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暗潮涌动
作者:依蝶飘      更新:2023-06-11 14:50      字数:2070
  明妙郡主看着母亲喝了水,望了眼外间,又忧心地道:“可是父亲怎么还不醒来”凌王妃却闻言大惊,顾不得身体发木,挣扎着急道:“你父亲怎么了”明妙郡主心知自己没有遮拦,让母亲跟着担忧父亲,还是凌琰开口,“母亲别担心,父亲跟您一样也解了毒,只是比您中毒深了些,还未醒来。夏浅珺欢喜地看着醒来的凌王妃,也道:“是啊,母亲,您好好将养着身子,父亲那边有我们照料,他就在隔间里,您别担心。”凌王妃闻言,心中才安定了些,到底是刚中毒,不过一会儿时间,疲倦地闭眼。见此,凌琰吩咐了孔嬷嬷细细在这照料着,他们则移出内室,唯恐打扰到母亲。外面,老凌王听说儿媳已经醒来,高兴地胡子调动,如此看来这解药是对了毒症,想来儿子很快也能醒过来,心中也放松下来,之后便想到了该追究这下毒的人了。老王妃还是留在隔间里陪着儿子,等凌王醒来,也是第一次,她这么细细地看着长成人的儿子,这么贴近地关心他。凌二老爷与二夫人也过来了,凌潇与申氏,申明珠等人自然也都在,知道凌王与凌王妃有救之后,都露出欣喜地笑容来,老凌王觉得这么多人留在扶芜苑里也嘈杂,便让他们先各自回去,等着再过来探望。凌琰也没忘记往皇宫和太子府送去消息,以免皇上和太子挂念自己父母。只是,此刻的宣平帝与太子并不平静,太子也在宣平帝的御书房里,下面还站了两个人。那侍卫黄刚立便是再用心隐瞒,宁愿被刑罚也不张口,但是人便有弱点,宣平帝在位多年也不是吃素的,不过两个日夜,就查到了不少,没想到这黄刚立居然被敬郡王指使“真是想不到,敬郡王,朕的好侄子”帝王震怒,众人皆屏息。太子也未曾想到这敬郡王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只是如今却还是无法确定这敬郡王是否真的存了谋逆之心还是只是附逆,不过从前面一系列事情中也能推断出敬郡王的意图,这是打着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算盘。敬郡王尚且不知自己已经被天子提上案头,此时正坐在敬郡王妃的屋子里,与她说话。“我看这几日春光明媚,不若郡王妃设个宴,邀请京城中有头脸的夫人小姐们来府中坐坐。”敬郡王妃奇怪地道:“郡王这是作何咱们府上前些日子才刚刚请了女眷们过府赏玩桃花,这”敬郡王摆了摆手,“郡王妃莫非忘了,咱们三弟也该到了相看人家的时候了,父母都已不在,自然是你这个做大嫂的操持起来才是。你这两天先放出些风去,然后再光撒帖子邀请女眷们,想来大家都有数。”敬郡王三弟年十五,是到了该定亲的年纪,只是敬郡王妃原先总觉得这该是宗室操持的事,她并不能代劳,但夫君这话也不无道理,“那要不要给宗室那边长辈们打个招呼,届时也请她们前来”敬郡王笑着点头,“那是自然,还是郡王妃想的周到,说起来,咱们长子如今也十岁有余,若是可以,此次也一并参选着。”敬郡王妃却觉得自己长子过于年幼,自是口中应承,心中却不以为然。敬郡王敲定了此事,脸上露出满意笑容,“我还有些事未处理,先去书房了。”“妾身送郡王,”敬郡王妃起身相送,她一向端庄矜持,恪守本分。只是,待送走了人,回到屋子里坐下,只留了身边得力的嬷嬷,“你说,郡王前些日子频繁外出,可曾查到些什么”嬷嬷看了自家郡王妃端庄不失优雅的脸庞一眼,神情有些忐忑,原本这话是方才就打算跟郡王妃禀告,只是郡王忽然过来,才耽搁到现在,只是,想起手底下亲信报来的话,她又有些踌躇,但犹疑了片刻,到底还是伏在敬郡王妃耳边说了。“你说”敬郡王妃差点没喘上起来,难以置信地瞠大双目,只是片刻后,她似乎是想起来什么,神情一下子变得莫名。申明珠与凌潇从扶芜苑回来后,便一直心神不宁,本来算计的很好的事居然被破坏,凌王妃都已经醒了,那凌王也就快了。起初,申明珠在知道凌潇起了对付凌王妃的心思后,还担心此举会波及到凌王,凌王的分量在凌王府与凌王妃也不同,一旦出了岔子,老凌王定然会追究,可凌潇却坚持,她本来就是依附于他,自然不能多说。直到两人都中毒昏迷,申明珠差点乱了阵脚,如今更是惊慌不已,“潇表哥,要不你,逃吧。”凌潇看她,“逃什么,这事又查不到我头上。”申明珠见他到现在还这样,顿时大急,“可是事情不是你做的吗他们这次一定会查到底,到时候你潇表哥,我都这么大肚子了,很快就要生了,你不能出一点儿意外啊,要不然我们母子可怎么办是好”她是真怕啊。凌潇反而笑着安慰她,“没事,这事查不到咱们头上,人也不是咱们这边动的手,你放心。”“可是查到公主那里,你这里也就查得到啊。”凌潇却笑了,“就算查到也没事,公主不会给他们机会。”而他只要坚持几天,就能得到更多,把曾经所有属于他却被拿走的全都要回来申明珠虽然相信凌潇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她对他也有信心,但不知怎么总是心神难安,或许是临产的缘故。直到有丫头来说,老王爷让她去扶芜苑一趟时,申明珠的心差点跳出来,忙拉住凌潇的袖子,“潇表哥”“没事,”凌潇道,“也许是父亲醒了。”说哇,就去了扶芜苑,直到进了正堂才觉出不对劲,可为时已晚,门口处站了护卫把守,凌潇只能佯装镇定自然地进了大堂。重生之世子宠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