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作者:雪丽其      更新:2023-06-07 12:04      字数:4170
  这个壮汉显然是从乡下来的,却很健谈,笑着说:“是啊,姑娘,这口缸是祖上传下来的,一共两个,我跟我大哥一人分了一个,他前些日子刚卖掉,赚了20块钱呢!这不,我一听到消息,就马上进城了,还来了两次,第一次没排上号,今天是第二次来了,好不容易才拿了号,就是前面排队的人太多了,我都等半天了。”李蓁蓁有些惊讶,价钱太低了,这口黄铜大缸少说也要七八十斤,这样一算,岂不是每斤黄铜还不到三毛钱,这不是破铜烂铁的价格吗?“同志,你为什么不卖给废品收购站呢?说不定价格还更高呢。”“哪有那么好的事,我大哥去问过了,就文物收购站给的价格最高,20块钱呢!已经很多了,刚才有个大娘拿来一尊铜佛,我看着金灿灿的,才卖了2块钱,哈哈哈哈,我这个是她的十倍!”李蓁蓁很无语,金灿灿的铜佛,说不定是鎏金的,要是工艺好,在后世起码能拍卖出几百万,现在2块钱就给拿下了!李蓁蓁连忙又向他打听:“同志,你刚才说拿号是怎么回事?你们卖古董还要排号吗?”壮汉笑着解释,“这可不,想卖老物件的人多了去了,当然要排号啦,不然人家收购站的人哪里忙得过来。我这是运气好,第二次来就排上了,有些人住得远,到城里已经晚了,没号了,要想再来一趟也不容易,只能在这边睡马路等待第二天了。”李蓁蓁歪着头说:“还能这样啊,那他们是在哪里睡马路?”壮汉把手一指:“前面路口右拐有一小片空地,那些人都在那里。”李蓁蓁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过去,心里若有所思……琉璃厂旁边的绿化带,由于秋冬来临,草木凋零,逐渐形成一小片空地,一些进城办事又没办成,还不舍得花钱住宿的人,就聚集到了这里,将就着休息。人一多,渐渐地互相之间也聊起天来。“咦?刘老蔫儿,你怎么也在这里?”“跟你一样,进城卖老物件,怎么,你也没排上?你说这卖老物件的人咋就这么多呢,我今天已经赶了个大早,还是没排上。”“这可不,我来得算早的,愣是没排上,人家城里人还有没排上的呢,这不,我想着来回一趟太麻烦,干脆今天晚上就在这里猫着得了,明天一大早就去占位置,就不信没我的号!”“就是就是,我也这么打算的。”“我说刘老蔫儿,你卖什么东西啊?是不是快把你死鬼爹留给你的东西卖完啦?”“我想卖就卖,关你什么事,你还说我呢,你不也一样,咱俩大哥不说二哥,你还好意思说我。”“嘿嘿嘿,我不就是跟你打听打听嘛,我今儿个拿了个大花瓶,你看,漂亮吧?准能卖个好价钱。”“嗯嗯不错不错,起码也值个五六块钱,我就不行了,我爹留给我的全是画,也忒不值钱了,一幅才一块钱,我每次都得拿上一捆。”李蓁蓁装作路人,推着一辆板车,潜伏在一旁,听到这里,心里乐开了花。她心想,今天真是来对了,这些个败家子,把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都快糟蹋完了,他们的祖宗要是知道了,不知道会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骂人,今天就让自己来拯救这些宝贝吧。这是老天爷留给自己的机会,要是不好好把握住,可就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老天爷了。她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推着板车,嘴里吆喝着:“收废品了啊,收废品,书本字画,瓷器老物件,破铜烂铁,统统都收,价钱公道,废品站来收废品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一瞬间就把众人的目光吸引住了。