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作者:酸梅红豆      更新:2023-06-13 05:29      字数:4113
  俞俊丰成功的被燕京大学录取,也算暂时让俞家人没那么纠结了。等下半年开学之后,俞溪和俞俊泽都去了江东市,以俞溪的成绩,顺利进了江东市最好的一中。俞俊泽作为插班生就有点麻烦,他的天赋毕竟没有大哥那么好,虽然现在也是名列前茅了,可是到了市里,成绩就只是中上游,还达不到巅峰。后来一中知道俞俊泽是俞俊丰的亲弟弟,而且他的成绩着实不算差,这才接纳了。因为俞溪去了市里,把俞俊泽一个人扔在镇中学,又觉得对不住儿子。第109章反正现在俞家也不差这点钱, 索性两个孩子都送到市里去, 俞俊泽自己反倒是还有些不乐意。相比于哥哥俞俊丰,他本来就是一个跳脱的性格, 所以走到哪里朋友都很多。在镇上中学读了四年书, 初中部和高中部的人都认识,混的正起劲儿呢。怎么肯转学?不过俞俊泽也知道,在这个家里没有他说话的份儿,他大哥资质好,就算没有修炼天赋,都有做玄门中人的天资,小妹更是不得了。随便生场病,都能得到仙人指导,收为弟子, 可怜自己怎么就那么倒霉,要说以前也就罢了, 大哥一直都是家里人的骄傲。长得好,脑子也好,又是长子,在家里有一定的份量, 说话也有人愿意听。但是小妹……小妹以前说到底是有点任性的一个小姑娘, 学习成绩也一般……俞俊泽心里多少是有一点失落。跟大哥和小妹比起来,自己就显得太平凡了。不过俞俊泽也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了, 当然知道, 比起镇上的中学, 市里的学校肯定更好。就未来来说,肯定也更加有利,所以俞俊泽虽然舍不得,可是还是没说什么。想想以前是跟大哥一个学校压力大,以后就要跟小妹一个学校饱受摧残……其实以周秀兰和俞国军的性格,如果俞俊泽坚决反对的话,两人还是会听的。周秀兰和俞国军是这个年代少有的开明的家长。也是因为孩子们不让人操心。所以他们也会酌情听孩子们的意见。俞溪现在的成绩的确很厉害,放眼整个永安县,甚至据说是江东市整个市的初中,那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初中升高中考试并没有高考那么隆重,但是即便是这样,俞溪还是受到了校方十分隆重的对待。镇里的中学校长亲自到俞家来了,原本俞俊丰选择镇中学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可是即便是这样,这个孩子还是成为了高考状元,成为了整个永安县的骄傲。所以一听说他的妹妹成绩也很好,虽说是复读一年之后开窍的,但是全科满分这样的成绩,跟当年的俞俊丰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镇中学虽然比不上市里的,但是如果俞溪这个孩子能到中学来上学,我们保证每年都给这个孩子申请奖学金,学费也可以减免,这个孩子我们真的是很看中,还希望你们家长好好考虑考虑。”镇中学的校长这个姿态摆的特别低,就差给俞国军和周秀兰低声下气的了。其实俞俊丰这样的成绩,这六年来,在镇中学的确是没花什么钱,虽然学费是交上去了,但是后脚又以奖金的形式发了下来。这次成了状元,村子里为了感谢俞俊丰给村子里的孩子树立了好榜样发了三百块钱。学校和镇里发了五百,县里给了八百,市里给了一千,省里给了两千,这一下子就白得了四五千,这些钱对普通人家而言可是一笔大数目,去了燕京之后,学校还有奖金和奖励。俞家又不是那种缺钱的人家,这笔钱就当是锦上添花。不过周秀兰和俞国军原本以为校长来是为了俞俊丰的事情来祝贺他们,可是没想到,竟然是小闺女儿的事情。市里的一中的确是决定接受俞溪和俞俊泽,但是目前学籍还没有转过去,要不然镇中学的校长也不会那么着急。不过说实话,周秀兰和俞国军是又高兴又尴尬的,心情十分的复杂,不过这也改变不了他们要送闺女儿去市里的决心。毕竟这可是全家一致通过的,可是这老校长毕竟也是自己两个儿子的校长,而且周秀兰一直觉得,就算是儿子的成绩好,也是人家照顾。所以周秀兰私心里其实对校长一直抱着感激的心情。但是人家也不是逼着她一定要把孩子留在镇中学,其实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肯定是市里的条件比较好。周秀兰的妹妹周秀香的两个孩子就在县里的中学。不过听说如果两个还是中考成绩好,她妹妹和妹夫就把他们送到市里去寄宿。这个年代,孩子读书的时候就是大事,如果孩子成绩好,特别是男孩子,就算是再远的学校,家长都愿意送去。但是周秀兰不知道,这种校长亲自来家里表示会重点培养的孩子有没有,所以说除了尴尬之外,还有骄傲和高兴。“你说这咋办呢?”“如果留下来,按照刘校长的意思,咱闺女儿可是跟她大哥一样,绝对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周秀兰多少还是有些心动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宁可做鸡头不做凤尾”。不过俞溪的成绩很好,完全不存在鸡头或是凤尾的说法,搞不好去了市里就是“凤头”,难不成要留在镇中学做“鸡头”?所以周秀兰也仅仅只是有些心动感慨罢了,现在说起自己的孩子,她是十分骄傲的。“既然咱们都已经决定把小溪送到市里的学校,那边也同意了,俊泽也是好不容易才进去。万一把俞溪留下来,那边不要俊泽咋办?”俞国军作为一个男人,就想的比较全面。这话还正好就被俞俊泽给听到了。俞俊泽:“……”好受伤怎么办?可是他也很绝望啊,说这话的是他的亲爹亲妈。让他陷入这个尴尬是亲哥哥,亲妹妹,还有亲生父母……“俊泽虽然跟他大哥和妹妹比起来不那么出挑,可是咱家有这三个孩子,也算是老天保佑了。