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
作者:执笔画青眉      更新:2022-03-30 02:40      字数:6647
  楚瑶筠很无奈, 景泰帝不要脸起来, 简直是无敌了。

  最后胜利的自然是景泰帝……

  转眼间, 已经进入十月份,天气越来越冷,距离楚瑶筠上次出宫, 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以来,景泰帝一直留宿在绛雪轩,不仅没有宠幸其他嫔妃, 就连每个月固定十天在甘泉宫休息的习惯也打破了。

  被冷落了一个月, 后宫的醋坛子完全翻了。

  在楚父被封为吏部郎中的时候, 后宫嫔妃就知道景泰帝对楚瑶筠很上心,或许是因为楚瑶筠向来得宠,对此, 她们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可现在不一样了,景泰帝现在这样子摆明了他想要独宠楚瑶筠, 视后宫其他嫔妃于无物, 她们当然不干了。

  于是,太后的长乐宫就热闹了,每天都有嫔妃光顾, 凡五品以上嫔妃,皆有资格求见太后。

  张淑妃和李婕妤更是长乐宫的常客, 几乎天天都来, 来了以后也不说别的, 直接哭诉。

  说什么自己太苦了, 同时还不忘告楚瑶筠的黑状。

  在满后宫嫔妃的努力下,一日下朝后,景泰帝终于被太后叫去了长乐宫。

  景泰帝还没进长乐宫,他的行踪就已经传遍了后宫,楚瑶筠同样也知道了。

  半雪担忧道:“主子,太后会不会直接不让皇上来绛雪轩了?”

  后宫嫔妃联合发力抵制楚瑶筠的消息,半雪等人早就知道了。

  比起半雪等人的担忧,楚瑶筠倒是很淡定,笑道:“太后会有分寸的,皇上乃一国之君,怎么会听旁人的摆布,即便是太后也不可以。”

  这种情况,小说中发生过,就在不久的将来,不过女主角不是楚瑶筠,而是陈诗语,景泰帝心中的白月光。

  那时候,原主也是每天往长乐宫跑,希望太后能够劝劝景泰帝。

  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景泰帝依旧独断专行,我行我素,独宠陈诗语,而太后也依旧吃斋念佛,不问宫务,也没有和景泰帝争执,很平静。

  所以,楚瑶筠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次太后和景泰帝交锋的结果是什么。

  只要景泰帝还喜欢她一天,就不会在意别人的建议,等到他不喜欢她了,根本不会旁人说,他自己就不会再来绛雪轩。

  男人嘛,尤其是皇帝这种生物,都是这样的,喜欢的时候千好万好,不喜欢的时候,做什么都是错的。

  楚瑶筠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她需要圣宠,让她在宫里好好活下去,直到她该死的那天。

  但是,她永远都不会把心交给那个荤素不忌,看似从良的大猪蹄子。

  长乐宫

  景泰帝坐在太后下首,脸上带着笑容,问道:“母后,近来可好?最近天气不好,母后就不要整天跪在佛堂了,多休息休息。”

  太后点头,平缓道:“哀家无事,皇帝有心了。”

  景泰帝笑道:“儿臣关心母后本就是应该的。”

  “……”

  景泰帝看上去很有闲情逸致,一直拉着太后闲聊天,可太后却没有心情陪景泰帝浪费时间。

  在打断景泰帝打算开始的长篇大论后,太后说道:“想来皇帝应该知道,哀家这长乐宫,前几天很热闹。”

  景泰帝闻言,眼中寒光一闪,笑道:“这事是儿臣不对,没有约束好她们,让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坏了母后的清修,母后放心,儿臣回去一定严惩不贷。”

  太后脸色微微一沉,说道:“皇帝,不要和哀家装糊涂,你明知道哀家不是这个意思。”

  景泰帝神色如常,双手一摊,说道:“母后何意,儿臣确实不知,还请母后坦言相告。”

  太后见此,暗叹口气,景泰帝故意装糊涂,她也没办法,直言道:“哀家听闻皇帝这一个月一直宿在绛雪轩,可有此事?”

  “确实如此。”

  景泰帝坦然地点头。

  太后眉头微皱,说道:“皇帝,哀家知道你宠爱毓嫔,这并无不可,哀家也没有意见,可你总要想想其他的嫔妃,她们同样是你的妃子。”

  景泰帝闻言,平淡道:“母后也说了,朕是皇帝,那朕喜欢谁,想宠谁,都是朕的自由,那朕现在不想宠其他人,又为何非要逼自己呢?”

  “皇帝,你是一国之君,肩负着为辰家皇室传宗接代的责任,只有雨露均沾,才更有可能诞下皇嗣。”

  “雨露均沾?”景泰帝冷笑,“难道为了诞下皇嗣,朕就必须去宠幸那些朕不喜欢的人?”

