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作者:楚清明      更新:2023-06-14 07:22      字数:3889
  “听说二皇兄前些日子病了,现下可好些?”杨进出于礼节问了一句。但这话在杨时听来简直是刻意炫耀,于是他阴阳怪气地回答:“五弟马上贵为太子,你的惦念,我可生受不起!”杨时的语气有明显的不甘,还夹杂着一分怨恨之意。杨进见他如此,也不再自讨无趣,回身面向大殿沉默不语。杨时一拳打在棉花上,想再刺几句,终究顾忌场合,也就悻悻闭了嘴。周围年纪尚小的皇子被这两人间剑拔弩张的气氛吓得不敢言语,各个垂首而立,一时间安静得过分,引得周围大臣们频频侧目。这尴尬的气氛没有持续多久,承乾帝身穿衮冕从内廷现身。众人伏地而拜,皆按照官阶高低各入其位,册立大典正式开始了。黄门侍郎捧着玉册宝绶立于殿内北侧,在典仪的主持下,杨进步入阶前连拜三次,承乾帝亲手将玉册和宝绶授予他之后,又是一番三拜九叩,受册之礼便算完毕。接下来,新台子要朝皇后,受众臣礼,整整折腾了好几个时辰。等册封大典结束后已至未时,杨进满身疲惫地返回东宫。看着这富丽堂皇的宫殿,他心中滋味难言,快意中又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何等尊荣。这里,离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要耐心……”杨进默默在心中告诫自己,多少年的蛰伏等待,他决不能在这种时候马失前蹄。杨进仔细感受着美梦即将成真的感觉,忘了饥饿和疲惫,直到内侍报说崔容求见,他才惊醒。“还不快请!”杨进道,又急急补了一句:“以后崔大人来访,让他直接进来就是。”崔容虽然是明晃晃的太子党,但是官位只得四品,并无参加册立大典的资格,因此便在宫外等候消息,一结束便匆匆赶到东宫。杨进身上的太子礼服还没有换下,崔容进来一眼看到,愣住了。他眼中神色有喜悦也有惊艳,像第一次认识一般,将杨进从头到脚细细看过去。杨进很大方地任他打量,问道:“好看么?”“好看,”崔容便笑了,“是天下最好看的太子,只可惜没能亲眼看着你册封。”“仪式无聊得很。”杨进安慰似的说,拉着他带入自己怀中。两人静静相拥着,谁也没有说话,仿佛怕打破这一刻的气氛。崔容环着杨进的腰,将脸埋到他胸前,忽然想到既然大典已成,那距离杨进大婚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一时又难过起来,半晌闷闷地说了一句:“你大婚的时候,我也去不了的。”杨进闻言,紧了紧手臂,不知该如何安慰。这是崔容第一次提起杨进大婚的事。在承乾帝下旨立他为太子后没几天,又指了一门婚事,对方是皇后娘家的贵女,名唤钟秀秀,据说性子温柔内敛,乖巧听话,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选。崔容都知道以杨进的身份,这门婚事根本无法拒绝,因此他从来不曾提起,仿佛这样就能避开一般。但是册立大典之后,婚期越来越近,他已经避无可避了。“小容,我心里,始终只有你一个人。”杨进涩声道。然而他自己也明白,就算如此,就算他打定主意不碰那个女人,对崔容也是不公平的。一想到崔容所受的委屈,杨进心中的痛苦,比知道崔容被指婚时还强烈百倍。崔容无声地点点头。他早就知道和杨进在一起将面临这如山的困境,这只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当日他既然同意,那此时就没有后退的道理。太子妃必须得有,他只能让步。待杨进坐上天下第一的椅子,他们大概就可以不受人左右了吧?****太子大婚那日,普天同庆,连长安城的城楼上,都给挂上大红的灯笼,以示与民同乐。不知是不是为了补偿杨进,承乾帝动用了最隆重的仪式。钟秀秀先在太极殿接受正式册封,然后去宗庙祭拜天地,这才前往东宫摆宴。这一日,东宫里人头攒动,四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杨进端着酒杯接受朝臣祝福,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心中却又苦又闷。叫他惦念的那个人,正身处几条大街之外的府中,怔怔望着东宫的方向,面上表情叫人不忍再看。“少爷,菜都凉了,吃一点吧。”当初承乾帝同宅子一道赐下的婢女之一红袖,大着胆子上前轻声劝道。崔容摇了摇头,他根本感觉不到饥饿,没有任何胃口。被人从恍然的状态拉回现实,那种难言的痛楚又一次弥漫在崔容心头。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府中众人欲言又止的模样让人看了心烦,于是便出门躲清净。可等出了府,崔容又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只好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漫无目的的乱走一气。路过一家酒馆,他忽然觉得想喝酒——伤心人就该一醉方休,总比清醒的好。于是他直接迈了进去。见有客人到,小二十分殷勤地招呼,将崔容领到一处清净的桌子坐下。他随便点了东西,抬头时却惊讶地看见张仪单独坐在不远处自斟自饮,脸上表情并不怎么开心。