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节
作者:江陌南      更新:2023-06-13 09:05      字数:2593
  要不然,看着王娟屡屡被家人架去相亲,他也不会忍到现在了。果然,不出叶秋桐所料,接下来叶秋生便顺着母亲的话揭开锅盖:“妈,其实我早就找到了对象了,不过一直没和你说,现在我们关系确定了,坦白地说,她就是个城里姑娘!”“什么?你有对象了?早就有了?什么时候的事?你这孩子,怎么早不和妈说?害妈担心死了。”钱秀花正在摘菜,冷不防被叶秋生爆出这么个惊天消息,顿时忘了手里还摘着菜,直接扔到地上,“霍”地站了起来,惊喜地问秋生。看来,在钱秀花这边这关好过,叶秋桐倒也理解,按现在的观点来看,秋生是乡下人娶城里人,自然是赚了,占了便宜的一方肯定开心啊!真正的拦路虎是王娟那边……“妈,早没和你说,不是没定下关系吗?要娶城里姑娘可不容易啊,你儿子我没做一点事业出来,人家丈母娘也看不上啊!”叶秋生看着母亲兴奋的面孔,苦笑道。“哟,我们家秋生这么好,谁嫁了谁有福气,是哪家姑娘?要是她爸妈不同意,我和你爸亲自上门拜访一下,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咱们可不能亏待人家啊!”钱秀花只要儿子愿意找老婆,便觉得天大的事都不是事,不就是一个居民户口吗?拿了一辈子农业户口的她,也没觉得有什么好稀罕的。“这个,咱们主动上门是应该的,只是她家一般不会答应,都盼着她找一个有正式工作、捧铁饭碗的男人呢!”叶秋生讪讪地道。“铁饭碗有什么好?一个月赚个几十块钱,还没有你一天赚得多呢!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她父母还这么保守?”钱秀花一听对方父母可能不同意,而自家儿子明显是上心了,万一这门亲事不成,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心情再找老婆,她就急坏了。“妈,后面再慢慢商量吧,你别急啊!”叶秋生一看母亲着急上火的样子,也是哭笑不得,“不告诉你,你着急,告诉你,你还着急。我早知道不告诉你了。”“臭小子,敢不告诉我?我都差点没去买个姑娘给你做老婆了……”钱秀花抹了把额上激动憋出来的细毛汗。当然,她这是说笑,作为村支书的老婆,这点觉悟她还是有的,买卖人口是犯法的。由于叶秋生爆了这么个大料,所以一整天钱秀花都没能消停,到吃了中饭过后,仍旧一直在打听着对方姑娘的情况。叶秋桐也不着急介绍,笑嘻嘻地看着叶秋生一点一滴象挤牙膏一样把王娟的情况说出来。“哟,原来是秋桐厂里的助理啊,那秋桐最了解她了,只要秋桐没有反对,我看行。”钱秀花最终得知王娟就是女儿厂里的助理,顿时松了口气,她隐约对那姑娘有点印象,当时还想过这个姑娘挺大气的,没有城里姑娘的娇骄二气。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姑娘,入了秋生的眼。惊喜过后,到了晚上,钱秀花终于冷静下来,一旦冷静下来,就有许多现实的疑虑浮上心头。说起来,城乡差别一直存在于每一个国人心头,钱秀花开始向秋桐打听,如果一个农村户口的男青年娶了一个城市的户口的女青年,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叶秋桐见母亲总算从喜悦中抽回脑子,开始思考起现实的问题来,便趁机把王娟的家庭背景情况介绍了一下,告诉母亲,估计在王娟的家人那里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另外,城乡通婚最现实的,莫过于将来孩子的户口了,现在的户口政策孩子都是随母亲,也就是说母亲是城市户口的,孩子将来随母亲也落户城市。王娟光是拥有这条政策优势,想要嫁给农村户口的秋生,那王娟父母恐怕就会因此对秋生戴上有色眼镜,觉得秋生是不是贪图王娟的城市户口。钱秀花做了二十多年的村支书夫人,眼光当然不是一般见识浅的农妇,此时听到叶秋桐分析的种种困难,只是一拍大腿道:“既然你弟弟喜欢,千难万难,咱们也得试上一试,总不能还没有试就放弃吧?秋桐,你打电话给你爸,让他明天搭班车进城,我和他一起去王娟家拜访她家长。”这是要正式求娶之意了,当然,谈婚论嫁还早但是既然往谈婚论嫁的路上走,男方家长主动登门是必须的,那是诚意的表示。叶秋桐明白这个道理,当即点了点头,立即去打电话了。正文 第五百二十三章老一辈的幸福往事叶秋桐打完电话,赵文倩和赵诗音也过来了,她们俩白天到省城去了,到家一听说钱秀花她们来了,立即就上门拜访。赵文倩一直对钱秀花是充满感恩之心的,若不是钱秀花把女儿教导得那么好,给了她母亲的关爱,叶秋桐也不会是象现在这个样子:健康、积极向上。“妈,咱们坐下喝茶聊吧!”叶秋桐看到弟弟秋生和双方家长打过招呼后,已经悄然溜出家里,便晓得秋生是去约会了,肯定要和王娟商量一下,怎么应对明天的事。方世勋晚上有在家,一向有教养的他也过来和姐姐的亲人们打招呼。本来他听说叶秋生也在,觉得还有一个同龄人可以聊天,没想到他刚过来,就看到叶秋生出门不知所踪了。不过,一听到双方家长聊城乡户口给叶秋生带来的婚姻困扰,方世勋陡然又提起了兴趣,于是便自已找了个小板凳,坐在母亲身边,听这些家里的长辈聊天。方世勋想到了自已和孙慧的问题,孙慧因为考上大学,原来的农村户口已经转为居民户口,虽然他们现在不至于有城乡户口的鸿沟,但是他和孙慧的家世却比叶秋生和王娟还要困难,方世勋不由地想听母亲对叶秋生婚姻的看法,也好摸摸家长的心理底线。“王娟是个不错的姑娘,心思细腻,平时也给秋桐帮了许多忙,为人豪爽大方,不小家子气,只要她父母同意,我觉得这姑娘挺好的。”赵文倩经常和叶秋桐在一起,对王娟比钱秀花更了解几分。见赵文倩这么知书达理的人也给了王娟好评,钱秀花乐得脸上笑开了菊花,道:“现在就怕双方父母不同意了。有城里户口自然高人一等,我就怕她父母嫌弃。”“别担心,事在人为。秋生事业不是做得很成功吗?王娟就算真地找一个国企的员工,捧着什么铁饭碗,但是能力和收入能和秋生比吗?”赵文倩和叶秋桐去过秋生的公司,知道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再加上她的家族在海外也是做生意的,所以实在不能理解王娟父母的固化思维。更别说为了一个月几十元铁饭碗而把女儿嫁给残疾人的事了。“哎,你不知道啊,现在城里人找对象就认铁饭碗,总觉得捧着铁饭碗比什么都金贵,就算你是万元户、十万元户,在他们眼里也不如一个月领二十元的铁饭碗值钱。”钱秀花不无哀怨地道。“妈,你还没有去和王娟父母接触过呢,你怎么知道他们就会有这种思想?也许他们很钟意秋生呢?或者明天见面了,一切都不成问题。”叶秋桐宽慰钱秀花。“是啊,秋桐说得对,还没有见面,咱们也别在这瞎猜,也许一切都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