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作者:衣青箬      更新:2023-06-09 21:14      字数:5413
  “当然,最重要的是,陛下在户部和兵部,也该有自己的人。”李定宸眼睛一亮。这两个如此有指向性的部门,很显然是要为将来的出征做准备了。这么想来,把陈渊留在外面,显然更合适。于是他翻开奏折,蘸了朱红的墨,十分干脆的在刘诚和李琦的名字后面画了圈,而后略略沉思,便在下面写上一行字,对六部进行了一下调整。户部尚书接任御史中丞的位置,兵部尚书赵荣远被塞到工部,工部尚书陶华转任户部,陈渊却被提到了兵部尚书任上,至于翰林院,从下面的学士之中递补一人接任掌院。越罗在一边看着,忍不住抿唇笑道,“陛下这样记仇?”这一系列的调整之中,看起来差不多都是在平行调整,然而所有人基本上都是在往上走,只有赵荣远从兵部转任工部,是明晃晃的被贬了。很显然,李定宸对这位老大人不满已久,之前调查天下军备时对方的表现,一直记到如今。李定宸板着脸正色道,“胡言乱语!朕这是秉公行事,怎可视为私怨?”越罗立刻点头,改口道,“陛下大义凛然,是臣妾想错了。”顿了顿,又忍不住掩面笑道,“不过户部尚书转任御史中丞,却是不太合适。何如让他转任大理寺,将大理寺卿提到御史中丞的位置上?”大理寺卿和御史中丞,从品级甚至职能上来说都相差仿佛。但大理寺从来都是养老部门,而御史台却是核心中的核心。李定宸笑着划掉了这一行,果然照越罗说的改了,然后揶揄的看向她,“还说朕记仇,阿罗也不遑多让。”显然,之前在编撰农书这一事上,户部的表现也让越罗很不满意。虽然在王霄的要求下,最后并没有单立农部,但给户部换个主官也是一样的。“我这也同样是秉公行事。”越罗道。说完之后两人对视一眼,却是都忍不住笑了。这件事里,他们或许有私心,希望事情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却不是为了给自己谋取好处,而是为了朝廷,为了天下万民。只要自己心思坦荡,又何惧旁人揣测?这一次的调整,对整个朝堂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震荡。但内阁那边却没有反对。所以第二日,圣旨就颁下去了。六部办公的地方相距不远,这一份份的奏折从中书送出来,简直让人心跳不已。皇帝的这份手笔,着实镇住了不少人。而内阁竟然也没拦着,让一部分人不由得感叹,这天是真的变了。在这样的动荡之中,陈渊之前那份请开农科,工科,医科考试的奏折被通过,就显得低调多了,根本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只有与这件事有关的部门接到了旨意,开始做各种安排和准备。——消息要发送到各地让所有人都知道,考试的规程要制定出来,考完之后取中的人如何安置要先考虑好……千头万绪,都要提前准备起来,以免事到临头出乱子。当然,这也是因为陈渊提出了一个比较特别的构想。他认为杂科的官员完全可以独立于文武之外,拥有单独的晋升体系。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分薄文臣的势力,还给了许多士子走另一条路的机会。虽然杂科的官员负责的是各种俗事,通常被称为“下僚”,稍有前途的官员都不愿意做。但对那些不能在进士科出头的士子而言,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文臣们只要像压制住武将那样,也压制住杂科的官员就可以了。内阁和中枢一日掌控在他们手中,就不用担心失势。既然如此,他们也没有堵住这条路的必要。毕竟杂科全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领域若是能够做出成果来,他们同样也是得利者。既然如此,鼓励一番也没什么。作者有话要说:文官们的旗子插得飞起!今天专栏不知道为什么被屏蔽了,导致所有的文都不能看,心好痛!明天应该能解锁吧【沉思以及小天使们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方,是晋江抽了,呜……第97章 天伦之乐在朝堂上一片忙乱的时候,皇长子李飒的第一堂启蒙课,也非常低调的开始了。当然,低调二字仅限于朝堂,对后宫来说,这是目前第一紧要的事,莫说帝后二人,就是如今正忙着扩大军服坊规模的江太后,也拨冗前来,旁听了这一堂课。第一堂课其实讲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是认一下人。授课地点选在长安宫偏殿,足见皇帝有多重视。所以听说帝后和太后都要前来旁听,几位先生并不惊讶,只是心里难免还是有些战战兢兢,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信心也不是那么足。