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作者:久岚      更新:2023-06-14 14:50      字数:4016
  卫凌点头。只见她提着枪的背影,他叫住她道:“你这枪现在好像轻了一点,也短了,那是你十一岁的时候我送你的吧,你现在都十七了。”六年的时光,转瞬即过。姜琰手紧了紧,想到姐姐说要给她换一把。“等回京,我送你一杆新的罢。”他道,“会比这个更好看,更合适你。”男人温和的声音传入耳朵,她低声道好,快步走了出去。行到营帐外,才觉脸颊有点发红,原来不是舍不得这杆旧枪,只是舍不得卫凌送给她的,他一说送新的,她只有欢喜。姜琰脸颊更热了,只是很快就把这念头甩了出去,她马上就要去打仗了!三日后,他们的兵马到了滇州附近,依据卫凌的命令,各自领着兵马分散成了六路。没有多余的话,姜琰向卫凌告别,跟随陈尧往台山关而去。此关对于滇州来说,乃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故而卫凌会派遣陈尧,因陈尧经验老道,有勇有谋,乃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姜琰能在他手下,也让他放心。四万兵马停在远处的山坡上,陈尧观察了一阵,向敌方发出通牒,命他们投降,然而敌军仗着台山关的地势,充耳不闻,陈尧随即发动进攻。可惜台山关雄踞于山腰,左靠黄河,右邻高山,易守难攻,便是陈尧也无从下手,几日来折损数千兵马。“是否再派人仔细探查下?”姜琰同陈尧道,“强行冲关,也许我们凭着将士勇猛,或许勉强拿下,那这样一来,伤亡未免太过惨重了,我看这座山雄峻磅礴,周围又有山林,地形颇是复杂,也许会有别的转机,有利于我们。”难怪卫凌对这姑娘颇是看重,看来还真有几分本事,陈尧道:“我已经派人去探查了,我观这山形,也许北面容易突破。”真厉害,比自己先想到,姜琰暗道,能当上将军果然都不是一般的人物。派去的斥候过得一日方才回来,同陈尧禀告:“台山关北面有一条谷道可以通往关口的背后,因为十分隐秘,守军不过二十人!”“好!”陈尧大喜,回头看一眼姜琰,“你领五千人去偷袭台山关。”姜琰大惊。“怎么,不敢吗?”“不,我去!”姜琰抱拳道,“卑职绝不辱命!”听闻是姜琰带兵,底下一干兵士差点炸窝,幸好陈尧还派了一名李参军陪同,但饶是如此,这些人仍是不满,姜琰见状,领兵前骑上马背,横着长枪高声道:“军令如山,而今陈将军既然派我领兵,你们就该听我的命令,违令者,即刻处斩!”第118章小姑娘高扬着头,目光锐利,气势十足。那些兵士一阵心惊。确实,再如何,她也是副将,姜琰挑眉,跟李参军道:“到时由你执行。”“是,属下遵命。”见李参军都没有怨言,那些兵士也默默闭上了嘴。偷袭自然是要悄无声息,姜琰领着这些兵士攀山越岭,毫不含糊,见她灵巧的动作,一丝不苟的下令督促,兵士们慢慢觉得姜琬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不拖后腿。等到了有守卫的地方,她一抬手让他们停下来,从背后取出弓箭,低声吩咐别的弓箭手:“一击致命,不要发出声响,”又指挥几个人过去,潜行埋伏于他们身后,“倘若没有射中,便由你们来动手。”各就各位,她第一个射出了箭,宛如毒蛇一样一口就咬在了那人脖颈之处,精准狠辣,哪里像是一个小姑娘,见到鲜血喷溅,眼睛都不眨一下。