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57章
作者:执笔画青眉      更新:2022-03-30 02:41      字数:6735
  其实, 楚瑶筠刚才对景泰帝的回答, 有些避重就轻了,原主和赵正明见面次数虽然不多, 可他们的关系是极好的。

  从原主的记忆里, 楚瑶筠对赵正明有了一些了解,总体来说,赵正明是一个谦谦君子, 很有风度。

  至于原主有没有喜欢过赵正明, 楚瑶筠觉得原主应该是喜欢过的,毕竟少女怀春嘛。

  可仔细翻看过原主的记忆,楚瑶筠却发现原主根本就没有对赵正明动过心。

  原主喜欢的从来都是有权势的人,她的目标一直很明确, 赵正明虽然很有才华,可他只是一介白衣, 原主从来都是拿他当哥哥,并没有别的心思。

  见原主没有和赵正明有过什么, 楚瑶筠也就放心了, 她生怕被原主坑了。

  景泰帝是个大醋坛子, 楚瑶筠可不想惹他生气。

  至于赵正明会不会有事, 恩,景泰帝虽然小心眼,可他也是一个明君, 不会给赵正明使绊子的。

  当然, 有没有一些小磨难, 这就不是楚瑶筠应该担心的了。

  未央宫

  此时正在举行殿试,由景泰帝亲自出题目,然后众士子写出一篇文章。

  殿试众士子的座位安排是由春闱的排名决定的,第一排的三个人,正是春闱的前三名。

  赵正明居中,楚灵尘和另一人分别坐在他的两侧。

  景泰帝一眼就看到赵正明,暗自打量他,恩,长得嘛,勉强算俊朗,但绝对比不上自己,身体看上去有些瘦弱,这种人,景泰帝一个能打八个。

  对比一番,发现自己完虐赵正明,景泰帝心里就舒服很多,本来就已经被楚瑶筠开解的心结,此时彻底消失了。

  等殿试结束,由景泰帝钦定的十几位考官共同阅卷,然后选出文章写得最好的三人交给景泰帝做决定。

  他们阅卷的速度很快,次日下午,景泰帝的御案上就摆了三份文章,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状元,榜眼和探花就是这三个人了。

  当然,如果景泰帝不满意这三人,可以打回去让考官再选三人出来。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毕竟十几位考官的眼睛可不瞎。

  景泰帝拿起那三份文章,赵正明和楚灵尘皆在其中。

  景泰帝仔细看了三份文章,发现还是赵正明写得最好,其实在景泰帝心里,他之前是想要点楚灵尘为状元的,这毕竟是他小舅子。

  在之前的时候,景泰帝就觉得楚瑶筠的帮手太少了,那时候楚灵尘还是白身,他只能提拔楚父,可楚父太低,景泰帝只能慢慢来。

  现在楚灵尘好不容易可以授官了,景泰帝自然希望他初始的官位可以高些。

  按照景朝规定,状元可以封为从六品官,而榜眼则是正七品,虽然只差半级,可官越高机会就越大。

  只不过,在楚瑶筠怀孕后,景泰帝的心思又有了一些变化,他不能只提拔楚家人,他还应该为他今后的皇子着想,虽然楚瑶筠腹中的胎儿还没有出生,可景泰帝已经打算为他培养心腹了。

  而赵正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他和楚灵尘关系很好,从他进入仕途的那一刻开始,他的身上就已经打上了毓昭仪的标签,赵正明只能是楚瑶筠这边的人。

  楚灵尘可以是榜眼,反正他是景泰帝的小舅子,只要他能力突出,没有人敢压制他。

  比起楚灵尘,赵正明显然更需要状元的名头,可以让他今后的仕途走得更顺一些。

  这般想了一番,景泰帝最终下定决心,封赵正明为状元,楚灵尘为榜眼。

  随后,景泰帝的旨意马上就传达到贡院,贡院的人安排人张榜,同时派人敲锣打鼓给头三甲报喜,这是头三甲特有的待遇。

  名次确定后,三日后,所有榜上有名的众人都要前往未央宫,叩谢圣恩。

  众人中,最引人瞩目的自然是赵正明和楚灵尘二人,中探花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自然比不上楚灵尘二人的风头。

