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作者:香小陌      更新:2023-06-08 14:36      字数:4853
  周遥赶紧哈腰叫“叔叔好”。陈嘉别过脸,看不见他爸。他们就站在屋外,听屋里大人谈话,陈明剑原来是来商量事和取东西的。瞿连娣就问:你翻什么呢?找什么啊?陈明剑说:我找我那本集邮册,你瞧见了么?瞿连娣纳闷:集邮册?我从来不动你的东西,陈嘉经常看,不然你问问他拿了没有。陈明剑迟疑:我再找找吧,他经常看啊?瞿连娣说:他跟你一样,喜欢玩儿邮票么。这算是当时许多人的乐趣,因为娱乐生活贫乏,也实在没什么其他乐趣。集邮这项爱好,有品位又不用花太多钱,所以许多人都搞集邮,家里收藏邮票册,其中有特意购买的崭新邮票,更多是从信封上弄下来的旧票。陈明剑离婚时并未纠缠财产分配,屋里大件电器什么都没拿,房子也暂时给瞿连娣住着,总不能逼着那娘儿俩睡大街上,偏偏回来找这本集邮册。“就是上回你给我看的集邮册吧?”周遥在门外小声嘀咕,“那是你爸的?”陈明剑就是没敢找儿子索要,做老子的竟然也惧怕跟陈嘉讲话。他就低声对瞿连娣说:“你还记得,我从前买过一张‘猴票’。”瞿连娣就知道了:“对,陈嘉出生那年,你给他买了一张猴票,红色的。”陈明剑面有难色:“这套生肖票,猴票是头一张么,现在十二枚都发行出来了,当初十二年前的第一张猴票,就值钱了……现在八百、一千了……”这么值钱,就一张小纸片儿?比屋里这台日立电冰箱都值钱了。果然计划经济一朝变革,向市场开放,这物价是要疯吧?瞿连娣也一脸不相信的表情,不懂这个。所以陈明剑是回来拿回那张值钱的邮票?“我家好像也有那张猴票。咱们出生那年,我爸也买了,说买给我做纪念的。”周遥小声说。他其实觉着情况又不妙,很想把陈嘉抱走,把人圈起来,圈在自己臂弯里保护着。假若他此时足够强大,他想把陈嘉叠起来放在衣服胸前的口袋里,每天都装着,不让这个人再受到一丁点的伤害。……瞿连娣脸色慢慢变化:“虽说当初是你花钱买的,就八分钱,谁也没想到会涨这么高价钱了……可那是你当初给陈嘉买的。”“是,当初是给他买的。”陈明剑垂头道,“我也没想到,现在就这么紧俏了,我也想重新买一张,都买不到。”“你就非要拿走?就不能给陈嘉留着么?”瞿连娣说。“我确实需要,需要那张猴票。”陈明剑为难地说。“又不是给我的,我从来不贪你任何东西,”瞿连娣胸口起伏着说,“那不是给你儿子留的么?对陈嘉你不能大方一回?”“……”陈明剑无话可说,又磨叽着不想放弃。“为什么就非要那张,后来的那些生肖票不行?你不是每年都买一堆邮票么,牛的,马的,鸡的,你拿走那些不行吗?”瞿连娣是不集邮的人,无法理解这方面的痴迷,就为了一张破纸片,非要来讨要?陈嘉站在门口,脸色是一寸一寸发青,心凉到透的。周遥咬着嘴角,突然歪过头,在陈嘉耳边说了一句体贴的悄悄话:“就给你爸呗,我也有猴票,我把我家里那张给你。”陈明剑在小屋里转了一圈,语调艰涩面带愧疚,用蚊子声哼哼道:“那张邮票最出名了,国家邮政再发行新的一套也不如原来的好,真不是因为价钱,你看我在咱这家里我什么都没争,我不是为钱,就是需要那张猴票……猴年出生的孩子,就是想要弄一张老的金猴票么……”瞿连娣满脸狐疑,与陈嘉同时抬头盯着陈明剑,在那一刹那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非要猴票,为什么猪马牛羊那几张邮票就不行。陈嘉是猴年出生,所以家长给买金猴票作为出生纪念,那张邮票还偏偏一不小心成了经典藏品。现在,一定有另一个小孩也要在猴年出生,所以来找金猴票了。现在正好是羊年的羊尾巴,转过年去就又是一个猴年。谁家现在怀上个孩子,可不就是猴年出生么。瞿连娣觉着难以置信,脑子里“嗡”的一声,嘴唇都发抖。这一天被彻底抛弃的不止是她,还有她儿子陈嘉。她气得瞪着陈明剑,想骂街骂“你他妈的什么玩意儿你王八蛋”都觉着疲惫了骂不出来。婚都离了,还能怎么着?陈嘉反应很快,也听明白了,或者说,早有心理准备,原本也不在乎。只是没想到他亲爹办事速度这么快,而且就这么绝情。