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作者:清涴      更新:2023-06-12 23:21      字数:6927
  陆安珩的话音一落,姜锦修六人通通无语,全部都是一脸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表情,万万没想到这样严肃又颇难的题还能有这等解题新思路。姜锦修反应最快,一边大笑一边对陆安珩道:“有趣有趣,你这脑子到底都装了些什么,竟想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顾意之也忍不住摇扇轻笑,温声道:“怪不得你未曾将这法子编进书中,否则就凭你这么不严谨的算法,那群算学前辈们该跳脚骂人了。”陆安珩回以一笑,眉眼弯弯回道:“这法子,不过是用来博诸位前辈一笑罢了。如今看来,效果倒是不错。”换来姜锦修几人更加响亮的笑声。陆安珩见气氛已经被自己炒热了,顺势提出了编写的分配问题。事实上,由于陆安珩弄出的新鲜东西太多,他还得先给姜锦修他们上课。花了好长时间一样一样的将知识点掰碎了给他们讲明白后,几人才各自分配好了编写任务,编书工作正式开始。陆安珩自打领了编书的差使后,翰林院的同僚们对他的态度便有些微妙起来。毕竟以陆安珩的年纪,就能领上这么个好差使,绝对是元德帝对他的偏爱,怎能让这些在翰林院辛辛苦苦熬资历的官员不眼红?再有,陆安珩本就出自翰林院,领个编书的美差竟然去找旁人帮忙,是看不起翰林院诸多同僚吗?一时间陆安珩在翰林院的处境便尴尬了几分。何掌院倒是还如同往常一般,对陆安珩不咸不淡。然而其他的侍讲侍读和编修们对陆安珩则有了些微意见,心照不宣的对陆安珩进行了冷暴力。偶尔开口对陆安珩讲上几句话,那酸味都能从翰林院飘到太极殿,简直听得陆安珩牙疼。同科的卫长安和林琛对陆安珩倒是一如既往,偶尔叫上陆安珩出去喝上一回酒,言语中对陆安珩颇有安慰之意,只是平日里几人的关系也不太亲密,颇有一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陆安珩对同僚们的冷暴力还真没放在心上。他现在忙着呢,编书想例题都来不及,哪有心思搞什么官场风云录。有这功夫,多研究一章排版不好吗?是以陆安珩完全无视了翰林院中的红眼病,把红眼病们气得简直想吐血,有那等气量小的,还把自己给气病了,苦着脸去大夫协会请大夫前来府上为自己看病。结果气急之下在大夫面前抱怨了几句后,这人转头就被大夫卖给了陆安珩。嗯,很不凑巧,这人请的大夫刚好是孙辛夷。虽然他开骂时没说出陆安珩的名字,不过作为陆安珩的未来姐夫,孙辛夷对自己这个小舅子还算了解,一听就知道这人对陆安珩心有怨愤。孙辛夷虽然有时挺傻白甜,但关键时刻绝对靠谱。一听这话就记在心上了,给这人看完病后,出门就去陆府找陆安珩聊天了。结果等到这人病好之后,再次对着陆安珩阴阳怪气地冷嘲热讽时,陆安珩直接笑着反问他,“想必前辈的身子已经大好了?也对,您都不知在背地里骂了晚辈多少回了,心里再大的火气都降了下去。不过晚辈得提醒您一句,气量不行就别眼红别人,免得又气病了。”这还是陆安珩穿越以来,第一次对人说话如此不客气。陆安珩脾气素来温和,在翰林院中,不论资历还是年纪,都是垫底的,所以陆安珩一直对同僚们都挺客气。结果倒是让某些红眼病得寸进尺,如同这位气病了的仁兄,便是这段日子对陆安珩冷嘲热讽最厉害的一个。没想到他病好了又开始作妖,陆安珩听孙辛夷转述的话,这人似乎把他生病的锅也扣在了自己头上,以至于这番回来后,对陆安珩愈发尖酸刻薄。陆安珩虽然脾气好,却不代表他是个软包子,谁都能扑上来咬一口,这会儿自然强硬地怼了回去。