  “皇帝,哀家不是这个意思,你大可挑选你喜欢的,哀家不管她们的身份如何,只要能诞下皇嗣就可以。”

  太后眉头微皱,看上去很无奈。

  景泰帝却是直接说道:“朕只喜欢毓嫔一个人,也只想宠幸毓嫔一个人。”

  “那如果毓嫔福薄,无法怀有龙嗣呢?”

  “不可能,朕乃天子,福运非凡,有朕在,毓嫔一定可以诞下皇嗣。”

  景泰帝一脸坚定,自信无比。

  太后却是继续问道:“哀家说得是万一,万一毓嫔真的无法诞下皇嗣,皇帝又当如何?”

  景泰帝闻言,眉头紧皱,沉默片刻后,说道:“若真是如此,朕就从宗室中择一聪慧之人,继承皇位。”

  “胡闹!”

  太后猛地拍案惊起,大声呵斥道。

  “皇帝,先帝把皇位传到你手里,可不是让你拱手让人的,你这样做,置先帝于河地,置景朝的列祖列宗于何地?”

  景泰帝闻言,随意道:“那只是最后无可奈何的选择,朕相信朕和毓嫔一定会有孩子,他会是最好的继承人,朕会一点一点地教他,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皇帝。”

  太后愣了一下,随后痛心疾首道:“皇帝,皇位继承岂能如此草率,你,你简直愧对列祖列宗。”

  太后话音一落,景泰帝抬头看向太后,脸色突然变得平静,而太后坦然面对景泰帝的目光,眼神毫无波动。

  不知过了多久,景泰帝叹气道:“母后,这样有意思吗?”

  “哀家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不,母后,你很清楚朕的意思,就如同朕很清楚你的意思一般。你就应该直接告诉朕,你不希望朕独宠毓嫔,不对,应该说,你不希望朕独宠任何一个人,母后,儿臣可有说错?”

  景泰帝看着太后,眼中带着一丝嘲讽。

  太后神色如常,说道:“哀家只希望皇帝能后继有人,至于皇帝宠谁,哀家管不着,也不想管。”

  “呵呵,是吗?”景泰帝脸上的嘲讽意味越来越浓,“您不仅把父皇当成傻瓜,还想把朕当成傻瓜,母后,你的心太大了。”

  听到景泰帝提起先帝,太后的脸色终于变了,厉声道:“皇帝,你在胡说些什么?”

  “朕有没有胡说,母后很清楚。”景泰帝直视太后,继续说道:“儿臣其实很佩服母后,儿臣小的时候,看着母后为了儿臣和宸贵妃斗,每一次都让宸贵妃无功而返,那时候儿臣最佩服的人就是母后,儿臣能够活到现在,也多亏了母后,真的,儿臣一直很感激,哪怕父皇临终前说了那些话,儿臣依旧很感激母后。”

  “只是,母后你为什么不掩饰得好一点,为什么非要让朕发现呢,朕真的很希望一直被蒙在鼓里,这样儿臣依旧是母后心爱的儿子,母后也会一直是儿臣最佩服依赖的母后,而不会像现在这般,母后把儿臣当成最优秀的心血,儿臣把母后当作让人警惕的存在。”

  “皇帝,不要再说了!”

  太后身体微颤,脸色骇然。

  景泰帝恍若未闻,继续说道:“父皇临终前,曾叮嘱儿臣,小心母后,儿臣那时不以为然,以为父皇还在误会母后害死宸贵妃,直到朕登基后,连续五日宿在淑妃处,朕才突然发现,原来在母后心里,儿臣只是你处心积虑培养得的人,因为父皇太过痴情宸贵妃,而且能力平庸,无法满足母后的期望,母后就把目光放在儿臣的身上。”

  “母后你其实做得很成功,托你的福,儿臣不会轻易动情,女人对儿臣而言,不过是闲暇时的调剂品,喜欢了就宠着,不喜欢了就不会再想起,儿臣多年布局,清除朝中不忠于儿臣的人,渐渐地大权在握,景朝上下也多夸母后教导有方,为一代贤后。”

  “本来这一切都好好的,如果不是母后误以为儿臣对淑妃动情,儿臣也不会知道这件事。”

  太后重新坐回座位,脸色恢复了平静,“皇帝,身为一位帝王,本就不应该动情,那样会影响你的情绪,很可能让你做出错误的决定,哀家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像先帝那般,为了一个女人,硬生生搞垮自己的身体,不理朝政。你是哀家的儿子,哀家绝对不允许你变成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太后没有反驳景泰帝的话,并且话里话外还承认了。

  对于太后的话,景泰帝只是微微一笑,说道:“母后,你说得是父皇,不是儿臣,你自己培养出来的人,你应该最清楚,儿臣绝对不会变成那样的人。”