当场就只有周遥一人儿还没听明白呢,怎么回事,到底什么内情啊?但看陈嘉脸色他就知道又坏菜了。他就怕这样,就怕一家人变脸反目,心里特别不舒服。他顺手摸到门边那根勾煤用的铁钎子,悄悄后退几步,把那铁钎子塞到厨房灶台的下面,很聪明地先给藏起来了。陈嘉大步就冲进屋了,周遥下意识一把拖住:“陈嘉你别,咱们先走吧!”陈嘉头都没回反手就是狠命一推,周遥就趔趄着撞向门框了。陈嘉爬到大床上,从一大堆乱七八糟杂志磁带下面,翻出那本集邮册。瞿连娣怒不可遏对陈明剑说了一句:“就那么一张破邮票!你就留给儿子留个念想不成么?你脑子里念书都念堵了念瞎了,就这么自私!”陈嘉拿了那本集邮册,可不是要递给他爸,一下子就翻到所有人都要找的那一页。他把那张金猴票捏出来,往小屋当间的洋炉子炉眼儿里一丢。啊——陈明剑目瞪口呆,瞿连娣惊呼一声,周遥大惊地跑过来。陈嘉眼里似乎洇出一丝报复的快意,也没什么张扬的表情,就是跟他爸比着谁更绝情,老的比得上小的吗?那是他爸当初“声称”为他买的,应当是送给他的礼物,他就直接烧掉,谁也甭想。周遥犯了个傻,下意识伸手去“抢救”。金猴票已经掉在一块烧红的蜂窝煤上了,无法挽回。他被烫得赶紧缩回来。陈嘉一把捉住他的手,推开他,自己再伸手把那张邮票彻底拨拢到炭火眼儿里,好像不知道烫似的。“金猴”一下子就烧没了,很值钱的一张纸片儿瞬间化成纸灰,烧得就是一大堆钱啊!陈明剑彻底傻眼,恐怕也很后悔,谁也没捞着……“遥遥烫着了吗?我看看……都肿了起泡了,我给你上药。”瞿连娣挺心疼的,埋怨陈嘉,“你怎么能对遥遥这样?”“没有,不烫。”周遥抽回手。太难受了,也是看够了。这是他临走两人最后的一次见面,就是这样,沮丧极了。还是他妈妈吃得饭多,走得路也多。他妈妈都说过,那些家庭破裂的、父母不合的、单亲出来的,尽量少沾上,他们就是跟你不一样,你个小孩现在不懂,以后你就明白了。周遥不接受不愿意听,还是难免被现实一次一次打击。陈嘉就是性格极端的人,字典里没有妥协,哪怕是自己一路往黑直撞南墙,撞到头破血流,哪怕两手都烫红了烫掉了皮,这人死硬到底顽固不化,绝不低头。周遥的很多想法是不一样的。你爸吝惜给你的,我可以给你,别人不理解你的,我理解你啊,你有失去的,你还有拥有的,谁一辈子就能一直平平顺顺、就“非常完美”呢?没有人是非常完美的,但所有人都在往前走,都在朝前看,过日子你别老是朝后看么。周遥在尚未成年时,嘴巴上可讲不出这些人生道理心灵鸡汤,但他一直是这样的生活态度,有多大的挫折打击是咱周遥小爷爷扛不过来的?哈尔滨不让待了我来北京混,北京又不让我待了,我再滚回去呗,爸爸妈妈顾不上我了我还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也不管我了我还有姥姥爷爷,实在不行那就自己管自己呗,怎么样不能坚强地撑下去了?难不成我也整天找我爸妈我爷奶打架,嫌他们对不起我?!“对不起啊遥遥,让你看见我们家这样。”瞿连娣连声致歉,“你快先回家吧,遥遥,乖啊。”周遥看了陈嘉一眼,陈嘉就没有看他。“我知道你不高兴,我也难受着呢。”周遥红着眼眶大声说,“我告诉你了我可以送你那张邮票,你想要我可以把我的都给你!”“不需要。”陈嘉说,“你甭管我。”周遥说:“我就是不喜欢你每次一翻脸就变成这样儿了,还那么凶,什么都听不进去!我不想看见你以后就一直这样儿了,成吗?”一段沉默。然后陈嘉轻声说:“没以后了。”周遥呆立:“……”周遥大步跑出去,就离开陈嘉的家,离开了南营房小胡同。他也有小男人的自尊心,不会被嫌弃了还硬往上凑。当时瞿连娣还追出去,替儿子向周遥道歉,好言哄了几句,也顾不上屋里陈明剑再出什么幺蛾子。陈明剑算哪棵葱?她都懒得再搭理那人,赶紧滚蛋吧滚回你的高等学府,过知识分子体面人的生活去吧。她反而挺怕周遥这孩子被陈嘉气着了、伤了心,就再也不会来了。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比如一个人的性情、为人处事和价值观念。这些是生活中一点一滴汇集成的,是一路走过来成就的。