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作者:河汉      更新:2023-06-13 01:50      字数:3118
  “你出去。”“大人您听我说,我们可以……”“出去。”赵梓道,“我需要静一静。”待屋里只剩他一人,赵梓拿起案上的题牌。少微在留给他那本《缀术》手抄本的同时,还给了他一块题牌。年轻的君王颇为自信地告诉他,这是他结合《缀术》和《测圆海镜》而出的题。他说:“这题很难很难,你慢慢想。”的确很难,时至今日,他也不得其解。可是,还会有人来听他的答案吗?或问:甲乙二人俱在乾地,乙东行三万二千步而立,甲南行六万步望见乙,问径几里?赵梓放下题牌,提笔演算:“陛下,圆城图示我还没有学懂。待你归来之日,不知我能否解得出。”在未曾见到少微和沈初的尸骨前,他是不会信的。秣京纵有惊涛骇浪……他亦不会倒。摩罗商局旗下的药铺中,近日多了个双目有疾的卖药郎。他的眼睛上缠着药布,遮住了大半张脸,但拿药取药很是理所,大夫念给他,他便能根据草药形状和味道取药配药,很少出错。常有人问他眼睛怎么了,他总会凄凉一笑,娓娓道来:“我与发妻失散,遍寻不得,日日思念哭泣,这就哭瞎了眼。”其间如何失散、如何遍寻、如何思念、如何哭瞎,都被他编出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东街有关“卖药郎苦寻结发妻”的话本都出了好几册了。华苍就是听了东街说书的讲的故事,这才寻来的。他花费了数日清查刺客余孽,如今送走了安然无恙的渠凉王和摩罗王,便把精力都用在寻找长丰帝上。他仔细验过那十七具尸体,没有一具是少微的,也没有一具是沈初的,但两人依旧下落不明是真的。谣言说得那般笃定,而且流传得飞快,显然背后有人操控,他现下只想快些找到人,免得节外生枝,其他事情都暂不理会。于是在庆功宴后的第五天,华苍找到了这个卖药郎。他一身戎装策马而来,停在药铺斜对面,望着那蒙眼的卖药郎忙得不亦乐乎,也不去打扰。只是周围的人被这么一尊煞神盯着,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他们都认得,这是荡平革朗,清剿刺客的华将军。少微逐渐察觉了不对劲,茫然问道:“怎么了?”无人回答,他只听见哒哒的马蹄声靠近。他偏了偏头,侧耳细听,又听见那人的呼吸声,听见他铁质的护腕敲击在马鞍上的声音,听见他从胸腔里溢出的轻笑,听见他半责备半安抚的话:“玩够了?回去么?”少微把手中的两个药包拍在一起,如同敲锣般啪啪、啪啪、啪啪拍了几下,笑道:“欢迎华将军,恭喜华将军!”刚说完,他就被一只有力的臂膀抱上了马,绝尘而去。沈初一副气血两亏的模样走出来,问老板:“我家公子呢?”老板边忙边说:“被华将军抢走啦。”沈初:“……”我就这样被忘记了吗?次日,卖药郎的话本与华将军的话本并线,又出了新的章节,名为《三国盟刺客血溅雾隐宫,华将军当街强抢卖药郎》。昕州府中,少微地对华苍说:“你知道了吗?我给你封官加爵,还给你执掌护国军,可惜那天你不在,封赏都没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你,要不然肯定特别威风的。”华苍没有应声。“华苍?”少微看不见他,有点紧张,“你生我气了吗?是我太大意了,我低估了那群亡命之徒,想不到他们……”剩下的话被一声叹息压了回去。少微感觉到有一个吻落到了自己眼睛上,虽然隔着厚厚的药布,可他还是很清晰地感觉到了,极尽温柔的,小心翼翼的。“别担心,我没有失明。”少微笑了笑,“只是大夫让我好好敷药,调养一下。”“嗯。”亲吻从粗粝的药布上移下来,终于落到嘴唇上。少微乖顺地仰起脸,竭尽所能地与这人贴近,让所有的思念在这一刻迸发。“我好想看看你。”少微说,“帮我把药布摘掉吧。”“不行。”“大夫说可以的,真的可以。”华苍被少微磨得没办法,到底还是给他把药布解了。