众人怔了片刻,纷纷射箭,二十名守卫瞬时躺倒下来。次日清晨,姜琰率领的兵马及时行到了台山关背后,与陈尧同时发动了对这关头的进攻。这一刻,她不曾畏惧生死,好似天生为战争而活,身先士卒,纵马冲入了敌军,银枪横扫,打落敌军。将士们见一个姑娘家尚且如此,更是士气大振,高呼着扬起刀剑奋勇杀敌,很快就将台山关打了下来。随后,陈尧稍作歇息,领兵从台山关出发,往滇州推进。大齐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滇州无险可守,程永积退守遵州,卫凌率兵乘胜追击,而姜琰则跟随陈尧,堵截后路。只是没想到在遵州竟有几架火炮,远远听见轰隆声响,姜琰心头一惊。有兵士来禀告,说是程永积故意设下埋伏,引卫凌入局,再以大炮轰击,陈尧也忍不住吓了一跳,但卫凌的智谋他是再清楚不过的,绝不会那么容易上当,而今程永积已经穷途末路,卫凌根本就不用轻率行动,也许是将计就计。“你们不要妄动,既然卫大人命我们在此堵截,我们就得守在这里!”“不用去接应吗?”姜琰道,“万一……”“没有万一,”陈尧侧头看着姜琰,“就算有万一,我们此时也不能擅离职守,毕竟谁也不清楚那边的情况,万一敌军从后突围呢!”姜琰哑口无言。她想到了卫凌之前叮嘱的,他们应该相信彼此,不要去过多的思考,这样对谁都无益!是的,他一定没事的。收起心思,姜琰全神贯注。没有多久,遵州就失守了,城门洞开,卫凌的手下潮水一般涌入,程永积的兵士不敌,拼命往后撤退,他们在后堵截,一网打尽。历经五十一天,这场战役从台山关到现在终于停息了,姜琰抬起头,看到天边血一般刺目的晚霞。她在满地的尸体间走动,往前方而去。赢得胜利的将士们在欢呼,解下酒囊一起对酒,她充耳不闻,脚步匆匆,她此时非常的想看到卫凌。然而一直走到城门口,也不曾见到他。小姑娘在徘徊,却突然听见一声轻唤:“阿琰。”从上方而来的声音,她抬起头,看到了卫凌。男人正站在城楼上,夕阳的光落下来,仿若给他全身镀上了一层金色,闪闪发亮,她愣愣得看着,过得半响,疾步走了上去。两人在楼梯相遇,卫凌看到她满脸的欣喜,这些日,他也没有一天不在担心她,生怕自己做错了判断,生怕自己太过急切,盼望姜琰能完成心愿。而今,她总算无事,卫凌走到她面前,微微笑道:“我还是没有看错人,阿琰。”姜琰也笑了:“我也没有看错人。”他们平安的再次相逢了,并没有辜负彼此,姜琰凝视着男人的眼睛:“卫大哥,我……”第一次的吞吞吐吐,她想说,她想他,很想他。可竟然说不出口,只觉得脸颊发烫,心跳加速。小姑娘露出了娇羞之色,好像一朵只向他绽放的牡丹,无需开口,卫凌已经明白她心里的话语,伸手将她慢慢楼到怀里,柔声道:“我也想你。”那么亲的举动,也是第一次,然而姜琰依偎在他胸口,竟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对卫凌的感情。看到了会忍不住欢喜,看不见了会难过,会思念,甚至会嫉妒。她喜欢上卫凌了!有他在身边,永远都能安安心心的。两个人安静的拥抱着,听不见耳边的风声,听不见那些嘈杂声,只觉夕阳是前所未有的温暖。也不知过得多久,卫凌低声道:“阿琰,愿意嫁给我吗?”她抬起头,对上男人深邃又温柔的眼眸,问道:“嫁给你了,还能打仗吗?”“当然,只要你愿意,但凡有战事,我都可以陪你一起去。”不陪着,他也不放心。