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出身和人生旅程都不一样,所以周遥是这样的,而陈嘉是那样的,本来就是不同的人生轨迹,本来就不应该有交集。假若不是那个雪天,瞿连娣在胡同口偏偏就叫住了周遥,拦着不让他走……周遥和陈嘉怎么会有这些交集?同在一个班级里,恐怕都不会多讲几句话。临走时,瞿连娣挺难受地跟周遥说:“听说了你要转学回去,以后有机会,放假的时候,一定回来阿姨这里看看,阿姨肯定还是惦记你能回来,想给你做好吃的。”“还有个事儿……”瞿连娣又单独悄悄地嘱咐,“我已经去派出所给我们嘉嘉改名字了。下次你再见着他,你叫他瞿嘉,一定记着别叫错了,成吗?”周遥呆怔,很不情愿地点了头。名字都要改了,陈嘉以后就真的不是那个陈嘉了。……第21章 离愁周遥同学准备离京了, 不再回机床厂附小上课。家里在收拾东西, 送孩子回去继续念书、考试、升学。以周遥天生的聪明脑子和学习能力, 课堂上书本里那些东西,从来就没让他烦心过。所以他爸妈倒是一直很放心, 从来不用额外辅导功课,也不花钱在外边上辅导班。一家子都心很大,相信儿子无论去到哪里, 升学考试都不算个事儿。让周遥心烦的, 永远是课堂之外。他和自己心里最要好最牵挂的小伙伴要分开了, 还是别扭着分开的。这一年里其实发生了很多事情,每天晚上七点钟那套新闻联播,都播不完国内外突发的大事。这个世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谁和谁能够一帆风顺、长长久久。东欧剧变了,前南斯拉夫竟然分成了五瓣,苏联都解体了!现在这年头, 还有谁和谁是死摽着不能散伙的?天底下就没有不散的筵席, 你们这一对双棒,就要分开了,在两个遥远的城市。童年时结识的玩伴,也许以后, 也不会有机会再见面。他们班主任邹萍,真是待见周遥,与学习成绩、班级平均分之类都无关。周遥不能留京邹老师很惋惜, 当时手头有一张周遥的照片,就顺手压在办公桌玻璃板底下,一直压在那里……至于机床厂大院里,有谁结了婚谁离了婚这种事,在一间工厂里很容易就传遍了。陈明剑作为一个考上了大学的高材生,攀上事业单位一转眼就抛弃糟糠,这事确实不地道,算是出了名儿了。那时在《渴望》这部电视剧里,就有一位忘恩负义抛妻离婚的负心汉“王沪生”,举国皆骂王沪生。所以,在他们机床厂里,这事也是人尽皆知,全厂都在骂陈明剑!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啊。改了名字的那位同学,那段日子是很艰难的,因为这一下子,全学校也都知道了。小孩子都管不住嘴,人人都会说的,不懂这是最伤人心的事情。瞿嘉又恢复了在校园里独来独往的状态,从不跟别人同路而行,除了经常被他们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叫去办公室开小灶补课,他看起来身边没有任何人陪伴。那一阵儿,周玲在楼道里撞见了,都会叫住他:“哎瞿嘉,我放学正好有空,你上楼来跟我学钢琴吗?”他们小学教学楼,是一栋六层的普通建筑,音乐教室就设在最顶层,以此避免打扰其他教室上课。“算了,不弹了,回家。”瞿嘉那时眼神和讲话声音都似乎很成熟了。周玲也不劝说,不提家务事,就看着他说:“弹一会儿你再回家,我们唱个歌。”瞿嘉就经常拎着书包跟着周老师上楼,到音乐教室。也没有外人在耳边叽叽喳喳,就他们两个,非常安静、平静。周玲老师就让他坐在教室里那架钢琴前面,从零教起,从最初的指法教到简单的曲子,后来跟他说,你小子可以买个电子琴在家里每天练练了,你真的学得很快了!周老师有时问他:“唱个歌,你们最近班里都流行听什么歌?”瞿嘉想了一下:“齐秦,王杰,四大天王。”“老师平时也听这些,”周玲笑说,“那你想唱这些,就唱这些!”瞿嘉散学拎着书包从校门走出来,后面跟着俩低一年级的学生,同路也往胡同区走。俩小孩在背后晃悠着,一路就在八卦:“哎那是陈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