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作者:清涴      更新:2023-06-12 23:29      字数:6179
  齐琛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受了别人的暗害自然会还回去。到时候皇室操戈,内政不稳,即便最后齐琛赢了,也不过是强弩之末,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而齐琛的嫡长子齐煦,还不到五岁。主少国疑,乱国之兆。正朔帝虽然不若元德帝那般雄才伟略,这一点还是想得到的。不然的话,又何必狠心亲手解决了二皇子呢?只是齐琛看不开,正朔帝的死,或多或少都与此有关,齐琛与正朔帝的感情素来极好,为此耿耿于怀也正常。其实陆安珩想想也替正朔帝累得慌,儿子不成器,做父亲的心塞,太争气了,野心也跟着膨胀了,正朔帝同样也不痛快。谁让皇位只有一张呢?陆安珩心下叹息,一手拍着齐琛的背,就如同安慰一个正在哭泣的婴儿一般,柔声道:“先帝既然一力保护你,就证明,你是他最看重的儿子。还有你皇祖父,当年也没少在你身上费心思。如今你要做的,就是将大齐的江山管好,教导出一个如你一般优秀的继承人,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想来先帝他们若是泉下有知,定然会为你感到骄傲。”齐琛点头,轻声道:“这些我都知道,就是心里闷得慌。二弟,他那天其实明白了父皇的意思,所以才会自尽。我身下的这张皇位,不知染了多少人的血。皇叔,二弟,或许日后还有我的儿子……”陆安珩面露不忍之色,却还是硬下了心肠,将沉浸在低落情绪中的齐琛给敲醒,冷声道:“你们生下来便是皇子,身份尊贵,吃穿用度俱是顶尖的,万千百姓皆是你们的子民,仰仗你们的一言一行生存。我曾经教过你,地位越高,责任越大。太极殿上那张龙椅,已是这世间最尊贵的位置,你坐上去了,就得担上这世间最重的责任。”说完,陆安珩伸手轻轻地将齐琛拽了起来,走到方才齐琛看着的那幅疆域图面前,右手食指在上面的山脉河流上一一划过,认真地盯着齐琛的眼睛问道:“这些都是大齐的疆土,是你的先祖们耗尽毕生心血治理的江山。你现在这样沉迷于悲伤之中,帝王之路,从来都是一条孤独的荆棘路。从你坐上龙椅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喜怒都无法轻易对人言。”齐琛点头,忽而轻笑着感叹道:“若是能一直长不大该多好。现在想想,我这一生,最快活的时候,竟然是当初跟着夫子玩耍之时。那时候,皇祖父尚在,父皇……还有二弟都在,东宫上下和睦。到如今,却只剩我一个人了。”陆安珩见齐琛这副伤怀过去的模样,心下也不好受,却不好让齐琛的情绪一直这么低落,故作轻松地开口道:“那当然了,我当初对你们多好啊,带着你们到处玩,给你们做玩具,还帮你们在太傅那儿打掩护。你说,我这样好的夫子,到哪儿找?你们跟着我,能不高兴吗?”齐琛不由轻笑出声,似是想起了当年那段无忧无虑的童真时日,眉宇间的忧思散了不少。含笑看着陆安珩,齐琛顺嘴接了一句:“是啊,你这样的夫子太难找了,所以你还是继续带着我的孩子玩吧!”陆安珩回了齐琛一个大白眼,哼哼唧唧地开口道:“就知道你没安好心。”齐琛的心情终于好了些许,又与陆安珩聊了许久儿时的回忆。直到腹中传来抗议之声,陆安珩和齐琛才意犹未尽地停下了讨论。这一天,陆安珩的午膳,是陪着齐琛一起用的。等到陆安珩离去之时,齐琛忽而叫住了他,迟疑地问道:“夫子,你觉得,我能成为像皇祖父那样雄才伟略的明君吗?”陆安珩毫不迟疑地点头,认真地看着齐琛的双眼,坚定地答道:“在我心里,你比高祖更厉害。高祖当年未能达成的心愿,在你的手中,一定能实现。”海晏河清,国富民强,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当年元德帝还未真正看到这样的盛世,陆安珩却坚信,这一天,终将在齐琛的统治到来。齐琛显然也明白了陆安珩的意思,脸上的神情逐渐坚定了起来,用力地对着陆安珩点了点头。