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作者:酸梅红豆      更新:2023-06-13 05:26      字数:3808
  第53章但是王彩琴心里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或者说,觉得自家占了二房的便宜, 就矮了人家一头似的。原本他们长房是大哥大嫂, 做哥哥嫂子的反倒还要占弟弟和弟妹的便宜,想起来就忍不住脸热。这件事情当天晚上, 王彩琴就跟俞国正嘀咕了。“我倒是没想到二弟妹为人那么大气,就这么让咱一家白住咱的房子,她心里能没一点想法?”俞国正没说话, 王彩琴自顾的说道:“你也别嫌我小人心思,如果换做我在镇上买了房了, 白给你两个弟弟住, 我是不乐意的。”俞国正一下子就转过来了。“咋就不乐意了,那是我弟弟弟妹和侄子侄女儿们。”王彩琴一僵,就知道丈夫是这么想的, 她忙陪着笑, “你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不过二弟妹心好, 都开了这么一个先例了,等以后咱在镇上有了房, 也弄个大一点的, 给他们都留给房间。”话虽这么说, 王彩琴心里清楚, 三房她是不清楚, 何菊香是最小的, 向来有些娇惯, 她的心思她也摸不透,但是周秀兰的性格王彩琴还是很清楚的。你给她留了房间,她都不定来住。但是留不留却是一个心意。王彩琴这话让俞国正心里舒服的同时,也隐隐有些不是滋味儿。倒不如羡慕妒忌什么的,就是觉得自己没用。他是家里的大哥,如今反倒是要弟弟照顾自家,他心里很惭愧,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来,多挣一点钱。俞国正为人老实。没那么多想法,不过他也不笨,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农村人吃喝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可是城市里不行啊。城市里没地啊,这吃的喝的都要买的,这可是一个商机。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下地种粮食,也不愿意留在农村,能出去的都出去了。但是俞国正觉得如果自己能够种很多的菜,种品质好,口感也佳的菜,送到县城里面去,一定也能挣钱。反正县城距离永熙镇也不过十公里不到的路程,只要有心,在农村也是能挣钱的。妻子和闺女儿要去做什么早餐店,俞国正觉得自己就是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那还不如留在家里种地种菜呢。大人们的心思暂且不提,反正小孩子都是很高兴的。自从家里在镇上买了房子之后,周秀兰就把这事儿跟周家人说了,周老爷子和周老太听了都高兴坏了。谁能想到还是自家大妹最好,最先在镇上买房子呢。周老爷子以前是老村支书,是村子里的老干部,德高望重,辈分也高,就在这东山村,跟周家住在附近的大半人都得管周老爷子叫叔公,所以有很多人明显年纪比周秀兰要大很多,还得管她叫姑。以前周家这兄弟姐妹几个人之中也就周秀香最有出息了,她凭着自己的努力当了护士,还生了龙凤胎,当真是叫人羡慕。在其他人家都忙着生儿子的时候,她一声不吭的一肚子搞定了,有儿有女的啥都不用愁,还不会丢了护士的工作。什么都不用周老爷子操心。但是周家人怎么都没想到,最先发达在镇上买房的竟然会是大姑子周秀兰。俞家人搬家那边,周家来了好几个人,周家大哥现在是东山村的村支书,周二哥是一个木匠,因为要给妹妹家打好几张床,所以周老爷子领着周二哥来了。一起来的还有周二嫂秦云梅和她二十岁的长女周玉竹。原本周老太也想来的,虽说已经六十一岁了,但是周老太的身子骨一向康健硬朗的很。但是想到人一多,难免麻烦闺女儿以及闺女儿的婆家,周老太也就不来了。反正那房子怎么样,等儿子和老头子回去了也会说给她听,等以后有机会她也可以去坐坐。虽说平时都在东山村,从周家到俞家大约也就是十分钟的路程,但是家里都有事情,平时没事也不会走动,除非是逢年过节。不过大闺女儿还是给了周老爷子和周老太很大的惊喜。周家人这一来,俞家人就有些尴尬了。“我也不知道我二哥会带我爹和二嫂,还有玉竹一起来,这可咋办呢?”周秀兰为难了,是啊,原本房间都已经归置好了,分好了,如果多一个周二哥的话是没关系的。暂时把那阁楼空出来。支几张桌子,铺上干净的床单也能暂时休息一下。但是周二哥两口子,外加一个侄女儿,还有老爷子,这一下子就让周秀兰不知道说啥好了。她是不知道,他们夫妇两人在镇上买房,这对周家而言可是一件大事。周秀兰虽说嫁出去了,但是在周家人看来,就算出嫁了,那也是周家的闺女儿,她家有好事,周家一大家子都喜气洋洋的。两个嫂子是不是真高兴,周秀兰是不知道的,但是父母和两个哥哥铁定是真高兴。周家人不时兴重男轻女,两个哥哥都是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老大跟着老爷子历练,成了村支书,老二初中毕业就跟村子里的老木匠学艺了。