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作者:摸一凹喵      更新:2023-06-12 11:16      字数:3774
  “老师傅,和尚们都走了,你就不还俗么?”灵璧从石头上起身,即便寒松没有开口,一路走来灵璧也能看出他这个闷葫芦心中所想了。干脆替他问了出来,省的和尚下山后惦记。扫地的老和尚将扫帚立在一旁,连连摆手,喊了回去:“佛门净地,女菩萨不得喧哗!”明明老和尚的声音比灵璧还大。眼下不是纠结于此的时候,灵璧拽拽寒松的袖子,低声问:“可要告诉他?”供奉的了千百年的佛像没有神格,与路边孩童活尿泥捏的小人儿也差不多。寒松心里琢磨事情时手上不由自主的用力,掐的封鸿道人生疼,然口舌被封着,只能是哑巴吃黄莲,有口难言,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脑袋对着寒松的后背,封鸿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定,等到日后相见,得叫小友吃些苦头。想了好一会儿,寒松缓步下了石阶,与老和尚站了个面对面。老和尚抬起手,在寒松开口劝解他之前先出了声。“我与你们不一样,天生一张白花花的纸,我是红尘里打过滚的。”说着老和尚山下的方向指了指:“底下的人啊,心都黑求了。”瞟了一眼从阶梯上走下来的灵璧,老和尚压低声音糙的如同老树皮一般的手覆上了寒松的胳膊,反过来嘱托起了他。“小和尚下山要化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上了千万要躲开。”寒松低头瞧了瞧,老和尚的手背满是皴裂的痕迹,皮肤薄的不像话,能够清晰的看到底下的筋脉与血管,他推开了扫地僧的手。“可我此去不是化斋,而是还俗。即便遇到了女人,又躲什么呢?”出了北山寺,寒松不止要屠龙,还当入世。第105章【二更】老和尚摇摇头,想再劝劝寒松。“我在凡间时, 有这么一句话。越是漂亮的女子, 就越是大骗子。”修界女子各个美貌, 与寒松并肩站着的灵璧, 若有人牵头弄个评选, 夺不得头筹也能拿个三甲。要是女菩萨生在凡间,就算是富甲一方的商户, 也得被骗的只剩下里衣和大裤衩子。“我知道, 老师傅您也去饭庄里听曲儿么?嗨呀那段儿戏可真是绝了,小无忌的娘亲……”灵璧尚未察觉老和尚是在诋毁自己,还跳上前以为寻到了知己。写这出戏的是个修士,每次闭死关出来,便放那么一段儿给茶楼。客人们刚刚听上瘾了,修士便又回洞府了闭死关了。灵璧从小听到大, 熬死了两个说书的,愣是还没写完。回想起来, 好似距离上次更新有个十几年了, 可别时那位修士闭生死关没扛过去吧?心里头不由得失落,原本想要与老师傅探讨一番情节,现在也没了心情, 垂头丧气的退到了身后。老和尚见状,还以为是自己戳中了灵璧的心思, 上前几步拽住寒松。“听我一句劝, 即便是入世, 宁沾染人命,也不沾染姻缘。”住持都说过,修罗海每岁有百余正派修士加入。其中走火入魔者,心术不正者加起来不过三十余,剩下的都是为情所困。情之一字,往往不知为何而起,却又叫人一往而深。比之世上最猛的□□,都要叫人沉沦。寒松听了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冷冷的回看着老和尚,一句话也不说。老和尚恨铁不成钢,收回手走向陪了他一甲子有余的扫帚,大力在地上挥摆了起来,尘土无数飞扬而起,呛的后头的灵璧咳嗽不停。就连寒松身上扛着的封鸿道人,鼻尖都刺痒着红了一片。“贫僧言尽于此,既然决心还俗,就速速离去。”单腿向下,长过一人的扫帚横扫过了寒松脚下,带起了一股风。北山寺中不修术法的和尚有许多,禅僧里大半是手无缚鸡之力,比起山下的书生还要弱上几分。扫地声也是其中的一个,平日里只能耍耍嘴皮子,这还是寒松头一回见他动手。瞧这气势,倒不像没有修行过的寻常和尚了。“这便走了!”瞧见老和尚变脸,灵璧走上来拉住了和尚的袖子,恭恭敬敬的对扫地的和尚说道。她听过不少快意恩仇的江湖恩怨,里头最厉害的往往是藏经阁的扫地僧。北山寺有没有藏经阁灵璧不知,但扫地僧就在眼前了。除非晚班不得已,还是不能叫寒松与老和尚对着干。“走啊!”拖着寒松下了山,灵璧双手缓缓关上了北山寺的大门,将佛门净土与滚滚红尘隔绝开来。数日之前,她与寒松敲开了寺门,今日又亲手关上。不过几日之间,四大仙门散了两家,还真应了荧惑守心朝代更迭的卦象。寺门外寒松与灵璧朝山下的城池走去,寺门内老和尚独自一人拖着扫帚,清扫起了破败荒芜的佛堂。扫走了尘土之后,小心翼翼的将从佛像身上的碎片捡起,能拼的拼一拼,不能就堆在一旁,等着闲下来慢慢修复。反正岁月漫长。寒松与灵璧知晓佛像里没有神格,扫地僧又何尝不知呢?然而佛像虽是假的,北山寺里的佛法却是真的呀。寺中到处散落着被沙弥们抛下的经文,老和尚一本本的捡了起来,抖掉了上头的尘土。