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12 11:02      字数:5042
  “嫂子你这要是送去旧货市场,怎么也得卖些钱。”田大花笑着说,“你要打算留在这房子里,等人搬进来得叫他好好感谢你。”“嗐,这些家具,都是我们搬来后置办的,除了两张木床是新的,别的也都是旧货市场淘罗来的,当时部队刚进城,城里乱糟糟的,好多有钱人都跑路了,家具都丢下了,买的时候很便宜,怎么再搬出去卖呀。”既然刘嫂子这么说了,田大花看了看,指着安亮屋里的小木床说:“嫂子,那个给我吧,放在家里,兴许来个亲戚住一下。”刘嫂子答应一声,就出去叫了两个来帮收拾搬家的小战士给田大花送过去。田大花心里乐了一下,正好,如今她怀了孕,两人挤一张床不方便,那谁不是嫌行军床太窄太硬吗,放他们屋里给他睡。“嫂子,还有什么,我帮你收拾。”田大花刚一动,刘嫂子就赶紧拦住了她,埋怨道:“哎呦,你说你双身子的人了,你凑什么热闹呀,又不缺人手,什么也不要你弄,你去那边老实坐着,当心搬东西碰着你。”变成保护对象了。田大花看看也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也就从善如流去旁边坐着,刘嫂子收拾停当,十点多钟刘师长跟姜茂松一起回来了,还跟着一群送行的战友,门口开来一辆军用卡车,人手多,七手八脚把行李装上去,送他们一家人去火车站。离别在即,大家心情都不是太好,刘师长还好,刘嫂子忍着眼泪跟田大花道了别,又一再嘱咐她小心身体,经常写信,才在大家的催促下依依惜别,带着两个儿子爬上了车。“妹子,回去吧,小心着些。”“婶子再见,我们到了就给您写信。”送行的战友们也纷纷爬上车,姜茂松也跟着去了,他们要送刘师长一家去火车站,赶开往西北的火车。田大花站在大院门口,看着冬日的暖阳下,卡车渐行渐远,拐过路口看不见了,才慢慢转身回去。☆☆☆☆☆☆☆☆下午田大花照常去上班,晚上下班回到家,姜茂松先回来的,大冷的天,他在炉子上煮了杂粮粥,买了烧饼,等着田大花回来。田大花看了一下,去做了个白菜炖豆腐。吃过饭回屋,姜茂松看了看屋子里新多出来的那张小木床,什么也没说,估计刚才已经看到过了。他坐在靠床头的抽屉桌旁边,拿了信纸给茂林写信。田大花就坐在床边拿了一本书来翻。茂林人在前线,跟姜茂松原先一样,大概两个月左右能来一封信,有的时候长一些,兴许要三个月,也有的时候短一些,田大花对此已经都了解了,原先姜茂松在朝鲜战场的时候,也是这样。话说战场上那种情况,能把信送到就很不容易了。茂林每次来信就是报平安,叫家里放心,报喜不报忧,别的他也不多说,可眼看着又是爬冰卧雪的冬天了,今年冬天还格外冷,他不说,田大花也猜得到他们得吃多少的苦。茂林是入秋时候走的,到现在也就通了两封信,姜茂松每次给茂林写信都会写的很长,田大花在旁边看着,知道他写了很多战地经验,毕竟他初冬时候才从那边回来,在前线一年多,十分熟悉那边的形势和实际情况,战地经验都是靠血肉之躯摸索出来的。田大花看着他写,心里就默默地期盼,这些能帮到茂林,让他平平安安回来。“大花,你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姜茂松把写好的信递给田大花,田大花接过来看了一遍,除了叮咛嘱咐和战地经验,也写了田大花怀孕的事,跟他说要添一个小侄子或者小侄女了。田大花沉默一下,叫姜茂松:“你再写上,奶奶想他了,念叨他呢。”“写这些,会不会更让他挂念家里?”姜茂松犹豫了一下。“挂念家里有什么不好?”田大花知道,姜茂松是想让茂林安心打仗,可她想的却不一样,茂林在她眼里,差不多还是个大孩子,多些牵挂,他才知道惜命,才不会冲动,打仗归打仗,打仗也得先尽量保护自己。姜茂松哪能不明白她的用意,想了想就把笔递给田大花:“要不你也来写几句,以前我没回来,都是你给他写信,看了有你写的字他肯定更高兴。”他起身让开,坐在旁边床沿上,换了田大花坐在抽屉桌前写。姜茂松在旁边看着,现在外头包括被服厂里也都知道她有点文化,文化不多高但够用的,所以田大花也就不会再刻意藏拙,她就用自己正常的笔迹,她的字迹瘦劲清峻,流畅自如,单看字迹的话,可能判断不出写字的人是男是女,不像姜茂松的字遒劲沉稳,两个人的笔迹放在一起,对比十分明显。