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作者:楚清明      更新:2023-06-14 07:20      字数:4163
  崔怀德自去拜访交好的同僚,而崔家兄弟之前向学馆告了七日假,一时无事,便多出好几天自行支配。崔世卓在二皇子那里鞍前马后,几乎不在府里呆——这本就在崔容意料之中,令他奇怪的是,崔世亮这几日显得心情颇佳,不知为了何事。“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此乃人生三大喜事,是该高兴高兴。”崔世青见了,别有深意地感慨。崔容还不明所以,奇怪道:“三哥在秋猎时遇到老朋友了?可是也没见他说……”崔世青并不点破,只道过几日自会分晓,弄得神神秘秘,令崔容直说他小气。不过既然说到秋猎,崔容便顺势问崔世青关于六殿下伴读的事:“我真不明白,你打的什么主意?如果不愿意,何必来长安蹚这趟浑水,平白得罪人。”崔世卓有多愤怒,恐怕连瞎子都看得出来。他这位大哥可不是什么宽厚性子,得罪得狠了,早晚有一天他会报复回来。崔世青倒也不以为意:“我到京城来,原也不是为了这个。”“你还有别的打算?”崔容问。崔世青沉默片刻,说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到长安城来,竟是为了想办法参军——以他的身份,自然不好从普通兵士做起。“原来如此,难怪你会写那篇策论……”崔容恍然大悟。崔世青没有否认,而是说:“若能博得皇上青眼最好,再不济,明年开春就是三年一届的武举。”“叔叔婶婶知道吗?”闻言,崔世青无奈地苦笑:“自然是瞒着他们的。”原来他是私自做的决定。这也难怪,本朝勋贵之家的子弟,大多有两条路,要么袭爵,要么参加科举,博个一官半职,少有人弃文从武。原因很简单,一来这些人自小富贵,吃不得苦,二来文臣武将向来不对盘,真进了军中,要想高升并不是件容易事。更何况手伸得太远,弄不好会遭皇帝忌惮,简直是有百害无一利,想来二叔一家如果知情,断不会同意崔世青这般行事的。崔容没料到崔世青的志向竟是如此,一时不知该佩服还是该劝阻。反而是崔世青看得开一些:“我都想好了,与其在朝堂家宅勾心斗角,倒不如去边关杀敌来得痛快!”他说这话的时候,嘴角勾起,双眸异常明亮。那个温润如玉的翩翩佳公子不见了,在崔容眼前的,分明是个锋芒毕现热血沸腾的青年人。崔世青这般模样令崔容忍不住会心一笑,果然不再说多余的话:“那我就祝堂兄心想事成吧。”“好说。”崔世青冲着崔容眨眨眼:“这件事,小容还得替我保密。否则出师未捷身先死,未免太没有乐趣。”这一瞬间,他又成了崔容记忆里那个鬼主意满腹的小堂兄,顿时又令人亲近几分。这变脸如翻书的本事令崔容叹为观止,暗道崔世青像狐狸一般伶俐,自己替他担心简直多余的。****趁着这几日的空档,崔容又去了次丰裕斋。因为朝廷开仓往官行放了一批粮食,米价基本稳定了下来,没有继续再涨。但崔容知道,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平静。此次欠收规模之大,程度之重,此时还没有传到京城。真正严重的粮荒,要到年后才会集中爆发。长安城里,有些聪明的人家也嗅出几分异样,因此并没有减缓采买的动作。这也是虽然朝廷干涉,但米价仍未回落的原因。若将手中的粮食屯到年后再抛出,无疑会获利最丰。但自从崔容知道黑衣骑的事之后,便吩咐张氏仅留够自家所需,将多余的货逐批抛了出去。他可不想等黑衣骑开始清查米市的时候,成为被殃及的池鱼。按照崔容的吩咐,张氏每次出手的货物量并不多,就好像是个普通的农户一般,游走于多家米行,没有引起任何注意。崔容查完账册,感到十分满意。虽然难免小小亏损了一部分,但仍然比他最初期望的要好上一些。崔容盘算着,等手里的货出完,再添些银子,又可以盘下一处庄子。眼见普通百姓的困苦,他深深感到真金白银的重要。别的不说,就算日后从崔府分户出来,有了钱也不至于太过辛苦。崔容对崔怀德的爵位没有兴趣,也并不打算在崔府耗尽一生。他要对得起老天给他的重活一次的机会。不过,崔府的势力,倒不妨借用一下。崔容觉得自己这几年有点意气用事,应该适时卖个乖,设法多弄几处铺子庄子到手才是。想到此节,崔容只觉豁然开朗,心情大好。他给了丰裕斋那名叫李福的伙计几钱银子,让他去得意楼叫了酒菜,说给众人改善伙食。李福做事机灵,如今已经升为一等伙计。他接过银子,笑着对大伙儿喊道“东家少爷请大伙喝酒吃菜”,立刻引起一片欢呼声。得意楼的好酒好菜满满摆了两桌,一桌在外间犒劳伙计们,另一桌,崔容只拣了几样张氏爱吃的,摆在里间。他替张氏夹了一筷子菜,又想起来,叮嘱道:“乳母,如今市面上粮价又高了,店里点心的价格也该再涨一涨才是。”张氏闻言面露难色:“少爷,如今来店里买点心的人已经不比从前,要是再涨,我怕……”丰裕斋用的原料都是涨价前屯的,并未受涨价风波的影响,张氏便一直没有提点心的价格。这段日子客人虽然有所减少,但还是同行里面最多的,也保住了店铺的利润。如果丰裕斋也提了价格,这方面难免就会失去优势。“无妨,这种时候,不涨反而古怪。”崔容解释:“再说,还买得起丰裕斋点心的人家,并不会在意这些。”张氏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便笑着应下了。****几日后,宫里的旨意出来了,令礼部尚书段临海的三子段柏为六皇子伴读,即日起入宫一同学习。当日文试,段柏不过排在第五,总体算起来和崔世青也不相上下,不知怎么就入了皇上的眼,令得到这消息的崔世卓十分不平。“你知道什么,据说这段柏,是老六亲点的,也不知这小子吃错了哪门子药。”二皇子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起自己弟弟。“啊?”