少微缓缓睁开眼,又眨了眨眼,模糊的视野渐渐变得清晰。他转过身,贪婪地看了会儿华苍,那眼神热烈直白,直把华苍看得口干舌燥。他满心欢喜,主动凑了上去:“华将军,你抢我这个卖药郎来做什么?”“……别作妖。”华苍声音沙哑。少微自己红着脸,在华苍耳边吹了口气:“你不想我吗?”华苍再难忍耐,原本想与少微商量的回京事宜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一心只想把这个“卖药郎”就地正法。而那条蒙眼药布,最后绑在了少微手腕上,结结实实。两人这一折腾就到了戌时,少微浑身脱力,累得手指都抬不起来,手腕还痛,华苍只能伺候着喂他吃晚饭。吃过饭,少微装出一副大爷样,给了他两样东西,说:“赏你了!”华苍接过来一看:护国军帅印、完整的兵符。“……”怎么感觉自己是被嫖了?这是嫖资?“我们明天启程回秣京吧。”少微收了玩心,道,“外面传我死了,就让他们这么传着,我们不用大张旗鼓地辟谣,就慢慢晃回秣京,这一路我还做你的卖药郎。”“好。”华苍应下,这人想做什么都可以,他会为他做好准备。于是新上任的护国军主帅,下了第一道军令——从外部隐秘调兵,布在秣京附近。连山归藏,众星相移。这是司天监的星占。天子噩耗已闹得沸沸扬扬,不知是谁,又把这句本应只有司天监太卜和天子本人知晓的占言传了出来。朝堂动荡,胡思乱想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说:这一年多来,摩罗女相身陨,燕珈教没落;渠凉内乱爆发,皇权更替;革朗退守草原,单于之位易主;那么这一次,是不是轮到长丰了?赵梓闭了闭眼,忽而笑了:“我说不是我放的话,会有人信么?”“你们信么?”他问身边的几位同僚亲信,“连你们都不信,陛下会信么?”那日是他陪同陛下去的司天监,最可能知道这句占言的旁人便是他。他想起那个君临天下的青年对他说:“当皇帝的确有很多事身不由己。”那人让他做五皇子的老师,夸赞他“文韬武略,孤最欣赏你,克己奉公,孤也最信任你”——多么深厚的圣宠。然而这字字句句,俱是试探。有人谏言,陛下最为疼爱幼弟,甚至曾有意立其为储君,既如此,该让赵宗正扶持五皇子李延悯,赵宗正高洁忠心,代为摄政亦无不可。也有人道,威王李延晖为何不可?赵梓闭门谢客了,他把自己关在空荡荡的宗正寺中,日复一日地沉默。即便他什么都没做,接连不断的指责、教唆、挑拨也日日扑面而来。这三天,他没有见任何人。满地画满图形的纸张、零零散散的算筹。赵梓紧紧握着那块题牌。——答曰:城径二万四千步。他算出来了,可是他不明白。甲乙二人俱在乾地,乙东行三万二千步而立,甲南行六万步望见乙。相距数万步,如何还能看到对方?赵梓又花费了整整一天,在想这“二万四千步”。在外等候的张贤突然看见赵梓从屋内冲出,如癫狂一般跑出了宗正寺,不知去了哪里,直到酉时才回来。赵梓满身尘土狼狈,笑得释然而绝望。径长二万四千步的一座城。不在别处,正是皇城。这是他们这些人脚下的皇城,却是长丰帝心里的皇城,普天之下,再没有人比李少微更了解这座城。赵梓终于明白了。少微送给他《缀术》,指点他《测圆海镜》,只是在告诫他:这题你解得出,却守得住吗?两日后,威王李延晖从弦州拔营回京,要给皇兄治丧。赵梓捧出玉玺,入长庆殿,在年仅七岁的李延悯身后,以天子令摄政。威王被拒在城外。此举引得许多文臣口诛笔伐,佞臣之名几被坐实。然而赵梓浑不在意:“陛下临行前将这朝堂托付于我,既然我无论如何都是错,那么总有一种方法,能教我堵住天下人的嘴。”只手遮天。短短半月,他杀了五名将领,囚了十数老臣,整个朝堂在他的镇压下坚固而死寂。当张贤把密信递给他之时,赵梓的手微微颤抖了下。信上只有寥寥三个字——帝归京。张贤咬了咬牙道:“赵大人,只要您一句话,这三个字便永远不会出现在史书之上。”赵梓看了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