  景泰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朝廷的预备役官员,心情很好。

  王立恩侍立在一旁,高声道:“众士子拜谢君恩。”

  此言一出,众人马上起身对景泰帝三叩首。

  礼毕,景泰帝让他们免礼。

  按照惯例,景泰帝先看向赵正明,说道:“赵爱卿的两篇文章,朕都看过了,写得很不错,希望赵爱卿可以言行如一,朕对爱卿可是报以厚望的。”

  虽然赵正明现在还没有正式授官,不过也是早晚的事,景泰帝称呼“爱卿”并没有什么问题。

  赵正明闻言,连忙恭声道:“微臣定当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景泰帝微微点头,然后把视线放在楚灵尘身边,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比起刚才的温和,现在景泰帝那欣慰的表情显然更显亲近。

  “灵尘,你这次做得不错,没给你姐姐丢人,也没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楚灵尘见过景泰帝几次,没有其他人的紧张,听到景泰帝的话,楚灵尘问道:“皇上,姐姐也知道微臣中了榜眼吗?”

  景泰帝点头,“当然知道,她恨不得一天问朕八次你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知道。当值后,你可不能惹事,你姐姐现在怀有身孕,动不得气,要不然,朕饶不了你。”

  楚灵尘闻言,连忙认真道:“皇上放心,微臣一定不给姐姐惹麻烦。”

  “那就好。”

  这里毕竟是未央宫,还有其他的士子和众位大臣,景泰帝不能和楚灵尘多说太多,景泰帝示意楚灵尘退回去,然后再鼓励探花几句。

  不过此时众人可没心情听景泰帝和探花的谈话,他们心里都震惊了,这一届的榜眼竟然是景泰帝的小舅子?

  楚灵尘的身份从来没有隐瞒过,可除了有心人,谁会吃饱了撑的去调查楚灵尘,所以到现在,除了一小部分人,大多数人都是才知道楚灵尘的身份。

  听到这个消息,一些官员已经开始动心思了,该怎么讨好这位比自己官位低,但背景却大得要命的新榜眼。

  还有一些心思缜密的人,看到楚灵尘和赵正明的关系不错,马上意识到这一届的状元和榜眼都是毓昭仪的人。

  楚瑶筠怀孕一事,从后宫传开没多久,前朝就已经知道了,一旦涉及到子嗣,众人难免会想到夺嫡一事。

  现在小皇子还没有出生,毓昭仪这边就已经有两个人才,等小皇子长大,赵正明二人哪怕不是一品大员,一个二品是跑不了的。

  想到这儿,那些人心里忍不住唏嘘,皇上这是在给小皇子铺路啊,这已经没有好猜的了。

  他们英明神武的皇上,不仅宠爱毓昭仪,甚至爱屋及乌,就连皇位都打算传给他们的孩子,这也太儿戏了。

  御史台的官员都在想要不要劝谏景泰帝,想了一会儿,他们都拿不定主意,纷纷看向御史大夫,结果御史大夫仿佛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视线,连眼皮都不带抬得。

  “……”

  御史台的众人无奈了。

  御史大夫却是老神在在,丝毫不在意景泰帝的举动,他又不傻,景泰帝想立谁为太子,这本来就是景泰帝自己的事情,他们就算想要劝谏,也要等景泰帝选中的太子不争气的时候。

  现在皇子还没出生,景泰帝正处于要做父亲的兴头上,这时候去劝谏,保证去一个倒一个。

  虽说御史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可平白无故地去送死就有些傻了。

  御史大夫当了这么多年御史,能够安然无恙,就是因为他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景泰帝勉励了一番众人,随后就是授官的时候了。

