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
作者:酸梅红豆      更新:2023-06-13 05:33      字数:4358
  她顿了一下,“倒是你,你呢?对了,我这次打电话回家,你奶还问你了呢,我说你跟我一起,也过得很好。”李佳慧一拍脑袋,这段时间忙得跟陀螺似的,就把给家里打电话的事情给忘了。钱倒是每个月都会汇一笔回去。也不知道爸妈收到了没有。何文娟一看她就知道她忙得忘了,虽然很羡慕李佳慧每天都能出去跑,但是何文娟也知道,出去跑是很累的。而且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她比不得李佳慧,但是只要努力,她也能活出不一样的自己。因此没什么好自卑的。“没关系,那一会儿给家里打个电话吧。”作者有话要说:稍后二更,女主快要出来了,感觉你们应该要想她了,哈哈哈哈哈。听了亲们的意见,觉得后期人物塑造的确是有些寡淡,所以李佳慧和何文娟姐妹两人的章节就多了一些。不过这只是一个引子。引出当世的一个现状,女主这会儿自然在努力升级打怪了啦啦啦~第200章李佳慧点了点头, 姐妹两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不过李佳慧现在完全就跟以前不一样了,这一个多月的历练,李佳慧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她虽然年轻, 可是在部门之中被人信任,并且一开始的确是有人对她的身份和能力提出质疑,可是后期打脸让李佳慧瞬间爽了。只要是被她揪出来的人, 就算不是邪魔,那也绝对有问题。特别是沿海发达的地区,趁着这段时间时机大好, 越来越多的人聚到了一起, 寻找发财的机会。有人走正道,自然有人走邪魔外道。但凡有点苗头,李佳慧都不会放过。“奶, 我挺好的,您不用担心,我跟文娟姐还在一起呢。这可是金饭碗呢。奶,您不知道,我跟文娟姐……”李佳慧示意了何文娟, 何文娟微微蹙眉, 却还是点了点头,李佳慧就说了,“我们现在都是国家户口了。”那边李老太眼不花耳不聋的, 一听就惊着了,刚想问咋回事,就听她孙女儿说道:“奶,这事儿您可别出去乱说。”李老太忙不低的答应了,自己宠爱的孙女儿有出息了,老太太的眼睛直接就眯成了一条缝了。“好,好,奶啥都不说。”村子里就一台电话,在村子里的小卖部,就有其他老太太围在一起,打趣李老太啥事儿不说,李老太把嘴巴一抿,就是不说的模样,引得大家又打趣了两句。见人家的确是不愿意多说的样子,大家伙儿这才没多问了,心里却嘀咕了,有啥事儿不好说的,这村子里有人过得好,也有人过得不好。自古以来,一个村子里的村民对外都是抱团的,如果有人在外面发迹了,少不得要带着村子里的乡亲一起发财。见李老太捂着不说,就有人说风凉话了。“李家婶儿,有啥不能说的,我看不如说出来大伙儿个出个主意。”李老太一听,脸色就沉了一下,不过她活到了这个岁数,哪里不知道这些人心里的想法?自家还在村子里住着,也不好跟她们把关系给搞不好了。就笑了笑,“有啥不能说的,不过是小孩子脸皮薄,刚才没挂电话,怕她不好意思,我家佳慧说家里不用给她相看人家了,说是厂里的一个长辈给介绍了一个人,那人还是国家户口呢!金饭碗!”“啥?有这样的好事?”有人心思就更加活泛了,毕竟谁家没个未婚的姑娘呢,就算自家没有,小叔子大伯子或是娘家兄妹家也有啊。因此纷纷伸长了脖子说道:“哎哟,那感情好啊,佳慧是在什么厂里啊?那厂里真那么好?那长辈家里还有没有其他未婚的男青年啊?”这意图已经很明显了。“那长辈很喜欢我们家佳慧。也是巧合。哪能有那么好多青年呀,我家佳慧也是遇上了,还没答应呢,这不刚见面,说人家男方人挺好的,就是以后如果嫁过去离家远了点。”这话刚说出来,大半打了退堂鼓。