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
作者:八月薇妮      更新:2022-04-20 03:35      字数:5589
  皇帝说罢,又道:“现在你可以走了, 或者, 你想留下来侍寝?”

  冯绛却没有了先前的放肆气焰, 她也不再叫嚷, 只是失魂落魄地转过身往外走去。

  才迈出一步, 整个人差点往前摔倒。

  雪茶慌忙上前扶住她:“婕妤小心……”

  冯绛顿了顿,抬手将他推开,自己摇摇晃晃地离开了乾清宫。

  她失魂落魄似的往回而行,才进宫的时候对这后宫本来一片陌生,多走两步都好像要迷路, 但是现在就算是神不守舍,也能凭着本能往自己的宫中而去。

  这就是习惯。

  晃晃悠悠走到半路, 秋夜的冷风刺骨, 冯绛不由打了个寒战。

  这一下子, 整个人却仿佛清醒了几分。

  冯绛定睛看了看前方的路,心底又掠过方才在乾清宫的种种。

  最让冯绛意外的是, 皇帝居然……知道她内心的隐秘。

  她的那点心事,就算是父亲冯节度使也不知道,但是皇帝却一出口就掐住了她的七寸。

  冯绛深深呼吸,然后回头看着贴身的嬷嬷:“皇帝怎么会知道禹将军的事。”

  陶嬷嬷算是她的奶嬷嬷, 是从幽州跟着她一路进宫的, 冯绛的心事别人未必知道, 可却瞒不过陶嬷嬷。

  先前冯绛进殿, 陶嬷嬷并未跟随, 所以不知发生何事。

  只是后来冯绛大声吵嚷,她在外头依稀听见了几句。

  原本看冯绛脸色不对,正在提心吊胆,突然听了这么问,吓得脸白:“皇上知道了?这、这怎么可能?”

  冯绛道:“知道我这心事的只有嬷嬷你,我自然不会去告诉皇帝,难道是你?”

  陶嬷嬷叫道:“姑娘,冤枉死我了!”

  冯绛道:“你是我的奶母,我自然知道你的为人,所以从来不怀疑你,可是这件事不会无缘无故的泄露出去。”

  陶嬷嬷着急的交握双手:“我真的没有告诉人去,可以对天起誓,只不过……”

  “不过什么?”

  陶嬷嬷脸上有些不安之色,小声说道:“我记得,有一次江昭容身边的宋嬷嬷请我吃酒,我、我多吃了两杯,后来就有些醉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在那时候多嘴说了什么……”

  冯绛的脸色刷地变的雪白。

  “你、你……”

  陶嬷嬷跟冯绛都是幽州人士,幽州地冷,不管男女都好饮也善饮,陶嬷嬷虽然为人可靠,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在酒醉后容易说些醉话。

  以前在幽州跟人吃醉了也就罢了,但如果是在宫内,遇到了有心要套话的人,这毛病却会成为致命的缺点。

  冯绛心里冷到了极至,自言自语般道:“江昭容……岂不知她虽然是后宫之人,但是,俨然是皇上的心腹,假如是她的人故意打听,告诉了皇上……”

  颜珮儿挟身世之威,又有稀世容貌,面对这般劲敌江水悠仍能够泰然自若甚至跟颜珮儿好撑一团,自然有她的能耐,可冯绛虽然不算是十足十的后宫之人,却也明白一个道理,要在这宫内稳稳地立足,一定要找一个靠山,而宫中最大的靠山,自然便是皇帝。

  陶嬷嬷无地自容,噗通一声跪了下去,狠狠地在自己脸上掴了两巴掌,流泪道:“是奴婢该死了,对不住姑娘!”