倒是让其他同僚吓了一跳,平日里的言行也收敛了不少,让陆安珩的耳根清净了些许。再加上元德帝时不时派了内侍前来给陆安珩送些时兴的蔬果吃食,明摆着要护住陆安珩的架势,那些说酸话的人也就安静如鸡,不敢再挑事儿了。没了红眼病时不时的冷嘲热讽,陆安珩的心情更愉悦了,一门心思全扑在编数学书上了。虽然陆安珩早就琢磨出了编写大纲,然而编书并不是个轻松的活计。因着陆安珩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鲜概念,即便是姜锦修这六个声名赫赫的隐士高人也感到颇为费力。一则是编书的形式与以往的书本大不相同,二则是标点符号加上新鲜费脑的例题,着实让这些学富五车的大佬们也感到头疼。陆安珩就更不用说了,排版例题和解题思路的讲述方式,都是他要费神的事。这一忙就是好几个月。期间陆安珩还简简单单的过了个生日,吃了碗长寿面又钻进书房忙活去了。值得一提的是,姜德音特地送来了自己亲手为陆安珩做的一身衣袍和鞋袜,用料讲究不说,绣工都令萧氏赞不绝口。陆安珩收了礼物,本想着送个特别的回礼给姜德音,结果想了一大圈,以他的直男思维,愣是没想出到底要送啥东西给姜德音。在街上逛了好几圈后,陆安珩最终进了一家首饰铺,买了根发簪揣进怀里,准备去找姜鸿煊,让他转交给姜德音,也算是尽了未婚夫的一份心意了。把礼物交给姜鸿煊后,陆安珩再次全身心地投入进了编书大业中,每天过着家里,翰林院和姜锦修别院三点一线的生活。到了后来,姜锦修嫌麻烦,直接让陆安珩和其他几人收拾东西住进别院,方便大伙儿讨论问题。等到天气开始转凉后,姜锦修的餐桌上开始让火锅占据主场,几人经常一边撸串一边商讨还能选出哪些题来当例题,怎样的讲解才是最通俗易懂的那一种。经常说着说着就拍桌子大吵了起来,让陆安珩有种回到前世和狐朋狗友们一起浪的张扬时光。大齐朝的第一本改编版数学书,就在他们的吵吵闹闹间逐渐成型。凝聚了陆安珩几人所有心血的成书出来之日,恰逢腊八节,倒是碰上了个好日子。民间素来有在腊八祭祀的习俗,说是为了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因着这天乃是沐休日,陆安珩只能推迟了一天,到了初九清早,陆安珩便顶着寒风,揣着新鲜出炉的数学书激动地往宫里赶。这本书完全是按照陆安珩的思路编写出来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陆安珩对前世的一种纪念。是以后来收尾之时,陆安珩将所有人负责的版块都汇总后,汇编成册以及印刷之类的事,全部都是陆安珩亲自动手,半点都没让旁人插手,完全是陆安珩一人完成的。这本书对陆安珩的意义,可见一斑。好在陆安珩中途冷静了下来,先去翰林院点了个卯,估摸着大朝会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这才找了个借口请了假,摸了摸怀里的数学书,喜滋滋地去宫门口递牌子去了。元德帝早就知道陆安珩的书快编写好了,早早地就差人吩咐了守卫,是以守卫们对陆安珩都挺客气,负责通报的内侍一溜烟儿地就跑去养心殿了,积极得很。没过多久,陆安珩便站到了元德帝面前,恭敬地将怀里的数学书呈了上去。元德帝对陆安珩和姜锦修他们这群人到底能编出一本啥样的书还挺好奇的,接过书便立即翻看了起来。越看,元德帝的眉头就皱得越紧,翻到后面的内容后,元德帝的嘴唇紧抿,将书往案几左侧一放,取过了纸笔开始动手演算起来。等到元德帝连着算了好几遍后,终于抬头看向陆安珩,目光沉沉,似乎有万千流云跌宕。半晌,元德帝一声长叹,“朕倒是低估了你。能将高深的算学用如此通俗易懂的方式编写出来,爱卿之能,着实惊才绝艳,让朕万分惊喜啊!”