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秦始皇焚书坑儒1 孔子:君子病没世而……
作者:北山小石      更新:2023-06-12 00:00      字数:5261
  这一日,当天幕出现《大秦系列:秦始皇焚书“坑儒”》数个流光溢彩的篆体大字之时——

  无数人仰首,向穹宇望去。

  他们是位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先人,是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是诸侯国的君主、是各国的名臣将相……

  【“焚书坑儒”一词,历来为人们所知。】

  天穹之上传来几声熟悉的音色,而如今这些时空的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习惯了碧空之中、时不时地便会显露出这样如同神迹一般的玄诡异象。

  孔子的身边,围着一群弟子。

  在天幕述说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后,他们就在迫切地,等候着下一段视频的到来。

  因为之前的视频已经向他们预示过——

  这一次的主题,将会是秦始皇“焚书坑儒”。

  焚书?焚的是什么书?

  坑儒?为何要坑儒?

  在此之前,孔子曾经数次在弹幕里呼唤秦始皇嬴政,希望他能出来给出一个解释。

  毕竟等待天幕出现,时间实在是太漫长了。

  谁也不知道,那种宛若神造的天幕异象会在几时降临,他们儒家都已经等不及了!

  倘若,结局注定是“焚书坑儒”,思想无法传承下去,那这么多年的周游列国、修订六经——

  又有什么意义呢?

  然而秦始皇本人,终究还是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这让他们十分焦灼。

  颜回:“夫子的学说,越是抬头仰望,越是觉得其崇高。越是去钻研,越是觉得其坚固。”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这样的学问,又如何能丢失后世的传承呢!

  子贡:“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

  如今的情况,尚且如此。

  倘或将来一炬而焚之,这些文章也不可得了。又当如何理解“天道”与“性命”呢……?

  孔子与众弟子,身边的气压颇低。

  他们环绕着坐在一起,一丝不苟地望向天幕之上的画面,聆听着那仿佛来自天外的声音。

  孔子唉声叹气:“不行啊不行啊,君子担忧的就是,死后的名声与自己不相称。

  我的主张不能施行,我要凭借什么在后世显现自己呢?”

  ——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於後世哉?

  在天幕的视频,刚开始放映的阶段里。

  诸子百家之中也有一些安慰孔子的,他们有的还在弹幕里,帮忙指责秦始皇——

  诶嘿,反正秦始皇在他们的后世!!

  嬴政:“……”

  不乏有一些排斥孔子学说的人,私下里幸灾乐祸,也有的公然在弹幕上添油加醋。

  孔子:一把辛酸泪。

  【焚书坑儒,又称为“焚诗书,坑术士”。也有说是“述士”,即儒生。】

  天幕之上,显露出两行大字。

  “焚诗书,坑术士。

  焚诗书,坑述士。”

  ——分别展示了“术士”与“述士”的字形。

  孔子:?什么意思。

  【在西汉以后,称为“焚书坑儒”。或云为秦始皇焚烧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孔子一听“四百六十余人”。

  他先是呼吸一滞,紧接着长长地叹出一口气,内心开始有些烦闷不已。

  那可是四百多条人命!!

  [孔子:苛政猛于虎!嬴政给我出来!]

  虽说不清楚“犯禁者”是何含义,但孔子最近在弹幕上发言发得多了,也就没那么拘束了。

  如果有想说的话,大家都会直接发言。

  某一时空的嬴政正在与李斯、韩非一起看天幕的视频,这时候的他还是一名秦王。

  嬴政:“……”孔子好激动啊。

  这一年是公元前233年,韩非出使秦国。他与韩非、李斯,之前还在说儒家的事情。

  韩非表示:“孔子学说为五蠹之首。”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他们法家并不赞成儒家。

  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在《五蠹》中表示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商工之民,是社会上的五种蠹虫。

  这五种,各自代表了儒家、纵横家、游侠、国君左右亲近的人、商工之百姓等等。

  韩非:孔子学说是蠹虫!!