  冯绛仰头笑了起来:“江昭容、好个江昭容……”

  不料就在这时候,前方有一行人缓缓而来,冯绛定睛看去,却见灯影簇拥中显出最前的两道身影,竟正是江水悠跟颜珮儿。

  真是冤家路窄。

  自打蔡太师落马,仙草出宫之后,颜珮儿跟江水悠可算是宫中最当红得宠之人。

  原本颜珮儿出身名门,又是太后所宠爱之人,皇帝多疼她些,大家都不敢说什么。

  可是江水悠只是御史之女,当初进宫之时,最出色的有三人,便是朱冰清,罗红药跟江水悠。

  其中朱冰清有太妃做靠山,罗红药是最先承宠的,比较而言江水悠其实是最末的一个,没想到如今那两个人都已经相继不在了,反而是她水涨船高,屹立不倒。

  其他众人自然有些暗妒,本以为没了蔡太师的压制,有颜珮儿在宫内,一山不容二虎的,颜家势必会针对江水悠,可没想到两人竟很是和睦,竟如同亲姊妹一般相处,每日都要结伴去给太后请安,从没有起过一次龃龉。

  众妃嫔见状,不得不赞叹江昭容的高明,真是进可攻,退可守。

  冯绛正在怒极加心寒之时,又因为想通了泄密之事,恰巧看到江水悠一行人来,以她的性子如何按捺。

  地上陶嬷嬷见状知道不好,忙起身拉住了冯绛:“姑娘!小不忍则乱大谋!”

  冯绛回头看她一眼,将她用力甩开。

  这一刻,对面也已经将此处的情形看了个明白。

  江水悠跟颜珮儿对视一眼,颜珮儿道:“冯婕妤这是怎么了?”

  “不清楚,”江水悠打量着冯绛气恼的脸色,气定神闲般,“听说最近婕妤往乾清宫跑的很勤,看这方向,大概是又去过,莫非又遇到什么不顺心了吗?”

  颜珮儿听了,忍不住微微一笑。

  当初就是因为蔡勉从中作梗,一定要保冯绛为后,给颜珮儿弄了这样一个看似不可逾越的对手,所以才让太后跟皇帝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当初颜珮儿也觉着冯绛盛气凌人,有些棘手不好对付,暗暗地还如临大敌。

  可谁能想到,皇帝竟然真的自有安排,真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而颜珮儿,皇帝果然说到做到,已经封了她为昭仪,位份反而在江水悠之上了。

  现在想想,当初皇帝借着罗淑妃之死将她降了位份,却像是权宜之计,实则是让蔡勉放松警惕,为此后的雷霆一击准备。

  颜珮儿虽然城府颇深,但是一想起此事,仍是觉着这世间造化真真玄妙,不用自己动手,对手自然就不堪为自己敌手了。

  这大概就是天意注定,是自己的注定唾手可得。

  两人说话间距离冯绛已经越来越近了,灯光之下,彼此能将对方脸上的表情看的一清二楚。

  颜珮儿在宫内向来是贤德端庄的,心里虽百般嘲笑,面上却仍温情脉脉:“冯婕妤,你为何在这里?”

  按理说冯绛该向着两人行礼,但是此刻她却脸色冷峻,目光从颜珮儿面上扫过,冷冷地看向江水悠。

  江水悠素来也是“与人为善”,跟冯绛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如今见她眼神不善,心中一动。

  冯绛甩开了陶嬷嬷,走前一步:“江昭容,近来春风得意的很啊。”

  颜珮儿也看出冯绛情形不对,略觉诧异。

  江水悠垂首一笑:“婕妤在说什么,平白的又有什么可得意的,不过仍是平淡度日而已。婕妤是从哪里来,可是有事发生?你的脸色不太好……”

  “别跟我假惺惺的,”冯绛不等她说完,便啐道:“你背地里捅人刀子,嘴上却比蜜还甜,你当我不知道呢。”

  江水悠诧异:“婕妤这话何意,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冯绛盯着她道:“你心知肚明。我听小鹿说,你常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如今这句话,我再还给你。”

  江水悠脸色一变。

  冯绛却又转头看向旁边儿的颜珮儿:“当初朱妃有太妃做靠山,罗淑妃又得圣宠,哪一个都比江昭容出色,但现在她们人在哪儿?如今昭仪虽也有太后疼惜,但是论起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只怕还是昭容要强些。亏得你整天还跟她好的什么似的,可知宫内的人私底下都在议论……说是江昭容会比昭仪更先一步登上凤位呢。颜昭仪觉着这话如何?”