他们对自己的学问倒是很有自信,能够被皇帝选中,也必然是某方面有过人之处。但一来小皇子资质如何尚且不知,二来宫中三位年长的主子都对此事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重视,很有可能插手干涉教学过程。所以他们不能摆出严师的姿态,更不能将自己开蒙求学时的那一套搬进宫里,究竟能不能教好就难说了。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态,几人迈步踏入殿中,目光触及殿内的人,皆是一愕,慌忙快步上前问安。李定宸手里牵着孩子,笑着摆手道,“今日几位是飒儿的先生,该当朕向你们行礼才是。这孩子便交托给你们,还望几位能尽力教导。”他姿态摆得很低,但这几位先生的官职不高,平常连面圣的机会都少,更不敢因此就懈怠,一面口称惶恐不敢让皇帝给他们行礼,一面到底还是行了全礼。而对于皇帝的这份态度,他们意外之中又有几分激动,连连答应,“臣等必尽心竭力,教导殿下。”“既如此,那就开始吧。”李定宸将手里的孩子轻轻往前一推,自己退回了旁边的位置上,跟越罗并排而坐。而在他们上首端坐着的,则是慈圣江太后。他们坐下之后,便有内侍搬来屏风,将视线阻隔。如此一来,几位先生倒是放松了些许。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还有一系列的仪式要进行,如拜孔圣、拜先生等,只不过按照皇家的身份略作调整。比如给先生敬茶,就只由内侍送上。等到仪式完毕,几位先生便根据事先说好的,依次试讲了一段。因为只是开蒙,皇后娘娘事先有言,务求能说得生动有趣,能引起皇子殿下的兴趣,而不是像学四书五经那样,只让反复诵念记背。几位先生此刻心定下来,便也各施手段,甚至还特意申请带了工具进来,比起上课,更像是在讲故事和做游戏。冬生年纪还小,虽然是自己答应了来上课,但面对这种阵仗,心里还是有些慌乱的。但他胆子一贯大,长安宫又是熟悉的地方,又有李定宸和越罗坐在屏风后安心,渐渐也就被安抚下来。而课程的内容跟平常越罗带着他玩的差不多,且更加新奇,很快就听进去了。半个时辰的课程结束时,他还有些意犹未尽。不过毕竟年纪小,身体已经觉得疲倦。几位老师照料一个学生,自然没有不妥帖的。就连课程进度,也完全按照他的理解能力来,所以几天之后,冬生就完全适应了这种变化,对于要去上课这件事,表现得十分积极。倒是越罗自己,一直都是亲手带孩子,如今陡然离了身边,顿觉不惯,心里总挂念着。这种心不在焉的状态,很快就被李定宸察觉了。他走到正在出神的越罗身边,先将她手里的笔小心的抽了出来。结果越罗竟是半点反应都没有,仍旧一手支着头,眼神放空的发着呆。李定宸又将她桌上放着的东西一样一样拿走,同样未能唤回越罗的神志。最后,他眼珠一转,想到了个好主意,在笔架上挑了一只小笔,蘸了墨,抬手开始在越罗脸上描绘。殿里还侍立着几个内侍,见状连忙低下头去。能出现在这里的,都是李定宸的心腹,知道帝后恩爱甚笃,如今陛下捉弄皇后,虽然时间地点都不太合适,但他们也只能当做没看见。莫说内侍,就是修起居注的官员也早就习惯了,见怪不怪。倒是同修起居注的那位年轻官员是今年才简拔上来的,见状不由瞪大了眼睛。若不是及时醒悟过来这是在御前,只怕要惊呼出声了。陛下竟如此童心未泯,像个毛头小子那样捉弄皇后,完全刷新了这位官员对他的印象。他晕乎乎的用手捂住嘴,偷眼看到陛下脸上带着的笑意,忽然想起自己入职第一天,就坐在他旁边的这位主官说过的话,“陛下面前规矩不多,只一条,学会闭眼和闭嘴。”他本来以为是因为御前能听到许多秘闻,所以要装聋作哑。却不料这规矩是用在这上头的。不过也难怪,莫说帝后,就是稍微有些体面的人家,男女主人之间的相处都不会如此亲近无碍。虽说帝后和睦是好事,但传将出去,也有损皇室的名声,显得陛下不够稳重,没有肩担山河日月的气魄。不过这位同修起居注年纪还轻,尚未娶妻,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倒是打心底里对这样亲密的夫妻关系生出了几分羡慕,畅想起自己日后娶了贤妻,该如何恩爱不疑来。张德见此,凑过去跟两位官员低语几句,而后便一摆手,领着众人退了下去。他自己去了偏殿继续整理奏折,吩咐李元带人在殿外守着,以免忽然有臣子前来求见,惊扰了殿内的人。这边李定宸一开始还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越罗。后来见她根本没有反应,动作便大了起来。而越罗终于被脸上的凉意惊醒,一回神就看到李定宸站在自己面前,执着毛笔在自己脸上作乱,眉头立刻就挑了起来。这个动作落在李定宸眼中,他停下笔,含笑道,“可算醒了。”“陛下这是做什么?”越罗一看殿里都没人了,不由有些无奈。李定宸这跳脱的性子,在朝臣面前已经收敛了许多,但私底下却是半点遮掩都没有。也亏得身边都是伺候久了的老人……不对,今儿好像添了个年轻的官员?她这么想着,下意识的抬手要去抹脸上的痕迹,被李定宸抓住了,“别碰,朕先给你弄个镜子来照照。”