  ……

  太后吴氏,出身书香世家,自幼聪慧,曾得护国寺主持批语,有母仪天下之相。

  这个批语一出,吴氏只能嫁进皇室,当时的皇帝立刻下旨,聘吴氏为太子妃,待吴氏及笄后完婚。

  赐婚圣旨一出,吴氏就被教着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太子妃。

  在看过无数关于帝后的故事后,吴氏心里就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她会努力帮她未来的夫君管理好后宫,让他无后顾之忧,专心处理政务,成为一位伟大的帝王。

  吴氏心里这般想,嫁入皇家后,她也是如此做的,把后宫管理得很好。

  只是她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都想过了,唯独没想过她的夫君没有成为明君的能力。

  先帝虽然不会昏庸无道,宠信奸佞,可他能力不足,仅仅是守成有余。

  吴氏得知这一事情后很失望,她心心念念成为一代贤后,渴望名垂青史,却发现根本实现不了。

  吴氏很清楚如果先帝不争气,她做得再好,也无法名垂青史。

  吴氏失去了人生目标,对先帝难免有怨言,先帝虽然能力不足,却也是一位帝王,他能感觉到吴氏的失望。

  自那以后,本来和谐的帝后关系开始有了裂痕,直到宸贵妃出现,先帝就不再踏进吴氏宫中。

  或许是天意弄人,就在这时候吴氏有孕,并且成功诞下皇子。

  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吴氏再一次燃起了斗志,她翻遍史书,有很多因儿子或者孙子优秀,而在史书上留下姓名和事迹的例子。

  自此以后,吴氏完全放弃了先帝,开始培养儿子,想让他成为一代明君。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先帝驾崩,吴氏成了太后,她的儿子也成了一位皇帝,而且是一位才能不输于先祖的皇帝。

  太后很满意,这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皇帝,这是她的心血。

  可是今天,太后看着下首面无表情的景泰帝,她第一次发现她的儿子比她想象的还要优秀。

  对于景泰帝的话,太后问心无愧,太后自认为她这一生,一心为景朝着想,从不曾为自己家族谋取半点私利。

  帝王不应该有情,有了先帝的例子,太后更是坚信这一点。

  “皇帝,哀家不管你如何怨哀家,你都不能拿皇室血脉开玩笑,你可以宠毓嫔,但绝对不可以独宠她一人。”

  看着认真的太后,景泰帝叹了口气,突然问道:“母后,您……有爱过父皇吗?”

  太后闻言一愣,随后皱眉道:“皇帝,哀家在和你说正事,你是皇帝,情爱这等低俗的事情,岂是你……”

  “朕爱她!”

  “你说什么?”

  “朕说朕爱毓嫔。”

  景泰帝直视太后,坚定道。

  太后愣了一下,随后冷笑道:“爱?皇帝,有了先帝的教训,你竟然还敢提爱,你觉得教训还不够吗?”

  “朕说过了,朕不是先帝,毓嫔也不是宸贵妃。”

  “可哀家觉得没什么不同,一样的身份低微,一样的风华绝代,一样的能勾住帝王的心,甚至一样的……没有付出自己的心。”

  景泰帝皱眉,“母后错了,毓嫔是倾心于朕的。”

  “倾心?”太后嘲讽地一笑,“皇帝,你说你不是先帝,可你和先帝有什么不同,不对,你还不如先帝,先帝虽然宠爱宸贵妃,可他最起码知道那个女人不爱他,你呢,你全心全意地把毓嫔捧在手心里,却不知道你爱的那个女人,她根本不爱你!”

  景泰帝听到这话,神色如常,没有任何反应。

  太后见此,情绪渐渐冷静下来,叹气道:“皇帝,你或许以为母后是在挑拨你和毓嫔的关系,你不信没关系,母后相信你只要稍微留意,你就会发现,母后实在不忍心你被她欺骗。”

  景泰帝沉默片刻,开口道:“如果母后无事,儿臣就先告退了。”

  太后点点头,“皇帝政务要紧。”

  景泰帝拱拱手,随后转身离开。

  就在景泰帝快走出大殿时,太后突然说道:“轩儿,母后是爱你的。”

  景泰帝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只是低声道:“儿臣知道。”

  景泰帝确实知道,可他同样知道,这份爱与太后“伟大”的目的比,有些微不足道。

  太后直愣愣地看着景泰帝离开,哪怕景泰帝的身影已经消失,她的视线也没有移开。

  蒋嬷嬷见此,暗叹口气,安慰道:“太后,您放心,皇上不会变得和先帝一样的。”

  太后闻言,收回视线,神色再次恢复正常,说道:“哀家自己教出来的儿子,哀家很了解,他忍受不了欺骗,哀家不担心。”