陆安珩连忙躬身道:“陛下过誉了,臣不敢居功,都是师父与几位前辈合力之效。”“得了吧,”元德帝笑着看了眼陆安珩,意味深长地道,“你师父那几人,虽然才高八斗,走得却是正经的儒家路子。这书的编排与以往书籍变化如此之大,一看就是你这小子的主意,做什么扯到他们几个身上。另外,书的内容朕就不提了,这几个跟在句子后头的小玩意儿又是什么东西?”陆安珩一听,重头戏来了,连忙肃容道:“回陛下,此乃标点符号,用来断句。”元德帝大致猜到了这几个标点符号的意思,如今听到陆安珩的解释后,沉吟良久,似是在估量标点符号的用处,最终也没开口让陆安珩把这些奇形怪状的标点符号给去掉。再次翻了翻数学书,元德帝仔细看了看上面的题目,忽而开口调侃陆安珩,“你这些题目出的,想必能给工部解决不少烦心事儿。朕还一直在犹豫,到底要将你调去户部还是工部,如今看来,你个人倒是喜欢工部一些。不若过些时日,朕将你调去工部?”陆安珩对此十动然拒,表示翰林院挺好的,自己就在里头好好混日子就行。开玩笑,自己要是真进了工部,还不得被这些老狐狸剥削到死啊!自己要是有那个金刚钻也就罢了,去工部发光发热搞建设,就当是造福万民了。问题是自己也是个半桶水,跑去一堆专业人才里头,那不是找死嘛!这么想想,陆安珩觉得自己就这么老实地蹲在翰林院就好,偶尔想起点什么新玩意儿就去找姜锦修和萧恪,绝对比在工部舒心多了。元德帝对陆安珩这等诡异的脑回路也表示理解无能,这人完全只管开脑洞,想出来新东西后立马想甩锅给别人做,自己绝对不动手,也不贪功劳和权力,简直不知道他到底要的是什么。不过自认为心胸宽广的元德帝对陆安珩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应该说,对一切可用的人才,元德帝的态度都不错,基本不摆帝王的架子。加上他又格外偏爱陆安珩,也就由着陆安珩的性子,想蹲在翰林院就蹲在翰林院吧,到时候熬够了资历再给他升职便是。关于陆安珩的去留问题便到此为止,元德帝立马将话题扯回了正轨,食指在数学书上点了点,沉吟道:“这本数学书先放在朕这里,待到朕与几个阁老商议完后,再确定印刷数量。你之前交上来的简便数字和算法,朝中各部已经正式推行了许久,都是一片赞誉之声,想来这书,也不会遭到多大的反对。”陆安珩听着便松了一口气,自己还真怕他们一扯皮就扯好几年,完全将这事儿抛到脑后不管了。元德帝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开口问陆安珩,“你这回又立了一功,想要什么奖赏?只要不是太过度的要求,朕都允了你。”陆安珩本想说自己什么也不想要,转念一想,陆芙明年七月就要与孙辛夷完婚了,不若替陆芙要点赏赐,给她做脸。毕竟孙辛夷经常去权贵家为人看病,若是碰上那等盛气凌人的人家,估摸着没少受气。陆芙若是能宫中的赏赐,夫妻一体,自然能让旁人高看孙辛夷一眼,想必不会再有刁难之事。这么想着,陆安珩也顺势提了出来。元德帝一听,这根本就不是事儿啊,立马爽快地答应了,开口道:“待到你阿姐出阁之日,朕便让皇后给你阿姐赐下添妆之物,绝对让你阿姐嫁得风风光光。”见陆安珩喜得眉眼间盈满了笑意,元德帝的心情也大好了起来,将陆安珩心中的顾虑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索性又给了孙辛夷一个恩典,道:“朕好像听说过,你那姐夫,便是当初研究出种牛痘法之人。既然他有这等才华,不若前来太医院任职,如何?”陆安珩倒是没想到元德帝会直接将孙辛夷拎到太医院去,倒也是一片好意。不过陆安珩想了想,还是没把话说死,轻声道:“多谢陛下厚爱,能进太医院乃是微臣姐夫的福气,只是旁人之事,微臣不好做主,不若等他自己做决定,如何?”