经过刘老蔫儿的时候,李蓁蓁停了下来,问刘老蔫儿:“这位老乡,你手里的画卖不?今天废品站上街来收啦,你要是想卖,赶紧抓住机会啊。”刘老蔫儿不太感兴趣,他认为废品站给的价格应该不高,但还是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我这里有6张画,你能给多少钱?”李蓁蓁很随意地回答:“给我看看。”接过来打开一看,嗯,不错,画家在历史上还算小有名气,她不动声色地说:“呆画6张,虫吃鼠咬,给你每张1块钱就算便宜你了,卖不卖?”没想到刘老蔫儿看着老实,其实蔫坏蔫坏的,他看李蓁蓁年纪小,就想欺她,装作不满意的样子:“你这价钱也太低了,我这画可值老钱了,要是明天去文物收购站里卖,一张至少能卖3块,不,5块,对,一张至少卖5块!低了我可不卖!”李蓁蓁嘲讽地笑出声:“那你就等着明天卖给文物收购站吧,你这破画,送给我糊窗子我都不要,祝你卖个好价钱。”说完,理都不理他,转头跟旁边拿花瓶的汉子说:“老乡,你的花瓶卖不?5块钱我就收了。”这个汉子倒是比较实诚,有些犹豫地说:“姑娘,我这个花瓶应该能值6块钱,这价钱……”李蓁蓁想了想,说:“老乡,我给你的价钱已经很高了,你在这里等到明天,还不一定能拿上号,就算拿到号,也不一定就能卖出6块钱,说不定还更低呢。不如现在卖给我得了,这大冷天的,睡在这里多遭罪呀。”说完看见汉子还在犹豫,又说:“算了算了,你今天是运气好,碰上了我,这样吧,我再给你让5毛钱,你要是还不卖,那就算了,我看那边想卖的人多的是,不差你一个。”汉子听完觉得有道理,一咬牙就决定卖了,拿着5块5毛钱很快就离开了。眼看这汉子交易成功,一直在旁边观望的人也心动了,纷纷围上来,让李蓁蓁给他们的老物件估算价钱。还真别说,这里头的好东西居然还不少,最普通的一个也是民国仿制的瓷器,在后世至少值个大几万了,看来民间真是藏龙卧虎啊。李蓁蓁高兴坏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忙得不亦乐乎。等人群散得差不多了,就看见刘老蔫儿舔着脸,凑上来讨好地说:“嘿嘿嘿,姑娘,你看我……嘿嘿嘿,我也想把画卖给你得了,省事儿,你看……”李蓁蓁睨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地说:“6张画是吧,虫吃鼠咬的,给你4块8毛钱吧。”刘老蔫儿顿时傻眼了,急道:“刚才还1块钱1张呢,怎么这会儿就成8毛钱1张了?”李蓁蓁爱理不理地,“你也说是刚才。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现在就是4块8毛钱,爱卖不卖!”刘老蔫儿这人欺软怕硬惯了,还真就吃这一套,顿时没了脾气,垂头丧气地说:“那好吧,4块8就4块8吧。”等拿到钱,还好奇地追问:“姑娘,今天你们废品站怎么上街来了?以后还来不来?”李蓁蓁肃着小脸,冷冷地说:“你打听这个干什么,这是你该打听的吗?不该让你知道的事情别瞎打听,小心惹祸上身!”刘老蔫儿一听,不知道脑补成什么样子,瞬间噤声了。打发走刘老蔫儿,李蓁蓁推着满满一车子宝贝,找了个隐秘的地方进了空间。在空间里,李蓁蓁看着车上的东西嘿嘿傻笑。不错不错,这个是明代的官窑瓷器。那个也不错,还是个难得的薄胎瓷。哈哈哈哈,都不错,今天真是赚大了!咱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呀真高兴!李蓁蓁心满意足地,笑眯了眼,心里不禁又惦记起了在文物收购站门口排队的人群。这个时候还不流行古董造假,那些人手里拿着的,几乎都是真东西,有许多还又好又精。自己如果不想办法买过来,等他们卖给文物收购站以后,就不知道会便宜了哪些外国人了。后世那许多“海归”古董,就是在这时候被廉价售出的,等到以后国内兴起了收藏热,它们中的一部分就又回流了,但那价格可都是天价了!