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
作者:清涴      更新:2023-06-12 23:28      字数:6171
  第215章 建港“你说什么?建海港?”正朔帝还没开口,姬玄便直接跳了起来,不可思议地问道,“你可知道建一个海港要花多少银子?”真是个混账东西,就是存不住一点银子。好不容易让国库丰盈了些,这个混账倒好,开口就想着建海港。那样大的花销,怕是整个国库的银子都填进去还不够用的!陆安珩早就料到了姬玄会反对,已经准备好了充分的理由再开的口。这会儿一听姬玄急眼的话,陆安珩便不紧不慢地拍了拍姬玄的胳膊,轻声道:“您悠着点,有话咱们慢慢说,别动不动就激动地跳脚。您都这岁数了,不怕闪着腰啊?”姬玄没好气地瞪了陆安珩一眼,怒气冲冲地开口道:“你还知道老夫年纪大了,受不得惊吓啊?这口气大的,都差点把老夫给吓死了。建海港,你说的倒是轻巧,银子从哪儿来啊?”其他人的眼光也齐刷刷地落在陆安珩身上,就等着看着家伙到底能说出什么天花乱坠的理由来。陆安珩也不憷,四下扫了一圈,又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解释道:“建海港虽然费银子,后续的利润也是能瞧得着的。之前商人们可是出过海的,从外头带来的那些玉米红薯种子,按照产量来看,说上一句价值连城也不为过。他们那边有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这边的好东西也不少。我曾听商贾们透露过,海外那头的人喜欢咱们的瓷器和丝绸,转手便是百倍之利。海上风险确实大,利益也是看得着的。姬阁老,您想想,这里头的暴利,可比我们捣鼓点小买卖大多了。”见姬玄的脸色微微动摇了些许,陆安珩眼珠一转,又接着开口道:“同意规划好港口后,也能避免有人偷偷摸摸钻朝廷空子,私自出海。这其中可又是一大笔关税银子呐。”姬玄忍不住叹气:“你说的有理,只是你是否忘了,当年前朝世宗建港口时,花销巨大,以至国库吃紧,不得以增加了赋税。结果后来又碰上了大旱,朝廷连赈灾的银子拨不出,惹得民怨四起,周围小国又虎视眈眈,战事不断,前朝自此衰败。太-祖起事后才重新平定四海,让天下百姓过上了安生日子。前朝之鉴还在史书上一笔一笔写着,如今朝廷略微宽裕些,你又想着建港口,便是陛下心胸宽大不与你计较,我们这帮老臣也同意,到了朝上议事时,想要通过,也并非易事。”陆安珩当然知道其中的难处,只是出海通商,建立贸易往来,本就是能尽快促进国家发展的好事儿,再加上后世某段因为闭关锁国而产生的屈辱历史,陆安珩说什么都不想出海之事给凉了。皱眉想了想,陆安珩接着开口道:“我知道您的意思,但是史料记载,当年前朝世宗建海港时,国库存银才六百万两银子。便是如此,也将闽粤两地的海港建成了大半,若不是因为后来接连不断的天灾,其实也能撑过去。待到海港建成盈利后,国库便不会那般吃紧,只能前朝气数已尽。如今国库中的银子,我虽没算过,这么多年下来,除却上回洪灾之事,大齐一直风调雨顺,国库的存银应当比前朝多上大半吧?”姬玄的脸色一抽:“所以你就惦记着上了是不是?真是个败家玩意儿。”陆安珩也不恼,反正他都被姬玄骂过无数次败家子了,完全不痛不痒,轻笑一声接着道:“您可算错了一件事,前朝既然已经将两个海港建了大半,如今我们想要建海港的话,只要先将这两个海港完善好,所需花用连前朝的一半都不到,根本动摇不了国库的根基。不然我也不敢开这个口呐。”这倒是事实,也就是港口的事儿牵连到了前朝的衰败,大家都忌讳得很,一时间竟还真没想到这个方面。陆安珩再接再厉地忽悠道:“天下之大,远超我等想象。海外之人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世上能人异士何其多也,我脸皮厚点,将自己算一个。海外某些国家,疆域之辽阔不逊于我大齐,又会出多少能人异士呢?我能做出让人飞天的东西,他们或许就能做出让人下海的东西。若是能开港口,集齐百家所长,无论日后世事如何变迁,大齐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定能在史书上留下最为璀璨的一笔。”