  寒窗苦读十年,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嘛,每个人都眼含期待地看着王立恩手中的圣旨。

  王立恩见此,也不墨迹,直接打开圣旨,扬声道:“皇上谕令:封赵正明为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楚灵尘为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除了赵正明和楚灵尘二人,其余的人皆被封为县令或者县丞。

  等王立恩宣完圣旨,众人立刻领旨谢恩。

  众人本以为宣完旨,事情就完了,结果王立恩又从袖口中拿出一份圣旨。

  “朕听闻赵爱卿之妻李氏十分贤惠,持家有道,常言道,治国必先安家,为了让赵爱卿无后顾之忧,特封李氏为正二品诰命夫人,钦此。”

  这份圣旨一出来,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夫君是从六品,夫人却是正二品诰命夫人的事情,他们还真没见过。

  赵正明也不知道景泰帝为什么这么做,只得领旨谢恩。

  倒是一些老狐狸明白了景泰帝的意思,不过他们也没办法说什么,不过是封一个诰命夫人,这种事根本不值得他们和景泰帝争执。

  其实景泰帝如此做,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表明他对赵正明的重视,封李氏为正二品诰命夫人,就是在暗示赵正明,他以后最起码会成为二品大员,而第二层意思,就是想激励赵正明,妻子的品级比自己高,是个人都会别扭,哪怕为了夫妻平等,赵正明也得努力办公,争取尽早升职。

  当然,景泰帝也有一点恶趣味,从暗卫对赵正明的调查中,景泰帝得知赵正明家有悍妻,对他管教颇严,偏偏赵正明还心甘情愿,既然如此,景泰帝不介意给赵正明的悍妻提供一些底气。

  萱瑶宫

  未央宫发生的事情,楚瑶筠很快就知道了。

  楚灵尘要被封为正七品翰林院编修,景泰帝早就告诉过楚瑶筠了,这毕竟是景朝的惯例。

  倒是赵正明之妻李氏被景泰帝封为正二品诰命夫人的事情,让楚瑶筠有些意外,之前她可没听景泰帝说过。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虽然楚瑶筠能猜到景泰帝可能有些小心思,可她并不打算过问此事。

  景泰帝是个大醋坛子,楚瑶筠平时多提几句楚灵尘,他都能吃醋,更别提赵正明了,楚瑶筠可不想害了赵正明。

  午膳,景泰帝是在未央宫和群臣以及新晋官员一起用的,王立恩早就让人通知楚瑶筠,不用等景泰帝了。

  楚瑶筠独自用完午膳,就在明月二人,以及一大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离开萱瑶宫,在后宫中随意闲逛。

  因为太医说了让楚瑶筠多动动,哪怕楚瑶筠一向喜欢宅在萱瑶宫,为了孩子,她现在也养成饭后出去走走的习惯。

  本来楚瑶筠想着就带明月二人出去,可景泰帝不同意,如果不是楚瑶筠强烈反对,景泰帝都想调动禁卫,随时保护她。

  不过,虽然楚瑶筠制止了景泰帝要派遣禁卫的行为,可楚瑶筠也妥协了,每次出门,一定要带足够的人。

  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景泰帝和其他嫔妃打过招呼,楚瑶筠这几天散步从来没有碰到其他嫔妃,哪怕是最受众嫔妃喜欢的御花园,楚瑶筠也没有看到一个人。

  连续几天都是如此,楚瑶筠难免困惑,问道:“最近后宫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

  明月闻言,笑道:“娘娘怀有身孕这还不是大事吗?”

  楚瑶筠听到这话也笑了,“除了这件事。”

  明月仔细想了想,然后摇头道:“那就没有了,最近宫里风平浪静,没什么大事。”

  张语兰去世还不到一个月,一个正一品的嫔妃就这么没了,众嫔妃心里肯定有想法,而且有了张语兰的教训,她们这段时间乖得很。

  楚瑶筠闻言更纳闷了,“既然如此,怎么这一路上,本宫一个人都没有碰到?”