是呀,自家有闺女儿的谁乐意闺女儿远嫁啊?娘家在一个村子的还有照看不好的呢?更别说是远嫁了。谁家闺女儿不是娘肚子里掉下来的肉?当初,一些不心疼闺女儿的人家自然除外。“话说回来,你们家佳慧这次找的是啥工作,啥厂啊,在哪儿呢?”“在燕京呢。”“燕京啊!”“别又跟上次何家的一样……”有人泼冷水,被李老太狠狠的剜了一眼,说起何菊香这个事儿,李老太心里就感激俞老太“大义灭亲”。不过说大义灭亲,似乎也算不上。何菊香跟俞国强已经离婚了,俞家顾念姑娘们的名声,没把这事儿张扬出去。如今那些家里有心的,都已经把姑娘带回来了。没回来的这会儿也嘀咕上了,就算是去做不干净的事情,按理说也能汇钱回来啊?可是这都过去一年多了,半分钱没看到……不过他们又不能找俞家说话,而何家,早半年前就搬走了。实在是受不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事儿跟何家没关系,可是人就是一种容易迁怒的动物。何菊香跟俞国强离婚了,不再是老俞家的人了,她作出这样的事情,她的兄弟姐妹脸上自然无光。乡亲们找不到何菊香,就把气撒到了何家人身上。何家人受不了这气,自然就举家搬走了……那人被李老太狠狠瞪了一眼,顿时才发现自己说了酸话,就有些讪讪的。李老太转身就走了,脚下就跟带了风一样。琢磨着就觉得这事儿还得去跟俞老太唠嗑唠嗑,反正跟东山村也不过是几步路的事情。李老太来家里的事情,俞老太正在家里喂猪呢,见李老太过来了,也没停下手,就见李老太手里提了鸡蛋还自家种的葡萄。“吕姐姐,你喂猪呢。”俞老太喂了猪,这才把饲料桶给放了下来,又用葫芦瓢往水缸里面舀水洗了手,解下围裙,把葡萄接过去了,鸡蛋却没接。“我自家也养了鸡,干啥还拿这东西。”李老太知道俞老太这人实诚,说不要那就是真的不要,半点都不虚的,也没有跟她客气。“看你这一脸喜气洋洋的,咋了?你前几天还说佳慧往家寄了好几次钱,今儿来是那孩子打电话回来了?”李老太眼睛一亮,对俞老太竖起了大拇指。“可不是吗?那孩子回家打电话了。”说着她就叹了一口气,“当初要不是你跟俞溪那孩子,我们家佳慧还指不定咋样呢。”俞老太倒是十分平静,“这都是佳慧命好。我们也不过是尽人事而已。老妹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俞老太越是这样的态度,李老太就越喜欢俞老太,总觉得她跟其他的老太太不一样。她把李佳慧在电话里面跟她说的事情跟俞老太说了一下。老太太也是人,需要跟人倾诉,顺带点炫耀的心理,李佳慧在电话里面说她现在在为国家工作,捧上金饭碗了,老太太说着,一双眼睛就眯了起来,整张脸都皱成核桃了。因为俞老太算是救了李佳慧一次,因此李老太对她十分信任,一来二去的,两个老太太这段时间常常坐在一起唠嗑。毕竟他们两个村子离得不远。俞老太其实能理解,只是她孙女儿梦里跟仙人学了法,她孙女儿会飞她说什么了?也是她足够沉稳,这段时间韩老太来的少了,因为韩梅梅的情况不太好,现在身体虚弱的上个楼梯都要大喘气。中专都辍学了,背后少不得被人议论,说一个姑娘家,不能念书,找不到啥好工作。不过见过韩梅梅的都觉得,别说是工作了,韩梅梅能有人要就不错了。这年头娶妻少数是两情相悦自己谈起来的,大多数还是熟人亲戚介绍,娶媳妇儿很多都是为了后代。就韩梅梅这个样子,谁能保证她能平安生产?别到时候孩子生不下来把命给搭上了,两家都结成仇了……不过好在韩梅梅年纪还小,韩家倒是也不着急。只是到底韩老太也跟着憔悴了不少,就连串门也少了。“妈,我们回来了。”李老太刚走,俞老太就看到周秀兰回来了,俞老太一看到她就忙走了过来,第一句就是,“小溪回家了没有?”周秀兰的面色微微白了白,“还没呢,这都半年过去了,学校又来催了一次。大概是想小溪回去参加期末考试呢。”俞溪离开的时候还是刚放暑假,眼下又入了冬了,可不是半年了吗?