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吴
作者:言青一      更新:2023-06-13 12:25      字数:2362
  晚间,越王宫。

  范蠡连夜把从吴国传回的消息,亲自带到了王宫。

  “大王,吴国传回来的消息。”

  “什么好消息,值得上将军连夜亲送过来啊?”

  范蠡快步走到越王座前,双手奉上一支竹签,“大王,您一看便知。”

  越王接过一看,立时站了起来,大声对外喊道:“来人,即刻把文仲给寡人请来,就说有重要之事。”

  看大王如此着急,侍者接令后不敢耽搁火速出宫。

  早已歇下的文仲接到王令后,还以为出了战事。问了传话的侍从,也不知出了什么事,只道大王很是着急。

  文仲当即火急火燎赶到王宫的时候,就看到自己的好友兼同僚范蠡也在。

  遂赶紧对着越王一拜,“臣下见过大王。”

  越王微抬手道:“文大人,快起吧,来看看这个。”

  这小巧精致的竹简,一看就是秘密传播信息所用。文仲心想,应是吴国那边又有新的消息来了。

  接过越王手中的竹简,文仲快速的扫了一遍。

  然后大惊道:“消息是何人传过来的?可靠吗?”

  范蠡笑着说道:“消息是从西施和郑旦手中传出,保证十分可靠。”

  文仲大喜,道:“这么说吴王是要举全国之力,去争夺中原盟主了?此乃是我越国之大好时机啊!。”

  “不枉我们这么多年隐忍伏小,今是我越国一雪前耻的时候到了!大王,此乃上天给我越国的机会,切不可错失。”

  越王和范蠡皆哈哈大笑。

  越王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寡人和范将军亦是如此打算,故才深夜传你过来细商。”

  文仲此时心内也是豪气干云,“大王放心,我越国儿郎早已预备多时,只待我王一声令下,便直取那吴国都城,洗刷我越国多年之耻辱。”

  “文兄所言亦是我之愿、王之愿、越国百姓之愿,更是检验你之灭吴九术功效之时。”

  “哈哈哈,寡人定将亲自带领我越国儿郎出征,范蠡你这个上将军总算是时候务正业了,以后都不会让你做那送贡使臣!”

  三人激动一番过后,文仲最先冷静了下来。细言分析。

  “大王,虽说西施信中言明此行,吴王携近国之全力,但臣还是建议先等吴王于黄池之后,打探落实这个消息后再行伐吴。”

  范蠡说:“文兄放心,我已派人时刻关注,只待吴王启程,探子便可知晓吴国还留几成兵力。”

  “甚好,我待范兄好消息。”

  第二日,朝堂之上,越王及众位大臣,仔细商量并制定了伐吴具体实施步骤,只待吴王动身。

  几日之后,吴王果如西施信中所言,带走了吴国九成兵力,去赴那黄池会盟,只留下太子理政。

  意气风发的吴王不会想到,此刻已然是东南一霸的吴国,还敢有人来犯,故此才留下如此少量兵力护持。

  【刘彻:天要其亡,必先要其狂。这时候的吴王是不是有种狂妄无比的感觉。敢让国都中空,只留一太子监国,何其大胆狂妄。】

  【朱棣:看到了这里,我倒是想要给这吴王投个“出谋划策”,好好的开局却走至此。】

  【武曌:当局者迷,他此刻心只在黄池了,怕是给了出谋划策,他亦不会信的。再说,我们这直播不是只针对西施来的吗?吴王怕是故事中的陪衬,没有权力享有这特权。】

  吴王走后不久,越国便发告天下檄文,细数吴国十余年的暴虐行径,打着替天行道的名义开始伐吴。

  憋了许久的越国,卧薪尝胆多年的越王,带着多年满腔仇恨的越国儿郎,一路势如破竹连破吴国多城。

  眼看不敌,越人即将要攻至都城,吴将立即派人前往黄池报信。

  远在黄池的吴王,接到报信兵丁的消息还拒不相信,以为是晋人作怪骗他,想要先他歃血。

  要知道歃血是会盟的最关键一环,而按照规矩,一般都是霸主为先,歃血第一人即为霸主。

  吴王费尽心思岂能在此刻受此影响,然而在接连收到六次报信之后,吴王才相信真的不是晋人作怪。

  “狗胆包天的越人,竟敢在寡人赴黄池之时,夺我疆土!待寡人回吴之时,定要灭那越国,斩杀勾践小人!”

  就当吴王与晋争执不下谁第一位歃血,两方已然开始以武力来争夺时,吴国的第七位报信兵来到,带来了一个噩耗。

  越军攻入都城,俘虏太子友及诸臣。

  此刻吴王已一心要夺下霸主,未免消息泄漏影响争霸,吴王怒杀七名传信兵,只一心与晋付诸武力。

  【朱元璋:家国后院已失火,儿子都要被人杀了,还争夺这虚名有何用?入魔了吗?】

  【崔道融:可惜当局者已迷,吴王已是一叶障目,后续之人事都需排在此刻这霸主之后。】

  或许真的是气数尽,尽管吴王尽了全力,然而歃血之事,最终还是逊与晋国。吴王最后也失去耐性无奈退让,未能做第一位歃血的霸主。

  黄池会盟失望而归后,都城已失的吴王,因与晋国争霸消耗甚多无力再战,便与越求和。

  越王与众臣商量也欣然接受,非是不想一鼓作气灭了吴国,而是观吴国主力尚存,硬要打的话也是鱼死网破。

  如今已然占了吴国半壁江山,不若回去配合灭亡九术的实施,再寻良机。

  越人从不缺耐性,终于在第五年上天再度给了机会,吴国遭受重大旱灾。

  越王趁此时机再度率军大举攻吴。

  随后吴军不敌,退至都城被越人围困都城三年,终是饥困不敌,吴国被灭,吴王夫差不愿受辱自刎而亡。

  吴越之争前前后后历经了35年,终于在这一次,随着吴王夫差的自刎而终结,从此再无吴国,越国承接了吴国所有,一跃成为此间霸主。

  而作为安插在吴国的探子细作等,也都随着吴国的坍塌,陆续回到了越国。

  西施等人也已被接至越国。

  然而昔日姐妹还没来及叙旧,就被分别安置在了不同的别苑。

  正当众人疑惑时,侍者只说大王刚攻克吴都,不知是否有人叛变,须待处理完吴国事宜后,才能与众位功臣详谈,之后再论功行赏。

  即将荣耀归乡的喜悦打消了众人的疑惑,众人便安心在别苑等越王的召见。

  然而众人等来的不是封赏之诏,而是郑旦的死讯。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