后者也看见了崔容,愣了一愣,便提起酒壶酒杯往他这边来。“泰安,你怎么也在这里。”崔容勉强收拾了一下情绪,挤出微笑问道。张仪已有几分醉意,闻言露出苦笑,并不说原因,只道:“怀舟,陪我喝几杯吧,都说一醉解千愁……”他向来是乐观豁达的性子,此时却一副颓然的模样,仿佛经历了巨大的痛楚。崔容见状便不再多问,只招呼张仪坐下,替他斟了满满一杯酒。张仪看也不看,端起来一饮而尽。两人也不多言语,就沉默着对饮。半个时辰后,几壶酒下肚,张仪忽然抽泣起来,口中呢喃着说了一句:“他可真是绝情……明明知道我的心思……明明……”崔容吓了一跳,仔细看去才知张仪已经醉了。他不知道张仪说的是何人,不过听话中之意,张仪钟情之人似乎并没有接受他的爱意。原来这世上为情所困的并不只自己一人。崔容有些怅然地想,相比起来,他和杨进两情相悦,其实已经算是幸运。张仪喝到最后,趴在桌子上不省人事,崔容只得先将他送回府。不过他这么一闹,崔容倒一时忘了伤心,等夜里躺在床上的时候,他才又想起杨进。这时候应该是他的洞房花烛夜。崔容有些苦涩地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安心入睡。就在此时,他听见门闩一阵响动,心惊之下立即起身想去看个究竟,却在看清来人身影时定住了。“昌明……”崔容不敢置信地叫了一声,紧接着他落入那个熟悉的怀抱。这一刻,崔容什么都不去想,只疯狂地与杨进亲吻着。什么太子妃,什么新婚夜,什么后果,统统见鬼去吧。他这一世处处谨慎,步步算计得失,这时候眼中却只有一个人。****新婚夜独守空房,对新娘来说无异是奇耻大辱。钟秀秀抹了半夜的眼泪,天蒙蒙亮才睡过去。太子说,他另有所爱。太子说,他只能对不起她,所以愿以后位作为补偿,一世敬她重她。钟秀秀自小就以《女训》作为行动指南,并不敢对丈夫的话有所违逆。然而作为一个女人,她内心的苦楚却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抚平的。第二日,当钟秀秀睁开眼睛的时候,杨进已经穿戴整齐。她很想问他昨日去了哪里,什么时辰回来的,但对上太子那双深沉如夜的眼眸,那些疑问又被咽了回去。杨进等着钟秀秀,是为了一道拜见帝后。皇后一见二人,就叫钟秀秀近前说话,拉着她细细打量。见她双眼微肿,又想起宫人报告并未见红,便猜到昨夜二人并未圆房。她只当杨进不满意太子妃的出身,便拉着钟秀秀的手,十分和气地问:“太子对你可好?”钟秀秀垂下眼睛,恭恭敬敬,细声细气地答道:“回娘娘,太子对臣妾很好。”她面上有一丝自然的羞意,皇后便放下心,毕竟成亲当日,新郎新娘都累得够呛,一时耽搁了也是有的。杨进忍不住看了钟秀秀一眼,此女倒也非常人。钟秀秀却并未留意诸人的心思,她对自己说,既然事已至此,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与太子结盟,稳稳当当地等着做皇后!第七十六章、 突厥使臣都蓝坐在大帐中,手中无意识地上下把玩着随身的匕首,陷入沉思。女奴端上最新鲜的马奶酒和大块的马肉,还有最上等的奶豆腐,被切成两指宽的厚片,整整齐齐码在银盘子里。“可汗,请用餐。”女奴伏跪着,以额触地,十分恭敬地说。都蓝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桌上的食物,心里浮起一丝悲凉。残酷的冬季刚刚过去,因为进攻大周朝的惨败,这个冬季突厥人过得异常艰难。不仅食物、牲畜、木炭都出现了大量短缺,各部落的武力也下降得厉害,有些甚至不能抵御饿狼的突袭。桌上这样粗糙的食物,已经是只有可汗才能享受得到的。听说很多女人和孩子,连干粮也吃不到,只能活活饿死。一整个冬季下来,存活的突厥人仅剩下不到原来的一半。都蓝没有动矮几上的食物,起身一撩帘子走出了大帐。虽然是早春,戈壁上的风依旧带着凛冽的寒意,还夹杂着细碎的沙石,吹打在脸上激起一阵阵细微的刺痛。跟出来的女奴不得已,用手捂住脸庞蹲在地上,都蓝却恍若未觉,定定地看向东方——那是长安城的方向。对于那座遥远的,存在于记忆中的都市,都蓝有着深入骨髓的渴望。都蓝有一些中原血统,这从他俊秀的长相可看出一二。六岁以前,都蓝随母亲居住在长安城。那段日子虽然短暂,但长安城的繁华富庶却在都蓝稚嫩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于回到突厥王庭后,他依然对那里魂牵梦绕。那时候,他发誓有一日定要再度回到长安去——以主人的身份君临。为了这个目的,都蓝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他虽然是老可汗的儿子,身上却有中原血统,被兄弟们看做异类,并不承认。可想而知,他打败竞争者,最终继承可汗之位的道路有多么艰难。老可汗死后,突厥在都蓝的领导下越来越强大,渐渐在与大周军的冲突中占了上风。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和丰厚的战利品,使都蓝信心日益高涨,终于,他觉得是向突厥最强大的邻居发起进攻的时候了。但,突厥惨遭失败。这失败暂时阻止了都蓝进军中原的脚步,但他的野心一刻也没有停止。听闻杨进——那名皇子将军——继承太子位的大典马上就要举行,都蓝决定派使臣前往长安城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