将佛经上卷了边儿的书页压抚舒展,往石头上摆好,让头顶的艳阳好好照一照。“也不知还俗了的和尚,能回来几个呢?”话本子里说,神仙们觉的九天之上寂寞,仙子们也好,仙君们也罢,排着队的跳诛仙台,只为了凡间红尘里的非凡热闹。且下了凡的,多半是九重天所有的天兵天将下来捉,一个个的也梗着脖子说不回去。下了山的和尚们,多半也是如此。在北山寺里养好了上的低阶修士,为了报答僧人的们的恩情,纷纷将其请回了自己家里住下。等着下山杀个血雨腥风的和尚,一进城池察觉气氛不对。身着青衫的儒生们将城池里清扫的纤尘不染,丝毫闻不到血腥气了。若非亲眼所见,和尚们谁也不敢相信当初就是这群人在冷血的屠戮生灵。卢致远带头,领着皆礼院的青衫儒修们,撩起长衫跪在城门楼外。前额贴着地面,双膝紧挨着石砖,脑门儿通红一片。在瞧见从山上下来的修士与和尚之后,重重的的磕起了头。“我等有罪,但凭惩处。”皆礼院的儒修,有天生心眼儿坏的,跟了院判便无法无天。即便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还能将其归罪为在听从师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儒家至理。还有如卢致远一般的,明知院判有错,却还是选择沉默,躲在后头隔岸观火。故而穿青衫的书生们有一个算一个,没有无辜之人。院判一死,卢致远手里拿着象征权柄的戒尺出现在了人前,成了皆礼院新任的魁首。而他上来后第一句话,便是要求众人赎罪。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凡有罪的,都该认罚。几个不开眼的书生从人群中跳出来,指着卢致远的鼻子骂,你他娘的说的叫人话?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那是法家的名言,吾辈儒修守个什么劲。卢致远二话不说戒尺敲将过去,便没人敢上来拦了。也就有了如今的场面,青衫儒生跪在城门前,咚咚的往地上磕头,血流如注亦不停歇。“但凭惩处。”进城的修士们咬着牙关,只当没有瞧见,越过了儒生们。脚步都不曾停顿,一家一个领着和尚们进了城。家里开酒馆的,将旗子洗净挂在外头。开饭庄的,洗菜杀鸡烈火烹油。开铁器铺子的,炉子里重新燃起了火,铁水化的通红流进了模具之中。“女菩萨喝茶。”和尚们还了俗,而在北山寺养伤的修士,言语之间却带上了沙弥们的习惯。“往日里都是我婆姨操持这些,你瞧我如今一人,连好的茶叶都寻不到了。也不知道那婆姨藏到了什么地方,叫我寻不见。”“你们不恨么?”刚刚进城不久的灵璧被拉到了一户人家里,手中接过修士递来的热茶,对他们的平静惊讶不已。“恨啊。”修士的腿尚未好利索,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给灵璧喝寒松端水的时候,用了好大力气才没有撒到外头。“怎么能不恨呢。”眼圈红着,鼻尖酸的要命,修士看起来也有个四十大几岁,抬起袖子快速的抹过眼角,别过了头去。“我那婆姨是个苦命人,在娘家叫后娘打骂,跟着我也没享过福,老了老了,还赶上这么一出。”妻子死在他身后,他为了逃命,甚至不敢停下看他一眼。“她想要个金簪子,我都舍不得。”啪的一声,眼前的男人抬手往自己脸上狠狠一抽,五根指头的印子留在了面颊上。他腿脚不稳,这一下又用了狠力气,一时没有站稳歪在了地上。灵璧立刻上前去扶,瞧我这张破嘴,问的什么劲儿。男人推开了灵璧的手,扶着一旁的桌子自己踉跄着起身。擦了脸上的泪痕,苦笑着开口。“可日子还得过不是?就算了城门外那些儒生都死了,也换不回我的婆姨了。”另一杯茶递到了寒松的手上,男人将沾染了茶水的手贴在身体两侧蹭了个干净。“女菩萨与小师……”说到一半停了下来,下山的和尚可都还俗了,再叫小师傅便不合适,男人嗫嚅一番换了个称呼。“女菩萨与寒松道友若不嫌弃,不妨留在这里住上几日。家里丁大点地方,我不信还找不着婆姨藏的好茶了。”“无妨无妨!”灵璧不顾茶水滚烫,咕咚灌了两口。“这茶就不错,怪有滋味的,不须麻烦了。”男人点点头,下唇抖得厉害,眼泪在眶中打转。“既然如此,二位不妨先休息,我……”他往门外指了指,似想离去。“你忙,不用管我们的。”灵璧放下茶杯,声音有些囫囵。修士转身离开,还不忘带上门,屋内只剩了灵璧与寒松两人。“嘶嘶嘶嘶……”男人刚一出门,灵璧便伸长了舌头,疼的满地踱步。“可烫死我了。”也活该挨烫,谁让自己非要问呢。寒松端起茶杯,吹开上头飘着的细碎茶叶杆子,果然不是什么好茶。呡了一口没有茶叶的清香,反而有些上头,他面露不解。“这茶不好。”灵璧脚掌不离地,口中烫出了几个水泡,大着舌头回道:“我的没尝出味道来,管他好不好,凑合喝不就行了。”“出家人不打诳语,你为何要说茶好呢?”和尚自记事起便在北山寺中,不懂凡间的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