只是俞溪一点动静都没有,也没给家里打电话。作为家里人,周秀兰和俞老太都十分着急,王彩琴和凌小君都问了好几遍。凌小君的儿子已经牙牙学语了,有时候周秀兰看到他都会出神。“你也安安心,俞溪那孩子有分寸。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俞老□□慰说道,她心里的担忧半点都不比周秀兰少。只是作为长辈,她是家里的主心骨。她就觉得,主要是周秀兰三个孩子都不在身边,所以才会这样吧。等到了自己这个年纪也就习惯了。这些年,自从孩子们都各自到城市里发展事业以后,虽说偶尔回来,但是俞老太都让他们不要两边跑。安心的奋斗,而俞芳芳时常带俞薇薇和俞俊杰回家来看她,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孩子大了,就跟雏鹰长大了一样,迟早要放手的。这方面,俞老太有“经验”。不过望着媳妇儿一脸憔悴的模样,俞老太有些心疼,“这次来了就在家多休息几天,别回去了。陪陪妈,啊?”周秀兰想了想,也就疲惫的应了。第二天又去了一回娘家,听说周玉莲的丈夫罗飞翔失踪了?周玉莲哭哭啼啼的,两岁多的儿子都不管。全靠张爱仙这个做外婆的哄着,周金虎兄弟几个在家里实在是待不下去了,陆续的带着媳妇儿出门打工去了,孩子都扔家里让张爱仙带。张爱仙哄了这个,那个哭了,哄了那个,这个哭了,简直就乱成了一锅粥,周秀兰被孩子们的哭得脑壳更疼了。她二哥一家这些年也陆续出去了,没回村子里来住,考上了大专的周明利念书去了,二哥两口子也去市里去了。第201章侄女儿周玉竹这些年攒了不少钱。再加上二哥两口子的积蓄开了一家小店, 专门给人打家具的,也有的是打好的家具。因此回来就更少了。当然,周老爷子两口子更是成天不见人。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周秀兰纵然是知道究竟怎么回事,她也不好说。帮着张爱仙安抚了几个孩子,屋子里总算是安静了。张爱仙早就没了以前那副爱搭不理的模样,见了周秀兰, 脸上都带了几分讨好和苦涩。“秀兰啊, 你回来了,你看嫂子也没啥好招待你的, 家里乱糟糟的,让你笑话了。你大哥这还没回来呢,你, 要不你帮我看着几个孩子,我去做饭, 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在家吃了午饭再走吧。”这大半年时间, 愣是叫原本心高气傲的张爱仙整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的亲嫂子, 周秀兰是了解的。张爱仙原本就不是一个大气的人, 或许也是因为她大哥在村子里靠着老爷子的一点威望, 当个小官,她大嫂也跟着抖了起来。不过周秀兰倒是不在意这些, 别人什么性子不是她能控制的, 只是不喜, 又不想老太太为难,所以周秀兰回娘家并不多。以前最多也是一个礼拜来回一趟,吃个午饭就走了,更别说现在俞家一家都不在家,住到了市里去了。爸妈都不在家,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周秀兰要不是偶尔想起,也不见得能回一次娘家。谁知道原本热闹的娘家小院,竟然露出了几分颓废之势。她缓缓叹了一口气,在她嫂子希冀的目光之下点了点头。又从自己带的一包糖果里面抓出了一小把,递给自己的这些侄孙,侄孙女们。孩子们一看到糖,就立即乖巧的围了过来,比之前追鸡撵狗叽叽喳喳的看上去要乖巧多了。周秀兰没孩子在身边,这段日子过得不算太好,也不是她矫情,以前在乡下她还有活儿要做,再说谁家不是这么过来的?孩子长大了,要展翅高飞了,做父母的总要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