  “可是,太后您确定毓嫔她对皇上无意?皇上可是世间少有的男子,少女怀春,怎么会……”

  太后微微一笑,笃定道:“一个人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毓嫔她的眼神很清明,她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爱上帝王这么危险的事,她怎么会做。”

  太后其实很欣赏楚瑶筠,如果不是景泰帝爱上楚瑶筠,太后都有打算培养楚瑶筠,只可惜今日之后,这个打算只会是打算,不会成真。

  走出长乐宫,王立恩一直缩着身子,生怕景泰帝注意到他,刚才他都恨不得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太后最后说的话让他心颤。

  身为景泰帝的心腹,王立恩太知道景泰帝对楚瑶筠的痴迷程度了,如果太后说的是真的,那后果王立恩都不敢想象。

  景泰帝心机深沉,虽然平时喜怒无常,看似什么情绪都表露在外,可他如果想隐藏心思,旁人绝对看不出来,就像现在。

  王立恩偷偷瞥了景泰帝几眼,却发现他神色如常,没有丝毫异常,可王立恩本能地觉得不对劲。

  “去绛雪轩。”

  和往常一样,景泰帝一坐上龙撵,就吩咐去绛雪轩。

  可越是如此,王立恩心里越不安。

  就在王立恩忐忑不安中,绛雪轩到了……

  和王立恩的不安不同,半雪等人见景泰帝还是如往常一样,都很高兴。

  楚瑶筠见他们这么高兴,也忍不住笑了笑,把景泰帝迎进大殿,笑道:“臣妾还以为皇上要冷落绛雪轩几天呢。”

  “哦?瑶瑶为什么这么说?”

  景泰帝揽着楚瑶筠坐在榻上,笑道。

  楚瑶筠直接说道:“这后宫谁不知道太后不喜皇上宠臣妾,今日太后把皇上叫去,臣妾自然就以为皇上为了讨好太后,就要冷落臣妾几天呢。”

  景泰帝闻言,眼光微闪,调笑道:“若真是如此,瑶瑶当如何?”

  楚瑶筠耸耸肩,“还能怎么办,臣妾只是一个小小的嫔妃,皇上想来就来,不想来臣妾也不可能逼着皇上来。”

  “那朕若是去其他嫔妃宫里呢?”

  景泰帝紧接着又问道,眉头微皱。

  楚瑶筠没有注意到景泰帝的异常,笑道:“那是皇上的自由,臣妾又不能干预。”

  景泰帝闻言眼神一冷,面上却笑道:“瑶瑶你可不诚实,以前还说如何倾心于朕,如今看着朕去宠幸其他女人,却不吃醋,难不成以前都是骗朕的?”

  感觉到腰间的手有些用力,楚瑶筠眉心一跳,暗道不好,景泰帝这是不满意她刚才的回答。

  楚瑶筠连忙补救,委屈道:“臣妾怎么可能不吃醋,臣妾恨不得把皇上绑在绛雪轩,刚才那么说,只是不希望皇上误以为臣妾小心眼,皇上可不能冤枉臣妾。”

  “是吗,那倒是朕的不对了?”

  景泰帝笑道,只是语气中略微带着一丝异常。

  楚瑶筠没有注意到景泰帝的语气,只是见他不再追究,心里松了口气,故作不满道:“当然了,都是皇上不好。”

  景泰帝没有再说话,只是看着楚瑶筠,过了一会儿,楚瑶筠终于察觉到了异样,心里略微有些不安,抬头看了景泰帝一眼,问道:“皇上,臣妾……有什么不对吗?”

  这么直愣愣地看着她,很吓人的有没有。

  景泰帝微微一笑,“没事。”

  楚瑶筠闻言,心里一松,正要故意转移话题时,就见景泰帝低头直视楚瑶筠,语气认真道:“瑶瑶,朕想问你一个问题,只要你回答,朕就信你。”

  楚瑶筠心里一颤,说道:“皇上请说。”

  “瑶瑶,你……爱朕吗?”

  “……”

  楚瑶筠很想说“爱”,她知道只要她说出那个字,景泰帝就会一如既往地宠她。

  可是看着他的眼睛,楚瑶筠突然什么也说不出来,演戏的另一方真的动了情,楚瑶筠也做不到继续欺骗。

  楚瑶筠默默地扭过头,什么也没说呢,她相信景泰帝明白她的意思。

  景泰帝确实明白,可他不想明白。

  景泰帝强行扭过楚瑶筠的头,让她看着自己,说道:“瑶瑶,只要你说你爱朕,朕就信,马上下旨封你为后,你说好不好?”

  语气中竟然还带着一丝祈求。

  楚瑶筠咬紧嘴唇,景泰帝一言九鼎,他说到做到,只是楚瑶筠自认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却也不是玩弄他人感情的人。

  不爱就是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