算了,咱们过几天好好的跟刘校长道个歉,再把两个孩子的学籍给转过去。”俞国军又说道。俞俊泽松了一口气……“那就这么办吧。”第二天,周秀兰和俞国军就买了礼物到刘校长家里去了,委婉的表示了一番自家的决定,并且这件事情也是家里老太太的意思,实在是不好意思,辜负了校长的美意。并且不管怎么说,俞俊丰都是镇中学出来的,这个金字招牌足以让镇中学用很长时间。当然,俞家夫妇两人的说法就没有那么的直接。而是说俞俊丰是镇中学的老师们培养出来的,以后一定会好好的回报社会,回报学校,永远都不会忘了母校和老师们的恩情。他们俞家也会永远感激镇中学。虽说有些遗憾,但是这些话还是让刘校长心里听了十分的熨帖。刘校长是一个中年男人,他当了一辈子的老师。一辈子矜矜业业,算是一个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上的人,如果不是出于爱才的心理,他也不会亲自上门来找俞国军和周秀兰。但是周秀兰夫妇两人的做法也能够理解。并且如果是他的孩子,他也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因为不管是教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刘校长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自己学校更好。所以俞家人的选择也是正常的。如果真的能够把孩子留下来,他心里也高兴,就算不能,他也算是尽力了。特别是周秀兰和俞国军的这个态度,就让刘校长心里很舒服。俞国军和周秀兰表示了一番之后就回去了。这件事情除了意外听到的俞俊泽知道之外,俞家其他的人也都不知道。凌小君如今怀着孩子,但是她也闲不住,走起路来还是带风的,有经验的人说这一胎一定是一个男孩。女人怀孕的时候臃肿,行动不便,可能怀的是女孩儿,但是怀孕的时候腰肢纤细,从后面看,根本就看不到大肚子,走路还带风的,就更有可能怀的是男孩。凌小君很高兴。因为俞国强有两个孩子,而他们属于二婚,只能再生一个孩子了。所以凌小君当然也想为俞国强生一个儿子。华国人普遍的心理就是生儿子,这也无可厚非,特别是她还只能生一个的前提下。因此她就更加闲不住了,每天进进出出的,很少在家里,恨不得谁都说她肚子里揣着的是个男娃。有时候周秀兰和王彩琴说,她也不听,或是明着听进去了,可是依旧是我行我素。时间长了,王彩琴和周秀兰也就不说了。毕竟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作为妯娌,说的做的够多了,她还不听,那就没有再说的必要了。更别说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事业要忙碌。市里的学校或许也意识到俞溪这样的学生十分的宝贵,这可是一颗好苗子啊。如果不尽快把学籍转过来,被人抢了可就得不偿失了。这个年代学生读书还没有限定,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就近就读。但是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自然有的是学校竞争。顺便也把俞俊泽的给转过去。“我听说你要去市里读高中?”一个星期以后,俞溪的同桌也是她在初中最好的朋友李云巧来找俞溪玩。李云巧是镇上的人,家里开了一家小店,跟周秀兰的那种文具小吃店的性质差不多。但是李家的店铺不是在学校门口的,所以更多的还是副食品香烟日用品这些东西。在这个年代,家里算是富裕的。不过李云巧的成绩不是很好,最多只能算是中等,俞溪点了点头,李云巧也是来的巧了,如果再早一点,俞溪可能还没有回来。第110章要升学的那个暑假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 都是好日子。因为这样的假期没有暑假作业, 可以自由自在的玩儿。当然作为毕业班这个年纪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烦恼,就比如说一起学习了三年的同学们, 在初中毕业之后几乎都要各奔东西了。有些人选择辍学进入社会,也有一些去中专, 还有一些去高中。这其中或许就有自己朦朦胧胧暗恋的对象……李云巧一直都喜欢班级里的一个男孩子。但是据说他初中毕业之后就辍学了。因为家里是农村的, 条件不好。这一辍学, 以后李云巧跟他就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了。李云巧的家里条件好,她的成绩虽然只是中上,就算是中专考不上,读个一般的高中也是可以的。反正不管怎么说, 高中文凭肯定是比初中文凭好的。因为对于女孩子来说,学历好一点, 就意味着以后能找个像样的工作,说婆家也更加好说。虽说现在都提倡男女平等,可是真正要做到男女平等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大概也只有俞溪这样的,自己有实力, 才会不屑于重男轻女的那一套。再说俞家也不兴这套。李云巧家里却是重男轻女的。她还有个弟弟,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她相对而言就要被忽略一些, 没什么存在感。这次她也算是正常发挥。俞溪想了想, 就点了点头, “那你呢?以你家的条件, 也可以去市里或是县里去看看。”李云巧沉默了片刻, “我还是算了,我在镇上中学读就可以了。”“我听说你哥哥是咱们省的高考状元?”俞溪点了点头,李云巧立即一脸的羡慕,“哇,俞溪你哥哥原来那么厉害。”俞溪点了点头,除了没有灵根有点可惜,俞俊丰这个哥哥简直就可以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