皇帝给的赏赐都还要问问当事人接不接再做决定,能干出这事儿也只有陆安珩了。好在元德帝对陆安珩深知陆安珩的尿性,也没跟他计较,反而笑眯眯地答应了。某种方面来说,陆安珩这直白的性子也是元德帝给惯出来的。等到陆安珩准备离去之时,元德帝和善地看着陆安珩,突然开口吓了他一大跳,“日后爱卿若是再有何奇思妙想,不必藏着掖着,尽管说出来便是,朕只管让人去做,绝不向你刨根究底,如何?”陆安珩唬了一大跳,见元德帝满脸正色,不像是说笑,心知自己那点小心思早就暴露了,完全瞒不过这些老狐狸。这么想着,陆安珩索性默认了,反问道:“您就不疑心我为何懂的那么多吗?”元德帝笑得志得意满,开口道:“所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有所奇遇也不足为奇。朕观你行事,不似奸诈之人,做出来的东西亦是利国利民。朕贵为天子,本就该唯才是用,造福万民,又为何要疑你?更何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滨之众,莫非王臣。倘若你真有不臣之心,莫非朕还收拾不了你这么一个黄口小儿?”这一席话,尽展一代帝王的伟岸胸襟,陆安珩着实心服口服。既然话都说开了,陆安珩也不用费尽心思给自己的种种想法找借口了,搓了搓自己冰凉的手,真心实意地对着元德帝建议道:“微臣倒是还知道一事,据说山羊在冬日会长出一层绒毛用来抵御风寒。若是将这绒毛取了下来做成衣物,想必抗寒效果定然绝佳。陛下要不要差人去取下来试试?”在冷得要冻成冰雕的寒冬中,有羊绒衫该会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陆安珩忍不住用期盼的眼神望着元德帝,眼巴巴地等着他点头,然后立马就能变出一大堆羊绒衫来,自己也就不愁过冬了。元德帝被陆安珩小狗一样的眼神给逗笑了,点头笑道:“行了,朕知道了,这就去差人取那劳什子羊绒。若是真能做出御寒的衣裳来,就先赏你一件,如何?”这简直是教科书级的收买人心方式!陆安珩心下感叹元德帝可真是个难得的好皇帝,对于自己漏了底的行为完全不在意了,反正人家终极boss没把自己这等小怪放在眼里,还让自己随意发挥,可以说是很自在了。于是,陆安珩就这么带着对于羊绒衫的憧憬,美滋滋地回了家。过了几天,元德帝与内阁商讨完陆安珩编写的那本数学书后,陆安珩便接到了元德帝的通知。数学书的大头由朝廷印刷,由于数目庞大,陆安珩的书铺也得帮忙印一部分,当然,银子由朝廷负责。想到充满了前世印记的数学书立马就能印出来推广了,陆安珩的内心还有点小激动,撸起袖子蹲在书铺好些天,一门心思地盯着匠人们的活计,时不时还自己亲手印上一回。朝廷机器运转起来,那效率简直杠杠的。没过多久,第一批数学书便开始上架出售,有那消息灵通的读书人,知道元德帝有意在日后的科考中加入这新式的数学题,纷纷赶到朝廷的书局中,将这一批数学书抢购一空。留下那些慢了一步未曾买到书的考生长吁短叹。然而买到书的考生也没好到哪里去,翻了翻其中的内容简直就想吐血。纷纷在心里咒骂,这些题目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出的,逗我们玩呢?更有不少朝中官员也买了一本回去看了看,心下也颇为无语,对陆安珩的丧心病狂又有了新认知。这么一本后世常见的数学书,成功地燃爆了读书人们的情绪。第53章 反击与遇险说实话,陆安珩以往在大伙儿心中的形象都挺不错的。朝中三大势力——世家、勋贵和寒门三足鼎立,基本各自抱团,不带其他两个圈子一起玩的。然而陆安珩却大致三方都吃得开。