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节
作者:江陌南      更新:2023-06-13 09:24      字数:2551
  “看,这就是地下室的入口,木盖和我那里是一样的。我打开了啊!”赵诗音道。大家都点点头,果然,赵诗音拿了根迟生用来当花铲的军工铲,把四周的浮土都拨去后,便发现了地下室的入口,打开,里面的构造和她那边是一样的,入眼就是一个木阶梯。叶秋桐性急地想进去,但是赵诗音一把拉住了她,道:“傻瓜,下面的楼梯早烂啦,你别下去,摔倒怎么办?叫姐夫进去侦察一下。”叶秋桐笑了,道:“这事是他的专长。”于是,迟生众望所归地入地下室侦察,上来之后,他道:“里面空空的,什么都没有,连根木头片子也没有,不过,空气还是很清新,通风不错,我觉得里面以后存个地瓜、马铃薯不错,温度比地面上冰,夏天在里面睡觉的话,怕是都不用空调。”叶秋桐摇头,道:“也就你能想出来在里面睡觉的主意。”“楼梯有点烂了,我回头叫人换掉,里面的照明系统重新拉一下,其它的也就是清除一番的问题了,这么大的地窖,可以放好多东西呢。”迟生挠挠头,突然想到这里是不是可以作为安保的退守。“在里面弄个健身房和放映厅吧,天然的。”叶秋桐提议道。或许她是重生之人,真的对赵诗音爱好的古董有种排彻之感,总觉得那些明显是倒斗出来的古物上带着过去浓重的死气,她更愿意和一些充满阳光气息的事物作伴。“嗯,我看行。”迟生想着自家的安防问题,和叶秋桐算是殊途同归了。健身房里,里面肯定也要有吃有喝有卫生间啊,所以他可以借着这个由头,大肆改建地下室。既然夫妻俩达成一致,外人也就不好发表意见了。不过,看到赵诗音地下室里的古董,叶秋桐还是有所触动的,老人们都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她知道接下来我国将迎来盛世华年,而古董的价值,到时候将升值千倍万倍,她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发财的机会。但是,让她收藏那些古董,她有一种天性上的排彻之感,于是,她决定,专注于收藏紫檀器具:紫檀书架、屏风、书桌、座椅,只要是紫檀的,她统统都打算收集起来。另外,一些玉石也在她收藏的范围内,相较于赵诗音什么玉石都收,叶秋桐只打算收藏近代的玉石,甚至包括一些玉石原石。这么算起来,一个偌大的地下室也不够她装啊,所幸还有在建的新宅子,到时候,那幢宅子,叶秋桐打算,全部家俱就用自己收藏的紫檀家俱包围起来。就在一家人为发现冰窖而欣喜不已时,千面人来找叶秋桐结算工资,这一次能揪住王娟的蛛丝马迹,千面人立下了汗马功劳,叶秋桐自是不会亏待他。除了发给他五千元的酬劳外,叶秋桐还额外奖励了他五百元。千面人喜不自胜,觉得和这对姐妹做事挺痛快的,不光钱不短少,人家对他也十分尊重。此时,看到叶秋桐手里握着两块玉石,便随口道:“这可是和田暖玉,水头足,值不少钱呢!”“哟,你也懂玉石啊?”赵诗音问道。“不光玉石懂一些,古董、古玩什么的,也有涉猎,我爷爷就是本地博物馆的馆长,我从小和他学了不少,他原本希望我能考上大学,学考古专业,不过,后来都被耽误了。”千面人一脸遗憾地道。“哟,看不出来,你也是出身于书香世家啊?”赵诗音惊奇地道。“哎,为了混饭吃呗。”千面人讪讪地道。“难怪你水平这么好,原来有家学底蕴在,对了,我要是拜托你做件事,你能帮我做好吗?”叶秋桐起了一个心思。“你说说。我看行不行。”千面人也没有立即应允。他是有一些能力,但是如果需要卖命的事,钱再多他也不干。“你去帮我收紫檀家俱,行不?每收一件,我都按三个点给你提成。”叶秋桐道。她这愁没人帮她做这件事,千面人说起他的家学,这不是瞌睡送来枕头吗?现在就看千面人答不答应了。“这个……”千面人沉吟了起来。正文 第八百六十九章拱手送人“姐,这事不是不可以做,只是你现在做,其实还是晚了一点,你要是放在三、四年前做,那才是真正的捡漏呢,那时候,紫檀木的家俱放在不识货的人眼里,贱得和烧火棍也没啥两用。不对,有人还嫌它们用来烧火太更了,不好劈。那时候要是有人出个十几块买一套紫檀木家俱,也都有人巴不得马上卖掉。可是这几年,随着海外那帮人回来,他们是识货的,暗地里都偷偷收了不少,以至于这个市场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如今你要收,不是不能收到好的,但是价格方面,怕是要贵许多。你确定是要收藏还是就整几套自己用用?”千面人的话,给了叶秋桐一个提醒,没错,有许多信息她是记得,只是她没有合理地利用起来。别说紫檀木家俱了,后面红木、黄花梨木什么的,也跟着纷纷涨价,再后面还有炒天眼珠什么的,这些东西对她来说厚重雅致,却比文物多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叶秋桐可不想自己的宅子被一堆从坟里掏出来的古物占满,再想想自己披着长发行走其间,都觉得瘆人……“我不光是自己几套宅子要用,最重要的是想收藏,你要是这方面有办法,有多少你给我收多少,钱不是问题。”叶秋桐道。人民币现在最大面值不过十元,如今她的现金流已经超过常人的想象,如果堆在家里,这么多钱怕是要发霉了。钱多了就是一个数字而已,这么多钱,她也需要一个化成实物的出口。收藏紫檀,叶秋桐自己觉得是个好主意,既可以升值,又可以欣赏,原谅她的品味没有赵文倩那么高,她暗搓搓觉得,坐在紫檀椅上喝茶的滋味都更香。“行,有你这句话就没问题。你静候佳音吧!”几次和这姐妹俩接触,千面人觉得她们给自己的感觉一次一次刷新他的想象:有钱、真有钱、太有钱了……每件紫檀家俱收来都按三个点提成的话,他很快也就能有钱起来……“对了,都一直叫你外号,还不知道你大名呢?”叶秋桐问道。以前交待千面人做的都是一些短期的、江湖上的事,知不知道名字也不重要,现在要正经托他做生意,当然要问清楚。“哦,我姓沈,沈致。”千面人道。“不错,好名字,以后就叫你沈总了。”叶秋桐笑道。她倒没想到,江湖人士千面人会有这么一个文绉绉的名字,但是一想沈致的爷爷是当地博物馆馆长她也就释然了。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第一批做生意的人纷纷赚到钱,后面的人跟着眼红,这时候,甚至连公务员下海的都不少,许多人扔掉了手里的铁饭碗,也跟着“扑腾”跳到经济大洋里博击,真别说,还出息了不少人。王十、柳传痣、张近东等人,都是在这阶段下海的公职人员,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难期,一跃成为后来国内商界房地产、电子计算机、汽车领域内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