亏得这里虽然是理政的地方,但也时常需要整理仪容,因此备了镜子。镀银的琉璃镜子,比巴掌大不了多少,托在手里,照得人纤毫毕现,比铜镜清晰许多。李定宸取出镜子,送到越罗面前立好,“阿罗看看,朕的画工如何?”越罗一看,先忍不住瞪了李定宸一眼,然后自己就撑不住笑了。李定宸却是将她的脸化成了个猫脸,添了胡须和几分细节,看起来倒是惟妙惟肖。越罗笑了一会儿,又抬头瞪他,“可教其他人瞧见了?”虽说皇帝不好好批奏折跑去捉弄皇后本身就是个大新闻,但只要没看到这张脸,多少还有挽回的余地。“没有,张德把人领出去了。”李定宸立刻道。他说着托着越罗的下巴端详了一下,眉眼里都是笑意,“朕瞧着有几分像玳瑁。”玳瑁他们之前养过的那只猫。本来是李定宸当做借口带过来的,但后来养得膘肥体键,倒是成了长安宫一景。不过越罗有孕后,因为怕冲撞了,便被送回了猫儿房。等李飒降生,既怕猫身上的虫子过到他身上,又怕屋里猫毛多了,呼吸是堵住口鼻,就更不敢养了。只偶尔叫人抱过来,也只能远远的看看。这会儿李定宸提起来,两人都不由生出几分怀念。李定宸道,“回头叫人抱回来养着。”说着就要出去叫人,被越罗拉住,“先打水让我洗了脸,等墨干了,就更难洗净。”于是皇帝陛下只能亲自去打了水回来,伺候越罗洗脸。因看越罗没什么精神批折子议政事,他索性直接让人去将玳瑁抱回来。哪知道人一去,却是带回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原来这几年时间里,玳瑁可也没闲着,好吃好喝的在猫儿房养着的同时,也当了母亲,生下两胎小猫儿,如今家族的规模甚是庞大。李定宸一听,顿时好奇心起,让人将他一家子都抱过来。十一只齐齐整整的猫儿很快被送过来,个头、毛色和长相都有着细微的不同,看起来蔚为壮观。只是不能放手,一放手这殿里只怕都要被他们掀翻过来。李定宸见越罗喜欢得眼睛发亮,便点头道,“以后就养在这边吧,多着几个人看着,别惊了孩子,也别让它们进这殿里来便是。”等人退下了,李定宸才对越罗道,“我说你这两日怎么心不在焉,原来是想孩子了。”“只是冷不丁的瞧不见,心里不自在。”越罗有些赧然的解释。这天晚上,李定宸将越罗压在榻上时,便忍不住取笑她,“那些猫儿留着解闷也就罢了,若阿罗当真想孩子,再给朕生几个如何?都说宠物似主,玳瑁是个多子多福的,朕的皇后必然也不会差了……”第98章 宫中变化再生几个孩子,不过是李定宸床笫间的玩笑话,冬生出生时越罗所受的那些罪他还没忘,仍旧心有余悸,暂且不打算让越罗再生。再说,就算从孩子的角度着想,年龄差距太小,也不是好事。就算要生,也要过几年,等冬生的位置稳固,立了太子。到时候孩子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有个太子哥哥,也就不会生出多余的心思。不过总不好为了不要孩子就服药,对身体不好。所以为确保不会出问题,李定宸如今连敦伦的时间,都要先令太医院和彤史那边计算好日子,也算是千古未有了。也就是越罗如今住在太平宫,帝后一向同起同卧,所以没人会往这方面想。当然也有人想要打探,但太医院的人嘴巴闭得很紧。且不论皇帝的威严不敢冒犯,就说如今皇帝正要抬举医道,不但开设医科取士,还预备在整个大秦境内都设置太医院下属的分院,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他们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多言。不过为免越罗空闲时间太多,总是胡思乱想,李定宸不但将玳瑁和她的孩子都弄来养着,还将杂科的事全交给了越罗去办。这些事情倒是不难,只是十分琐碎,需要占据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果然越罗忙起来之后,那种时不时发呆的状态就几乎没有再出现过了。皇庄那边已经整理出了一本小册子,越罗正着人将之发往各州县。为此她特意从内侍之中挑选可靠能干的,先在皇庄紧急培训一番,然后让他们带着小册子和内阁的政令过去,现场实地指导,以免下头的人领会错了,没能好好学习小册子中的各种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在四京之内挑选各种田地,种植皇庄之中培育出来的良种。既是试验,也是培育更多种子。等到确定种子不会发生异变,就该往各州县发放了。为了避免政令无法下达,或者下面的官府阳奉阴违,越罗还特意让前往各州县的内侍在当地张贴榜文公布此事,又雇了唱戏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宣告过去,务求让大秦每一位百姓都知道并学会小册子之中的内容。如此一来,刚刚成立的农部高速运转起来,很快就在整个大秦刷足了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