世家不用多说,陆安珩拜了姜锦修为师,又立马要成为姜家的女婿,半只脚都踏进世家了。勋贵那边,萧恪兄弟俩早就带着小伙伴和陆安珩混熟了,加上陆安珩人也大方,完全没有读书人特有的清高气,看不起他们这等没文化的暴发户,是以勋贵这边也挺买陆安珩的账。至于寒门,陆安珩本就寒门出身,典型的草根,又因之前低价卖书和大夫协会之事,刷爆了寒门学子的好感。只不过这一切,在陆安珩捣鼓出这本数学书后,除却不用参加科考的勋贵之外,其余两方势力对他观感都发生了些许变化。世家这边,虽然编书人有姜锦修一众大佬,然而都是一个圈子混的,姜锦修他们的行事风格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这样一本编写的如此有新意的书本,绝对不是姜锦修他们的手笔。一二流的世家还好,家中藏书多,陆安珩编出的这本数学书不过是让他们看个热闹罢了。然而那等已经败落的世家就不一样了,他们本就以家中的藏书而自得,陆安珩这么瞎改编书籍,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大罪,必须好好惩治一番,不能再助长他这股歪风邪气!结果显而易见,元德帝根本不带搭理他们。这等人最是欺软怕硬,杠不过元德帝,便把仇恨值全部集火到了陆安珩身上,于是陆安珩就在不知不觉中背了个锅。寒门学子估计是最心酸的那拨了,买不到书不说,还得被迫学习超纲知识,眼前简直一片漆黑。要是这会儿陆安珩出现在他们面前,这些弱书生说不得都能抛却自己的斯文形象撸起袖子就将他暴揍一顿。这书编的,实在是太欺负人了。唯一淡定看戏的,就是不用考试的勋贵们了。看着素来拿鼻孔朝着自己的清高书生一脸愁眉苦脸的神情,勋贵们表示自己的心情好极了,高兴地能多吃两碗饭。而苦逼的考生们,平日里就干三件事,吃饭,睡觉,骂陆安珩。怨念几乎要凝成实质,吓得陆安珩这些日子都不敢出门找胡商去浪,就怕被激动的考生们下杀手,只能安静如鸡地蹲在家里,也是心酸。好在这数学书的定价不贵,不然陆安珩收到的诅咒估计还能再多一倍。等到朝廷和陆安珩一同加班加点,将数学书印刷的差不多了,至少京中考生基本已经人手一份了,关于数学书的话题又再次达到顶点。考生们已经平复下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将数学书来来回回地认真琢磨了好几遍,对陆安珩的怨念倒是少了一点。陆安珩这书编的还是挺不错的,虽然各种往返倒水舀水很是让人眼晕,不过书上的讲解很细致,走的是简单易懂的通俗道路,与以往算学书上各种玄之又玄的解释大不相同。考生们冷静下来后,沉下心来跟着例题的思路走,莫名发现以往这些让自己大为头疼的算学题,貌似也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当然,数学书里面出现的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简便运算起了大作用。这些概念理解起来并不难,陆安珩也只在书本最前面,用了一页纸的内容将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的作用对考生们进行讲解。没办法,为了节约印刷成本,能省一页是一页。考生们大多接受良好,磕磕绊绊摸索着也看明白了个七七八八。也有那等偏科严重死活不开窍的,被这本数学书折磨得死去活来,简直快要魔怔了。颠颠儿地跑去农户家买回了一大堆鸡和兔子搁自家院子里,没事儿就蹲在它们面前开始数数头和脚。把鸡给吓得,都不生蛋了。也是病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