正朔帝的目光微微闪烁,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陆安珩,想到元德帝临终前对自己的嘱托,不由有些恍惚。当年元德帝去世前曾言:“陆安珩乃是天生的鬼才,脑中鬼点子无数,往往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近乎可笑的想法,而他却总能让那些近乎天真的想象全都一一实现。用这样的人,需要极大的魄力。朕有这份雄心,敢陪着他赌上一场,你有不有?”朕到底有不有呢?正朔帝忽而笑了,当然有。朕是父皇的儿子,同样是这片江山的主人,能够让大齐国力更强盛的法子,朕当然要试一试。陆安珩和姬玄的架还没掐完,却突然听到正朔帝的声音:“好了,你们别吵了,此事就这么定了。”什么就这么定了?陆安珩和姬玄一起懵逼,都顾不上掐架了,连忙追问道:“陛下这是何意?”正朔帝一笑:“便依慎行所言,试一试建海港通商吧。正如慎行方才所说,前朝之祸,本就是他们的气数已尽。朕乃真龙天子,天命所归,还会顾忌这些不成?拿朕与世宗比,是在说朕昏庸无道吗?”当然不是。这话严重了,陆安珩他们赶紧拍马屁,再三保证陛下您绝对是明君,前朝世宗给您提鞋都不配。既然如此,那就建海港吧。这是正朔帝即位以来态度头一回如此强硬,百官们一时间竟是还适应不了,唾沫横飞吵了许久后,百官们看向突然质问他们将自己与世宗相提并论,是何居心的正朔帝,某一瞬间竟是看到了元德帝的影子。也是因此,百官们忽而的辩论忽而停了下来,头一回发现,陛下与先帝当真是亲父子,别看陛下面上比先帝温和得多,骨子里的强硬执拗却是一脉相承。经历过元德帝统治的老臣们不由闭了嘴,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当帝王开始摆出这么一副强硬的姿态时,那么不管是谁,都无法再动摇他的决心了。当初的元德帝如此,如今的正朔帝亦是如此。再说了,几位阁老大人都没开口劝一回,想来也已经同陛下商量好了,自己等人势单力孤,还真掐不过。也罢,就这样吧。建海港的事儿就这么定了。别看姬玄被正朔帝给说服,同意了建港之事。然而等真正到了要他掏银子的时候,姬玄真是觉着在割自己的肉一般。辛辛苦苦攒了这么多年的银子,眼瞅着就要送出上百万,搁谁身上不心疼呐。为此,姬玄连着一个月没给陆安珩好脸色。陆安珩摸了摸鼻子,只能默默受了来自姬玄的冷暴力。等到姬玄的心情好转了些许,陆安珩又跑去给姬玄出主意:“您看啊,港口一建,定然能带动附近的郡县富裕起来。商人们要出海,定然要往附近走动,人流量大了,到时候港口附近肯定就热闹了,您若是趁着这个档口在港口附近建些铺面酒楼客栈什么的,总归能赚上一笔吧。便是朝廷太忙,那地儿还是咱们的,就按照之前北面的贸易区那样,咱们也来弄个拍卖会。商人们出手有多大方,早些年咱们可都见识过了。要是这回再来上这么一出,您之前搬出去的银子又能搬回来了,说不定还能再挣点儿。你看怎么样?”还能怎么样?当然是马上禀报皇上申请办个拍卖会啊!这样能立即回本的生意,傻子才不干!陆安珩就这么将姬玄给哄高兴了,忽悠着正朔帝又办了一场拍卖会,真是将学了后世的房地产发家致富套路了。拍卖会以往干过好几回,流程全都有例可循。这一次的主持人自然不是陆安珩,而是齐琛。说起来正朔帝对齐琛这个太子还真不错,这回明显就是给齐琛机会历练历练,顺带让他刷一回资历和威望的。和当初元德帝教他一样,手把手地教齐琛。也是一种传承了。这事儿对齐琛来说根本没难度,不过为了将这件大事儿办得漂亮点,齐琛还特地跑到陆安珩这里,向陆安珩要了各大拍的上号的商贾们的资料好好研究了一番。当然,以齐琛的身份,自然不会亲自接见这群商贾,有了这个态度,便足够了。拍卖会办得很是漂亮,正如陆安珩所说,这场拍卖会办下来,不但让之前国库掏出的银子回了本,还让国库略赚了点银子。之前叽叽歪歪的官员顿时也闭了嘴,齐琛则开始积累了自己的第一笔政治功绩。大家都觉得很满意。陆安珩却抱着脑袋蹲在角落里想了半天,总觉得自己还有样东西没想出来。