  听到楚瑶筠如此说,明月才明白她的困惑,笑道:“娘娘,这件事奴婢知道一些,因为娘娘现在怀有身孕,如果诞下皇子,小皇子将是皇上目前唯一的儿子,再加上娘娘最得圣宠,其他嫔妃都把娘娘列为最危险的人,都不敢靠近娘娘,生怕娘娘有什么闪失赖在她们身上。”

  总体来说,楚瑶筠现在就像是一个□□,众嫔妃都躲着她走,生怕一靠近,自己就被炸了。

  楚瑶筠听到这里有些无语,不过她也乐得清静,还暗自祈祷最好所有人都这么觉得,这样就没有人来害她的孩子了。

  玉芙宫

  自从景泰帝下令彻查后宫后,李婉仪几天就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生怕景泰帝治她的罪。

  结果最后,慎刑司只管抓人,根本不在意幕后主使是谁,而现在已经过去将来半个月了,景泰帝也没有追究,这让李婉仪松了一口气。

  可松气后,李婉仪马上就想到自己这次损失惨重,问道:“本宫安在众宫的人还剩多少?”

  听到这话,晓兰马上说道:“娘娘,慎刑司的人查得很严,而且用刑的手段层出不穷,我们的人都没有逃过去。”

  李婉仪闻言,忍不住握紧拳头,眼中带着恨意。

  楚瑶筠!都怪楚瑶筠那个贱人,都是因为她,把她最大的底牌给抹掉了。

  当初,楚瑶筠抓到李婉仪派去的五个探子,从而引起轰动,惹得众嫔妃纷纷清理自己宫里的钉子,自那次后,李婉仪手中的力量就损失了一大半。

  现在,景泰帝因为楚瑶筠怀孕,下令彻查整个后宫,这次更厉害,直接把李婉仪的人手连根拔起,一点后路都没留。

  说起来,李婉仪损失这么多人手和楚瑶筠有莫大的关系,李婉仪这般恨楚瑶筠,也不是没有缘由。

  李婉仪脸色狰狞,问道:“晓兰,本宫让你收买萱瑶宫的人,可成功了?”

  晓兰摇摇头,“没有,萱瑶宫本来就被毓昭仪清查过一次,再加上毓昭仪有孕,萱瑶宫又被皇上敲打过一次,他们根本不敢有别的心思,奴婢只是稍微试探一下,他们就吓破胆了,根本无法提及收买的事情。”

  李婉仪听到这话,用力拍了座椅的扶手,狠声道:“那个贱人,本宫被她害得这么惨,难不成就这么算了,绝对不可能,本宫咽不下这口气。”

  “那……娘娘打算怎么办?”

  晓兰瞥了一眼李婉仪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婉仪闻言冷笑,“那个贱人不是有孕吗,本宫见她不像是个有福的人,这孩子能不能生下来还两说呢。”

  晓兰听到这话,脸色骇然,低声道:“娘娘,皇上很重视毓昭仪腹中的孩子,您可不能……”

  李婉仪摆摆手,不以为意道:“什么在意不在意的,三年前,姐姐和冯昭容都曾怀有身孕,那也是皇上的孩子,他不在意吗,太后甚至调了大半的太医日夜守着她们,可最后呢,孩子不还是没了,皇上也没能找到下手的人。再说了,现在因为张庶人的事,右相失势,皇上还要多多仰仗爹爹,就算皇上查到是本宫所为,又能怎么样?”

