幸运,能遇见你,我的爱。第85章七十年代城市里的房子很多都是单位分配的公房,自己家的私房很少有买卖的, 但作为一个经历了房价疯涨时代的苏怡莹来说, 有自己的房子才有安全感, 所以结婚前就准备和陈一遇去买一套房子作为两人以后的家。苏怡莹所学专业是服装设计, 在改革大潮的到来下, 市场广大,被压抑了数年的爱美天性被解放了出来,她顺应时事,开起了服装公司。主要是将设计好的衣服请代工厂进行加工, 因为如今没有淘宝等线上平台, 所以她在春市租了个店面,专门销售自己的衣服,自己给自己当模特。因为姣好的面容和惹人喜爱的性格, 苏怡莹在春市大学也是一个校花级人物, 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走到哪里都吸引人视线, 因此她的衣服销路也打开了。因为与众不同, 但格外美丽的衣裳,爱美的女人都对苏怡莹的品牌趋之如骛, 渐渐地她有了余钱,自己成立的小公司,事业渐渐发展起来。而陈一遇因为精通中西医,而且还有一手出神入化的针灸之术,在医科大学也是出了名的学神, 加上他家学渊博,外公就是名声在外的中医大手,所以在校期间的课程不到两年就学会了,接着进入外公家传百年的药堂当了坐堂医生,收入不菲。所以苏怡莹一提要买房,陈一遇二话没说就默默地掏出了自己的存折,这上面不仅有工作之后的工资,而且还有以前时不时赚的外快。苏怡莹打开一看就惊呆了,她还以为自己这阵子赚得很多呢,没想到陈一遇才是深藏不露,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她眼皮底下成为万元户了,而且是好几个万。看着苏怡莹睁大了眼睛呆呆地看着存折,黝黑的眼珠一动不动,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晕成动人的阴影,他好笑地微微翘起了嘴角,轻笑了下说:“不用看了,都是你的。”苏怡莹耳边因为他说话的气流而微痒,脸颊染上了一缕红,急急地侧过了脸,有点傲娇地说:“都说了是我的,看看我自己的钱怎么了?”说着还偷偷看了眼陈一遇,看到他含笑的眼神,脸更红了。她特意放慢动作将存折放到自己口袋,努着小嘴似不经意问道:“你怎么有这么多钱的?”是不是有什么她不知道的赚钱渠道,她也想要,小小的人儿在心里大喊,可是面上还要装出一脸风轻云淡,表现着我也是个赚钱好手,只是好奇罢了。陈一遇看着苏怡莹将存折收起,反而舒了口气,他早就想把自己赚的钱给她用了,虽然苏怡莹自己的事业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作为对象,他赚的钱就是想要给她用,想要她可以舒心地生活,而不用为钱财担忧。听到苏怡莹的问话,陈一遇如实地解释了自己因为医术出门的缘故,常常有外快赚,而且如今在外公药堂做医生,收入是与自己的工作挂钩的,而不是固定工资,所以赚的比较多。苏怡莹偷偷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存折,这是比较多吗,这是很多啊,看样子有技术的人还是赚钱的,陈一遇可真是个高富帅,而且还是可以靠自己的富一代,虽然他家条件也很好。因为买房的提议两人都同意,钱也有了,他们就开始着手去找合适的房子,这主要是靠陈一遇去,他人脉多,而且这种跑腿的活,他可舍不得对象去。虽然两家人都不怎么理解他们为什么要买房,家里有足够的空间,而且以后工作了单位也会分房子,但是孩子自己想要,虽然不理解也支持。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房源少的原因了,很多人没有自己买房的观念,不是住在单位的房子里,就是等着单位分房。好不容易陈一遇快速地找到了3个房源,是先经过他筛选了一遍的,一个是楼梯房的三楼,在春市大学附近,环境比较好,都是单位里的人,还有一个是靠近市中心的楼房,交通便利,方便苏怡莹做生意,最后一个独栋的小洋房,位置离市中心有段距离,但是也不算偏。