  这边秦王政与法家的韩非、李斯在一起,另一个时空的秦孝公,身边则是法家的商鞅。

  商鞅是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他觉得孔子的学说,与法家的“农战”思想相对立,将会导致国家“必贫而削”。

  实际上,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

  已经提出过焚书的建议。

  韩非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也知道这一点,故此他在《韩非子·和氏》里写道: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

  秦国长期奉行的是法家的路线,“焚书”这项政策,也自有其思想的渊源。

  至于法家与儒家以外的人——

  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对孔子及儒家稍稍抱有些许的同情以外,他们还在担忧自己的学说。

  虽说“焚书”后面跟着的是“坑儒”。

  但是,会不会跟他们也有关系呢?比如焚书所焚的,非惟儒家一家之言?

  墨家巨子隐隐有些担忧。

  纵横家、阴阳家,隐隐有些担忧。

  庄子漫无目的地行于山中,虽然看见了天幕之上的异象,眼中却也看见了枝叶盛茂的大树。

  伐木之人,停在树的旁边。

  然而却并不砍伐这棵树。

  问之则说:“无所可用。”

  ——没什么用处啊。

  庄子感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这棵树,凭借着它的不成材而可以终享天年。而他庄周,将会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一边行走,一边施施然看向天幕。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而无肯专为。”

  “一上一下,以和为量,

  浮游乎万物之祖。”

  【据考证,“焚书”应是可靠的史实,其史料来源于《奏事》。《汉书·艺文志》里,春秋类有“《奏事》一十篇”,班固自注为:“秦时大臣奏事,及石刻名山文也。”】

  【因此《奏事》这部书,乃是有关秦王朝的可靠的官方史料。它是一部纪录秦王朝大臣奏事与名山刻石文的史料集。西汉的刘向,也曾将《奏事》著录于《七略》。】

  【司马迁在担任太史令与中书令之时,应当仔细阅读过这部书,并将其作为编撰《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基本材料之一。其中关于“焚书”记事的史料来源,应当便是这一部《奏事》。】

  【至于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当中——】

  天幕列举出各类文献记载的佐证之后,画面倏然一转,成了先前的卡通动画风格。

  动画里的这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摆酒设宴,博士们纷纷上前敬酒祝寿。

  一个卡通小人,旁边写着“仆射周青臣”。

  此人在秦始皇面前颂扬说: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

  “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嬴政听了十分高兴。

  随后,又有一个卡通小人,旁边写着“博士齐人淳于越”。他上前进谏说:

  “臣闻,殷周称王于天下,有千余年。”

  “殷周分封子弟功臣,作为自己的旁枝辅助。”

  “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子弟却是匹夫百姓。”

  “要是突然出现田常、六卿那样的臣子——”

  “没有人辅助,何以相救呢?”

  画面里,秦始皇思考了一下。

  博士齐人淳于越,继续说道:“如今青臣当面阿谀,加重陛下的过错,非忠臣啊。”

  他的意思,是要效法古代。

  ——事师古,而能长久。

  秦始皇点点头,将这些建议交下去讨论。

  既而,又有一名卡通小人出现,旁边写着“丞相李斯”。时任丞相的李斯,表示:

  “五帝的制度,并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并不相因袭。而是各自都得到治理。”

  “不是说后世一定要与前代相反,而是时代变化了的缘故。”

  “如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本来就不是那些愚蠢的读书人可以理解的。”

  ——固非愚儒所知。

  李斯认为,淳于越所说的那些,没什么可效法的。他又继续向始皇帝说道:

  “以前诸侯并争,用十分优厚的待遇,来招揽那些游学之士。而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

  ——陛下,时代变了。

  “百姓在家,则致力于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手工业。士人则学习法律禁令。”

  “如今这些读书人不师今而学古,不向现在学习,而去效仿古代——”

  “以此来非议当世、惑乱黔首。”

  李斯顿了顿,坚定地往下说道:

  “臣李斯,冒着死罪说:古代天下散乱,不能统一,因此诸侯并起——”

  “那时候的人们都称道古代、而损害当下的政策,文饰空话而搅乱实际。”

  “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学说是最完善的,又以此非议君主所建立的制度。”

  李斯列举当今的现象:

  “如今陛下兼并了天下,分辨黑白是非,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

  “然而那些人依然在私自传授学问、甚至一起非议国家的法令教化……”

  “他们听见法令下达,就各自用自己的学说来议论。入朝的时候在心里非议,出朝的时候在街巷非议,在陛下面前吹嘘、以此来沽名钓誉……”

  “他们标新立异,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甚至还率领群下,编造诽言谤语……”

  李斯诚恳地表示:

  “像是这种情况,如果不禁止的话,上则陛下的权威降低、下则党徒相互勾结。”

  ——因此,禁之为好!!

