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节
作者:江陌南      更新:2023-06-13 09:49      字数:2399
  只见他虽然还没有被剃成光头,但是原本一头乌黑的头发白了一半,还掉了一半,人又憔悴,又消瘦,一下子老了十几二十岁,不到四十的人,乍一看就象五十的老头一样。在押进法庭的过程中,赵卫国一直没有看旁边席一眼,他估计也知道边上都是过去的上级下属同事,耷拉着脑袋,一脸颓靡,缩着身子坐在铁笼里,就象个普通的小老头一样。恒立公司的众人看到赵卫国前后对比鲜明的样子,心里都不由一阵唏嘘,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赵卫国没有自行辩护,委托了一个京城里请来的律师进行辩护。律师自是据理力争,但是最后,赵卫国的案件因为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被定性为贪污公款、受贿、渎职,数罪并罚,被判了二十五,并当庭宣判。赵卫国一听这个刑期,整个人就软下去了。虽然没有被判死刑,但是二十五年啊,人生有几个二十五年?他都三十多的人了,二十五年后出来,就一没用的老头了。就算他在狱中有积极立功的表现被减刑,但是也不可能低于刑期的一半十二年,十二年后他也快五十的人了,早就被社会抛弃了,还能做什么?赵卫国心里瓦凉瓦凉的。倒是最后被法警押出法庭时,回过头来,冲着旁边席上的迟生,深深鞠了一躬。大家都楞了,不过因为赵卫国没有说是对谁鞠躬,还有人解读成是赵卫国对公司深怀愧疚,所以对同事们鞠了一躬。只有迟生心里明白,赵卫国这一躬,是鞠给他的,是为了赵思鞠的。迟生冲着赵卫国微微点了下头,表示领受了,让他放心。赵卫国也没再说什么,转身就乖顺地被法警押走了。赵卫国的案件,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报纸、电视台报道的警世典型案例。关于这一点,迟生和叶秋桐也明确给赵思打过预防针,但也和他说了,父罪不及子,他并不知道父亲做了什么,父亲的罪责祸不该延至他身上,让赵思不要有心理负担,好好生活学习,等父亲在监狱里服刑完,洗涮掉身上的罪行后,还可以团圆生活。赵思在大家的开解下,一时间也看不出悲喜……正文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破解赵卫国公审时,已经是1994年的九月,赵思此时和迟子若已经跳级上了市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这也是叶秋桐故意安排的,让他们和差不多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免得他们与四周格格不入。时间过得很快,这一年,赵思和迟子若都开始抽条了,一年都能长七、八公分,一下子就蹿高了,两个人读书、做题时的神情看上去都十分沉醉、投入,有点少年人的样子了。迟子若自从身高抽条后就不再胖呼呼的了,而是愈发朝着苗条美少女的角色靠近。叶秋桐经常时不时喜欢抱她一下,然后感叹,原来那个软软的迟子若不见了,还是以前那个她可爱、好抱。迟子若倒会安慰似地、少年老成地拍拍母亲的肩膀,道:“小孩子总会长大的,作为家长,你们要懂得面对这种变化。不要老把我们当成小孩子看待,这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发育极为不利。可能会把我们变成妈宝女、妈宝男。”叶秋桐一阵无语。女儿说得好对,她竟无力反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其实纠缠不清的往往是家长,他们总停留在孩子还小、要依赖自己的印象里。如果孩子离开他们,他们就特别不习惯。程聪离开了赵思和迟子若的圈子,因为以程聪的智商,他虽然算得上聪明,也只不过是普通孩子的发育水平罢了,所以只能老老实实按步就班上学。不过,程聪和他们一样读市第一实验小学,上的是一年级。小学的课程对赵思和迟子若来说很轻松,他们下课后,还有私人老师另外对他们进行补课,补的已经是大学的课程了,而且是学科里细分的课程。叶秋桐觉得这样挺好的,她不想让孩子们快速地脱离同龄人的环境,一下子进入大学阶段。光是想想这两个这么小的孩子要去大学里独自生活,和对他们来说成人一般的同学住宿舍,叶秋桐就一阵头痛。在那种情形之下,赵思和迟子若的心理发育肯定会受影响,在学习方面可以加速进程,但是在心理发育阶段上,叶秋桐知道不能拔苗助长。这也是她咨询过琼斯后得出来的结论。琼斯已经从非洲完成她的援助项目,目前在纽约自己开办了一家心理诊所。说起来,叶秋桐还是这家诊所的主要股东。琼斯去非洲几年,已经把赚到的钱都花得干干净净,她回到美国后,给叶秋桐打了一个电话,叶秋桐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便支援她开办了心理诊所。如今琼斯的生意极好,找她看病的病人都排到了一个月外。叶秋桐得知这种情况后便撤资了,只是要回了她当初投资的成本,让琼斯独自掌控公司。知恩图报是叶秋桐的天性,若不是有琼斯有效的疏导,迟生也不会那么快走出心理创伤。虽然这和迟生自己强大的意志也有关系,但是琼斯依旧是功不可没,叶秋桐现在一有什么心理上的困惑,就会打电话问琼斯。包括孩子们不直接上大学,而是先就读年龄差不多的小学,也是咨询琼斯后的结果。琼斯说,如果让孩子直接上大学,跳过同龄人的心理发育阶段,以后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深远,可能是一辈子都补不回来的。叶秋桐联想到上辈子广为宣传报道的少年班、天才班,那些天才,大都最后泯然众人矣,据说很大的因素就是拔苗助长了。还有一些确实出现了不小的心理问题。叶秋桐便欣然听取了琼斯的意见。这一年里,孩子们的成长最快,叶秋桐自己都有点心理调适不过来了,还好有琼斯从旁辅导,叶秋桐才算慢慢适应了。迟生上任后,推行严明的廉政政策,公司里的人似乎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以赵卫国担任市级总经理为例,那时候他要提拔一个股级的科室负责人,当事人需要进贡给他至少三万元。如果是肥缺的股级,比如采购部等,甚至要价更高,一个股级职位需要进贡五万到八万元,而且后续逢年过节,还次次都不能拉了孝敬。那时候,基层公司的风气都被赵卫国带坏了,人心浮动,大家不想着钻研工作,只想着如何巴结赵卫国,把关系扯上,把路子铺开,然后只等赵卫国笑纳钱财,然后就可以功成名就了。这种情况蔓延开来后,导致了想认真工作、不懂走关系、请客送礼的人一直被埋没,严重打击了这些正派同志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