陆安珩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意,缓缓朝着齐琛跪了下去,恭敬道:“微臣告退。”君臣二人相视一笑。陆安珩心里也觉得自己与齐琛之间的缘分真是奇妙,当年自己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齐琛也是天真烂漫的肥团子一只,倒是没想到,当日的少年与幼童,竟会有如此深的羁绊,互相见证了对方的成长。从师生,到君臣,二十载岁月就这么过去了。齐琛的脆弱不过是那短暂的一上午。和陆安珩聊了大半天的心事后,齐琛又恢复成了那个高高在上,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只是齐琛最后还是任性了一回,不顾众人的反对,将陆安珩提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这就意味着,等到姬玄退去后,陆安珩便能希望入阁。元德帝当年培养陆安珩的路子,就是按照培养内阁大臣的路数来的。中书舍人,各部历练,如今陆安珩也能称上一句三朝元老,又有帝师的身份,即便朝中有不少人眼红,却也奈何不得一意孤行要给陆安珩升官的齐琛。陆安珩原本还想推辞一回,只不过想到姜阁老当初地嘱咐,又想到还在丁忧中的姜家人,便默默地咽下了到嘴边的推脱之语。吏部正是负责人员调动的部门,他日姜家人丁忧期满,至少不用再找旁人帮忙。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了。很快便要入冬了,这个冬天,所有读书人心里都不平静。明年便是乡试之年,这一届科考,正是新帝登基以来第一届科考,其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若是表现出众的,很有可能就得了新帝的眼脱颖而出,成为天子宠臣风光无两。小汤圆也是备考秀才中的一个,同样为此熬夜苦读。而在寒冷辽阔的北方,匈奴人看着已经干枯的草原,再看看自己部族中少的可怜的存粮,目光不由望向了富饶的中原大地。第239章 讨论与决策此时的大齐对匈奴也早有防备,听到了探子传来的消息后,北疆守将一刻都不敢多耽搁,连忙让人快马加鞭将这个惊天消息送到了京城。齐琛收到这个消息后,气得砸了一个玉石镇纸,而后忍下了心中的怒火,将阁老们和陆安珩全都宣到了御书房紧急商讨此事。陆安珩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便是一个咯噔。匈奴是游牧民族,居住环境与大齐简直是天壤之别,每到冬季都会饿死冻死不少老弱妇孺。在他们看来,物产富饶的中原大地,那就是一座无尽的宝矿。即便不能夺下大齐的城池,抢上一波边关百姓也够他们撑过整个冬季了。尤其是现在,大齐接连换皇帝,新帝着实太年轻,内阁中那个让人讨厌又害怕的首辅老狐狸也去世了,大齐肯定伤了不少元气。这样的大好机会,天性好斗的匈奴人自然就不会这么轻易放过。陆安珩几乎已经能确定,匈奴现如今正在琢磨着进攻北疆,想要抢杀大齐的百姓。姬玄他们比陆安珩更有经验,元德帝当年也受过匈奴骚扰边境的屈辱,直到元德帝御驾亲征后,匈奴这才消停了不少。万万没想到,匈奴竟是贼心不死,这回又卷土重来了。姬玄顿时皱眉,甩袖怒道:“这帮野蛮人真是不知好歹!作为大齐的属国,我们大齐哪里亏待他们了?养条狗还能得到它的忠心,这样一群野蛮人,真是白眼狼!”陆安珩看着齐琛冷凝的脸色,顿时有一瞬间的恍惚。那样坚定果决的眼神,陆安珩几乎都以为自己看到了元德帝。齐琛与正朔帝都是元德帝一手教出来的,面容与行事手腕都与元德帝有几分相似。只是正朔帝的脾气太过柔和,即便执政作风完全承袭自元德帝,却总让陆安珩这样的老臣觉得他与元德帝之间总差了一口气。如今看来,正朔帝缺的,正是现如今齐琛身上那股冷厉的锐气,那是一种让人无法言喻的感觉,就好像,这个帝王,天生就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让所有人一见到他坚定的神情,便从心底生出一股莫名的的安全感来。这样奇特的气质,无关乎年纪。若不是陆安珩还记得之前齐琛在自己面前展露出的脆弱一面,几乎都要认为眼前这个眉眼坚定的帝王,才是齐琛最初的样子。