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万年长寿
作者:总小悟      更新:2023-06-13 21:24      字数:2152
  晏锦听闻这个消息后没多久,晏安之便走到了她的院子外。四叔的新宅和现在父亲的宅子,离的很近。私下,四叔更是擅自将两家相隔的墙壁打通,修葺了一扇小门。两家来往,只需要走过来便好。这样,两家还像在晏府一般,来去简单,无需从大门通报,惹人注目。很快,晏安之便被香复请了进来。清晨的阳光分外的和煦,薄弱如赤金般的光芒,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晏安之的脸上,将他俊秀的脸孔涂上了一些淡淡的金色。少年的衣裳是玄黑色的底子,下襟是青色的滚边。这个颜色很暗,穿上晏安之身上,却又显得十分的合身修长。此时的晏安之,头上戴着的是简单的玉冠,却衬的他的肤色,竟比白玉还要白皙。少年身姿秀挑,光丽动人,和从前比起来,更多了几分成熟的味道。晏锦知道,她这个弟弟,是长大了。“长姐”晏安之微笑着说,像是极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一般,“好久不见”晏锦笑着点头,“是啊,好久不见了”“长姐好像和从前一样,一点也没变”晏安之的语气有些压抑,眼里的神色却带了几分眷恋,“又好像变了”他的声音里带了几分犹豫,这种感觉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会为何。其实算起来。两个人分隔的时间,也不足三年,可晏安之却觉得,像是过了很久一般久到他自己想起来,都觉得恍如隔世。罗家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应付。虽然都是一群米虫,但是一起反抗起来,却也十分的麻烦。在外的这些日子,一直都是晏锦在暗暗的帮他,连带着虞家的那位小爷。私下也送了不少银子给他。在处理罗家的藏书阁时。罗家人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似的,又开始反抗的很厉害,几乎都恨不得拿出性命了。这对于晏安之而言,罗家人的反抗。其实是个笑话。堂堂的罗家。守着偌大的藏书阁。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学习培育花木。他们沉迷在那些舒适的生活中,再也不愿意吃一点点的苦。对于罗家人而言,名声是他们最后赚银子的工具。晏安之要带走藏书阁里所有的书。他们自然会反抗。他虽然早就知道事情不会发展的太顺利,但是却没有预料到如此的棘手。甚至,最后沈砚山身边的人都过来帮了他一把,他才将罗家的所有事情处置完毕。等一切尘埃落定,晏安之首先想起的,便是义父和晏锦。一个是他视若亲生父亲的人,一个是待他如嫡亲弟弟一般的人他们都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晏锦闻言依旧是笑着,“容貌会变,人却是一样的快坐下,你既然来了,便陪我一起用早膳吧等用了早膳我带你去瞧瞧宥哥儿”“也好”晏安之点了点头,“我也有些事情,想和长姐说说”因为晏安之的归来,所以今日的早膳全都换成了晏安之最喜欢用的菜肴。晏安之看着满桌的菜肴,只觉得嗓子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久别重逢,一切如旧。他曾以为自己是孤单的一个人,再也没有亲人了。现在想来,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可笑,他的义父和长姐,依旧待他如初,一切其实从未变过这一顿早膳,晏安之用的很安心。等用完早膳后,晏锦又亲自煮了消食的茶。晏锦的手艺虽然一般,但是晏安之这一点和晏锦一样无论再好的茶叶,他也品不出好坏。在他们的眼里,茶就是茶,只分香味浓郁和清淡。晏安之吃着茶,眉眼里的笑意也越来越浓,“我去了一趟平阳,结果却听闻姑母和姑父不在平阳,据说,他们是来了京城里。”“恩”晏锦捧着茶盏,眼里的笑,却带了几分不动声色,“我前几日还见到姑母了”“她来求长姐救她吗”晏安之嗤笑,“到了这一步,才想起来求救吗”晏锦轻声的叹息,“三叔逼的太急了。”晏三爷对顾家是势在必得,这些日子怕是将顾家彻底的逼上了绝路。谁也没想到昔日的恩人其实一直都在算计自己,现在想要反抗,也是来不及了。伪君子比真小人,更让人防不胜防。私下,其实晏闻鹊又来找过几次晏锦,但是都被晏锦拒绝了。晏闻鹊不松口,她也没有见晏闻鹊的必要。据说前几日,她的那位姑父病了,因为是心病,所以一直没有痊愈。若是这件事情再拖延下去,她的这位姑父,怕是也熬不了多久了。姑父一旦走了,顾家便真的是晏三爷的囊中之物了。晏安之微微地眯起了眼,“顾家的银矿,不能再继续留在顾家的手里了。其一,他们也保不住这个东西。其二,若银矿在他们手里一日,他们便会有恃无恐的以为,自己能插手朝廷的事情”“哦”晏锦挑眉,“这话怎么说”“顾家的银矿是大燕产血银矿最多的地方”晏安之喃喃地说,“这些年来,顾家的银矿一直没有被察觉,也是因为薄家一手遮掩。长姐应该知道,血银矿这种东西,可是个好东西”晏锦闻言,微微颔首。像血银矿这种东西,用来炼制丹药,是最好不过了。元定帝一直都沉迷在其中,连昔日的先帝亦是但是大燕朝产血银矿的地方极少,所以每年朝廷几乎都从西域去买回这种东西。先帝对长寿十分的渴望,私下更是找人找所谓的龙穴。结果,龙穴还未找到,先帝便暴毙了。先帝入土后,元定帝又继续和先帝一样,继续去找那个地方。据说血银矿最多的地方,便是最好的龙穴。虽是传言但是却有人相信。当年,薄家想必是知道了顾家的银矿,所以才会让晏三爷去接近顾家,从而顺理成章的得到顾家的银矿。想来可笑。他们想要得到顾家银矿,费尽心思。居然是为了万年长寿。晏锦想了许久,才道,“我瞧着,日子也差不多了,大姑母估计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