姜琰最是怕自己不能做将军,见卫凌答应,心道他是君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而且她也再不想跟卫凌分开了,点头道:“好,那我嫁给你。”他笑了,低头吻她。虽然笨拙,没有经验,可是男人动作很轻柔,姜琰渐渐就觉得自己好像融化了一样,紧紧抱住卫凌的腰才能站稳。周围的风好像都静止了,生怕打搅这一对人儿。陈尧原本想去看卫凌,走到半途又返了回去,看来这趟回京都,有喜酒可以喝了!第119章回到京都,已经是六月底,大胜得归,一众人都得了重赏,卫凌向来为萧耀所信赖,更上一层楼,被封太子太傅。而姜琰作为副将,领兵突袭台山关,也立下功劳,被封为云麾将军,同时被调任兵马司做了副指挥使,成为了大齐实至名归的女将军。萧耀在宫中摆下庆功宴,恭贺他们凯旋。没过几日,喜上加喜,卫凌请媒人去姜家提亲,要娶姜琰为妻。柳氏十分惊讶,急忙忙跟姜保真去询问小女儿,只见姜琰也愿意,便猜测这二人可能是在打仗的过程中生出了感情,一时欣喜若狂,立时就答应了这门婚事。卫光允那里,早就晓得儿子的心事了,自然没有什么疑问,两家长辈和议了下,都觉得越快成亲越好,将吉日定在这一年的九月初。妹妹终于要嫁人了,亲眼看着她长大,亲眼看着她得偿所愿,姜琬比谁都高兴,这日跟萧耀说要提前两日去姜家,住到姜琰出嫁。“也是最后一次这么团聚了,我想陪着娘,陪着妹妹,”姜琬向萧耀撒娇,“最多三日,我就回宫了!”萧耀道:“我看我是太纵容你了,三天两头的出宫,这回还要住在娘家……”话还没有说完,姜琬已经凑上来吻住他的唇,甚至主动坐在他腿上。忍不住将手抚在女人腰间,他哑声道:“你现在哪里像皇后……”“那像什么?”她勾住男人脖子,一只手轻抚他胸膛。像个勾人的妖精,哪怕知道自己的心肝也许会被吃掉,也愿意不顾一切的投入,萧耀手托住她的臀,把她往前更紧的贴近自己,两个人好像藤蔓缠绕,男人呼吸变重,正要褪下她裙衫时,只听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等你长大了,我带你去骑大马,大马跑得很快……”正是太子景辰,在跟妹妹吹牛呢。他哪里会骑马,不过被萧耀带着几回,放在前面,也不敢跑怕颠着他,走了几圈倒以为自己会骑马了,姜琬听得扑哧一笑。两个孩子来了,萧耀晓得这事儿没法往下做了,只在姜琬唇上狠狠亲了口,便把她放了下去。刚才辰儿带着妹妹去玩了,小家伙如今精力充沛,每日跑来跑去的,正好小公主也学会了走路,姜琬倒省力,就让儿子带女儿。“淑真,哥哥带你去做什么了?”姜琬蹲下来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亲,女儿生得雪雕玉琢般可爱,脸圆嘟嘟的,嘴唇红红的,眼睛又大又亮。“喂鱼,还有花,”淑真把手里摘得几朵花给旁边的萧耀,指指头上,“爹爹,戴花。”小姑娘的声音软糯糯的,萧耀心都化了,微微一笑,拿出其中一朵插在女儿的头发里:“淑真戴着真好看。”他仔细凝视,暗道姜琬小时候的样貌应该也是如此。淑真有爹爹戴花,眉开眼笑。辰儿跳起来:“我也要给妹妹戴!”姜琬把女儿放下来,萧耀给了辰儿一朵,他笑眯眯给妹妹戴了,又摸摸她头发,疼爱极了。两个小家伙又手拉手去了外面玩耍。“辰儿这性子,我越看越不像你。”姜琬瞄一眼萧耀,“看他对淑真多好啊,他像我,不像你,你小时候定然是凶巴巴的。”萧耀回想了一下,他确实谈不上温和,但是他遇到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