陆安珩忍不住思索着,当年刚刚即位的元德帝,是不是也同现如今的齐琛一般呢?祖孙两的遭遇实在太相似,年少登基,匈奴虎视眈眈,就连行事手腕都一样的雷厉风行。姬玄这样的老臣感触最深,在看清齐琛脸上神情的那一刻,他们心中的不安奇异地消散一空,莫名就平静了下来,同样也想到了当初一手缔造盛世开端的元德帝。他们的经历远比陆安珩更为丰富,元德帝登基初期的种种困难,都是他们陪着元德帝一步步走过来的。如今在齐琛身上看到了相同的东西,几位阁老心下一喜,毫不怀疑齐琛会如同当年的元德帝一般,将匈奴给赶回老家去。甚至……姬玄不由偏头看了看一言不发的陆安珩一眼,有这个自己亲眼见证他成长起来的青年在,陛下或许能比当年元德帝还要轻松几分。不得不说,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嗅觉实在太敏锐。就连陆安珩自己都不确定的事,姬玄竟然感应到了,心里总觉得这小子还有大招没放出来。齐琛脸上的表情看不出喜怒,等到姬玄他们全都义愤填膺骂够了匈奴人之后,齐琛这才冷声道:“我们大齐,自打太.祖立国以来,就没有忍气吞声的窝囊皇帝。匈奴人要是真敢犯我大齐边境,朕便让他们再滚回草原深处去!杜阁老,户部的钱粮全都备好,既然要开战,那就绝对不能委屈了边境的将士们!谢阁老,顾阁老,看看兵部的库房,将最好的铠甲兵器全都送去北疆,朕就不信,北疆十万大军,兵强马壮,又有大齐这样丰厚钱粮与兵器的支持,还奈何不了一群散兵游勇的野蛮人!”许是齐琛气势太甚,陆安珩还未反应过来就已经跟着姬玄他们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应了声是。眼见姬玄他们都开始忙活了,陆安珩也没想着偷懒,跟在姬玄身后回了吏部,陪着姬玄思索人员调动,还有掌控各部举措之事。临走之前,陆安珩犹豫地看了一眼齐琛。见齐琛的表情仿若笼罩在一层迷雾里头,模模糊糊地看不真切,想到之前齐琛在自己面前流露出的脆弱,陆安珩顿时心下一疼,停下了自己的步伐。姬玄疑惑地回头,皱眉催促道:“怎么了?现如今吏部事务繁忙,你就别再想着偷懒了。陛下提拔你之心,满朝皆知,有谁不眼红你?你好歹也得对得起陛下对你的一片优待之心。”陆安珩微微一笑,眉宇间的纠结之色散去,对着姬玄轻轻点点头,温声道:“我都知道,姬阁老您先回去吧,我有点事儿要禀告陛下。”姬玄知道陆安珩和齐琛之间的情分不一般,也没多说,只叮嘱了一声陆安珩要注意分寸,别惹陛下生气就离开了。眼瞅着就要开战了,姬玄这个首辅还真是要忙得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了。陆安珩再次回来时,齐琛的眼神微微亮了亮,摆摆手挥退了四周的内侍,而后对着陆安珩扯出了一个艰难的笑容。陆安珩更心疼了,看着齐琛微微泛白的脸色,陆安珩忍不住上前摸了摸他的额头,又握了握他的右手。果不其然,齐琛的额头冰凉,右手手心还微微沁出了些许冷汗。齐琛忍不住苦笑,无奈地开口道:“夫子,我是不是很没用?想着接下来的战争中,无数人会丢掉性命,我便有点害怕。即便大齐赢了又怎么样呢?逝去的人终究回不来了,他们或许也和我一般大的年纪,家里有老有小,就这么永远的留在战场上了。”认真来说,齐琛身上,有承袭自元德帝的英明果决,却也受到了陆安珩以人为本的影响。陆安珩本就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即便在大齐的时间远比后世久,陆安珩自小接受的人权已经深入骨髓,到哪儿都不可能消失。齐琛打小就跟着陆安珩学习,无形间也受到了陆安珩的影响。然而陆安珩现在却意识到,这样宽厚仁慈的性子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加分项,可是对于帝王而言,却显得有几分心慈手软。尤其是,齐琛不像元德帝一般真正上过战场见过血,心肠不若元德帝冷厉。即便理智让他做出了最为正确的决定,然而太过柔软的内心却又让他心生愧疚,因此而感到不安。毕竟在他们口中,这只是轻飘飘的一个决定,而对于边疆十万将士而言,这个决定,会让他们其中某些人付出生命的代价。