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
作者:言青一      更新:2023-06-13 12:25      字数:2369
  西施也不想为难范蠡。

  于是说道:“大人不必为难了,西施已然认命,只是离乡多年,想要回归故里而已,或者魂归故里也罢。这点大人应是能为西施争取到把?”

  “你、你不信我吗?”

  “非是不信大人,而是西施已然看透君王本质,大人看透否?”

  范蠡再次消声。

  片刻后范蠡说:“我明白了,我会请示大王,不、我必说服大王让你如愿。”

  次日。

  范蠡驾车再次来到别苑,带着西施离开别苑上了马车。

  西施上车后见到里面的越王毫无意外,恭敬行礼后跪坐在一旁。

  越王笑道:“你到是不意外?你知寡人会亲自来?”

  “是,我知大王谨慎,定会如送郑旦一样,来送西施一程的,西施感恩。”

  自从覆灭吴国之后,越王便日渐膨胀,总有种能控万物的豪迈感。

  此刻,越王对于西施的识时务很满意:“你放心,你们对寡人有恩,去了之后寡人定会善待你等族人。”

  西施很想嘲笑一番,但是还是忍住了。

  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处江面渡口。

  越王站在马车旁侍卫们身后,看着范蠡带着西施上船,行至江心。

  这里是西施要求的埋骨之地,此江一去连接众多溪流,其中一条便是苎萝村的若耶溪。

  那里曾经是西施赖以生存的溪流,越王觉得她要求在此终了,也是存了魂归故里的打算。昨日范蠡奏报的时候,越王便欣然准许了。

  江心之中小船上。

  西施遥望岸上已然看不清面庞的越王等人,转身面对江面,说道:“大人,须知鸟尽弓藏之理,郑重!”

  说完西施未在看一眼范蠡,纵身一跃,跳进了江水中,瞬间便被江水湮灭。

  【李白:怎么回事?昨日不是已然重燃生机,今日怎得跳江自杀了啊?】

  【李清照:稍安勿躁,且看后续。我觉得此事不会这么简单。】

  岸上的越王一直看着小船回到岸边,看着沉默的范蠡一路走了过来。

  就在越王转身要上马车之时,范蠡说道:“大王,臣,臣想告病还乡,望大王准许。”

  越王讶异的看着他,问:“将军何故要归乡?”

  忽想到刚刚沉江的西施,越王了然,“呵呵,将军勿要担心,你是寡人之重臣与她们不同,寡人这江山可是要与你等重臣共享的。”

  “臣不敢,江山只是大王之江山。如今,大王霸权在握,越国已然重振雄风,臣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请大王念在臣多年尽忠的份上,让臣自行离去吧!”

  越王脸色稍虞,半晌说:“少伯,你如今贵为相国、上将军,应是知足了吧?”

  范蠡听罢跪地道:“大王误会,臣是真心想要归于故里,非是亦不敢眷恋高位。”

  “哦?那寡人即刻免去你的职务,你不后悔?”

  “不悔,谢大王!”

  看着渐渐走远的背影,越王若有所思。

  身后的侍卫见此小声问道:“大王,可要奴去解决?”

  越王摆了摆手,说:“罢了,他既想孑然离去,我与他君臣一场,如他愿就是。再说,你等还不是他的对手,回吧。”

  范蠡走后的次日,文仲收到了两封帛书,一个包裹。

  一封帛书看字迹就知道是好友范蠡所留。

  文仲打开范蠡所写帛书,上面就了了几个字。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子何不去?”

  文仲见此苦笑,穷尽毕生心血扎根于此,还能去哪儿?

  将此帛书搁置一旁,文仲打开包裹。本以为这是范蠡走时所留之物,没想到打开一看,竟然是他们灭吴计策往来密件,以及越王在吴国为质时的一二受辱事件。

  虽然就寥寥几份密件,但是非当中之人不可知,文仲不解范蠡既然要走,为何留这些东西给自己?

  包裹中也有一帛书,文仲打开一看才知这是西施所留。

  帛书上言明:敬请大夫转越王,包裹中密件实为我多年存留的十之一分。请大王为我等入吴姊妹正名并厚待之,若再有郑旦之情形,剩下密件我即公布天下,让天下之人都看清越王之面目。

  帛书下还有一行小字:十日为限,十日后,若我未看到传而告之的正名告示,密件即刻代替告示,传遍列国。西施敬上。

  文仲大惊,忙喊道:“来呀!”

  门外侍者火速赶来:“大人何事?”

  “这个包裹也是范大人留给我的吗?”

  “回大人,不是,这是今天一陌生人送来的,说是您同乡带给您的,言说您一看就明白。”

  文仲心道好一个西施,能在大王和范蠡眼皮子底下逃脱,果然不亏是越国最好的细作。

  “你去吧。”

  “是。”

  文仲收好东西,火速赶到王宫面见越王。

  果不其然越王震怒,立刻派人捉拿西施和范蠡。

  他已认定范蠡与西施串通,搞了一出障眼法来蒙骗自己,尽管文仲再三解释范蠡不会如此,越王也是千万个不信。

  然而,几日下来,别说西施和范蠡两人了,越国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两人一根头发丝。

  无奈,十日之期就要到了,越王不敢赌,只得按照西施所说,在各州县广而告之。言明众人是爱国义士,当年为国甘愿出使吴国,为越国争取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如今天下大定,众位论功行赏给予了相应的封赏。

  虽然加上了美化的修饰,没有把众人当成细作来说,但是好歹算是正名了。

  可以不用背负吴国叛徒、越国细作骂名活着,西施也已知足了,虽然告示中说郑旦与自己不幸病故,但却嘉赏了两人亲友。

  此时,距离苎萝村很远的一个小渔村里,一位女子正在教村里小孩们识字。

  所用样版即是前日挂到县村各处的正名竹简。

  孩子们还不会用刻刀,女子便用竹枝在沙地上手把手教他们。

  孩子们围在她的身边,认真的看着地上的文字,整个小村子都没有识文断字的人,能有这么一个免费的教书先生,大人们都乐意把孩子给她照看。

  打渔归来的人,远远的看过去,真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

  “施夷光,我们回来了,让孩子们回家吧。”

  随着归来渔民的一声呼喊,女子抬头,笑着点了点头。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