一来一回,古董买卖可以说是被外国人狠狠地掠夺了两次!明白了这一点,李蓁蓁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了。为了隐秘,她再次选择了易容,还是那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妆容,等她化好妆之后,就又是一个愁眉苦脸的劳苦大众了。她出了空间,来到文物收购站旁边,蹲在一个角落里,仔细打量着来卖古董的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被她发现有个人手里拿着一个瓷碗,很像秘色瓷!秘色瓷!!!那可是唐朝最最珍贵的瓷器!它的制作工艺在唐朝之后就失传了,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已经消失了的瓷器。所谓的秘色,就是指瓷器的釉料配方必须保密,是皇室专用的。用这种配方烧制出来的瓷器,如冰似玉,晶莹剔透,呈现出玻璃化的通透光泽,颜色更是一种罕见的青绿色。这种独特的青绿色,唐诗里是这样描述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那是何等无以伦比的美丽颜色!但是遗憾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只能透过诗句去想象它的模样,从来没有人能亲眼见识到传说中的秘色瓷。而李蓁蓁之所以会知道,那是因为在1987年,人们在法门寺的地宫里,发现了从唐朝开始就一直供奉在里面的秘色瓷,这才让世人窥见到秘色瓷真正的面貌。难道今天真是自己的幸运日?居然能遇到传说中的秘色瓷!李蓁蓁越想越激动,她悄悄地走到这个人身边。这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头子,瘦巴巴的,皮肤黝黑,脸色愁苦,看上去心事重重的样子。李蓁蓁微笑着套起了近乎:“老伯,你排队很久了吧?我也是,都等了半天了。”老头子看了李蓁蓁一眼,无精打采地说:“嗯,挺久。”李蓁蓁装作好奇的样子:“老伯,你手上的瓷碗可以给我看看吗?”老头子有些奇怪:“你要看?”说完不等李蓁蓁回答,就随意地递给她。李蓁蓁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终于确定,没错,这绝对是秘色瓷!这是一只葵花口瓷碗,胎体很薄,釉料却很厚,看上去就有一种肥厚的大气感,很有唐朝范儿。颜色绿汪汪,水莹莹的,好像里面盛了半碗水,还在流动一样,看着就让人流口水。捧在手里,就像捧着一团有生命力的绿色精灵,一不小心就会逃走!李蓁蓁被彻底震撼了,如果要让她形容这种感觉,那就是一个字,美!两个字,惊艳!她不由自主地说:“太美了,老伯,这只碗你要卖?不如卖给我吧。”老头子这下认真了起来,警觉地看看四周,把李蓁蓁拉到角落里,有些期待地说:“你真的要买?你有钱吗?我的碗可不便宜,至少要3块钱!”我的天,竟然才3块钱!李蓁蓁确定了,这个老头子也是个不识货的,估计连秘色瓷是什么都不知道,不禁打听起来:“老伯,这只碗你是从哪里得来的呀?”老头子陷入了回忆:“我爷爷当年是在陇西当和尚的,后来逃难到了京城,这只碗就是他当和尚的时候用的,估计是从寺庙里面拿的吧。”又低着头有些伤感地说:“最近家里出了事要用到钱,我才想着把它给卖了,我已经打听过了,应该能卖3块钱。”其实,老头子对于能不能卖到3块钱,心里也没有底,所以一说完话,就紧张地看着李蓁蓁,生怕她嫌贵不买了。李蓁蓁相信,这只碗还真有可能是寺庙里面的,法门寺不也是寺庙么,唐朝的皇室都崇信佛教,用皇家专用的珍贵瓷器来供佛,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