陆安珩想明白后,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对于帝王而言,无情冷血,或许会让他们的日子好过得多。看着齐琛平静的样子,陆安珩眼眶微红,忍不住低声开口宽慰他道:“将士本就应当保家卫国,他们为这片土地流过血,我们便永远铭记他们。至于他们的家人,我们也要给他们足够的帮助,让将士们的血不白流。你要长成你皇祖父那样的帝王,让大齐强大起来,震慑周围小国,这样才会没有流血牺牲。百姓们会感激你为他们带来的平安盛世。”齐琛的目光随着陆安珩的话越来越坚定,狠狠地点头道:“终有一日,我会让所有人都不敢再打大齐百姓的任何主意!”陆安珩点头,眼中同样闪过一抹坚定轻轻拍了拍齐琛的肩,陆安珩忽而开口道:“陛下,微臣有一样秘方要交给陛下。”齐琛疑惑地看着陆安珩,反问道:“秘方?”陆安珩笑着点头:“是,秘方。”而后,在齐琛还未反应过来时,陆安珩已经拿过了齐琛案几上的笔墨,在纸上写好了所谓的秘方交给齐琛,温声道:“陛下让工部去研制此物吧,若是能成功做出来,这场战争,我们大齐将士的死伤至少能减少一半。”齐琛的眼睛瞬间瞪大,惊呼道:“夫子所言,可当真?”陆安珩看着齐琛的双眼,认真地开口道:“千真万确。”齐琛狂喜,立即就要召谢蕴回来吩咐此事,却被陆安珩温声打断:“等等,此物威力巨大,最好在山谷中试用。用时尽量将它扔的远一点,否则的话,便会有性命之忧。”齐琛一一记下了,眼中的忧色都散了不少。陆安珩在他心里的可信度爆表,从小到大陆安珩都没忽悠过他,说到的事情绝对能做到,齐琛真没怀疑陆安珩说的任何话。陆安珩见状,忍不住吐出一口气,心下亦是复杂万千。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火.药的配方,陆安珩是知道的。以往陆安珩觉得不该让热武.器提前来到世上,免得扩大战争的伤亡人数。然而看着齐琛为难的样子,陆安珩还是没忍住,心疼之下将这个配方写了出来。看着齐琛明显松了口气的样子,陆安珩眉宇间闪过一抹释然。这孩子受自己影响,太过心软,是自己没尽到教导未来帝王的责任。如今,陆安珩想要尽可能的保护他,即便,这个孩子,已经是坐拥天下的帝王。陆安珩轻笑着摸了摸齐琛的后颈,沉声道:“这一战,我大齐绝对能赢得漂漂亮亮!你也需要这一场漂亮的胜仗,树立威信,赢得民心。”齐琛点头,眉眼间的坚毅之色愈发清晰。陆安珩恍然间似乎看到了元德帝正对着自己笑得一脸慈爱,忍不住也露出了一个释然的微笑来。第240章 入阁齐琛对陆安珩的话深信不疑,得了火-药得配方后,齐琛直接下令让工部加紧时间研制此物。帝王重视的东西,下面的人自然是不敢怠慢。虽然齐琛和陆安珩都没说,但是这火.药配方的来历,早就有不少人猜到了应当是陆安珩拿出来的。为此,谢蕴还特地来找陆安珩,询问了一番研制火.药的注意事项。陆安珩也没自己亲手做过这玩意儿,只能再三强调了安全问题,念叨的谢蕴耳朵都要长茧子了。真要干起活来,工部的效率还是挺高的。尤其是陆安珩都已经将配方都交给他们了,只要将原料找齐,技术宅们就能开始撸袖子埋头干活了。于是,在正式立冬后,郊外某个深谷中的一声巨响,彻底惊到了齐琛与内阁众人。最受震撼的自然是谢蕴,这位可是亲眼见到了火.药爆炸后的威力,差点都被吓傻了。一直埋头研制火.药的技术宅们也没好到哪儿去,一个个全都呆愣在原地,好半晌才回过神来,脸上浮现出惊骇又狂喜的神情。研制出了这样的神物,谢蕴自然狂喜不已,连忙跑进宫向齐琛禀报这件大喜事。齐琛和姬玄他们原本还不信谢蕴的话,完全无法想象火.药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好奇之下,齐琛不顾姬玄等人的劝阻,乔装出宫来到了深谷中,亲眼见识了火.药的威力。陆安珩好心地提醒了一下他们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姬玄等人虽然不解其意,却还是学着陆安珩的动作,双手捂住了耳朵。结果就听见一声巨大的轰鸣,而后姬玄等人就目瞪口呆的看到,火-药爆炸之处,石堆都被炸的四分五裂,尘土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