  秦始皇点点头,认为他说得有道理。

  “丞相觉得,应当怎么做呢?”

  李斯当即提出:

  “臣请允许史官将秦国之外的典籍全部烧掉。除了博士官所职以外,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的,全都送到郡守、郡尉那里烧掉。”

  “如果有敢在私下里说诗、书的,弃市。”

  ——弃市,死刑的一种。

  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在闹市之中,对犯人处以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

  李斯还说:“以古非今的,要杀死全族。”

  “官吏知情,却不揭示出来的,同罪。”

  “命令下达三十天还不烧掉的,黥为城旦。”

  ——黥为城旦,刑罚名。

  黥,墨刑在面也,在脸上刺字并涂墨。

  城旦也是一种刑罚。城旦者,旦起行治城,四岁刑也。筑城四年的劳役。

  黥为城旦,即黥面后发配修城。

  除了这些之外,李斯还表示: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毁。”

  “如果有想要学习法令的,可以以官吏为师,到官吏那里去学习。”

  随后,秦始皇下达命令说:“可以。”

  ——于是便照此办理。

  【这一事件,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记事的时间十分明确。事件发生的地点也十分清楚,是在秦的朝宫——咸阳宫。】

  【事件的相关人物也有名有姓,仆射周青臣、博士齐人淳于越、丞相李斯,其中官职与称号也逐一交代。事件的发展,同样也是脉络分明——】

  【在咸阳宫的宴会上出现争论,秦始皇将其交由廷议讨论,丞相李斯进言,秦始皇裁决。这些符合秦汉之时廷议奏事、法令产生并颁行的程序。】

  【例如,“丞相臣斯昧死言”、“制曰:可”,便是秦汉诏书的一种,制书的标准用语。】

  【因此,结合内容与形式可知,这是一段可信度很高的、典型的秦汉之时的上奏文。】

  【综上所述,秦始皇“焚书”一事,思想源流清楚、多种证据齐全,应当是确凿无疑的史实。】

  诸子百家,听到这里。

  他们纷纷一怔。

  其中很多人,原先以为“焚书”与“坑儒”都是跟孔子、孟子他们儒家相关的——

  他们甚至还在庆幸,自己的学说传承下去了。

  曾经:为孔子默哀一秒。

  如今:为自己疯狂默哀!!!

  嬴政!!你全烧了吗?全烧了吗?!

  只有少部分细心的人才听见,天幕所言之中,有一个关键词——

  “除了博士官所职以外”。

  意思是,官方应该是有收录的。

  只是天下间,不能再藏有诗、书、百家语了。

  但是不能传闻于世——

  这,跟全部烧掉了有什么分别!!!

  诸子百家:痛心疾首jpg

  含恨!!!!

  不行,他们必须得想个办法,将这些精华的著作与学说传承下去。要不把书藏在屋壁里??

  孔子:我也是这么想的。:)

  与此同时——

  各时空的嬴政,纷纷收到了无数条来自诸子百家的私信,未读小红点已经达到了99+。

  嬴政:“。”

  他都已经习惯了,没打算搭理。

  要是只有那么一个两个,或许他还有心情理会一下。但是这人数未免也太多了。

  这么着急干嘛,听下去不就完了吗?

  嬴政:_

  他无视了诸子百家的私信,点开与历史视频up主“宫商羽”的对话框——

  之前他在这里询问了不死与炼丹之事,得知后世并无“不死之法”,所谓“长生”应当是杜撰的,而炼丹之事,似乎也是子虚乌有……

  除此之外,嬴政还从后世之人那里得知:

  炼丹术在偶然之中催生了火药,那是一种极具杀伤力与破坏力的东西。

  还有,后世所用来承载文字的是“纸”。

  趁着天幕在播放《大秦系列:秦始皇焚书“坑儒”》,嬴政再次通过系统与后世沟通。

  至于儒家的诸位——

  焚书知道了。

  坑儒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