以前姜茂松在前线时,就已经熟悉了这样的字迹,包括刘师长的信也是她代笔,刘师长有一次还拿着信跟他提了一句,说弟妹这个字写得很不错啊。刘师长也没正经进过学堂,读书识字都是学艺的师父教他,文化算不上高,他自己写字就是东倒西歪不讲究,所以也不太会看字迹,只会说,弟妹这个字写的比我强多了。姜茂松却清楚的知道,这个字要说是一个没上过学、只上过扫盲识字班的人写的,恐怕根本没人信,要不是她在娘家时其实学过,那就只能说她天生聪明过人了。他记得第一次看她写字,是在被服厂填表,好像……还不是这个笔迹,那个生硬刻板的字迹倒像是初学者。反正她给他的意外惊奇已经很多了,姜茂松坦然看着,也不多问,习以为常,接受十分良好。写好信,落了“兄嫂”的款,田大花就起身去铺被子准备睡觉,姜茂松则找来信封,把信装进去封上。“哪来的床?”“刘嫂子送的,原来安亮的床。”田大花说,“给你睡正好,比你那个行军床舒服多了,我还给你多铺了一床褥子。”姜茂松:“……”感谢好意,还多铺一床褥子。原本睡儿子的小床,现在睡安亮的小床……这家伙什么话也没说,没反驳没抗争也没顶嘴,田大花还当他通情达理挺配合的呢,等她洗漱完上了床,姜茂松也去洗漱了一下,洗完脚,二话不说,脱了衣裳就上了大床,掀开被子躺进去。“哎,让你睡小床呢?”“为什么?”田大花看看他面无表情的样子,忍了忍,觉得做人还是要厚道些,到底没敢说出“我怀孕了用不着你了”这样的话。可是在她的认知里,怀孕以后夫妻分床睡理所应当呀,孩子已经怀上了,又不能做那什么,孕妇身子不方便,各人睡各人的也更随意自在。最关键的是……她一个人睡惯了。于是她如此这般跟姜茂松讲了道理,姜茂松依旧面无表情地:“我知道,你不是说才一个多月什么都没感觉吗,等你月份大了我自觉去睡小床。”第49章 教训田大花看看铺得好好的小床, 再想想姜茂松, 他身材高大,睡小床的话, 尽管比行军床宽了一点,可还是显得有些, 呃,太小了。可是他们这屋子,放两张大床真的太狭窄了, 放不下。田大花于是考虑了一下自己去睡小床的可能性, 念头一闪也就作罢了, 凭什么呀, 大床一直是她的。她实在是, 一个人独惯了。姜茂松心里窝着一股火气,可是又没处发,也不敢发, 发不出来, 他就这么遭人嫌弃吗?想想以前也是他迂了, 你说他一个搞政工的,该坚持的不坚持, 该斗争的不斗争,才让两人分床那么长时间。你说谁家两口子长期分床睡呀。现在好不容易搂上了,有了一个好的趋势,她还琢磨着把他撵回去。他这次要是听了,谁知道猴年马月才能重回大床。姜茂松真有点郁闷了, 明明这一两个月两人……那什么,也挺好的,鱼水之欢,闺房之乐,她也没说哪里不好呀。似乎骨子里就是不待见他这么个丈夫。脚底下的燎泡,他自己走的。忍了忍,心里轻叹,这媳妇就像孩子,慢慢哄呗,总有一天能哄好的。他伸出手,把人搂进怀里,让她枕着自己的胳膊,手从她脖子后伸过去拍着她的背。“睡吧。”田大花依旧不习惯这种亲昵。一个人睡多舒服呀,好在是冬天,两个人靠在一起不会热,更暖和些,她试着调整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翻过身把背对着他,身后的人把她往里搂,给她掖了下被子,她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床之争”告一段落,上班之争却还没解决,接下来两天,姜茂松都在想法子,怎么才能劝服她。不光上班工作累,眼下这天寒地冻的,他随时有事有任务,又不能保证一定有时间接她上下班,这要是雨雪天气,让个孕妇滑一跤之类的,那可就说什么都晚了。才这么想,前边何参谋的媳妇上街买菜,走过卖鱼的地方还真滑了一下,幸好旁边有人,赶紧扶住了,却也扭着了动了胎气,他们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已经遵医嘱卧床安胎了。一个大院住着,两家平常见面说话也都不错,田大花知道后就带了两包红糖和点心去看望。去的时候她心里还自我表扬了一下,看看她现在,真是越来越有人情味了,没那么不懂人情世故了。搁在过去,她对自己和家人以外的事情几乎不多关心。