直到某天早晨,陆安珩啃着馒头喝着粥,脑海中突然灵光乍现,将手里的汤匙馒头一扔,狠狠往自己脑门上拍了一下,大叫到:“我想到了!”航海,指南针啊!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到,大家晚安~第216章 指南针这会儿陆家人可都在吃饭呐,陆安珩冷不丁地喊上这么一嗓子,所有人都被他给吓了好大一跳。小元宵的身子更是明显一抖,手里的汤匙都被吓掉了,茫然地喊了一声:“阿爹。”陆安珩见状,连忙上前抱过小元宵,轻轻拍了拍他的背,低声哄道:“没事,阿爹就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了,吓着我们小元宵了是阿爹不对。”陆昌兴沉着脸看向陆安珩,皱眉轻斥道:“你都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如此不稳重?真是白长年纪了。依我看,小汤圆都比你稳当些。你这爹当的,真是缺心眼。”陆安珩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老老实实地挨了这通训,又偏头看向了身边的小月亮,生怕她也被自己给惊着了。结果一看,这小胖妞可淡定了,正认真地往自己嘴里塞馒头呐。陆安珩顿时松了口气,又忍不住瞅了一眼怀里的小元宵,眼神陡然诡异了几分。这兄妹俩的性格,怕是在娘胎里的时候就给搞混了吧?不过转念一想,小姑娘强悍些也没什么不好,总归自己不吃亏。要是小月亮跟那些逆来顺受的小媳妇一样,被婆家欺负的一句话都不敢说,还得认命给他们当牛做马,那陆安珩就真的会吐血。现在这样,陆安珩表示很满意。就是小元宵这家伙欠收拾,男子汉大丈夫的,平时也没少闹腾,哪知这么不顶事儿,合着这小子还是个外强中干的货啊。小元宵要是知道了陆安珩内心的想法,定然会为自己喊一声冤。天地良心,人小元宵还真不是胆小的人。就是陆安珩方才那一嗓子喊的太突然,小元宵又是挨着陆安珩坐的,被惊着了很正常。哪知就被亲爹给盖了个胆小鬼的戳呢?真是冤死了。不过陆安珩也就是这么想想,并未将这想法给说出来。眼下最要紧的,当然是指南针的事儿。眼瞅着海港已经开始动工了,这俩港口可都是前朝完成了大半的项目,如今朝廷重视,真要建起来,应当也要不了多少时间。海上危机四伏,极易迷失方向不说,还会碰上风浪。要是运气再背点,碰上台风什么的,那就真的能落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全都喂鱼去了。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出海,还真是需要极大的魄力。陆安珩再想了想那些出海经商的商人们,突然觉得他们还真是不容易,挣的银子都是拿命换回来的。台风这种天灾陆安珩没有任何办法,也只能竭尽所能在其他地方给出海之人多提供一点保障了。在海上,有了指南针,若是碰上危险,说不准还真能给他们留下一线生机。好歹不会迷路不是。这样关乎无数人性命的事儿,陆安珩自然不敢拖延,立即前去工部了解了一番如今辨别方向的器物。指南针作为四大发明之一,陆安珩上辈子可真没少背诵相关的知识点。什么战国司南北宋航船的,都过了这么多年了,陆安珩还记得清清楚楚。一想到指南针,陆安珩脑子里就立即浮现出了这句顺口溜,也是有毒。陆安珩本想着虽说是平行时空,两边世界的发展应该也没差不多。按照这个顺口溜,别的不说,司南肯定有。结果跑去一问,陆安珩才发现自己真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现如今用的可不是司南,而是比司南方便许多的指南鱼。这是用一种薄钢片做出来的指南器物,形状像一条小鱼,肚皮部分微微凹下去,能够浮在水面上。携带挺方便,目前军队中用的也是这种指南鱼来辨别方向。只是这种用钢片做成的指南鱼没有磁,需要人工传磁后才能有指南效果。陆安珩真被惊了一回,话说他就知道司南和指南车,还真没听过指南鱼,这回也算是开了回眼了。工部的技术宅们对于能在陆安珩这个手工达人面前显摆一回也挺嘚瑟,取来指南鱼,又盛了一碗水,将指南鱼给放了进去。