  李婉仪冷笑,得宠又能怎样,她会让楚瑶筠知道,在家族力量面前,那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李婉仪天不怕地不怕,打定主意要弄掉楚瑶筠腹中的孩子,可晓兰却被李婉仪吓到了,想要劝她放弃这个念头,可李婉仪向来独断专行,晓兰暗叹口气,只希望左相可以劝住李婉仪。

  李婉仪要想对付楚瑶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她需要左相的帮助,如果左相不答应,李婉仪什么都做不成。

  晓兰放弃说服李婉仪的心思,转移话题道:“娘娘,当初先皇后设计冯昭容除去她腹中的孩子,这事先皇后做得并不隐蔽,冯昭容应该是知道的,现在先皇后已经逝世,冯昭容不会把仇算在娘娘头上吧?”

  李婉仪闻言一愣,“应该不会吧,本宫又没有得罪她。”

  “可冯昭容失去了孩子,心智难免被影响,万一她一冲动……”

  “那你说怎么办?”

  李婉仪有些苦恼,本来她根本不必忌讳冯昭容,可现在她的人手都没了,再加上她要对付楚瑶筠,实在不适合和冯昭容结怨。

  晓兰说道:“不管冯昭容会不会迁怒娘娘,娘娘都必须防备冯昭容,不要给她可乘之机。”

  晓兰不可能未卜先知,提前知道冯昭容会这么做,她能做的就是让李婉仪提高警惕,不要给冯昭容机会。

  李婉仪闻言点点头,也只能这么做了。

  说完这件事,李婉仪就兴致勃勃地去给左相写信了,让他帮忙想办法除去楚瑶筠腹中的孩子。

  李婉仪坚信左相会帮忙的,晓兰太想当然了,左相野心很大,他是绝对不会允许景泰帝的长子从别的嫔妃肚子里出来。

  李婉仪虽然不聪明,可左相的想法她一直都知道,因为她进宫前,左相就明明白白地告诉她了。

  御花园

  楚瑶筠看着眼前的两人,暗自叹气,还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此时站在楚瑶筠眼前的正是王贤妃和陈诗语两人。

  陈诗语率先行礼道:“臣妾见过毓昭仪。”

  楚瑶筠微微点头,说了句“免礼”,然后看向王贤妃,歉然道:“臣妾身体不便,无法向贤妃娘娘行礼,请娘娘恕罪。”

  王贤妃淡淡一笑,“毓昭仪身体不便,本宫自然不会怪罪毓昭仪。”

  “臣妾多谢贤妃娘娘。”

  说完,楚瑶筠眼神在王贤妃和陈诗语身上徘徊,然后笑道:“臣妾倒是不知道,贤妃娘娘和柔嫔的关系如此好。”

  王贤妃面不改色,“本宫一向喜欢合眼缘的人,本宫一看到柔嫔觉得亲切,自然要多走动走动。”

  屁的合眼缘,楚瑶筠暗自腹诽,看来王贤妃已经忘了那次在朝阳宫对陈诗语的见死不救了。

  心里这般想,楚瑶筠面上却笑道:“原来如此,也该是柔嫔幸运,竟然入了贤妃娘娘的眼。”

  陈诗语闻言,附和道:“确实是臣妾的荣幸。”

  王贤妃眼中含笑,“毓昭仪和柔嫔谬赞了。”

  楚瑶筠暗自撇撇嘴,明明很得意,装什么装。

  楚瑶筠不过心情好,随意恭维贤妃两句罢了,她可不会一直恭维下去。

  楚瑶筠把目光移向陈诗语,笑道:“柔嫔看上去比之前好多了,懂得尊卑之分了,看来贤妃娘娘教得不错。”

  王贤妃闻言笑笑,没有搭话。

  陈诗语脸色微变,随后马上恢复正常,柔声道:“毓昭仪说得是,臣妾确实和贤妃娘娘学到不少。”

  楚瑶筠闻言,故意面带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本宫就不计较柔嫔之前的过错了。”

  “臣妾多谢毓昭仪……大人有大量。”

  陈诗语咬着牙说完这句话。

  楚瑶筠暗自偷笑,憋屈吧?这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