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节
作者:藕花      更新:2023-06-12 01:20      字数:1872
  此时倒是经常出入喜宴的姜夫人保持了冷静,劝着永宁长公主。“女儿大了,哪有不嫁人的?快别伤心了,等她过几年生了白胖外孙抱回来,可有您乐的时候。”“我的长公主,快收收眼泪吧!我扶您到堂上去,新姑爷还等着拜见您呢,可不好误了孩子们的吉时。这里留几个人,关了门等新姑爷来接便好。”宁芳想着她跟韩祺的关系,还没好到闹新郎的地步,便也准备起身离开,谁知衣袖却被人勾住了。转头一看,正是韩祺。她已经收了眼泪,只用一根手指,隐蔽而小心的勾住了她的衣袖。宁芳只好站住,笑着给自己找借口,“我还没见过新郎官呢,想等着瞧瞧,可以么?”自然是可以的。之前那个说要教宁芳做米糕的银发老夫人笑道,“这本就该你们年轻人来热闹热闹,王妃您一看就聪慧过人,可别太难为人了哟!”“那我听您的,小小的难为他一下。”宁芳笑着应下,转头看了孔雀一眼。这老太太两次给她解围了,这样的好人,可得赶快认识一下。回头上桌,才好给人敬酒。等着大部分人退了出去,新娘子韩祺却似猜到点什么,极小声的道了句,“那位是掌管京畿大营,杜老将军的夫人,你倒不好跟她结交。”宁芳微怔,随即轻轻拍了拍她的肩,以示谢意,但心里却不怎么认同她的话。掌管京畿大营的杜老将军,自然是永泰帝心腹中的心腹。否则也不会让他领着精锐大军,护卫京城安全。韩祺的提醒自然是好意,怕她跟人走得近了,替程岳招皇上忌讳。但宁芳却觉得,人家既然敢对她释放善意,她就没有必要拒绝。否则这样可能存在的朋友,也会变成陌路人。而韩祺似是下了决心,将一只在袖中摩挲多时的小瓷瓶塞到了宁芳手里。“这是我爹从前留下的好药,治外伤极为灵验,给王爷吧。”宁芳挑眉。今日是她跟韩祺第一次见面,看来她跟程岳倒是挺熟?甚至连传家的伤药都贡献了出来,只怕交情不浅吧?宁芳正想着该不该拒绝,新郎官来到门口,开始念嫁妆诗了。一般人都是念人尽皆知的那几首,可这位云家的新郎官却颇有才情,念的是自己准备的一首新诗。听着外头满堂喝彩,但韩祺揪着帕子的手指却有些发白,再看她紧绷的脊背,宁芳心头一软,主动隔着门板,上前“刁难”起新郎来。“诗做得好,却不知新郎官书读得怎样。我这里要小小的难为新郎官儿一下,可以出个考题么?”外头的新郎官挺大方,“请讲!”宁芳清咳了两声,便开口了,“新郎既是读书人,那请问孔子和孟子,此二子有何区别?”这题目一下子把屋里屋外的人全都问住了。要说孔子和孟子都是圣贤,他俩有啥区别,那区别可大了,能是一句话两句话说清楚的么?而且说得不好,恐怕就要惹人非议。这,这能算是小小的难为吗?分明就是极大的难为好不好?这英王妃也实在是太刁钻了!要怎么答呢?连韩祺都茫然了。若答不上来,这门可怎么开?可时候不长,新郎官忽地击掌笑道,“我知了!孔子在左边,孟子在上头,这就是区别了!”这下子里外人全都大笑起来,有人揶揄,“英王妃,听说你家跟云家是亲戚,所以故意出得这么简单,来放水的吧?”看韩祺明显也松了口气的背影,宁芳也笑了,“哟,这下可被看穿了。我其实一早就是云家派过来的卧底,不过这会子你们后悔可也晚了。还不快把新门打开?放新郎官进来!”要说出题为难新郎,本就是逗个乐子。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听宁芳这么说,韩府的下人不但不恼,反而挺欢喜的在管事妈妈的指挥下,迅速开了门。新郎洒出大把红包,众人喜笑颜开,纷纷恭喜,并赞新郎有急智。要说宁芳这题出得确实是妙,既有趣,又考较人。所以新郎官能有这样反应,实在也当得起众人赞誉。而这位新郎官虽然个子寻常了些,但气质却是极好。眉目清润,斯文明净,瞧着就是个正派子弟。于是,宁芳俯身在韩祺耳边,低低赞道,“怪道来前王爷特特跟我说,这云家公子虽于京城名声不大显,但才华内敛,温润谦慧,堪称良配。”韩祺不知程岳竟也会默默关注她的夫婿,一时间心中咸酸莫名。但她亦知今日之后,那曾经有过的少女情愫,便该如沉入坛子里的酒一般,再不见天日。只是这份意外的关外,到底给那份封存的酒里,添了一些暖意。眼见韩祺那揪紧的手指,渐渐放松下来,宁芳也才安心一笑。程岳的话倒不是她瞎编,却不是程岳特特说给她听,而是她为了赴宴打听来的。只是看韩祺愿意拿珍藏的伤药送她,想来跟程岳有些别样的交情,宁芳便做了个顺水人情,把这些好话安程岳身上了。果然这样比直说效果好得多。韩祺还以为是程岳担心她不能安心嫁人,才让宁芳带话,于是也回了一句,“母亲早跟我说了,我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