苏怡莹去看了一个遍,当场就选定了小洋房,主要是房子外观不仅好看,里面格局好,装修也精致,苏怡莹看了一次就喜欢上了它。这栋小洋房是一对中年夫妻的,他们孩子生了重病,求医问药很久都没有结果,本来都快放弃了,后来被推荐给了陈一遇,虽然因为陈医生过于年轻的面容而有所退却,但还是抓住一丝希望,让陈医生医治,没想到一下子就医好了,拯救了他们的家庭。听说陈医生最近在找婚房,他家房子是不缺的,所以就将手头的几套房都向陈医生推荐,陈一遇选中了这套空置的小洋房给苏怡莹备选。小洋房因为离小孩学校远,他们一家都在另外一套房子住,既得了钱缓解了前段时间寻医问药花的积蓄,又感谢了陈医生,皆大欢喜。房子因为久不住人,有点破旧,不过两人花了一个月就整理好了,这就是苏怡莹心目中的家啊。小花园里种着怒放的各色月季,连墙角都攀爬着粉白相间的藤本月季,给小洋房增添了一丝梦幻,房子里是精致而有情调地拍摄,既满足了她的少女心又温馨,苏怡莹满意极了。等到两人结婚,房子里也渐渐增加了苏怡莹自己动手做的小物件,拼色的沙发抱枕,不同颜色的碰撞意外地成为了点睛之笔;淡雅的窗帘,在微风地吹拂下,轻轻地摆动,带来了淡淡地花香;上静放的一本书,上面夹着的书签,也是苏怡莹用针线给做出的……房子不仅有苏怡莹的印记,也慢慢地增添了陈一遇的足迹,专业的书籍摆放在了苏怡莹的书旁,两人喜欢一起看书,在时间静静流淌下,享受着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对方的安心和满足;他的衣柜里基本上都是苏怡莹自己设计或手工做成的衣服,想到老公穿着自己的衣服,她脸上都止不住满足的笑;厨房里还有一大一小的围裙,在他们家,没有坐下来等吃的习惯,陈一遇总是在苏怡莹下厨的时候给他打下手,饭后的善后也一如既往是他……这一天,如往常一样,陈一遇先醒了过来,看着依偎在自己身边的苏怡莹,带着爱怜地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放轻动作起了身。陈一遇从小就有早起锻炼的习惯,开始因为刚成婚,沉浸在美妙滋味中的陈一遇都抛下了这个习惯,喜爱上了和苏怡莹一起起床的满足。但是苏怡莹是谁,是一个沉迷于陈一遇美色中的女子,她时不时就喜欢摸着他手感曼妙的腹肌,看着陈一遇竟然开始放弃早起锻炼,惊呆了。有天晚上日常摸着陈一遇的腹肌,怜惜地说:“陈哥哥,它还能活多久?”眼里冒着垂涎的哈喇。陈一遇一下子就意会了,好笑地说:“你想要它活多久就活多久。”苏怡莹一下子就不好意思了,激动地说:“我以后和你一起去早练。”陈一遇低笑着点了点头,苏怡莹虽然说完就后悔,这么舒服的床,她怎么舍得起来,可是话都说出来了,为了腹肌,努力吧。果然没几天,苏怡莹就起不来锻炼了,都怪陈一遇晚上太努力了,她早上才努力不起来,对,就怪他。这样想着,苏怡莹心安理得地每天自然醒,而陈一遇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每天坚持早起锻炼,还不忘动作放轻,不吵起苏怡莹。当苏怡莹醒来时没有看到陈一遇,内心内疚极了,晚上恋恋不舍地摸着他的腹肌说:“陈哥哥,以后你也不用早起了,我舍不得。”陈一遇亲了下她嘟起的小嘴,说:“那今天晚上你辛苦一下,我就不觉得累了。”嘴角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笑。苏怡莹看到了他浓黑的眼神,赶紧跑路,小脚还没来得及伸出被子,就被大脚给带了回去,陈一遇你怎么也学坏了呢,虽然确实很舒服,但体力差距的两人,她晚上就辛苦了。虽然床上陈一遇让苏怡莹有点“累”,但其他地方苏怡莹就像是个享福的福宝宝一样,连她妈看到了都想说她。苏母因为想念女儿,而且离得也不远,时不时就来看望女儿,当然顺便还可以蹭蹭饭,女儿手艺还是极符合她的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