陆安珩就惊讶地看着小巧的指南鱼在水面上晃了晃,而后停下不动,鱼头的方向便是南方。这回可真是开眼了,陆安珩一边含笑看着碗里的指南鱼,一边默默地在心里唾弃了自己一回。心说自己真是被以往的荣耀冲昏了头脑,低估了旁人的智慧。不过指南鱼虽然比司南更加精巧,便于携带,但是用来航海的话,还是差了那么点。海上的方向哪怕是偏了几度,最后可能也到不了目的地。陆安珩想做的,是后世那种带有罗盘刻度的指南针,相比起指南鱼而言,指南针更保险更方便。至少不需要端碗水了,随身揣着,必要时拿出来看一眼就行。不过这技术难度可比指南鱼大多了。陆安珩也没有任何经验,只能简单地给技术宅们画了个指南针的草图,也不知道他们最终到底能做出个什么成品来。其实技术宅们心里已经有了点谱了。按照陆安珩说的,这个名为指南针的东西,应该是用磁石做的。至于罗盘,现在也有,不过是堪舆罗盘,多是用来看风水的。不过一理通百理通,按照陆安珩画的这张指南针草图,看上去倒是和堪舆罗盘差不多,只是个头比堪舆罗盘精巧的多,不过成年男子手掌那般大小。就是里头的刻度看着让人头疼,还得好好计算一回。当然,首先得将磁针给做出来。陆安珩这回真帮不上什么忙了,只能将这个重任交给了技术宅们。又转身去找了齐琛,悄悄地跟他说了此事,准备将这事儿扔给齐琛负责,自己就做个甩手掌柜。齐琛刚刚忙完海港拍卖会之事,这事儿办得漂亮,正朔帝和满朝文武都极为满意,齐琛的地位更为稳固,心里自然也是高兴至极。结果一听陆安珩这话,齐琛的眉毛便皱了起来,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疑惑道:“夫子你干嘛让我去负责指南针之事?”陆安珩摆了摆手,特别理直气壮地开口道:“反正之前的港口也是你负责的,指南针本就和出海有关,你索性一并干了。也花不了什么功夫,时不时去工部转悠几趟就行了。”齐琛不由翻了个白眼,无奈道:“您这话说的,我什么时候负责港口的事儿了?那是户部的活计,我就只干了点拍卖的事儿。你倒好,张嘴就给我多安排了这么多事,当心姬阁老看你太闲了,拎你回去干活。”怎么说话的呢?什么叫我太闲了啊?陆安珩回了齐琛一个大白眼,万分不讲理地开口道:“反正这事儿就交给你了,你就帮我多看着点呗。”齐琛无奈地叹了口气:“就算您想给我送功劳,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吧?”陆安珩望天,冷哼道:“想得美,我会这么好心,把现成的功劳送给你?我这是想着多照看照看家人,没有那么多精力再去管指南针的事,这才让你给捡了个大便宜。再说了,我还打算让小汤圆后年下场试一试,自然要在他身上多花点心思。”齐琛眉眼一弯,抚掌笑道:“您早就该让阿弟下场了,他那文章,考个秀才,不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吗?”这口气大的,就算陆安珩是小汤圆的亲爹都不敢这么说。不过有人夸自己的孩子,当爹的哪有不高兴的?尤其是陆安珩本就是直白的性子,和齐琛又是多年的交情,也不必在他面前伪装。一听齐琛这话,陆安珩的嘴角便忍不住往上翘了翘,怎么压都压不下来,憋了好一阵子才将嘴中的笑声给憋了回去,这才矜持地点头道:“你过誉了,他的文章还差几分火候呐。”心下倒是美滋滋,觉着小汤圆确实如齐琛所说,考个秀才还是不成问题的。等到陆安珩离去时,齐琛深深地看了陆安珩一眼,再次笑道:“多谢夫子的好意。”陆安珩装傻,转身便回了府。之前正朔帝历练齐琛一事,让陆安珩意识到齐琛已经真正长大成.人,除了这个太子的名分外,还需要更多的功绩来服众。作为看着齐琛长大的夫子,陆安珩也只能尽量帮帮忙咯。至于比较敏感的站队问题……陆安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现在自己身上还挂了个太子少傅的头衔,再加上教导齐琛这么多年,在外人眼里,自己早就已经和齐琛绑在一块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