  颜珮儿的眼神几度变化,听到最后,浅笑道:“都是后宫姊妹,自然要相互和睦,何分彼此。之前朱妃跟罗淑妃不过是运道不济而已,又非是昭容对他们不利。倒是婕妤你……是不是身子不适?这些日子你也没去给太后请安,太后先前还念叨你呢。”

  话说到这种地步,颜珮儿仍应对自若,一点儿的气恼跟不悦之色都无。

  冯绛冷笑道:“本来以为从此不要看你们这些假模假式的嘴脸,怎奈天不从人愿,既然这样……哼,难道我怕了你们?!”

  她一甩衣袖,迈步往前,竟是没有避让,反而是从江水悠跟颜珮儿之间硬生生撞了过去。

  颜珮儿给她撞的微微一晃,多亏身旁的嬷嬷跟宫女们扶住。

  江水悠也差点摔倒,勉强驻足后叹道:“冯婕妤也不知是受了何等刺激,竟口不择言如此。”

  颜珮儿定了定神,摇头叹道:“是啊,这很不像是她素日的性情,莫非是给皇上斥责了?竟然还想挑拨离间我跟姐姐之间的关系。”

  江水悠道:“万幸昭仪宽和,并不把那些话放在心上。”

  颜珮儿温声道:“谁不知道冯婕妤的为人呢?从最初进宫的时候就知道,不过是个莽人,胡言乱语,不必当真。”

  这会儿颜珮儿身边的嬷嬷道:“虽然两位娘娘不计较,但是这冯婕妤着实有些太逾矩了,当初蔡太师在的时候,有人给她撑腰倒也罢了,如今太师都倒了台,为何皇上还这样纵容她?明儿倒是要跟太后说一说,也好有人管管她了。”

  颜珮儿淡淡道:“多嘴。”

  那嬷嬷忙低头,江水悠若无其事地说道:“夜深了,风也更冷了些,昭仪身子要紧,且先回宫吧。”

  两人走到前方路口,各自分道扬镳。

  回到平章宫后,江水悠皱眉叹息,她身边的宋嬷嬷忙问:“娘娘怎么了,还为了冯婕妤的无礼生气?”

  “多半是皇上跟她说了……”江水悠喃喃道,“如今我正是该低调行事的时候,若这会儿多了冯绛这样的敌人,再给人推波助澜,只怕很快就大事不妙了。”

  宋嬷嬷不解:“娘娘这是何意?”

  江水悠冷笑连连:“你真的当今晚上冯绛的话,颜昭仪没听进去吗?她早记住了,平日里大家表面和睦,只是她知道这会儿不宜对我动手,且也没找到合适机会罢了。如果这会儿冯绛针对我,最先出手推我一把的,只怕就是颜昭仪。”

  宋嬷嬷一阵胆寒:“这……当真吗?那这可如何是好?”

  江水悠想了片刻,说道:“倒也不必格外担心,至少皇上的心还在我这里。”

  宋嬷嬷也忙道:“对了,还有方太妃呢。”

  江水悠点点头,看着灯影出了会儿神,却又有些后悔般叹道:“唉,说起来是我操之过急了,本不该把冯绛的秘密告诉皇上的。”

  宋嬷嬷却有些不以为然,道:“娘娘怕什么,冯婕妤没了蔡勉那最大的靠山,且她入了宫心里还记挂着别的男人,皇上自然也不会喜欢她,能容留她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如今她在宫内是四面楚歌,就算是节度使之女,那冯云飞也鞭长莫及。”

  江水悠笑道:“那你可听说过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她要真豁出去,再加上别人虎视眈眈……”

  宋嬷嬷语塞。

  江水悠凝眸想了半晌:“幸而我还有最后一招,若是逼不得已,只好用出来了。”

  宋嬷嬷好奇问道:“娘娘是说……”

  江水悠笑道:“没什么,明儿你去一趟冯婕妤那里,请她来我宫内一叙。”

  宋嬷嬷大为意外:“娘娘要请她?她今晚让娘娘如此难堪,为何还要对她示好?再说她那个脾气,就算娘娘说尽好话,她也未必领情,何苦白白低声下气?”

