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节
作者:江陌南      更新:2023-06-13 09:26      字数:3108
  “行,赌约二十年。赌注是什么?”叶秋桐笑嘻嘻地问道。这个赌她非赢不可,不介意赌大一些,得让赵诗音肉痛的那种。“赌我在法国位于波尔多的葡萄酒庄,它在法国西南地区,一年四季无雪,有十万公倾的土地种的都是葡萄,生产波尔多葡萄酒世界闻名,我那个酒庄是个中级酒庄,产量占当地产量的十分之一。”赵诗音慷慨地拍出大赌注。“我的赌注嘛,我也没有什么大的产业,要不就赌无上良品的股权吧,我要是输了,就把无上良品的股权全部无偿转让给你。”叶秋桐毫不犹豫地道。相比赵诗音的赌注,叶秋桐的赌注成长性更强,自然赌注更大,让赵诗音都觉得叶秋桐吃亏了,她道:“你可别后悔,咱们无上良品的成长性无限,马上就要包装上市了,到时候你的股份可比我一个中级的葡萄酒庄值钱多了。”“不后悔。”叶秋桐脑子里浮现出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二十年后的样貌,信心十足,“我还盼着带孩子到酒庄度假呢!”赵诗音不知道叶秋桐哪里来的自信,但是相比一下她的葡萄酒庄,叶秋桐赌注真是太划算了,便喜孜孜地露出老于精算的脸,伸手和叶秋桐击掌:“成交!”“好,成交!”叶秋桐“啪”地和赵诗音击了一掌,感觉遥远的法国西南地区上,那个葡萄酒庄已经落入自己的名下。赵诗音成了发际线控,时不时就要翻一下国际杂志,每回看到上面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就笑得象花痴一样:他们的头发好着呢!无上良品的员工都知道老板喜欢看有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照片的杂志,有些人还会搜罗海外亲戚带回来的相关杂志送到赵诗音面前讨好她。赵诗音自是一一笑纳,前十年王子们的发际线无忧,她的心情一直是稳稳的幸福着。尤其是无上良品后来上市后,赵诗音也计算着叶秋桐的股份如果落入她的口袋,自己的资产又要增加几个小数点。当然,叶秋桐真的输了的话,赵诗音自是不会真的剥夺叶秋桐的股份,如果叶秋桐实在强行要转给她,她打算写到两个外甥的名下。离预产期没有多久了,叶秋桐食欲一如既往地好,因为是双胞胎,从个体来讲,胎儿的体重还是低于一般单体的体重,所以这几天也没怎么控制饮食。而且钱秀花一贯的观念是孩子能吃是好事,尤其是孕妇,能吃得下睡得香才是正理,叶秋桐想吃什么,她就弄什么。不过让钱秀花担心的是秋桐的脚还是肿的。还好医生看过了,说这是孕后期的正常现象,孩子生出来就会好了,钱秀花这才放下心来。到这时候,叶秋桐也没有办法上学了,只好和学校请了假,所幸学校因为赵文仕这边成了校董,对叶秋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说,大学也是修的学分,叶秋桐到考试时能坚持参加就可以了。在国外,一个校董要保一个学生毕业也不是难事,国内更加正规一些,但是人家叶秋桐也没说不参加考虑,在家里坚持自学。如此一来,叶秋桐也就不休学了,她还想等孩子生出来后跳级,争取早一年毕业呢。以她现在的资质,提前一年毕业也不是天方夜谭,有一个好的脑子果然好使,再加上身处商场,所学的东西都能活学活用,叶秋桐对于本专业的理解和贯彻,远超过同年级的同学。向阳市这一年引进了许多外资,并且都谈成落地,比较有名的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微微软孵化基地等,叶秋桐的影子都在其中若隐若现,她这个市政府的经济顾问也不是白当的呀。随着在美国股市做空的成功,叶秋桐留下的一亿美元资金,也通过多种渠道汇到了国内,现在国家最缺的就是外汇了,如果外汇流出监管肯定严格,但是流入的话,不明着表扬,暗地里也是欢喜的。这笔钱换成本国货币,叶秋桐把目光盯住了远处……正文 第九百零一章置业一亿多美金,换成本国货币有十三亿多,这是国内也是一笔天文数字,常人难以想象和企及。