何参谋的媳妇姓李,看上去情况还好,躺在床上跟田大花聊起来,说卖鱼的地上有水,大冬天结了冰,她扶着儿子小胖走过去,已经很小心了,可挺着六个多月的肚子呢,身子笨不灵便,脚下一滑就站不稳了,滑出去撞到旁边买菜的大嫂身上,幸亏那个大嫂死命抱住她,两个人踉踉跄跄才没有摔倒,到底还是扭了腰动了胎气。“医生让先卧床安胎一个月。他爸回来批评我了,埋怨我大着个肚子跑去买什么鱼,差点出了大事。你说我还不是看他太忙,想自己买几条小鲫鱼烧汤吗。”小李心有余悸。田大花怀孕的事情这时候还没传出去,也就自家人和刘嫂子他们家知道。乡下的老讲究,头三个月刚坐胎,要忌讳些,一般都不往外说,也就没人提。田大花安慰小李安心养胎,便起身告辞回家。晚上吃饭,姜茂松就有理有据地跟她发难了。姜茂松说,你看看何参谋的媳妇,你还不吸取教训。“我跟她又不一样。”田大花说。何参谋的媳妇是典型的南方姑娘,一看就娇娇弱弱的,怀这一胎后又特别犯懒,怀相不好吃东西也挑,平常都不怎么活动。她田大花是谁呀,不信试试,她还可以表演个霸王举鼎。后面这话田大花当然不敢说。“女人家怀孩子的事你又不懂,整天瞎操心什么呀。不信你问问奶奶,越娇气越怀相越不好,多活动活动是好事,你看看小石头长这么壮就知道了。”田大花一句话拉拢了两个盟友,可姜茂松也没怂,继续摆事实讲道理,搞政工工作的人他有的是耐心。结果老奶奶一句话就终结了两人的这场争端。老奶奶给田大花夹了半个咸鸭蛋黄,笑眯眯地说了句:“大花呀,听奶奶的话,跟厂里请两个月假,等三个月坐稳了胎再去上班。”田大花就着米粥吃掉那半个咸鸭蛋黄,点点头:“欸。”“……”姜茂松噎了一下。你说他费这么大劲,他早干嘛去了!姜茂松默默给奶奶也夹了一筷子菜。田大花第二天就跟厂里请了假。大冷的天,就呆在家里看着个小炉子,弄点儿吃的喝的,往常上班没工夫弄的那些,费事儿的,荞麦卷子、玉米发糕、萝卜丝饼、红薯面窝头、豆面菜团子……这么每天变着花样吃,乐得福妞和小石头每天撑得肚儿圆,坚决支持她在家呆着。☆☆☆☆☆☆☆☆几场雨雪下来,天越发冷得出奇,眼看着就临近年关了。落雪的天气里,姜茂松回来说,茂林受伤了,现在也撤回后方治伤,人现在东北的后方医院。田大花心里一紧又慢慢松下,问:“给你写信了?”“没有。”姜茂松摇头,“这个茂林,他就没打算让我知道,他到后方医院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也不写信来说一声,今天我跟一个老部队的战友通电话,还是听他顺口说出来的。”“伤的怎么样?”“我那个战友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半月前回到后方医院了,那就应该没有大事。”“那你赶紧去把他带回来吧,回来养伤,我正好不上班能照管他。”田大花想到了刘师长,刘师长当初也是前线受伤,被送回后方医院,后来伤势稳定了又被刘嫂子护送回来养伤。姜茂松顿了顿,说:“我先去看看吧,我跟上级请个假,尽快过去。家里先不要跟奶奶说,说了她干着急也不起任何作用。”“那你到了给我发电报,我也好知道。”“我给你打电话吧。”姜茂松说,“我来安排,电话里更说得清楚。”姜茂松很快准备好了行程,第二天下午他上了火车,跟奶奶说是有任务要出趟远门。这个年代火车慢,而且还不能保证准点,田大花在家里等了五天,第五天下午,张二柱跑来找她,说叫她去一趟。“嫂子,政委电话。”愣小子说。部队驻地的营房就在不远,大院里家属住宅还没装电话。田大花跟奶奶说了一声,说出去一下,就跟着张二柱一起走去一条街之隔的营房。张二柱把她带进一间办公室坐下,等了大概有十多分钟,电话响了,张二柱先接过来,喂了一下,就递给田大花。“大花,家里都好吧?”隔着几千里远,姜茂松的声音稳稳传来,田大花心里也就安定下来了,茂林应该没事。姜茂松说,他已经赶到医院了,看到茂林了,他受的枪伤,侥幸没伤到要害,大概要再养上一两个月,眼下不打算回去。“不好移动?”“不是,他可能养好了伤就会归队。”田大花没作声,姜茂松就安慰她说,伤愈归队在部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茂林不能过来跟她打电话,让带他跟嫂子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