  江水悠淡淡道:“你只管去就是了。”

  宋嬷嬷无奈:“那假如她不肯来呢?”

  江水悠一想:“那你便告诉她,我有一桩河阳旧事要跟她说。”

  次日,宋嬷嬷硬着头皮亲去请冯绛,果然冯绛满面冷笑,理也不理。

  宋嬷嬷只得又将江水悠那句莫名的话告知了冯绛,冯绛先是一愣,然后拧眉思忖半晌,终于道:“那我就去看看,昭容摆的是什么鸿门宴。”

  冯绛来至平章宫,进了内殿,见空无一人,只有江水悠坐在桌前,似等候良久。

  她桌上竟放了一个红泥的风炉,暖意融融,旁边则放着些酒杯茶盏之物,看着十分风雅。

  冯绛大步上前,并不落座,只按住桌面,倾身盯着江水悠道:“你说的河阳,是什么意思?”

  江水悠一笑道:“婕妤既然肯来,必然是知道我的意思了。”

  冯绛眯起双眸,声音略压低了几分:“你别指望糊弄我,我知道禹将军出身的故地是河阳,你想跟我提他?”

  “不错,”江水悠缓缓点头:“我今日就是想跟你提禹将军。”

  冯绛紧盯着她,半晌才道:“你有屁快放。”她虽然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眼中却隐隐地透出了渴盼之色。

  江水悠抬手提起面前银壶,斟了一杯。

  冯绛蓦地嗅到甘洌的酒气,原来这壶里盛的竟是酒水。

  江水悠把斟满的酒杯放在冯绛跟前,自己也斟了一杯,道:“自古曹操有煮酒论英雄,如今我跟冯姑娘,也来一次煮酒论英雄如何?”

  冯绛不动:“你的人暗算了我的人,现在你按捺不住,想亲自动手了不成?”

  江水悠把她那杯酒举起来,慢慢抿了一口,又重新放回去,笑道:“我其实很敬佩冯姑娘为人,之前一时不慎,多有得罪。”

  冯绛定睛看她半晌,终于落座:“你最好能说一些让我信服的话。”

  江水悠莞尔:“姑娘大概会疑惑我为何知道禹将军的出身吧,其实我知道的,远在姑娘想象之外。”

  冯绛不由好奇,按捺着拿起酒杯啜了口。

  “这些话我从未对别人说起过,只是因对不住冯姑娘,如今也把自己的绝密跟姑娘交换,亦当赔罪了。”江水悠也慢慢地又吃了口酒,才说道:“当时哲宗皇帝在时,豫州王联合异族反叛,朝廷派军镇压,两军交战,乱军四散,河阳一夜之间成了鬼城。”

  冯绛的心突突乱跳,知道她说的必跟禹泰起有关,竟不能出声。

  江水悠继续道:“俞家乃是当地望族,却在一夜之间满门给屠杀殆尽,当时我父亲恰好是朝廷所派军中的一营监军,无意中在俞府废墟里发现一名少年,他虽奄奄一息,手中却还紧紧地握着一把刀,那刀正深深地插在一名叛军的胸膛里。父亲用尽力气,竟没有办法让这少年松手,叫了四五个人帮忙,才总算把少年跟那刀分开,在刀拔了出来之后才发现,刀刃已经卷钝起来,又细查现场情形,才发现竟死了十数个叛军,都是死在少年刀下。”

  这些却都是冯绛闻所未闻的,她只觉浑身的血都开始涌动,喉咙却发干:“那少年,难道就是……”

  江水悠点点头,道:“父亲惊叹那少年之悍勇,本要收留他,但他在醒来后,却执意要离开。”

  “为什么?”冯绛忍不住问。

  江水悠轻轻地叹息了声,道:“据说,他好像还有个妹妹,也在乱军中……似是走失了。他执意要去找寻,可父亲说当时俞府里除了他是活口,再无别人,所以那女孩子只怕凶多吉少了,只是看他伤心坚忍、却又毅然决然的模样,不便多说罢了。”

  不知为何,冯绛的眼眶开始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