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节
作者:江陌南      更新:2023-06-13 08:44      字数:1950
  “哈,秋桐,没有工业园区,咱们可以打造嘛,只要你的厂落地在我们这里,明天村尾那块地就开始三通一平,下个月保证你的机器进厂。”所谓三通一平,就是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叶秋桐看到林镇长拍着胸口信誓旦旦的样子,顿时也有点辛酸,做领导也不容易啊,看林镇长,额头上似乎能看到白头发了,上回看到他还没有呢。“林镇长,来得及吗?村尾那块地虽然平整,面积也大,但是荒草丛生。”叶秋桐保持疑虑。“来得及,怎么来不及?我同时调动十辆铲车入驻,日夜不停开工,然后你的工厂只需搭简单的棚盖就行,象这里这样嘛,十天就能搞定。放心,我保证让你机器一到,马上就有新厂房用,如何?”林镇长胸口拍得山响。叶秋桐听了,觉得林镇长应该不至于胡吹海说的,现在全国招商引资大热,一家企业简直是几十个部门在相求,企图挂上引资者的名字,好完成上级任务。叶秋桐听说最荒唐的是有个穷乡镇,交通不便,四下都是山,为了完成上级招商引资的任务,最后把镇区里的理发店、加水点都算成引进企业……虽然听起来很荒唐,但也说明现在招商引资的不易,叶秋桐能理解林镇长狂热的招商想法,何况,林镇长过去也支持过她,现在,是该她报恩的时候。如果林镇长不能完成园区的三通一平,那到时候她就把厂定在别的方,林镇长就不能怪她了。这么想,叶秋桐便道:“行,林镇长,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太好了,秋桐,不过还有一件事要你支持。”林镇长一脸得寸进尺,叶秋桐笑吟吟地道:“还有什么事?一并说了。”“秋桐,你这家厂能不能注册一个新名字?并且最好注册地是在香港什么的,这样,我就完成引进一家外资的任务。而且,相对内资来说,引进的外资优惠条件更多。”林镇长建议道。也是,如果叶秋桐还是用“好彩头”,也算不得一项引资任务了,但是如果注册成港资,那林镇长今年引进外资的任务就完成了,他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不过林镇长,我不是香港人,怎么能注册成港资呢?”“你和李嘉明先生不是很熟吗?你可以注册他的名字,然后联合注册啊。”林镇长提出的,似乎是好主意,但仔细一想,也是个馊主意。首先,人家李嘉明乐不乐意啊?出个名字做法人,以后厂里有什么情况也要担责的。叶秋桐沉吟了下道:“我和李总商量一下,看他有意吗?如果有意,不妨成立股份制公司。”叶秋桐自是不想放弃这些优惠政策,这在公司起步时很重要,而且,她还有一个野心,要把自已的公司,变成一个上市公司。所以,如果李嘉明能参与进来,他哈佛商学院的眼界和能耐可不是吹的,在变成上市公司的路上,也能领先人一步。叶秋桐隐约记得:1984年,国内有了第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飞乐、宝安等公司相继发行了股票,再到1988年,国内的上海和深圳出现了地区性的股票交易。如果她现在就办起股份制公司,就把国内有股份制公司的历史往前推进了一年。想想自已改变了国内股份制公司的历史,叶秋桐还忍不住有点激动之意。“成,只要能引资,你们怎么商量都成!”林镇长一听有门,乐开了花。正文 第二百二十五章借壳上市不过,林镇长突然呆滞了一下,问叶秋桐道:“什么是股份制公司?”叶秋桐也楞了一下,这可是后世连八十岁的炒股奶奶都懂得的概念,不过也是,现如今都是国营的、大集体的,规模较大的私企都少见,别说什么股份制公司了。叶秋桐还好之前要筹款时,提出股份这个概念,有到书店里翻了一些相前的法律书籍,所以概念还是比较明晰的。于是,便现学现卖,和林镇长解释了一通。“啊?这个股份制不错,我在想,如果成立了股份制公司,我能不能也入一股?”果然是财帛动人心,林镇长听得这股份制公司的好处,他也动了心。当然,象林镇长这样的身份入股公司的,自是大有人在,叶秋桐也不可能拒绝他,便笑道:“这个自然没有问题,不过我建议林镇长还是不要以自已的名字入股为好,免得于你的身份有碍。”“哎,秋桐,你以为我们这个工作是好做的吗?你看看我,整天为了完成任务求爷爷告奶奶的,一个月领多少钱?40块多一点,还不够你们这些大老板吃一顿饭的钱。当然,我们是人民人仆嘛,也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虽然工资低,但是该做的事还得做。不过,或许哪一天,我就辞职了,到时候也和你们一样选择经商,还得请叶总你赏口饭吃哈哈!”林镇长此时俨然已经把叶秋桐看成自已人了,小小的抱怨了一下。能这样的私下聊天,说明叶秋桐已经取得林镇长的信任。而叶秋桐也不觉得奇怪,因为象林镇长这样的人,在自已较高的平台上,能接触到层次较高的人,从而也发现更广阔的新领域。这个年代,还真有许多领导辞了公职,跳到商海中,辞职经商在未来几年内,是时髦也是机会。当然,跳了商海淹死的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