如果按钱秀花朴实的想法,有这么一笔钱放在银行吃利息也就够了,现在银行的利率也高啊,半年期的有六厘多,十三亿存半年,一个月就接近九万多元,一年就是一百多万元;而一年期八厘多,接近九厘,一个月的利息就是十一万多,一年就是一百二十多万元。还有一种是八年期的固定存款,利率更高,一分二,一个月接近15万元,一年就是180万元,八年后取出来,就多了一千四百多万。不要说多了一千四百万元,这时候万元户,还是指全部年收入加起来上万元就是令人羡慕的富户了,一个月几万的利息,就算放到二十年后,也是属于高收入群体了。当然,钱秀花不知道叶秋桐这么有钱,要不然肯定会在叶秋桐耳边一阵阵碎碎念……家长总是这样,小富即安就好。有这么多钱,他们觉得孩子也不必太累了。叶秋桐当然不会象钱秀花这么想,她除了留个一亿元给母亲发展黛色茶庄之用,留一亿元作为国内企业的流动性资金,给钱秀花叶长志留了五千万作为养老首笔资金外,剩下的钱又留十亿准备筹办新企业之用,还有一亿多,都让叶秋生带着往京城,伺机将她划定的几个区域内的房产都买下来。叶秋桐上辈子最后的十年都是在京城里度过的,所以对京城再熟悉不过,甚至比对向阳城还熟悉,哪块地是未来价值潜力无限的地,哪个胡同四合院到了后面亿元难求一院,她都心里有数。所以,把这些地块在京城地图上一一勾画出来后,她交给叶秋生的任务就是,不论这些地块或者院落卖多少钱,让叶秋生都统统买下来。叶秋生大为诧异,没想到姐姐会有这样的手笔和雄心,竟然要把房地产的生意做到京城去。不过,叶秋桐却说,这只是保值升值罢了,房地产固然是暴利企业,但是要让一个国家民族崛起,还是靠实力,所以接下来有了钱,她准备大手笔打造民族工业。现在国内民族工业百废待兴,叶秋桐记得,就连一个圆珠笔芯也到了2017年才实现国内自主制造,这对一个泱泱大国来说,的确是一件很痛心的事。叶秋生听得热血沸腾,问姐姐打算引办什么企业?这一问叶秋桐倒是犹豫了,因为她也还没有想好,而眼下她又待产,预产期将近,实在没有精力规划更大的事业。叶秋桐沉吟了下便道:“你这次进京不妨去找一下迟瑞,他所在的大学里精英辈出,接受资讯也多,或许会有一些想法。看看对咱们有没有启发。”“行,我明天就抓紧去吧,要不然你都快生了,姐夫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在家里,老的小的,我不放心。”叶秋生开始显现出担当的一面,懂得照顾人了,叶秋桐听了大有安慰,光是这几句话就可以了。第二天,叶秋生找了关系,买了机票,直飞京城。现在要乘飞机,机票贵是一个问题,除了要出示户口本,还得有一些社会地位,比如职称要达到副教授级别等等,一般人要乘飞机还不容易。这对叶秋生也是一种历练,叶秋桐倒是不会不放心他,她总不能老把叶秋生藏在翅膀下。是时候让他直面风雨了。叶秋生到了京城,很顺利地就找到了迟瑞。迟瑞在京城念了两年书后,对这京城里的大小胡同也是十分熟悉了,带着叶秋生到叶秋桐划出来的地域走了一圈,发现还真有不少人愿意卖掉四合院的。主要是现在四合院经过一番规整分配后,都不是一家一户所以,即便落实政策发放回原主,但是住在院子里的人都不肯搬出去。而原主虽然被落实政策,但是一轮打击下来,基本上也是沦为社会底层,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再把占了院子的人赶走,所以得知有南方过来的土猴要买四合院,都闻风而来。一下子,叶秋生就收购了十个有产权证的院子,至于原来的住房,按着政策现在是以出租的方式暂时居住,租金统一交到房管局,业主半年或者一年去领一次就行了。叶秋生便利落地办了房产交接手续,至于房租,姐姐说过了,那倒是其次,屋子有人住,就不会破败,暂时让人家住着也无所谓。叶秋生收完四合院,又在京城注册了一家新恒地产分公司,参与了几块土地的拍卖,把口袋里的钱花光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和迟瑞坐定聊天。迟瑞听了叶秋桐的想法,便说现在他的同学都流行出国,有些人现在心向往国外,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