不过在那个年代,农村人能有初中毕业的都算高学历了。而周秀兰是自己不愿意读书了,家里读书最多的就是小妹周秀香。周老爷子和周老太一向惯着两个闺女儿,两个儿子也比不上闺女儿。“那要不,我去儿子屋里打地铺,二嫂和玉竹跟你睡?”俞国军说道。周秀兰琢磨了一下。俞老太虽说不去住,但是她的房间要留着,三房不在家,房间也空出来了,这么说还有两个空房间,让她爹跟二哥一间,二嫂跟玉竹一间也使得。“不用不用,我琢磨一下,就是要把我二哥和二嫂分开,二嫂和玉竹一间,我爹跟我二哥一间,这么着也行。咱把房间让出来让爹和我二哥住,咱们暂时住阁楼那间。”周秀兰说道,俞国军想想觉得有道理。一般阁楼的房间都不算好,如果是一般客人临时住一下倒是没事,但是如果让长辈去那就不适合了。显得不礼貌。周玉竹今年二十岁了,生的亭亭玉立,话并不多,倒是跟俞巧巧同岁,两个大姑娘正好聊得来。“真羡慕你,你还能跟你妈一起做吃食,我啥都不会,我妈说我就在家里吃闲食的。”“玉竹姐,啥叫吃咸食啊?吃那么多盐做啥?”俞薇薇一听,小姑娘就觉得周家这大姐姐这话说的不对,小姑娘眨巴眨巴眼睛问道。“笨,玉竹说的吃闲食是悠闲的闲,不是咸鸭蛋的咸。”俞巧玉笑着打断了她的话。两个大姑娘顿时捂住嘴巴笑了。俞溪此时在干啥呢?这新的房子外面的风水她调理好了,要仔细看看里面,首先是阁楼,阁楼的风水其实是很不好的。绝大部分的阁楼均不太适宜长期居住,气流不畅,屋顶高度较低,受日晒雨淋漏水开裂也是阁楼的通病,基本上属于滞气阴涨之地。阁楼在整个房间的最高处,风水上有“高处风势迅急,宅运聚难散易”一说。通俗讲即在高处的地方受风势影响较大,整间屋子的风水运程在此很难聚合,却极易消散。最关键的是,为了采光,这俞家的阁楼屋顶上有一个天窗,这天窗按了一块毛玻璃,下面还有一块窗帘,看上去这阁楼仿佛造的十分的精致,但是实际上这也是大忌。阁楼开天窗,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大,轻则长痘痘,重责生肿瘤。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天窗给填上,窗户可以跟下面的楼层一样开在侧面。在经过一些调理,就没问题了。这个时候,俞溪就听到了有人上楼的声音。“国军啊,这房子我看过了没问题,外面的风水调理的都不错,你跟秀兰运气算好的。”俞国军此时老老实实的跟在老丈人的身后听着他老人家说。周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曾跟着村子里的风水先生学过一段时间的风水,虽说是半吊子,但是村子里每到有人办喜事乔迁买房之类的事情,都会请他去选一个吉利的日子。这也是他老人家声望的高的其中一个原因。其一是周家这一脉在东山村人多,而周老爷子辈分大,其二就是因为这个。但是那些年国家内乱之后,周老爷子的那个师父也跑了,跑哪里去了没人知道。周老爷子每每遇到难题总会感慨一句,如果师父他老人家在的话,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了。“咦,这里怎么有一个天窗啊?这个天窗不好,最好填了。”周老爷子说道,这个时候才看见外孙女儿俞溪也站在这里,老爷子也知道俞溪的脾气不好,但是老爷子就喜欢女孩子,家里的孙女儿,外孙女儿他都宠,对着她们的时候也是笑眯眯的。所以哪怕是原主俞溪对周老爷子也没啥偏见。特别是周老爷子以前权利大,原主对周老爷子的心情倒是有些复杂。小姑娘有时候恨不得自己是周家的孙女儿才好。“外公,您来了,我也觉得这个天窗不好。”俞国军的冷汗就下来了,女儿和老丈人都说这个天窗不好,亏得他之前还跟周秀兰说,以后没事他们两口子就到这阁楼来,晚上还能躺着看星星呢。“是,爸,一会儿我就把这块玻璃给敲了。”“不妨事,让你二哥来,你二哥就是专门玩木头的,就照着这阁楼原本的走向把这个天窗给填了就成。”第54章俞国军立即点了点头, 老爷子的威严俞国军至今记忆犹新, 虽说在晚辈面前,周老爷子就是一个慈祥的老头子。但是俞国军却一直都记得这老丈人的威严, 大抵这天底下做父亲的,在面对娶了自家宝贝闺女儿的男人,都会不自觉的对上几分威严。用来震慑这个男人, 让他知道,自家闺女儿是有一个那么威严的老父亲的, 不能欺负了自家闺女儿。“小溪怎么在这里?”周老爷子在面对外孙女儿的时候完全就跟换了一张脸似的,笑眯眯的, 脸上都起了褶子了。俞溪看周老爷子的面相, 温和慈祥,为人刚正不阿,最重要的是身上还有一层淡淡的功德金光, 心里不由诧异。不过心里对这个外公却多了几分敬意。修行中人,有修炼无情道,有情道,还有功德道等。修功德道的人, 即便是没有大成, 有一个小成,有功德加身, 下辈子投胎转世, 少说也是投到那有德有功勋的富贵人家。那是一辈子享福的命啊。从周老爷子目前的面相看来, 他的一生应该经历过两个阶段, 从十六岁开始,跟着师父学艺,只可惜还没学成,他那师父就遭了难,玄学这一行,除了机遇之外,还有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