崔世卓原本正打算痛斥崔世青,这下愣住了,茫然地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六殿下怎么会认识段三郎?”“你问我,我问谁去!”二皇子没好气地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这么点事都弄得不顺利,让他很是恼怒,连带看崔世卓也不顺眼起来。崔世卓已经受了好几日训斥,却不得不忍着,心里将这笔账一股脑儿算到了崔世青头上。回了崔府,崔世卓便找来自己的贴身小厮,叫他安排人手盯着崔世青的院子。他倒要瞧瞧,自己这位堂弟整出这么多事,到底是想干什么。****如果说第一道旨意多少有所猜测,那宫里的第二道旨意,几乎让崔府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当日过午,宣旨的太监带着十几名内侍浩浩荡荡降临尚书府,引起一路围观。崔怀德接了消息,心中忐忑,让侍女替他穿戴好官袍,带着全府在门口迎接。一见宣旨的是承乾帝身边的张顺江,崔怀德略略放了心,将他迎进府中,按照惯例塞了一锭银子过去。“张公公这番前来,所为何事?”张顺江很客气地接了银子收入怀中,对崔怀德笑道:“崔大人,府上有喜事了!”崔怀德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不好再问。等到了吉时,张顺江请出圣旨,展开大声道:“忠义侯兼户部尚书崔怀德,其子崔世亮接旨!”全府的人都恭敬地跪下,只听张顺江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忠义侯兼户部尚书崔怀德,奉公克勤,忠心可嘉。其子世亮,天资聪颖,仪表堂堂,与十公主乃天造之和,地设之媒,朕心甚悦。今封崔世亮四品忠义侍郎,一年为期,与十公主择吉日完婚。”圣旨宣完,整个崔府安静极了。还是陈氏先反应过来,扯了扯崔怀德的袖子,后者才带着全府谢恩。直到送走了张顺江,崔怀德还没从震撼中回过神来——他府上,竟然要出一位驸马了!第十五章、 下作手段整个崔府都被这消息弄得不知所措。要说喜,这的确是一件喜事。十公主是薛贵妃的女儿,三皇子的妹妹。薛贵妃在宫中最受皇帝宠爱,十公主更是承乾帝的掌上明珠。成了她的驸马,崔府不仅能爱屋及乌,更得皇帝信任,还能和三皇子攀上关系,以后左右逢源,在朝中想必更加屹立不倒。可是从另一方面,这种两头卖乖的行径显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至少二皇子恐怕会觉得很不高兴。二皇子杨时是皇后的嫡子,也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人选——在三皇子杨建出生之前。两人年纪相近,偏偏三皇子的娘又极得皇帝宠爱,宠爱到皇后都有了不可言说的危机感。朝中一直有流言,承乾帝迟迟不肯立储,是想让两个儿子一较高下,择优而立。俗语道三人成虎,时间一长,连二皇子也隐隐怀疑自己父皇可能真是这么打算的。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二皇子就有些如芒在背。从二皇子小时候起,他就是被作为未来储君教育的。等有一天忽然发现,那位子有可能不是他的,那种感觉,估计只有二皇子自己知道多难受。三皇子及跟他有关的一切都成了二皇子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他最得力的助力之一竟然和三皇子结了亲家,比和他的关系还近,这叫人如何能释怀?!二皇子此刻甚至怀疑从秋猎开始,这一切都是串通好的,连自己的亲弟弟也背叛了自己——否则他怎么不选别人做伴读,单单选了段家的老三。要知道,段临海也是三皇子的人!还有崔府。二皇子一想起崔世卓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的模样,就越发觉得他是在做戏,其实早就打算着另攀高枝,所以才故意输掉了比试。想到此处,二皇子狠狠捶了一下墙壁。****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何况这本来就是一桩喜事。虽然崔怀德心里有些忐忑,但也无法推辞,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同僚们的道贺。而相比之下,崔世亮的心情就简单直接得多,一个词,扬眉吐气。想当初,崔世亮作为一个不怎么受重视的庶子,整日看着陈氏和崔世卓的眼色过活;就连府里面有些头脸的奴仆,也都逢高踩低,不怎么把他的话当回事。如今这圣旨一宣,崔世亮总算体会到了什么叫翻身做主。这也难怪,御笔亲封的驸马爷,谁不得给几分面子?有了这种底气,崔世亮再看自己的大哥,也就一个鼻子两只眼,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嘛!何况崔世卓和二皇子交好,而他自己是三皇子妹妹的驸马,实在没有必要再像从前那样对他唯唯诺诺马首是瞻了。“你瞧他那张狂样子!”陈氏简直气歪了鼻子:“这还没完婚呢,不算正经驸马,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眼睛里哪里还有我这个嫡母!”陈氏越说越气,开始数落起崔世亮的不是:“他亲娘不过是个寒门女子,这些年要不是我开恩,他能活得这么自在?如今一飞上枝头,就翻脸不认人了……”崔世卓倒是淡定:“娘,你也用不着生气。这种蠢货,用不着咱们出手,早晚会自讨苦吃的。但愿他不要蠢到连累咱们就好。”麻烦的是如今崔世亮不听话了,有些事还得做些调整。被儿子一劝,陈氏也稍稍消了怒气,冷哼一声:“老三成不了大器,不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